第一图书网

宗教政策法规读本

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

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  

页数:

104  

内容概要

  《宗教政策法规读本》主要内容包括: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和重要意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在政教关系上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在教育上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把握的四个要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政府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和重要意义第二节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二、在政教关系上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三、在教育上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把握的四个要点第三节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二、政府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三、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要学法守法用法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应把握的四个要点第四节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一、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形成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内涵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开展对外交往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抵御境外渗透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应把握的四个要点第五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引导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二、“引导相适应”的基本内涵三、“引导相适应”的主要途径四、党和政府的责任是要积极引导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把握的四个要点第六节 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二、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第二章 宗教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第一节 宪法和有关法律关于宗教问题的规定一、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的原则规定二、有关法律涉及宗教的规定第二节 宗教事务方面的行政法规概要一、《宗教事务条例》概要……第三章 法律法规确立的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

章节摘录

  宗教道德中弃恶扬善等内容,对鼓励广大信教群众追求良好的道德要求有积极作用。宗教通过对信教群众的心理慰藉、对稳定信教群众的情绪、调节信教群众的心理也有积极作用。宗教中的和谐思想可以通过宗教仪式、宗教体验、宗教感情等反复强化,逐渐内化为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有利于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也实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因此,要进一步发掘中国各宗教关于和谐的理念,使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更加自觉地担当起理顺情绪、和睦关系、维护稳定的责任,积极参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发挥宗教在公益慈善、服务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慈悲济世、扶危济困是我国宗教的优良传统,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有悠久的慈善传统,有较高的道德感召力与社会公信度。引导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环保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是宗教界人士与信教群众发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有效和现实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界发扬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和开展赈灾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医疗卫生等公益慈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但是,由于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认识尚不一致、政策尚不明确,有些优惠待遇得不到落实,影响了宗教界参与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加之宗教界自身由于人才、财力、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活动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公益慈善活动的效果。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宗教政策法规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