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合集
1998-04-01
百家出版社
鲁迅
无
无
在回学校的公车上,和Z聊天。Z是一个中文系的研究生,本科学国际金融。现在,我们俩为同一家杂志社工作。
话题是从尤瑟纳这个法国女作家开始。据Z说,当年正是因为对尤瑟纳很感兴趣,她才去考了中文系的研究生。在她跟我提起尤瑟纳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物。Z告诉我,她是一个法国人,和女友在美国附近一个岛上生活了四十年,写出了《苦炼》和《哈德良回忆录》两本代表作。而她的女友,是美国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教授,将尤瑟纳所有的小说翻译成英文。
在Z的眼里,尤瑟纳很大气,文字中没有苦大仇深的控诉。这一点正是国内一些作家让她受不了的地方,譬如萧红。但很可惜,国内的作家我读得很少,萧红这样久远的作家更是从未接触,所以也无从判断。但Z提到的这个“苦大仇深的控诉”倒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在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里,几乎遍处可寻这“苦大仇深的控诉”。比如某某文章揭露了某某。这应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揭露的对象背也能背出来,国民党的反动啦,旧社会的黑暗啦,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践踏啦,不一而足。
被拿来当揭露工具的典型便是鲁迅。可怜的周先生,泉下有知,必要树起他根根耸立的头发,怒发冲冠了。但这也是文人的悲哀,本以为凭借文字可以独立于世,不被利用,一身清白,但那终究不过是精神上的自我安慰。遇到现实,这份意淫便告土崩瓦解。特别是死了之后,那弥足珍贵的独立更是消失无踪。
记得上学期,偶然读到一篇鲁迅的小说《风波》,深感鲁迅对人心的深刻洞察。特别是那些无从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其面临危机时的惊慌失措、左右摇摆,被他刻划得惟妙惟肖。这些人,只是中国一个小村落里毫不起眼的村民罢了,一生的足迹几乎不会超过附近的小县城。他们在极小的范围里生与死,但生与死却被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所操控。政治中心的权力变化,皇帝掌权还是军阀为大,就像电流一样传导到他们的生活当中,直至决定了他们留不留辫子,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
彼时,我正处在找工作的阶段,内心不无忧虑,但因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之所在,倒也并不十分焦虑。是我的总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想要。至于到底什么是我的,自己心中隐约有杆秤。
然而,我却也能模糊地感到周围气氛的紧张与不安。特别是碰到多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时不时传来某公司取消招聘,某单位又裁员的消息。遇到长辈、熟人,总会被问到找工作的事,又总会拿金融危机来说事,并多会摆出无奈、同情的神色。毫无疑问,不管金融危机是否现实地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它多少加剧了我们内心的恐慌。
鲁迅的《风波》,让我看到了自己,以及和我一样的普通人的处境。在金融危机这个不知其形其状的怪物面前,我们也只是被摆布的对象。它源起于大洋彼岸,却通过全世界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传导到大洋此岸的普通人生活中,这与上个世纪初北京城政治权力的变化对浙江省一个小村居民的影响,有多大区别呢?
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根植于人的内心世界之中。它具有穿越时代的生命力。
然而,当我读完小说后,看到文末的一段点评,顿感大倒胃口。“作品围绕‘辫子’的危机,揭示了这一事件的实质,即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滓短暂的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小说通过一个偏僻乡村的场景,喻示了整个中国的状况。”我自己,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小说哪里有揭示“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这一伟大实质的。
这段话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它背后的逻辑十分清楚,即现在总是要比过去好,共和总是比皇帝好,历史总是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就像时间一样,总是前进的。当然,再推下去,即是高中历史书上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语,譬如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之类。
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我党,自然比较偏好对旧社会持“苦大仇深的控诉”的作家与作品,这是它取胜的一大法宝。而即使某些作家作品里没有所谓的“苦大仇深的控诉”,但鉴于这些作家的影响力,也要将他们的作品阐释为对旧社会的控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诸如此类。
就这样,鲁迅先生作为旧社会的文人代表,在新时代狠狠地控诉着苦大仇深的旧社会。
尤瑟纳尔的代表作哪可能是这两本啊……唉,无语
你的同学怎么念的
嗯,应该是我理解错误吧,她只提到了这两本。
萧红好像没有控诉过什么哦...生活化的农村场景,夹着美好的田园气~
事实上,控诉是被解释出来,也是适合某个特殊时期的,彼时新闻媒体尚不发达,影响人们的便是文学作品。迎合时代的处理吧。
如果比较起来,法国近来从没有过苦大仇深的时候,又哪能出来苦大仇深的作品。。没有取胜的必要,便没有号召取胜的作品。不过,也可以比照着想想中学还是小学课本上都德的《最后一课》。
www.yi321.com
失败的启蒙主义者
教育就是有这等“功力”——多么有意思的东西都可以教的味同嚼蜡
控诉是被解释出来的 当一个作品离开了作者 公诸于世 就和作者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了 更无从谈起作者的独立性
能请教尤瑟纳尔和萧红有什么可比性么
萧红年代久远么……难道LZ是看网络小说长大的00后……
鲁迅是无辜的 你就给俩星 唉
大家不必纠缠细节,作者是说鲁迅是旧社会中一个能保持独立思考,不趋炎附势的伟大作家。却在逝世后名节不保,被当代教育描绘成另一个形象,控诉万恶旧社会,有无产阶级革命观的思想家。
“彼时,我正处在找工作的阶段,内心不无忧虑,但因知道自己的优劣势之所在,倒也并不十分焦虑。是我的总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想要。至于到底什么是我的,自己心中隐约有杆秤。 ”
心态很好,向你学习!!!
萧红苦大仇深了么,完全看不出。
給兩星有甚麼問題麼?在世界文學史中,魯迅拿兩星是個適當的評價。
鲁迅是太犀利了,能戳痛很多人内心最阴暗的部分,所以有的人不喜欢他。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每个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都有他的文章,艰涩难啃,老师的评价又高,又常常是重点解读的课文,一路读来难免逆反,我常常都很讨厌读他的文章。
多年以后有点社会阅历重读鲁迅,他依然犀利,但是读来却痛快淋漓了。不论官方的评价如何政治化,都无法掩饰他的光芒,他依然是不朽的。
2009-05-19 23:40:45 臭猪猪 2009-05-18 18:16:50 蒹葭 給兩星有甚麼問題麼?在世界文學史中,魯迅拿兩星是個適當的評價。
--------------------------------------------------------
好一个“世界文学史”~~
井然一副站在巨人肩上来批判巨人的嘴脸~
引用先生纪念国父的一句话:战士战死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的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苍蝇们即更营营的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每本语文书都必定会有鲁迅,我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他的文章了。。或许是一种对教育的反叛吧
但LZ说的很好啊,鲁迅的文章并没有错,实在是可悲的是,在国家的力量,政府的力量下,什么都是洗脑工具,所以旧社会永远是万恶的,国民党永远是邪恶暴政的,我们的领导政策,历史的脚步,是无法阻挡的,blablablabla的,唉
后面的附加评论都是语文课本的风格,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