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编辑部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咬文嚼字》编辑部  

页数:

660  

字数:

5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香港部分学生写文章有三大弊病:方言泛滥、文白夹杂、语法欧化。教师批改作文往往为此头疼不已。《咬文嚼字》探讨如何选词用语。剖析病句错句,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百家会诊。一针见血。读者若能细加玩味,必定文从字顺、表达无间矣。

书籍目录

序卷首幽默 白头应聘 郭炜 麦荣邦 涮车 张长彬 麦荣邦 火锅待客 吴秋耘 麦荣邦 电报风波 张漠 麦荣邦 “熬油” 石烽 麦荣邦 “鸡场” 孙容 麦荣邦 报幕 邱天 麦荣邦 “白耗子” 王一川 麦荣邦 探监? 何令祖 麦荣邦 旅途奇观 张玉国 麦荣邦 送客 张逸群 麦荣邦 肝末见病变 王永鑫 麦荣邦 特稿 关于试用新整理264组异形词规范词形的建议 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语林漫步 “续貂”两则 胡明扬 从“撞”到“羞” 李晗蕾 为“蟹脚”把脉 郑中建 学会写“编辑体” 曹明生 “有事请进”的人情味 朱楚宏 公主你大胆地往前走! 汪惠迪 归来兮,四角号码! 冯岫六 也说“垃圾虫” 汪惠迪 从“非典”说到缩略语 秦怀 “大公鸡”和“老母鸡” 宗守云 想起了太炎先生 楚民 菜名包装酷毙啦 汪惠迪 从《最后一课》说起 漫话“买一送一” 话说新词规范化 “小姐”何以称“翠花” “老师”一般不宜自称 说“土”道“洋”过目难忘 最难忘的一句新诗 心中的“天平” 我爱“黑眼睛” “达达的马蹄” 美丽的夭亡 永远善良 “别处”的魅力 心中的“礁石” 外婆和妈妈 最难忘的一句歌词 读你千遍 “三百六十五里路” 品味“风雨” 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最浪漫的事 牵挂 最难忘的一句产品广告 “上当”小记 “不太准确”的手表 可怕的“敲门” 好一个“吹”字 一语双关说“联想” “八段”和“九段” 我的遗憾 “开心”的瓜子 最难忘的一句贺词 王安忆的“美丽” 为“高贵妇人”画像 “把头抬起来!” 传神的“大白话” “如果……” 最难忘的一副对联 炽烈如火 重言反复挽鲁迅 …………一钟见血文章病院百家会诊时尚词苑锁定名人辨字析词百期贺语我与《咬文嚼字》追踪荧屏有此一说词语春秋借题发挥百科指谬教材扫描探名小札碰碰车语坛掌故汉字神聊一字难忘十字街头向你挑战语丝雾里看花有照为证其他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是道德上的暖昧。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广告往往喜欢“闪烁其词”,就像风尘女子挤眉弄眼一样,竭尽挑逗之能事。某酿酒饮料公司,除在报上刊登大幅广告外,还做了十六块霓虹灯广告。广告画面是一旧式装束的女子,羞人答答地坐在磨盘前。画面上的广告语是:“绵绵二房,回味悠长。”有关部门认定这则广告“宣扬腐朽道德,违背社会风尚”。厂家辩解说:这家公司最初是靠两间草房起家的,所以广告语中用了“二房”。我想,他们肯定是知道汉语中的“二房”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只不过利用词的多义性作一番浼辩而已。无独有偶,最近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广告案。有家广告公司,为户外广告牌招租,制作了一则广告。招租就招租呗,广告设计者偏偏不用“租”字,而是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包”。广告画面以一年轻女性剪影为背景,衬上一句广告语:“就等你来包!…包”字当然也是个多义词,但在“包二奶包小蜜”高频率使用的社会背景下,用这个“包”字希望产生怎样的联想,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三是文字的拙劣。我可以断言,作为一种公开发布的应用文体,文宇差错率最高的,非广告莫属。有些广告人运用文字,目无规范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某房产公司开盘,广告中竞将“准予出售”误为“难予出售”,这不是和自己开玩笑吗?另有一家房产公司,在介绍自己的楼盘时,说“有尊容优雅的王子公寓,也有恬静悠然的东兰兴城”。这里说的“尊容”,想来不是尊称别人的容貌,而是尊贵从容的略称,未免太莫名其妙了吧。我曾去过一家饭店,墙上有鲜红的八个大字:“营养直达你的心脏!”当时看得我心惊肉跳,不知广告为何做得如此杀气腾腾。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则旅游广告:“当蛤蟆遇上天鹅,当牛粪遇上鲜花,当旅友遇上……(此处略去旅游景点——笔者),一切便如《诗经》里所描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广告,岂不是对游客公开的侮辱?广告已成为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广告自身的宣传效果,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因此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咬文嚼字》以简短精警、富赡实用见称。香港语文老师一周三十课时,无论备课或求“个人增值”,参考《咬文嚼字》是最好的选择。合订本尢宜久藏多查、常阅短读。


编辑推荐

《咬文嚼字(合订本2003)》不仅批评了种种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而且还提供了不少正面的知识。文章短小精悍,富有趣味性,读起来很有兴趣。“咬文嚼字”是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咬文嚼字(合订本2003)》是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更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咬文嚼字》我每期必读。从中既能汲取新的知识,又能温故知新,还能引发思考甚至研究。在这本刊物上,香港的读者有时还能发现港澳地区用语与内地的差异。诸如此类,正是语言研究引人入胜之处,也是《咬文嚼字》吸引我的地方。《咬文嚼字》以简短精警、富赡实用见称。香港语文老师一周三十课时,无论备课或求“个人增值”,参考《咬文嚼字》是最好的选择。合订本尤宜久藏多查、常阅短读。文字要准确,就需读《咬文嚼字》;多读《咬文嚼字》,文字更精当。单文独字虽为小小的个体,可是植根于渊博的文化整体。以小识大,识字炼字绝非小事。香港部分学生写文章有三大弊病:方言泛滥、文白夹杂、语法欧化。老师批改作文往往为此头疼不已。《咬文嚼字》探讨如何选词用语,剖析病句错句,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百家会诊,一针见血。读者若能细加玩味,必定文从字顺、表达无间矣。话说新词规范化、从“非典”说到缩略语、“八段”和“九段”、“二八妙龄”?何谓“间不容发”、“牛鞭”与“牛耳”、圆明园是谁烧的、“五脏六肺”说不通、何谓“坐大”、“惟一”还是“唯一”?说“捣浆糊”的“捣”“想象”还是“想像”?“著作等身”的由来、男子也可送秋波、“守望相助”的新生、雨果能参加“法国大革命”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咬文嚼字 PDF格式下载



我从1996年在书店购买了《咬文嚼字》1995年合订本以后,对这本书很喜欢,增长了不少语文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本地不好购买这本书,因此,就从不同的地方陆续购买了一些的合订本,但是不齐全。这次从当当网购买了不同年的六本合订本,补齐了自1995年《咬文嚼字》创刊以来历年的合订本。


2003的合订本到处都是缺货,博库网却难得的拥有,而且免运费,我很满意,发货也快。当然,要是以后能货到付款的话就更方便了。因为据我了解,许多爱买书的人,好像都喜欢货到付款,不是不信任,而是不擅长网上支付。《咬文嚼字》粗看似乎是老学究们没事找事,吹毛求疵,但往深里想,却不是那么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语言的态度越来越随意,尤其是互联网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有这么一个刊物,随时思考和养护我们的汉语,功莫大焉!


买了好几本咬文嚼字,不错,继续支持,能学到很多知识


值得收藏和时时拿出翻翻的书。


看就看像这样有内涵的


从1999年开始,我就开始看这个,一直买。太现在的质量不如以前的。写稿子的人好象也不多了。不过现在这个背景下,这样的书还是不错的!推荐!从1995年这个刊物就创刊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