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的考索

陈良运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01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良运  

页数:

426  

Tag标签:

无  

前言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它“是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人类的理论思维,如果不凭借概念、范畴,是无法展开也无从表达的。美学范畴,同哲学范畴一样,是理论思维的结晶和支点。一部美学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部美学范畴发展史,新范畴的出现,旧范畴的衰歇,范畴涵义的传承、更新、嬗变,以及范畴体系的形成和演化,构成了美学史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由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呈现出与西方美学范畴迥然不同的面貌,因而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非常需要吸纳融汇古代美学范畴中凝聚的审美认识的精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十余年中,美学范畴日益受到我国学界的重视,古代美学和古代文论的研究重心,在史的研究的基础上,有逐渐向范畴研究和体系研究转移的趋势,这意味着学科研究的深化和推进,预期在21世纪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到目前为止,研究美学、文艺学范畴的论文已大量涌现,专著也有多部问世,但严格地说,系统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的前景和开拓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特点是很突出的,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多义性和模糊性。范畴中的大多数,古人从来没有下过明确的定义或界说,因此,这些范畴就具有多种义项,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模糊的。如“境”这个范畴,就有好几种涵义。标榜“神韵”说的王士祯,却缺乏对“神韵”一词的任何明晰的解说。不仅对同一范畴不同的论者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论者在不同的场合其用意也不尽相同。一个影响很大、出现频率很高的范畴,使用者和接受者也只是仗着神而明之的体悟。

内容概要

  《文化艺术大讲堂:美的考索(套装上下册)》上编对中国美学想象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收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从总体而观,各家学说中的精华,都成为了自古至今中国人“美”意识的有效成分,共同完成了对中国之“美”的塑造:而当“美”的观念和范畴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各个时代、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基本的共识之后,人文美的创造者,又对各家思想加之于“美”的种种制约在不同的向度实行突破。使“美”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

作者简介

陈良运,1940年生,江西萍乡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周易与中国文学》、《焦氏易林诗学阐释》、《新诗哲学与美学》、《论诗与品诗》、《诗学·诗观·诗美》、《文与质·艺与道》、《文质彬彬》等著作,主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历代文学论著丛书》等。

书籍目录

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引 言 上编 “美"观念的发生与拓展第一章 “美”起源于“味觉”辨正 第一节 关于“羊大则美” 第二节 《说文解字》释“美”之本义质疑 第三节 “美”的“原初意识”新探 第四节 “美”字原义辨析第二章 与“美”相关的审美观念 第一节 视觉发生——“大”、“文”、“丽”、“丰”等 第二节 听觉发生——“音”、“章”、“韵” 第三节 触觉发生——“风” 第四节 味觉发生——“淡” 第五节 联觉通感发生——“和” 第六节 身心自由之美——“休”第三章 “真”——“美”之本体观 第一节 “真”——“精”、“诚”、“信”、“情”、“实” 第二节 庄子之“真” 第三节 “真”的审美化历程第四章 “善”——“美”之功利观 第一节 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 第二节 “善”与“美”关系之发生 第三节 “以道制欲”——“美”之功利观成型 中编 “天文”“人文”审美观第一章 《尚书》、《易经》中的原初美意识 第一节 《尚书·洪范》潜在美意识考辨 第二节 《易经》孕育的“刚”、“柔”美观念 第三节 《易传》论“天文”美与“人文”美第二章 政事、社会、人格美之鼓吹 第一节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 第二节 “里仁为美” 第三节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第三章 “自然”观念定位与“天地有大美” 第一节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二节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第三节 “山水质有而趣灵”第四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视野 第一节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 第二节 “游心于物之初” 第三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五章 不言“美”的佛、禅美意识 第一节 “妙悟在于即真” 第二节 “以指指月,而月非其指” 第三节 “但参活句,莫参死句” 下编 冲突与调和中的“美”第一章 “美”与“丑”的对峙与转换 第一节 “假”、“伪”、“恶”、“丑”字义辨析 第二节 “真”、“善”、“美”与对立面关系之梳理 第三节 对“美”的否定倾向第二章 在制约中寻求自由 第一节 在功利的制约中 第二节 在传统的制约中 第三节 在形式的制约中第三章 审美接受与审美创造之间 第一节 “余取所求”的实用接受观 第二节 “王化本焉”的政教接受观 第三节 “无言而心悦”的审美接受观 余 论第一章 书法艺术对中国美学的特殊贡献 第一节 草书艺术兴起引发的审美观念变革 第二节 书法艺术推动各门类艺术全面“新变” 第三节 书法理论中的美学范畴第二章 “休”、“闲”与当代审美文化 第一节 从“快乐足球”说起 第二节 以“快乐”为原则的“休”、“闲”观念 第三节 “休”、“闲”美是“无目的”而“合目的” 第四节 当代审美文化取向结语 余意不尽附 录 “美”和中国人的美意识补论(朱玲)后记

章节摘录

“和”,是一个东西方皆有的美学观念,有基本一致的内涵,而“中和”,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美学观念,冠之以“中”,便附加了一种规范性的内涵,它在《中庸》里被定义性地表述出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本是由听觉与视觉而发生的审美观念,已如本书第一章所述,而“中和”,首先作为对人的感情规范被提出来。这种对情感“中和”的评价,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那就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对周乐所下的那些评语中,就有“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等语,后来孔子接受季札的观点,具体地评《诗》之首篇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为什么将“中和”上升到“天下之达道”呢?

后记

在世界各大洲不少大中城市,据说中国餐馆在当地的饮食业中皆有些名气,美味的中国菜使各种肤色的男女垂涎,于是美味佳肴与精美瓷器(主要作为食器)似乎成了中国的象征。国人中颇有不少为此种殊遇津津乐道甚至自豪者,搬出《说文解字》的“美,甘也,从‘羊’从‘大’”,谓中国之“美”就是从“味觉”发明,以为味觉审美似乎比耳目审美更高明,“食美学”比“性美学”更纯洁。……这是否给外国人造成一种印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追求满足口腹之欲的族类?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读到刚从日文翻译过来的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一书,对其首章 所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便发生疑惑乃至反感,“美”,果然就是“羊大则美”而“味甘”吗?于是经常思索着试图破除这一疑惑。1994年,我指导的中国诗学研究生许龙(2001年又成为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也有这个疑惑,他在准备作学年论文时向我提出了这一问题,我立即鼓励他作初步的探讨。整整一个学期,师生二人反复切磋,他的学年论文四易其稿,差强我意,于是以《中国古代“美”之本义形成新探》为题发表于1995年第3期《江西社会科学》。


编辑推荐

本书上编对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的考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