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纳粹德国文学史

J.M里奇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J.M里奇  

页数:

3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如果单纯地看文学成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文学或许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资本。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没有几部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经典,反而有大量法西斯文学的垃圾充斥其间。然而这一阶段的文学毕竟是一种由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特殊形态的文学,值得学者、专家予以关注。里奇教授的《纳粹德国文学史》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之一。书中既有丰富、翔实的史料,也有精辟、深刻的分析。鉴于目前中国国内对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此书的内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肯定是新鲜且发人深省的。 德国纳粹的统治及其发动的二次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浩劫,也是德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一块抹不去的耻辱。对于这场悲剧,人们多从政治、社会的层面上去认识,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因素则较少触及。《纳粹德国文学史》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书中分析了大量普通中国读者闻所未闻的作家作品(如科尔本耶、戈培尔等人的文学创作),揭示出种族主义思想是如何在德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一步步发酵、膨胀,最终导致纳粹上台的。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法西斯是怎样利用文学创作来影响群众心理,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从而为自己实行独裁统治、发动侵略战争制造有利的舆论环境。读者也可以从书中认清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因素驱动着纳粹干出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此外,当时的文学分成了壁垒森严、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法西斯文学阵营和反法西斯文学阵营。这种现象在别的时期的文学发展中是难得一见的。书中记录了有良知的德国作家在极端险恶、困苦的环境中的苦闷与求索;也记录了他们勇敢地站出来,以笔为武器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的创作捍卫了人类的尊严、捍卫了德国民族和德国文化的尊严,显示了正义的力量、人道主义的力量;其中许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构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十分罕见的悲壮的一幕。反思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文学的性质、价值、地位、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总之,《纳粹德国文学史》无论对于专家、学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作者简介

作者:(英)J.M里奇

书籍目录

引言译序第一部分 沉睡的德国(1914-1933年) 第一章 魏玛共和国中的秘密德国 第二章 国民性格 第三章 “我一听到‘文化’就要掏枪”第二部分 德国境内的德国文学(1933-1945年) 第四章 行动起来的德国 第五章 第三帝国的小说和戏剧 第六章 “国内流亡派”文学 第七章 抵抗派的文学创作第三部分 德国境外的德国文学(1933-1945年) 第八章 西班牙内战中的德国文学 第九章 流亡文学(上) 第十章 流亡文学(下) 第十一章 流亡作家的戏剧创作 第十二章 流亡作家的诗歌创作第四部分 一九四五年之后 第十三章 流亡归来参考书目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书摘魏玛共和国中的秘密德国 要讨论第三帝国,就要记住帝国(Reich)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概念。希特勒和国社党利用并歪曲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历史很长。“三”是个有魔力的数字。它把权力、文化和幸福联合起来。这个第三帝国的人民会成为主宰种族,将把此前各帝国的文化、精神和物质的财富全部继承下来;“第三”能化解一切分歧,可保江山千年不堕,黄金时代注定出现。中世纪的日耳曼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其疆域像罗马帝国一样覆盖了欧洲的大片土地。它把日耳曼人的统治和日耳曼人的法律带到了广大地区。在第一帝国统治的漫长岁月里,许多政治缺陷日渐严重。但在第一帝国垮台后,这些缺陷逐渐被忘却,人们只记住了日耳曼人的统一和伟大。“帝国”一词既有宗教色彩,又有政治色彩。“路德圣经”(LutherBible)有一个句子就用了这个词。这个句子是:“你的帝国来了。”(‘Dein Reictl Komme’)。第一帝国光荣神圣。它建立于公元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秉受神旨,加冕奥托一世(Otto I),把罗马皇帝称号加给德国国王。这个第一帝国一直延续到1806年。到这时候,它正如伏尔泰说的那样,既不神圣,也没有罗马帝国的威风,称不上是帝国。第一帝国的覆灭造成了真空,留下的只是一个面积大小不等、政治面貌各异的各日耳曼邦国互相攻伐的乱摊子。1806年以后“日耳曼问题”的核心是,如果第二帝国形成,这些邦国在疆界、政治和精神方面会有什么样的前途。有几个邦国于1815年结成了“日耳曼联盟”(German Confederation)。在十九世纪,争取更大范围统一的努力一直未停止。梅特涅的奥地利远比普鲁士强大。当1848年革命到来时,反动力量几乎化作齑粉。但混乱中并未出现一个民主、统一的德国。俾斯麦于1871年建立起第二日耳曼帝国,是有意用“小日耳曼”来解决问题。第二帝国不仅排除了奥地利,也排除了其他许多地区。1918年第二帝国垮台,随之出现的魏玛共和国没能让任何人满意。联邦形式的德国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宣布其正式国号为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和国社党政权都采用了这个国号。第二帝国是非正式名称,1939年以后实际已被禁用。 第三帝国的观念不仅把政治含义和宗教含义结合起来,而且在文学和哲学方面也有着深厚的传统。希特勒直接利用了这一点。早在十三世纪,牧师乔希姆·德·弗洛里斯(Joactaim de Floris)就出于对至善至美的未来的渴望,预言过第三帝国的出现。这个预言徘徊不去。雅可布·波海姆(Jokob BOtlme)的关于“新黎明”的寓言《奥洛拉》又赋予了这个预言以更诗意的形式。赫尔德(Herder)的《玛兰·亚莎或主来了》也阐扬了这一主题。此书出版后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千年至福”说(chiliasm)的信仰在德国流传开来。歌德的《玛呈》(Marchen)就表现出赫尔德的影响和对“千年至福”说的种种信仰。此书甚至被卡莱尔(Carlyle)揭示为新世界王国的先声。莱辛也发挥了赫尔德的第三帝国的理想。康德、费希特和席勒则从哲学方面拓展了这一概念。追随这股思潮的整个浪漫主义一代人似乎都充满了对黄金时代的渴望。他们把中世纪帝国当作统一、和谐的化身来回忆,因此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这种文学上的怀旧倾向在诺瓦利斯(Novalis)的神秘历史传奇《海因利希·冯·奥夫特丁根》一类作品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然而荷尔德林(Ho1derlin)也变成了保守的民族主义者的宠儿,这不仅是因为他作品中的的日耳曼主题,也因为他对第三帝国的强调,这种强调以一种新的方式把基督教义与异教思想综合起来。黑格尔和谢林(Schelling)也发展了第三帝国的观念。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德国青年”(Y01.mg Germans)成了第三帝国哲学思想的信徒。整个十九世纪,所有文学思想学派,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甚至社会主义派,都对这个概念着了迷。 如同当年的神秘主义者等待神的王国降临大地,现在以让·保罗(Jean Paul)为先导的社会主义者们也在等待一个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将控制世界;一切苦难和罪孽都将结束。社会主义不过是“千年至福”说的世俗形式。 希特勒所许诺的社会主义也是民族主义性质的。至于一切苦难和罪孽是否会随着他的第三帝国的创建而结束则是另一回事。 国社党人喜欢将诗人恩斯特·莫里兹·阿恩德特(ErnstMoritz Arndt)视为自己的精神祖师爷。这位诗人为日耳曼帝国的范围问题提供了一个语言学的答案。对于“德国人的祖国在哪里”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有人说德语的地方就属于德国。”只要帝国尚未变成现实,这种想法作为一种文化理想就始终是一个强烈的诱惑。希特勒则把这种想法化成了领土要求。到此为止探讨过的“帝国”一词的所有含义在希特勒之前的一个很长时期里一直得到广泛传播。理查德·塞缪尔概括了这个概念可能具有的所有含义。……P3-5


编辑推荐

  本书对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进行系统、全面研究。但不仅仅在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出现在这一时代的作品,而且把着眼点放在德国问题本身上。既有丰富、翔实的史料,也有精辟、深刻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希特勒背后的东西,认识那片养育了种族主义和希特勒的土壤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成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希特勒也是时代、环境、社会的产物,甚至也可以说是某种德国文化传统的产物。鉴于目前中国国内对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此书的内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肯定是新鲜且发人深省的。  如果单纯地看文学成就.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文学或许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资本。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没有几部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世经典,反而有大量法西斯文学的垃圾充斥其问。然而这一阶段的文学毕竟是一种由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特殊形态的文学,值得学者、专家予以关注。里奇教授的《纳粹德国文学史》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之一。书中既有丰富、翔实的史料,也有精辟、深刻的分析。鉴于目前中国国内对于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文学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此书的内容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肯定是新鲜且发人深省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纳粹德国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书厚,讲解的十分详细,如果你喜欢历史或者热爱第三帝国这本书就不会让你失望!不过整本书都是字,有些单调。


如果你热爱德国 这部书有助于你了解她曾经的一段扭曲如果你喜欢二战 这部书可以帮你理解那时代思想的麻木不过 客观的说 发黄的纸质不甚理想 这取决于你更关注什么


  对于纳粹文学的态度一般只呈现几种情况,一种是认为纳粹党根本不存在任何形式上的文学,他们所有的一切所谓的文学,都只是为帝国宣传部服务的文本,那些描写的行为、事件、人物和故事都是经过帝国宣传部的审核之后才发表的,这样的文本自然谈不上任何文学上的价值。
  
  另外一种看法是:纳粹帝国确实也存在着文学,但是真正的纳粹文学和宣传部文学以 1933 年分野开来,在 1933 年以前那些作家,如:乔希姆·德·弗洛里斯、恩斯特·莫里兹·阿恩德特、曼努尔·戈培尔等等;这些作家写作的时候纳粹党还处在雏形之中,自然也没有什么帝国宣传部在指手划脚。
  
  但要真实的来说,以上几位作家与其说是在为纳粹党服务,不如说是他们的思想源流是对当时的德国现状的反映和对未来德国的憧憬,而这种憧憬,恰恰和纳粹党的思想交相呼应,相互影响、交融,最终形成了第三帝国的主流价值观,他们的许多文本被纳粹引用,是因为当时的纳粹党思源还在形成中,有必要通过其他的理论学说来完成党的思想走向。
  
  事实上,第三帝国通常指的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专指纳粹党。第三帝国在1918年第二帝国垮台之后缓慢形成,不仅仅把第二帝国的政治宗教继承了下来,它在文学和哲学方面也同时继承了很深厚的传统。在经过一战战败的屈辱后,德国趋向保守和民族化的情绪高涨,建设一个新德国的梦想成为这个时期德国主要社会意识。而第三帝国最初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乌托邦式美好理想中上路了,它需要消除一切对立,需要净化德国的环境,那些腐败的、污浊的、利益主义的、颓废的风气必须得到清除。早期的纳粹文学在这个时候出现,是承担着它对于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赫尔曼·隆斯和保罗·恩斯特的出现是1933年前纳粹文学的高潮。在一战后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局面里,包含着太多的肮脏、腐败和死气沉沉的政治。他们描写了对现实的恐惧,相信战争才是净化人,净化德国的最好状态;在极端的生与死的抉择中,人与人保持着单纯的、生死与共的情谊,人们为着单纯的理想奋不顾身,整个战争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整体,奋发向上的整体,集体行为有着真正的基础。这种描写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运动和共识,国家社会主义劳工党也逐渐从这场群众运动中发展起来,最终形成了第三帝国的中坚力量纳粹党。
  
  法西斯主义并不是铁板一块使用着完全相同的意识形态,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的真正区别。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好的乌托邦如何沦落为暴政这遗憾的一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