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风水

云中天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云中天  

页数:

166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古代,由于认识能力及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汉字及其起源、发展及功能,从而把文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出现了文字崇拜。早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就利用甲骨来占卜,虽然它所依据的是龟甲灼纹而非文字,但仍可以把它视作文字.崇拜的起源  不仅文字的起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且文字本身也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蕴含着命运的枢机,或者预示着神鬼的意志。人们便解拆字形,以预测吉凶和决定宜忌趋避。于是测字术产生了。   测字真的灵验吗?  本书以大量生动、活泼、优美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多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古代测字术的发展渊源以及与测字有关的趣闻逸事,读来引人人胜。另外,本书对古代测字术的方法和社会功效进行解秘与反思,从而揭开测字背后的玄机,目的是让我们更全面了解民间存在的测字这一现象,避免迷信测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测字的渊源 责实核名话测字 文字崇拜的认识根源 汉字演变与滥觞 测字两宋之盛行 测字明清之集大成第二章 测字有讲究 取字方法花样多 奇门遁甲话吉凶 测字新概念 测字讲究字相形第三章 测字的趣事 名动公卿的谢石 测字高手李淳风 因时因地邵康节 善于相字朱安国 “瞎龙”汪龙 名闻遐迩马守愚 丰富想象郑仰田 学者测字周亮工第四章 怎样测吉凶 测字灵验哪里来 对文字宜忌的选择 有趣的猜谜游戏 姓名戏谑 民间俗语与拆字 吉凶岂可测字定第五章 测字大揭秘 常用测字七法 对观测法 字义测法 字音测法 字貌测法 加笔测字法 减笔测字法 其他测字法

章节摘录

书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也广泛兴起,同时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当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师。其中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风水勘察和授徒方面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从那时起,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宫宅、乡村、墓葬都不同程度受到风水学说方面的影响。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风水,《大唐新语》、《太平广记》中有很多风水的记录。当时的道士也多懂风水,唐代设有“司天监”,专门看天文现象,因此司天监里的官员必须懂风水。杨筠松就在司天监任过职,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管灵台地理事物,可见唐代的风水不但民间相信,朝廷更是重视。杨筠松后来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反响极大。唐代国力强大,版图扩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献中找到《宅经》、《阴阳书》等,就可知风水观念远播西北地区。 唐亡后是五代十国,因袭唐代兴盛的风水观,各代皇帝都信风水,到后周时风水术被加入了许多迷信色彩,使世人真假难辨。 到了宋代,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宋徽宗相信风水,他原本无子,有一位术士告诉他,将京师西北隅地势加高数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风水,又命人择宝地筑“上清宝篆宫”,结果劳民伤财,国库空虚,以至政权衰败。 明朝朱元璋建都金陵时对风水极为重视,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内,有朝拱之势,惟牛首山和花山背对城垣,朱元璋不悦,派人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处凿洞用铁索穿过,使牛首山势转向内,同时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秃黄。明成祖时,将都城迁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风水观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这也导致民间全都讲究风水,风水成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准则。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P16-17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还是迷信呢?本书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介绍了风水的起源与发展,详细阐述风水理论在古代各个方面的综合应用,以及一些有关风水的人和事,特别是民间流传的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们的目的旨在让读者在涉猎知识的同时,还能领会各地的民俗民风,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编辑推荐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还是迷信呢?本书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介绍了风水的起源与发展,详细阐述风水理论在古代各个方面的综合应用,以及一些有关风水的人和事,特别是民间流传的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们的目的旨在让读者在涉猎知识的同时,还能领会各地的民俗民风,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永远的风景:中国民俗文化-----风水 PDF格式下载



看完整本书,我觉得字太少,图太多,看下来觉得没学到什么,过后也没什么印象


这样的书也能出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