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纪实经典

王文澜 岭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王文澜  

页数:

455  

译者:

李静 张晓 胡群  

Tag标签:

无  

前言

  摄影是艺术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又或部分是,部分不是。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总被概括性地告知摄影当然是一门艺术,因而“艺术”天然蕴含的创作属性便成就了如今越发失去羁绊的眼花缭乱的摄影大杂耍,这也使摄影中“非艺术”的部分一直挥不去某种自困与疑惑,或者说,令摄影的本质受到相当程度的遮蔽。  作为一个比较边缘的门类,这些年来摄影一直在不停拓展自我表现空间。在观念实验化、技术傻瓜化甚或材质多元化的支撑下,在日益频繁的摄影节或综合影展的裹挟下,人们既有的摄影认知边界一再弯曲变幻——有太多深沉的、亢奋的、虔诚乃至近乎自虐的、梦游般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百无聊赖的、诡异的或者精于商业利益算计的图像扑面而来,致使人们的感官不得不屡屡遭受“突破”。在看似越来越宽阔的摄影之河上,委实有着太多的水纹、浪花或者泡沫,而在这煞是壮观的欢腾之下,又是些什么呢?  也许就像一句老话所言:泡沫在河面上翻滚,河水在下面静静流淌。缭乱众象之下,是不是有着某些更为恒定、更加接近本质的存在?作为“艺术的摄影”的背面,“非艺术摄影”的存在又是何种景观?这也正是这套“FOTOE小黑书·纪实经典”指向的目标。所谓的“非艺术”摄影,也即是“非创作”的摄影,其外延并不费解,大致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肖像摄影、记录摄影等,当都在其列。

内容概要

主要收集王文澜从1976年“四五运动”开始至今32年拍摄生涯中,反映改革、开放、发展、崛起历程和记录老百姓喜怒悲欢的相关影像。这些精彩镜头涉及到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图片,也包括各种全国大会、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及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新闻报道的精彩瞬间,极具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十佳记者,先后出版《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瞬间》、《中国纪事》、《自行车的日子》、《百名摄影记者聚焦SARS》、《动感亚洲》、《偶然》摄影集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广场漫步》和《中外新闻人像》摄影展览。


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以大量珍贵的图片和简明简练的文字,全面反映四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生活的变化以及老百姓的喜怒悲欢。所选摄影作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中国人朴素自然的生存状态以及每一个刻骨铭心的历史瞬间,堪称中国民间生活纪实之最。  本书看点:  1. 国内摄影大师获奖作品,曾在国内多个省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德国等多个国家博物馆巡回展出  2. 该系列拥有大量震撼心灵的照片,珍贵的新闻直击图片,辅以简洁精当的文字说明,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真切的时代,真实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瞬间  3. 迄今为止,中国最具备收藏价值的纪实摄影经典  4. 视角独特,再现民众的生存状态及内心的嬗变,真实叩问最深层的心灵感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纪实经典 PDF格式下载



我喜欢这样的黑白照片,少了彩色,不会被装饰得眼花缭乱,只剩下黑白一片,真的,假的,善的,恶的,一目了然。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感觉是那样的苍莽而深远,绝非琐碎,并非微不足道。从民众目光中,我看到了那些年的沧桑与感悟....汹涌的回忆,实在迫切,这个历尽艰辛的时代,故事多得满世界里荡漾,但是无需累赘去描述,因为有些人有些事,无论多么久远,在这些摄影师的镜头下,将会一一真实还原。站在喧嚣的街道,或是高唱在改革开放的怀抱,无论你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身影多么渺小,无一例外都是这时代这镜头聚焦的主角,嘈杂杂地生出千百样表情,永恒地落入这真实的写照。


好图片!


共6本一溜在书架上排开,观感很厚实,当然吸引我还是内容--那些让我感动的事


书中的照片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并且按了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能够明显感觉到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风貌的发展变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照片均缺少扼要的文字介绍。


还行的一本影集
值得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