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足石刻

赵贵林 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3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作者:

赵贵林  

页数:

1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系列丛书以我国28处世界遗产为内容,每处一分册,全面而深入展现各处遗产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与文化结合之美。本书介绍的是大足石刻。主要分为五部分,即第一部分辉煌的大足石刻、第二部分精妙绝伦的石窟艺术、第三部分大足碑刻掇英、第四部分风物及民间传说、第五部分旅游资讯、后记。

书籍目录

辉煌的大足石刻 中国石窟艺术小史 大足石刻的分布 第一个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 雕刻大足石刻的艺术家精妙绝伦的石窟艺术 宝顶山摩崖石刻 北山摩崖石刻 南山摩崖石刻 石篆山摩崖石刻 妙高山摩崖石刻 尖子山摩崖石刻 石门山摩崖石刻大足碑刻掇英 蔡京碑 寰宇间仅此一刻的《古文孝经》 唐柳本尊传碑 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 石篆山佛惠寺记碑 有趣的陈抟题字风物及民间传说 圣迹池与大足县名 圣寿寺 倒塔的传说 北塔的传说 迷人的龙水湖 西山森林公园 周边景点精华旅游资讯后记

章节摘录

  辉煌的大足石刻  第一个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  中外驰名的大足石刻,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士,产生了许多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和专家。  而最早关注并有一定研究的人,是清朝嘉庆年间任大足知县的张澍。  张澍(1783-1847年),字百沦,号介侯,甘肃武威人。是乾嘉时期有名的学者。历30年仕宦生涯,在贵州玉屏、四川大足、江西芦溪等地做过知县,代过广顺知州、临江通判。他博古通今,是乾嘉时的金石考古学家和经史学家。一生著述“高与人齐”,诗富书工,有《姓氏寻源》、《姓氏辨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诸葛忠武侯文集》等传世。  立于宝顶圣寿寺三世殿内的《张澍前游宝顶山记碑》,就是一篇研究大足石刻的珍贵资料。该记中有关碑碣的情况虽有一定错讹,但它详细地描述了宝顶石窟的历史情况,而且文字优美,语句流畅,生动活泼,历来被人称颂。张澍对大足石刻的研究,主要是凭着自己的学识和直观感觉,就事论事,但比起前人写的文章来,明显地上了一层台阶。  雕刻大足石刻的艺术家  我国有丰富的石窟艺术,但是一些著名的古老石窟中,如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至今未发现雕塑工匠师的姓名。一些史册无名的雕刻家,曾经呕心沥血地创作了许多精湛的艺术精品。  在晚期的摩崖造像中,目前已发现好几处留有雕塑者姓的石窟。如陕西延安的万佛岩、四川资中的东岩石窟、四川安岳的净慧岩石窟等,大足石刻中留名镌记的也不少,到现在已发现有石窟28处,匠师有文惟简、文居安、伏元俊、伏小六、罗复明等30人。由于苔封土掩,疏于考察,这些雕刻家姓名的发现,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编辑推荐

《大足石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足的石窟艺术不仅自身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而且把社会发展中文化观念、经济状态、审美情趣的变迁都融会在那千姿百态的形象之中,从而让大足石刻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艺术曲型的高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足石刻 PDF格式下载



大足石刻被人遗忘了很久,即使当今如此的火爆的旅游业,也没有让大足名扬天下,作为石刻艺术,他的光芒在大众心中远没有云冈、龙门、莫高窟闪耀,。然而,大足的艺术却使最与众不同的,如果说你到过云冈,那你去了龙门,也能在那里看到“云冈模式”的石刻造像,莫高窟也如此,着三大石窟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你到了大足,你肯定会被大足的色彩、大足的世俗所吸引,因为,大足是石窟艺术纯粹的世俗化、纯粹的中国化,到了那里放佛进入了一个故事世界,从佛家到道家、儒家,从人间到仙界、冥界,好像一本本连环画展示在那里……
如果读了这本书再去大足,肯定不会迷路,肯定不会遗漏经典!


九月份去了一趟重庆,跑到大足看了下,原以为不过尔尔,结果到了宝顶山,真是被那千年前的石刻震撼了,回来就想着买一本大足石刻的书,作为自己记忆里永久的纪念,这本书很不错,让我弄懂了一些在现场没有看明白的东西,也让我珍藏了那一份珍贵的记忆。


艺术的宝藏


很全面的内容,这个系列大部分都不错。


详细,图文对照可以顶替普通导游讲解了。每个石像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本书就算是事先要做的功课


是先去了大足,感受了大足的佛文化,听着导游讲着其中的故事,感人至深,于是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当当网上买了一本关于大足的书。比景点的便宜多了,而且还有彩图。虽然其中有的故事讲得不是很细,但是很多故事可以配着图看,记忆更加深刻!不错!


当时去的时候,没请解说,这本书解说得不错。


书都没有收到,说是缺货了,叫我如何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