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百态人间红楼梦

丁武光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丁武光  

页数:

3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抛弃“高鹗续书说”,坚持程本120回的有机艺术整体的观念,以此立论,视野拓展而开阔,对书中的思想和人物都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论述。 本书可以说雅俗共赏,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文笔清新晓畅,深入浅出,灵敏而缜密,平近而悠远。行文中流动着一种裱丽典雅的感情意向和清悠舒缓的诗的旋律,充溢着很大的悟性空间,给人许多启迪,给人许多美的享受,不失为当今《红楼梦》研究中的一部好书。

书籍目录

序《百态人间(红楼梦>》曲 沐 走近曹雪芹 关于灵魂的叙说——从石头故事说起 太虚幻境的理想意念 女儿篇 大观园女儿之境的构建与特征 荟萃生命之美的小姐群体 林黛玉与薛宝钗孰优孰劣 史湘云的静态美与动态美 贾氏“四春”的人生定位 “槛外人”妙玉的槛内缘 薛宝琴与海外“真真国” 丫环群体:丰富多彩的人格群像 跳动的火焰——红楼十二官 女儿群中的别样人生 王熙凤与大观园 李纨的贞静守中和人物品位 香菱故事的多重视角 平儿的人性魅力 男人篇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贾氏三老爷:三种颓败的人生形态 贾珍、贾琏:两个精神上的阳痿者 贵族公子群:青春期的折腾 阴影里的小人物 男性化的女性——比男人更可杀 《红楼梦》里的几种社会职业 小店主 衙役门子 牙子·拐子 巫婆·测字先生·江湖术士 郎中 艺妓·娈童红楼情蕴 角色爱情的定位与爱情角色的异同 俺只念木石前盟 红楼“二尤”的人生期待和悲剧意蕴 尴尬的生存状态 进与退的两难选择 “情”与“性”的困惑 红楼诗魂 炫目的红楼韵语 大观园吟咏唱和的叙述功能和精神实质 梦里花落知多少——生命之美的系列挽歌 红楼景观 形态之美 隐喻之美 流动之美 怪诞之美 后记

章节摘录

  这场大惊大险的巨变,就一个家族来说,包含着极度的跌落、无尽的焦虑、无端的惊恐、徒劳的挣扎。对于当时尚未成年,但已晓知人事的曹雪芹无疑是刻骨铭心的直接撞击。这时的作者,既有对一个贵族家庭昔日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人员特性的直接体验,又有对家境没落过程中人生境遇的直接感受。这是《红楼梦》从总体上表现家族没落过程的思维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成年的作者,不可能形成对家庭祸变中男人世界的认可。很多年后,对人生的美好回忆,自然放在儿时生活在身边对他赋予关爱、留下良好印象的女儿身上。童年时美好的人和事的观察是雾里看花,留下的印象多是理想化的东西。人生的理想化思维,既是生存的动力,又是一个精神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这正是《红楼梦》开宗明义为“闺阁昭传”的根源。二是曹雪芹艰辛曲折的生活体验,使《红楼梦》形成了激烈的社会批判,融进了悲愤精神、忧患意识、沧桑之感。曹家衰落,曹雪芹从贵族家庭落拓世俗社会,开始了命运的争斗。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市民的劣根性,鲁迅先生曾有过揭示与批判:“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中国社会民众有一种讲实际、守中庸的天分,在特定的情况下,一旦天平出现倾斜,必须做出选择时,面对强者,仍然会本能地拔出刀来,不是指向强者,而是指向在强者面前比自己更弱的失败的一方。所以这块土地上难以产生失败的英雄,见胜利则纷纷聚集,遇失败则纷纷逃亡。对于那些曾经比自己“阔”过,而又沦落的人,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方终不如我的快感,产生一种在对方身上显示自己强势的兴奋和冲动。一个没落家庭子弟,辗转尘世,生存的艰难可想而知。曹雪芹从早先的杂身优伶、宗学当差,到后来的寄食岳家、西山寓居、卖画为生,经历了一个贵族家庭之外的种种生活。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有过这样的诗:“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对世俗生活的体验,丰富了曹雪芹对人世的深刻感悟。对人间百态,对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曹雪芹不是在曹府大院内能体验得到的。谋生的本能,又成就了曹雪芹的多才多艺,对各种领域的认识与技能的掌握,这就形成了《红楼梦》创作的基础,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中一幅幅生动的艺术画面。这里应该看到的是,《红楼梦》所显示的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不仅是通过一个贾府盛衰的过程来反映社会的没落,而且对围绕曹府盛衰的轴心转动的社会各面给予了深刻揭露。贾府之外,一幅幅俗世面像的描写,与一个没落子弟在世间所感触的人间百态不无关系。三是曹雪芹得益于家学渊源,为撰写《红楼梦》时博大精深的艺术表现才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道衰败之前,曹雪芹有一个极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特殊的幸运。短暂的儿童时代对世界的认知,是从祖父丰厚的知识积累形成的风雅家风中获得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生所处的主要时期,是康熙朝尊崇儒学、提倡汉学的朝代。曹寅的身份既在官场,又通商务,同时又是学者,一生交遍天下文人。在扬州开诗局,奉旨刻印《全唐诗》,搜尽了唐一代诗家两千多人,几万首诗。著作有《楝亭集》、《汉戏曲》、《太平乐事》等。一生好书,家有藏书万卷。曹雪芹自小就在这种插架万签、琳琅四壁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必然会受到一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一般腐儒不同。曹寅既尊且贵的身份,除广结天下文人学士、广收天下文籍经典外,还喜欢各种“俗玩意儿”,古今戏曲、野史小说皆为曹寅所喜爱。这与曹雪芹后来遇书必读、杂学兼收具有一定的关系。在零星的史料中反映,曹雪芹自小“天分高明、性情颖慧”,五岁时已毕《四书》、《五经》,在家学深厚的环境中,曹雪芹的个人禀赋得到了最高的陶冶,由此形成的求知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不因环境的失去而消退,相反在以后的岁月中得到发扬和拓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百态人间红楼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