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后的晚餐

沈昌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沈昌文  

页数:

1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最后的晚餐》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记述了他在主编《读书》杂志期间,与费孝通、吕叔湘、胡绳、金克木、许国璋、史枚、冯亦代、陈原、许觉民和柯灵等文化老人交往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一代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轨迹,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下半部分记叙了他编辑、出版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以食会友”的轶事,既有如何在饭桌上与作者交流、获得佳作名稿的趣事,也有他对饮食图书的点评,更引人入胜的是他侃侃而谈的食经,如北京的小吃,如“普京”和“小二”,如“带着臭豆腐去旅行”等等。作者的文字独树一帜,从看似拉家常扯闲篇、平实而亲切的行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为人的真诚和坦诚。

作者简介

许昌文,一九三一年九月生于上海。在上海上了七年多中小学后,一九四五年三月起在金银首饰店学徒、讫一九五一年三月。学徒期间,工余曾在上海一些学校学习。最后学历是: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二年级肄业。
一九五一年三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任校对员、秘书、编辑等。一九八六年一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十年后退休。一九八〇年三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任副主编、主编,讫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退休后常在海内外文化出版界奔走,为业内临时工。
著有《阁楼人语》,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季米特洛夫)、《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蔡特金)、《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历史》(部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部分)、《马克思主义还是伯恩斯坦主义》(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书籍目录

题记费老的最后嘱托汪老的儒行向后看柯灵老人与《万象》荒芜的“荒芜”关于《中国人学英语》路是这么走过来的读出真正的金克木来清晨的一个电话陈翰伯的一个意见编辑与“好事”陈原的编辑活动陈原的几句外国话从陈原的辛酸说起“品牌”意识首先是原则性陈原先生陈著《总编辑断想》后记界外人读几十年后的话最早的地理课本清理旧物的感想没有冯老,就没有当年的《读书》杂志值得怀念的时代和值得怀念的人少一些精神奴役的创伤编辑与饮食北京菜、苦瓜和诗鲑鱼·洄鱼·鳝鱼带着臭豆腐去旅行多吃虫子吃遍中国北京小吃酒中的糟糠之妻“普京”和“小二”从食素到主义王老教我做菜世界文化视野里的饮食之道“以食会友”考备回到“前现代”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后的晚餐》前部分文章所怀念的皆为作者前辈,所记人物费孝通、汪道涵、李慎之、柯灵、荒芜、吕叔湘、金克木、许国璋、陈翰伯、陈原、冯亦代,多为作者主编《读书》时工作相关,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此类文章二十四篇,其中尤以写陈原先生文字居多,前后有八篇,正可见出作者情深所系,感慨唏嘘都为多年相戚与共。书中文字婉转有致,多有耿直之言,大可一赞。书中后部分谈饮食,得文十四篇,篇篇有趣。《酒中的糟糠之妻》:“你不妨信步走到街头,找个小酒店,喝它一二瓶‘普京’,或者‘小二’。纵然没有朋友在一起,听听周边的人的言论,也许有某几个老人正在讲齐化门的往事,一些年轻朋友在议论娘儿们的新潮”等等,信笔恣肆,意味深长。到了他这般年纪尚憨态可掬,复淘气可爱,可算为京城一道嘴边风景。全书共收文三十八篇,九万余字,与前面所谈《书商的旧梦》一书相仿佛,似乎“旧梦”与“晚餐”可为姊妹配,倒也玲珑。  走马观沈文,且听风雨声  如今,在文化界能以“公”相称的人物已经不多了。记得去年张中行先生过世,知识界一片哀悼惋惜,纷纷撰文送别“张公”。偶或圈中的朋友来电谈起近况,兴致勃勃地聊起其近来相与往还的“公”级人物,或如“万荷塘”的主人黄公,再或如号称吃遍京城的“出版大佬”沈公,等等。  对于这位沈公,也即沈昌文先生,喜欢《读书》杂志和三联图书的读者一定会很熟悉。关于他的小学徒出身的传奇经历,将编辑出版生涯概括成“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的掌故,过去耳闻过一些,近日又见人撰文描述此公“一边说话一边撩裤脚”,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是“凉粉(张靓颖粉丝)”的风神形象,忍俊不禁的同时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一句:好一个可爱的老头!  说来也巧,最近沈公在上海出了两本小书:《书商的旧梦》和《最后的晚餐》(以下简称《旧梦》《晚餐》),正好逮住机会热读了一把。沈公的文字浅易亲切,如话家常,端的没有一点大家的架子。正如二书的书名所示,《旧梦》中之“书商”典出于当年陈原拜访陈登原,提出要出版他的《国史旧闻》,陈登原于是就在序言写了一句“有书贾来,乃携之去”。对“书贾”的称谓,身为知名学者和出版大家的陈原不以为忤,一笑置之,仍按原文付梓。延续这个奉作者为“衣食父母“的传统,沈公乃自称为“书商”,于是有了这一集中关于“旧梦”的文字。而后一书,沈公在书前写有简短的“题记”自明心迹:“当我以文化为职业的时候,常蒙前辈教诲。现在视之,这些言传身教,无异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对门徒的训词。而当我以后能独立工作之际,能实行的常常只有一条:请客吃晚餐。现在把两者的若干记事合编而一,有心人不免得到一个印象:此人莫非是参加当年最后的晚餐的犹大?”当然,此“犹大”非彼“犹大”,虽则书名中的“晚餐”二字易使人联想到爱谈吃喝并亲身践行的沈公及其相关文章,而实际上除了后面三分之一的章节谈饮食之外,余下的文章和《旧梦》中那些叙事怀人之作的意旨大抵相近。  《旧梦》《晚餐》中的文章大多是因为忆及某一旧事,而因此又忆及与之相关的故人;又或为因人及事。无论因人或因事,既为“书商”的“旧梦”和其“晚餐”桌上的食客,范围概不出文化和出版这一大的畛域。学界高度赞评的女史扬之水,这位《脂麻通鉴》和《诗经名物考证》的作者,在沈公这个十几年的老同事眼里,虽知她有过开卡车卖西瓜的经历,但对于她写得一手漂亮的明清闺秀风格的小楷和一肚子渊深秀雅的学问,禁不住也是惊敬不已。  在《文学版图和文化厨房》一篇中,作者以谈“世界文学”这一概念为开端,拉拉杂杂地谈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出版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指出此种形象是“直接间接地受了政治格局的影响”。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治的影响因素渐渐减弱,“大陆的世界文学地图”渐趋正常,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一样,当此一面的弊端渐近消除的时候,另一端新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也即沈公在文中指出的“现在更多的倒是出现了种种的混乱和浪费”,跟风、重复、译文素质下降,等等,这些经验之谈,相信今天出版界的有识之士读了,想必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罢。  沈公一向谦虚,自承“鄙人业书五十余载”,主持出版了《情爱论》、《第三次浪潮》、房龙的《宽容》等一大批西方优秀图书,而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读书》杂志的工作,成绩斐然。所有这些,沈公只是以一句“我其实没什么大本事,只是靠点小聪明”轻轻带过,而他在晚年写下的这些回忆文章里,对给予过《读书》杂志和其出版工作以教益和帮助的诸位前辈如费孝通、汪道涵、吕叔湘、许国璋、陈原、史枚、冯亦代等一代先贤大家,表示了衷心的感激和无尽的追怀。在这部分文字中,尤以记陈原这位当年的老领导为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陈原先生的博学、勤奋乃至谦和的长者之风,借沈公之笔,其蔼然巍然的形象必将长留在我们这些晚生后辈和更多下一代人们的心中。  写到像陈原先生这样博学多才的长者,沈公下笔庄重;而一到叙及旧时相交的其他故旧,若遇有趣事做“佐料”,手起笔落之间即显示出他生动幽默的特色来。且看他是如何将虱子和翻译家李俍民扯到一起的:“李俍民走后,我又住在原来的床上,用我自己过去的被褥。过一阵,只觉浑身奇痒。慢慢,在裤腰处发现小虫。经请教大人,才知长了一身虱子——俍民先生将从苏北解放区带来的虱子过渡到我的床上和身上了。我没任何埋怨,只觉得好玩。当然也一点没有意识到它的进步意义。”(《牛虻与虱子》)读来令人解颐。  前文说到《旧梦》和《晚餐》是两本小书,其实并无对沈公不敬的意思,所言“小”者,特指其精巧的装帧设计。沈公由个性可爱而生的可爱文风,一经过眼就放不下,手不释卷地很快就读完了。而在这走马观“文”之中,半个世纪出版界的风风雨雨,一个个出版人、编者、译者的身影也渐次在眼前生动起来。


编辑推荐

  《最后的晚餐》作者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曾经当过银楼小学徒,出版社校对员,当过社长秘书、主任、副总编、总经理;他曾主持《读书》杂志和三联书店,他曾策划《万象》杂志和"书趣文丛";他曾用二十个字概括自己的编辑生涯——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最后的晚餐 PDF格式下载



知道老沈,是从张冠生和胡洪侠编辑的一本书里看到的。后来在当当网买了他写的若干本来读。有重复的感觉。这本书是上海书店的书,装帧应该是符合沈先生要求的。同系列里读过“天凉好个秋”,这套书值得一买一读一收藏。沈先生的这本子里,后半程有趣出彩,让我感到很爽实,有人味。是这样。这是个人的感觉,写给当当网,如不妥,请见谅。


最喜欢那些谈吃的文字,比如《普京和小二》读了让人莞尔。


个人很喜欢上海书店的这套文库,封面设计漂亮,内容文字更是喜读。


闲暇网上搜索图书,发现沈老的这本书网上有货,家中购买过多本沈老的图书,看到这本家中无,遂买下,品相不错内容更好的一本小书。


沈老爷子的书,好,好


作者好,装帧也好


正在看很不错


这本书是在无意的偶然下看到的,还没有细读,但是感觉这应该是我需要的一本书。


沈公是当代出版执牛耳之人。


买这本书是因为自己的也是搞出版的,但是买了回来之后,有些后悔,书本排版很松,明显故意拉版面。至于内容嘛,都是一些回忆性的东西,文学性也不够强,散散的,不过,倒是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名家的风范,这倒是真的。觉得有些后悔,当初本想买赵家璧先生的《编辑忆旧》,但看着这本书的封面比较清新,所以才决定买的。可见,买书不能看封面。


看完后感觉一般,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了.不知是它的悲哀还是我的悲哀.最近对这类书无感了.不过收藏下来,说不定年纪大一点又感兴趣了呢


对近代出版事业感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


沈昌文的书,还好。


还有很明显的错别字


都是些回忆性的文章。有点絮絮叨叨的。如果纯粹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就是如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