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圣李时珍

钱文忠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钱文忠  

页数:

52  

内容概要

明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的一个医生家庭。少年李时珍一面应付四书五经,一面暗中学习医术。长大后,先后随父亲行医,拜华南学医。后入北京太医院,由一个平民与草医奋斗成为当时最高医府太医院院判,其间留下无数成功的医案和治病救人的佳话。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斗争之后,李时珍获得嘉靖皇上下诏,组织太医院重修本草,并带人辗转湖广、江西、安徽、江苏等地,风餐露宿,寻医问药,为修本草收集第一手资料。万历六年,《本草纲目》终于编撰完成。李时珍赴疫区为百姓治病积劳成疾,临终嘱人将《本草纲目》进奉于朝廷,福泽天下后世。李时珍于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出生于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少时从父李言闻习儒学医,14岁中秀才,后屡试不中,遂弃功名,专攻歧黄,由于医术高明,名声远播,34岁时受聘楚王府,任奉祠正,未几,被荐入京师,任朝廷太医院院判,不久告归蕲州,一面行医治病,一面编修《本草纲目》,万历二十一年(1593),李时珍逝世,终年75岁。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著作传遍世界各地,全球奉之为世界文化名人。   自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始,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这一浩瀚工程。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他涉猎群书,钻研文献800种,作札记数百万言,对前人的著述,经验广罗博采,取其精华。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他“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多次离家远行,亲身实践,历尽千辛万苦;他深入民间,不耻下问,广泛收集单方,秘方,精心编选,反复实践,就地采药,填补空白,就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万余人,耗尽半生心血,历时二十七年,三易其稿,终于于万历六年(1578)写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本草纲目》博大精深,成就显赫。在药物学上,它集中药学之大成,立本草之新体系,纠本草之偏误,增前人未录之新品,阐明是药性味之理论。在自然科学上,它对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过程,地理分布,栽培情况,实用价值均作了极其详实考证,简明生动的记述,不啻为近古以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植物学教科书和辩识植物的引导书。

书籍目录

一 身世二 发愿三 修书四 贡献五 影响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医圣李时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