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蝎子之屋

南希・法默 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8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作者:

南希・法默  

页数:

442  

字数:

29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有关克隆人的科幻小说;2002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青少年文学作品奖;2003获纽伯瑞奖与普林兹文学奖;2003入围英国图书馆协会卡内基奖;2003入选美国《校园图书馆月刊》年度最佳好书。 本书主人公马特一出生便触犯了两条天律:第一,他是三十六个冷冻百年的人体细胞植入母牛体内存活下来的惟一一人;第二,他是反抗他所在的鸦片王国法律、拒绝终止智力成长天条的惟一一人。 这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有关克隆人的科幻小说,描写克隆人马特在充满敌意同时又喧嚣纷乱的世界中?努力探求生存的权益和自我价值的传奇故事,探析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道德与伦理的困惑,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以及生命的价值和本质。 七岁以前,马特被关在罂粟田里的一个小木屋中,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被三个小孩无意发现……在阿尔·帕特隆庄园那间堆满了锯末·像鸡窝一样脏乱的房间里,马特终日和蟑螂为伍,与烂骨头做伴。他被一群险恶的保镖、大脑里装有电脑芯片的呆瓜包围着,并莫名其妙地被陷入阿尔·帕特隆一家倾轧纷争的旋涡之中。 面对厄运,马特精神强健,勇敢并且高贵。他以超然之力,拼死探求他所能知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看清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意识到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马特十四岁的时候,一个有关他将来的可怕的宿命令他感到非常震惊……令人窒息的出逃、纷至沓来的惊险场景、悬崖绝壁上的攀登、毛骨悚然的尸骨穿行、直升机的临空而降、阴森恐怖的孤儿院……生动鲜明的画面随着故事情节的急剧发展而展开,向人们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和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局,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南希·法默出生于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接壤的亚利桑那州。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她先后在非洲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从事污水治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之后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90年代初回到美国,继续从事写作,并且写了一篇儿童短篇小说《你知道我吗?》,法默的第二本书《耳朵、

书籍目录

在2002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青年:零至六岁 第一章 诞生 第二章 罂粟田里的小屋 第三章 阿拉克兰家族的财产 第四章 玛利亚 第五章 牢狱中年:七至十一岁 第六章 阿尔·帕特隆 第七章 老师 第八章 旱地里的呆瓜 第九章 秘密通道 第十章 一只九条命的猫 第十一章 礼物的给予和索取 第十二章 床上的怪物 第十三章 荷花池塘 第十四章 塞丽亚的故事老年:十二至十四岁 第十五章 一只饿死的鸟 第十六章 狼大哥 第十七章 呆瓜的窝棚 第十八章 龙窟 第十九章 成年 第二十章 埃斯帕兰莎 第二十一章 血的婚礼 第二十二章 背叛十四岁 第二十三章 死亡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道别 第二十五章 农场巡逻队新生 第二十六章 走失的孩子们 第二十七章 一匹五条腿的马 第二十八章 浮游生物工厂 第二十九章 洗去思想的尘埃 第三十章 当鲸鱼失去腿的时候 第三十一章 胖墩儿 第三十二章 真相 第三十三章 白骨场 第三十四章 虾米收割机 第三十五章 死亡的节日 第三十六章 山上的城堡 第三十七章 回家 第三十八章 永生的房子附录:1 人物表2 阿拉克兰家族家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蝎子之屋 PDF格式下载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非常好的一本书,虽然有点厚,440页,但是很明显自从可以在家里上网以后就占据了不少原本用于阅读的时间,要检讨一下。
  
   其实以前我极少看科幻类小说的,而且虽然最近买了好几本凡尔纳的书,但基本都属于他庞大的作品体系中少见的几本游记而非那些经典的科幻离奇的小说。
  
   《蝎子之屋》拥有极为完美的语言,无论是心理描写还是语言描写都堪称精美绝伦,虽然作者在揭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但却在语言上非常干净,也难怪它面世后迅速获得包括“普林茨”、“纽伯伦”在内的一系列大奖。
  
   全书讲述了一个克隆人成长的故事,情节离奇却并不怪诞,虽然全书充斥强烈的冲突和暴力,但友爱却是作者的本意,全书中无处不体现出温情,激动人心。
  


  蝎子之屋 The House of the Scorpion
  [美]南希·法默
  接力出版社
  ISBN 7-80679-306-2
  
  这本书我大概在图书馆看到过很多次,就是一次也没把它拿出来看——因为很久以前我就相信,一个惊心动魄的书名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枯燥乏味的故事,就好像包装越华丽的月饼味道就一定越糟糕一样。所以如果不是前一天刚好在SFWBBS上看到有人说这是本科幻小说,这一次我想我还是不会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更不用说借回家去看了。
  
  这本书借出来之后,我是在公共汽车上看的——谁要是在连续十几天超过35度的高温下乘坐上班高峰时的公共汽车,谁才算真正明白我这话的含义。然而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于一个闷热的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之中——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小说。
  
  尽管小说的书名很俗气,封面和封底的介绍也让人联想到一元杂货店门口的广播喇叭,但它确确实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科幻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克隆人的故事。它不同于“克隆”这一概念时髦的时期、我们在《科幻世界》上常常见到的那种垃圾,至少作者认真地思考了“克隆”这一概念,意识到克隆技术只能带来外表上的一致,但人的灵魂——或者说世界观、价值观——是无法复制的。克隆个体会成长成什么样的人,不是看他的原本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要看他成长的环境究竟如何。
  
  这本书让我想起当年的那本《94个小希特勒》。在立意上,本书和那一本如出一辙(考虑到《94个小希特勒》的成书时间为1976年,我们不能不叹服艾拉·莱文的天才预见),但是两书的写作角度却有所不同。从根本上来说,本书写的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克隆其实只是一种背景。作者所描写的是主人公马特如何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如何从隔绝于世界的“怪物”成长为融入社会的一份子。这样的写作角度,正是我对整本书最为欣赏的地方。
  
  当然,本书远不是十全十美的。最大的遗憾在于,作者在写到一半的时候,似乎突然变得急于脱稿,于是后面的情节急转直下,整个故事也草草结束,平白失去了很多韵味。不过瑕不掩瑜,尽管有这种令人遗憾的地方,本书还是比一些所谓的“大师”作品要好得多,至少读它不会是浪费时间。
  
  顺便说说,本书的介绍上将之同《魔戒》和《哈利波特》相提并论,在我看来这彻底暴露了写这篇介绍的人的无知。这一说法玷污了所有这三部作品:它们根本就不是同一类型的小说,又如何能放到一起比较?所以我不禁想,要到什么时候,出版图书的人们才会真正去读一读自己出版的这些小说呢?


我马上列为必买书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我更喜欢说成是...一个关于作者如何雕琢然后如何摧毁的故事..


后悔看到后面的作者介绍语~呸


呵,已经收藏了。。这一本书看了好几遍。。主人公从别人对他的敌视到别人的接纳。。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风波。
我也是一个不懂得接近别人的人呢。看着他就像看自己一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