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家族传统礼仪

费成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费成康  

页数:

152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不再把目光聚焦于帝王将相及其政治业绩,而是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制图、摄像越益简易,现今的人们也越益钟爱图文并茂的书籍,阅读的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一本配有大量的图画来形象地说明几千年来中国的民众及其家族如何举行冠、婚、丧、祭诸礼,使现今的人们重新对中国传统的家族礼仪有所了解,并可藉以对它们作客观的评价,这应当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吧。

书籍目录

前言祭礼 伯夷典礼 克羞馈祀 适士二庙 士馈食仪 大夫馈食仪 笾、豆 ……冠礼 周岁拿周 总角 辫子,花帽,总角 童子衣服图 卜稽如台 蓍 龟 士寝制 箪 ……婚礼丧礼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宁国府除夕祠祭(选自民国初年《黄钟日报》)  《红楼梦》中有贾府上下于除夕那天在贾氏宗祠中祭祀祖宗的章节。贾府的祭祖仪式,既不同于《朱子家礼》中设计的在正寝中举行时祭时的男女同祭,也不同于绝大多数家族在宗祠中举行春、秋两祭时仅有男子与祭的情形。这一家族先由男子在享堂中举行三献礼,然后再行进馔之礼。此时,以贾母为首的妇女入享堂,男子退至堂外,于仪门内依次排列至享堂廊外。每道祭菜由众子孙自仪门按次传至享堂,再由长房长孙贾蓉传给他的媳妇,再由众妇女依次传给贾母,最后由贾母捧放到供桌之上。《红楼梦》中的这一描述说明,很多家族的祭礼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并不完全遵循失子《家礼》。  冠礼是成人礼,成人前的童子不戴冠。中国历来重视冠带,因而以加冠来作为男子成人的仪式,并用类似的“笄礼”作为女子的成人礼。而古人将冠礼列为民间“六礼”之首,是因为“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因而“冠者,礼之始也”。  先秦的冠礼,传诸后世的只有士礼,即士人的冠礼。后来,帝王之家以及高官显贵在行冠礼时,都参照士礼,推而用之。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对于士大夫等人的冠礼作了详细记述,但没有记述庶人的冠礼。事实上,至唐代,在民间已很少有人再行冠礼。在当时,柳宗元  便有“古者重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的感叹。北宋时由朝廷颁行的《政和五礼新仪》首次全面地对冠礼作了规定。然而,因政和新仪过于繁扰,不久即被朝廷自行废止。此时,开始在社会上流行的便是司马光在《书仪》中作了精简的冠礼。不久,朱熹《家礼》中的规定又取而代之。到明代初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应如何行冠礼,都在《大明集礼》中作了纤  悉皆备的规定。不过,在明代真正按《大明集礼》来行冠礼的家庭并不多。清代是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皇朝。清皇朝在建立之初,以“留发不留头”的暴政迫令汉族居民楚发,使黄河南北、大江上下尽失汉家衣冠。正因为这些原因,清代推出《大清通礼》虽对民间的婚礼、丧礼、祭礼都作出规定,但有意识地回避了冠礼。即便如此,直到清代末年,仍有少数知书达礼的家庭按照朱子《家礼》或按照简化了的礼节来给子孙行冠礼。  完璧归赵 (选自清代《点石斋画报》)  清代后期,江南的一些地区经常有抢亲之事。苏州的一个年轻人于家道中落后无法按礼仪去迎娶新娘,在一个晚上邀同媒妁突然去抢亲。女家有一对姊妹花,姐姐早已出嫁,他们要抢的未婚妻是其妹妹。这一天姐姐正回家省亲,慌乱中姐姐被误抢过去。直到交拜成礼,揭开红盖头,新郎才发现大错铸成,只得将姐姐“完璧归赵”。抢亲失败,新郎固然贻人笑柄,最大的受害者则是被迫再次拜堂的姐姐。  以鸡代婿(选自清代《点石斋画报》)  在东南沿海常有已订婚的青年男子因出洋谋生久久未能回乡的情形。儿子未回,又未便让媳妇在娘家终老,当地遂形成以公鸡代替新郎的习俗。也有些青年出洋时尚未订亲,其父母日趋衰老,无人侍奉,也会用此种方式娶个贫家女子来充当老妈子。不少与公鸡拜堂成亲的新娘至死也未等到自海外归家的丈夫,她们一生的凄苦可以想见。  清代服丧妇女(选自清代《点石斋画报》)  这张图画描绘的是清末满族的福州将军的丧礼。通过这张图画,可以看到清代身穿丧服的汉族和满族妇女丧服的一些差异,如汉族妇女穿的是传统的式样,满族妇女则穿白色的旗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各自的身份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仪,是使礼得到体现的具体仪式。自古以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南宋时,著名大儒朱熹撰写了《家礼》一书,其中依据古时礼仪,并参考北宋时司马光撰写的《书仪》,对士大夫的冠、婚、丧、祭四礼作了设计,而加冠、结婚、丧葬、祭祀,确是古代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这四方面的礼仪,确是当时的家庭和家族所要践行的最重要的礼仪。尽管自元代起就有学者怀疑《家礼》并非这位朱文正公的著作,但此书从南宋时起到清代末年一直对中国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  推重,明代礼典中涉及民间冠、婚、丧、祭的部分几乎照录了这部《家礼》。在清代,《大清通礼》中的有关内容也大体录自这一著作。在此期间,不少家族在各自制订的家法族规中还明确地指出,他们的家族在日常生活中遵行"文公《家礼》"。自南宋至清末的近千年间,中国传统的家族礼仪,即当时大大小小的家族所遵行的居家礼仪,大体依据着《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由于家族礼仪不仅有代代相承的基本面,也有不断演化的另一面,后世的人们仅凭古籍的文字记载往往不能真切地了解古代的礼仪。东汉时,著名的大儒郑康成率先对先秦的《礼记》作了图注。随后出现的同类著作有阮谌的《三礼图》,夏侯伏朗的《三礼图》,张镒的《二礼图》,梁正的《三礼图》,以及隋代开皇年间由隋文帝敕撰的《礼图》等。五代时,聂崇义"博采众家,参以己意",纂成了又一种《三礼图》。随后,他又向宋太祖赵匡胤进呈了该书的修订本。对于聂氏的著作,当时和后世的不少学者都提出了异议,北宋时的礼学名家陆佃因而有《礼像》之作,陈祥道则编纂了《礼书》。此后,配有图说的礼学著作代有所出。例如,在南宋时,朱熹的学生杨复推出了《仪礼图》,布衣杨甲纂成了《六经图》。到清代,由于进一  步认识到庶民直至皇室都应依据礼仪图来行各种礼仪,并要根据礼器图来制作器皿,如果这些图画出现错误,便会误导整个社会,动摇皇朝的根基,因而清政府就直接组织了礼图的编绘。在此期间,便出现了经乾隆皇帝御览的《钦定仪礼义疏》、《礼器图》,以及始纂于嘉庆年间、增补于光绪年间的《钦定大清会典图》等。尽管这些配有图画的著作不免有若干差错,但因它们的作者几乎都是著名的礼学专家,从总体来说,经他们确认的图说都较为精确。有了这些资料,后人对传统的家族礼仪便可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除了上述阐明礼仪的图画外,还有一批更为生动的作品可以帮助后人认识传统的家族礼仪。它们是自古代直至民国初期描绘民间日常生活的图画。于明代、清代出版的很多小说、剧本等,如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剧本《西厢记》、《金钗记》等等,都有插图。这些插图显示的是小说或戏剧的重要情节,其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礼仪。十八世纪后期,关注中国情势的日本官员中川忠英请中、日两国的画工绘制了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清俗纪闻》,并有意识地展示了"清国"的冠、婚、丧、葬等礼仪。到清代后期,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逐步发达,多种图说社会新闻的画报先后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是《点石斋画报》。此外,较有影响的还有环球社的《图画日报》等。由于各地的人们在践行各种家族礼仪时往往受到地方风俗的影响,这些画报的绘画者们所绘的是他们目击或熟悉的情况,其作品的有些细节未必符合传统的家族礼仪。不过,这些图画有血有肉,描绘的常常是令人喷饭的社会趣闻,因而有较强的可阅性。  在经历了唐代末年与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后,自古以来拥有大庄园的名门望族土崩瓦解,小家庭成为宋初基本的社会细胞。不过,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这些小家庭演化成与以往不同的家族,即是以首先来到当地定居的男子为始迁祖、由其繁衍的子子孙孙共同组成的新型的血缘组织。这些家族陆续纂修本族的族谱,兴建本族的宗祠,并大多参照朱子《家礼》制订了本家的宗祠祭礼。这些宗祠礼仪,以及在家族墓地举行的祭礼礼仪等 ,无疑也成了传统家族礼仪组成部分。各个家族在纂修或生修族谱时都会将有关文字,直至绘制的有关图画,载入此类家族的史册。可见,修撰于明清时期和民国年间的族谱,也是后人藉以认识传统家族礼仪的重要史料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家族传统礼仪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