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魏乐府

陈晓 珠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作者:

陈晓  

页数:

190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乐府”是汉武帝设立的一个专管俗乐的音乐机构。其实汉初原有专管雅乐的“太乐署”便“诏罢乐府”,一下子裁掉了四百多个乐府工作人员。然而哀帝的这一举措并未改变世风,,可是汉武帝觉得不够,于是他就下令再设一个乐府。  汉朝经过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武帝时,国力已经逐渐强盛起来。汉武帝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一面拼命地对外扩张,一面在国内大兴土木、大搞排场, “乐府”就是众多的“排场”之一。据《汉书·礼乐志》: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  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  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  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所谓“赵代秦楚之讴”就是全国各地的民歌,此时统统被采  集来,由专门的音乐家、文学家共同编辑整理并谱曲演唱,以供朝廷大宴时享用。  汉武帝设乐府原是为了他自己享乐,没想到乐府的设立客观上却产生了两个很好的作用。一是借此可以了解民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又说: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  俗、知厚薄云。不仅当时人通过这些民歌了解了各地的风情,连我们这些一两千年之后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民歌了解汉代社会——这就牵涉到“乐府”所起的第二个作用:写定和保存了当时的民歌。这当然是汉武帝始料未及的。  自从乐府设立之后,从皇帝到百官再到百姓,人人都爱上了乐府歌曲——这里面大部分是民歌,也有少量文士的作品。整个社会都沉湎于这种对伎乐的享乐之中,豪贵之家更是纷纷建立私人的歌舞班子,以至于闹到“与人主争女乐”的地步。  西汉末年的哀帝不喜欢俗乐,对这种上上下下从风而靡的现象也很恼火,于是他一怒之下便“诏罢乐府”,一下子裁掉了四百多个乐府工作人员。然而哀帝的这一举措并未改变世风,东汉以后,乐府又建立起来了,只是改了个名,叫“黄门鼓吹”。  到了三国时代,曹操父子都是音乐和文学的爱好者,他们不仅承袭了东汉的乐制,并且又设立了一个新的音乐机构  ——清商署,这是一个女乐专署,此后的清商曲辞之所以都是女子口吻,就是为了便于这些歌伎演唱。  曹氏父子不再采集民歌配乐,他们所用的乐府唱辞都是文人的诗作,后世称为“拟乐府”。它们与民歌的本质区别就是不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是逐渐成为歌功颂德  的庙堂之作。  南北朝时代的乐府又成了民歌的天下,此时清商旧乐(主要是相和歌)逐渐消歇,清商新声代之而起(主要是吴声、西曲),南朝的几个帝王也都是音乐和文学的爱好者,  ……

内容概要

  在这《汉魏乐府》里,我们所选注的主要是汉代乐府民歌和南北朝乐府民歌,也有少量的古诗(即未曾配乐的诗)和童谣。魏晋时代只选了两首——一首属吴《鼓吹曲辞》、一首属晋《舞曲歌词》,隋代也只选了三首民间歌谣。王国维、鲁迅、胡适对民歌都极为推崇,他们三人都是公认的大师,想必不会有意糊弄我们,至于他们的推崇民歌是否有道理,那就得等你读完之后才知道了。

书籍目录

前言汉魏乐府 战城南 巫山高 有所思 上邪 江南 蒿里曲 薤露歌 鸡鸣 陌上桑 长歌行 君寻行 相逢行 西门行 东门行 孤儿行 艳歌行 陇西行 伤歌行 悲歌 枯鱼过河泣 古 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古 歌(高田种小麦) 猛虎行 长安有狭斜行 饮马长城窟行 妇病行 上陵 艳歌何尝行 白头吟 视刀镮歌 艳歌

章节摘录

书摘 视刀镊歌①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见,脉脉动人心②。[注释] ①此诗为汉乐府歌辞。镮,即“环”。 ②脉脉(m6):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评点] 人间真正的感情是任何语言无法表达的。不管海誓山盟最终能否兑现,情人们总是喜欢听那动人的甜言蜜语,这是爱情的悲哀。 艳 歌①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②。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 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③壶。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姬娥④重明珰,织女奉瑛琚⑤。 苍霞扬东讴⑥,清风流西歈⑦。 垂露成帷幄,奔星⑧扶轮舆⑨。[注释] ①此诗为汉乐府古辞《杂曲歌辞》,又叫《古艳歌》。 ②步云衢:踏上登天的大路。衢:大路。 ③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④姮娥:嫦娥。珰:古代女子的耳饰。 ⑤瑛:美玉。琚:佩玉。 ⑥讴:齐地的歌。 ⑦歈:吴地的歌。 ⑧奔星:流星。 ⑨轮舆:车子。[评点] 天上的神灵都围着主人公转,常言道:快活上天了。这样美好的生活只能来自悠闲人的理想。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注释] 茕茕:孤独的样子。 东走西顾:“走”,跑。“顾”,回头看。“东走西顾”说的是白兔那种惊恐的样子,比喻诗中的男子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态。 人不如故:后妻不如前妻好。[评点] 此诗仅十六宇,就把一个男人孤独忧闷、后悔莫及的神态、心态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个男子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又想着这山好。吃着碗里,望着锅里,一不留神,什么也吃不到了。 古艳歌 孔雀东飞,苦寒无衣。 为君作妻,中心恻悲。 夜夜织作,不得下机。 三日载疋,尚言吾迟。[注释] 《甴诗为焦仲卿作》从此歌变化而作。 孔雀东飞:是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兴的手法。恻:凄惻。 疋:通匹。 尚:还。 焦仲卿妻并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鸡鸣人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乐府”是汉武帝设立的一个专管俗乐的音乐机构。其实汉初原有专管雅乐的“太乐署”便“诏罢乐府”,一下子裁掉了四百多个乐府工作人员。然而哀帝的这一举措并未改变世风,,可是汉武帝觉得不够,于是他就下令再设一个乐府。 汉朝经过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武帝时,国力已经逐渐强盛起来。汉武帝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一面拼命地对外扩张,一面在国内大兴土木、大搞排场, “乐府”就是众多的“排场”之一。据《汉书·礼乐志》: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 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 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 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所谓“赵代秦楚之讴”就是全国各地的民歌,此时统统被采集来,由专门的音乐家、文学家共同编辑整理并谱曲演唱,以供朝廷大宴时享用。 汉武帝设乐府原是为了他自己享乐,没想到乐府的设立客观上却产生了两个很好的作用。一是借此可以了解民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又说: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 俗、知厚薄云。不仅当时人通过这些民歌了解了各地的风情,连我们这些一两千年之后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民歌了解汉代社会——这就牵涉到“乐府”所起的第二个作用:写定和保存了当时的民歌。这当然是汉武帝始料未及的。 自从乐府设立之后,从皇帝到百官再到百姓,人人都爱上了乐府歌曲——这里面大部分是民歌,也有少量文士的作品。整个社会都沉湎于这种对伎乐的享乐之中,豪贵之家更是纷纷建立私人的歌舞班子,以至于闹到“与人主争女乐”的地步。 西汉末年的哀帝不喜欢俗乐,对这种上上下下从风而靡的现象也很恼火,于是他一怒之下便“诏罢乐府”,一下子裁掉了四百多个乐府工作人员。然而哀帝的这一举措并未改变世风,东汉以后,乐府又建立起来了,只是改了个名,叫“黄门鼓吹”。 到了三国时代,曹操父子都是音乐和文学的爱好者,他们不仅承袭了东汉的乐制,并且又设立了一个新的音乐机构——清商署,这是一个女乐专署,此后的清商曲辞之所以都是女子口吻,就是为了便于这些歌伎演唱。 曹氏父子不再采集民歌配乐,他们所用的乐府唱辞都是文人的诗作,后世称为“拟乐府”。它们与民歌的本质区别就是不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是逐渐成为歌功颂德的庙堂之作。 南北朝时代的乐府又成了民歌的天下,此时清商旧乐(主要是相和歌)逐渐消歇,清商新声代之而起(主要是吴声、西曲),南朝的几个帝王也都是音乐和文学的爱好者,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魏乐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