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明陶艺作品

白明 著 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

白明 著  

页数:

49  

内容概要

  我向往简单的丰富,雅致的静穆。在相对致的外形中寻找一些细节的不同,并以其整体性来显现种审美和品格,是我对“形式与过程”的人生方式和艺术方式的种理解。如中国汉字.方正之间的点画结构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就千差万别。也如人的表情和面容,看似致却全不一样,细微之处蕴涵着人生的丰富多彩。我喜欢瓷的语言温润、清雅、含蓄、高贵、从容和安静,天生文儒气息。而这些品质在我看来又是那样地具有中国文化的特征。迷恋这种材料实际上是迷恋自己心中的种“古典精神”。

作者简介

  白明,江西余干人。中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陶艺网艺术总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曾先后举办5次大型个人作品展及参加数十次国内外重要联展、学术邀请展。其陶艺、绘画作品和艺术经历被国内外重要艺术书籍、画集、杂志、报纸,电视台等专文、专栏介绍教百次。并受聘担任多家大学、学院、美术出版社、杂志社、报纸的特聘教授、客座编审、特邀主编、特邀栏目主持和撰稿人。2001年受美国费城国际陶艺中心及几所大学的邀请,在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工作、讲学和展览。2002年受邀赴瑞士讲学并参展。2004年因多年来在现代陶艺创作及文化推广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联合授予“中国现代陶艺推广贡献奖”。2005年应美国4所大学的邀请再次赴美讲学。出版个人作品集7种,著述10种21卷。羧望:1993年博雅油画大赛全奖1993年平山郁夫等奖]999年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0年中国青年陶艺家学术邀请展金奖2001年中国美协首届陶艺展优秀奖2002年第七届全国陶瓷评比银奖200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教师作品展银奖2004年《美术文献》提名展文献奖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三届教师作品展铜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中国现代陶艺推广贡献奖出版:《白明陶瓷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白明画集》台湾标杆艺术1998年《生活的感动——白明的青花世界》  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设计时代·中国著名设计师工作室报告白明》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白明绘画作品》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白明陶艺作品》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著述:《世界现代陶艺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世界现代陶艺·外国卷》、《世界现代陶艺·中国卷》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年《中国古代陶瓷图典》共五卷(与人合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年《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外国当代陶艺经典》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名师讲座另说陶艺》河北美术出版社20。3年《中国今日陶艺》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八卷)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新陶说——中国当代年轻陶艺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收藏: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香港博雅美术馆、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文化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物馆、美国cRc陶瓷博物馆、美国梅萨学院博物馆、希腊雅典班纳克(Benaki)博物馆、台湾思源艺术基金会、澳门南光公司、香港迪隆公司、北京泰和通环保有限公司,中国《装饰》杂志社、《美术文献》杂志社,《画廊》杂志社、台湾《艺术新闻》杂志社等机构、美术馆、基金会收藏,并广为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南非、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及大陆内地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收藏家等收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尽管表面上破碎剥落凹陷或折皱,但是,中国艺术家白明的这些小型陶瓷雕塑并没有太多地追求这种衰败的视觉效果,而是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形式,正是这些形式抗御着岁月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在这些具有极少主义风格的作品中,时间似乎是抽象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它紧紧地抓住这种持久性的本质,进而将这种本质融入到几乎等同于人的心脏大小的块块致密的陶泥之中。这种对心脏的模糊暗示一心脏既是重要的器官,也是情感的象征性缩影——为阐释白明在作品中意欲表达的时间与人性之间的基本关系提供了种解答的方式。  单独去看每一件雕塑作品,在形式上似乎都是相似的。然而,作品表面上留下的创作过程的印迹却是独一无二、各不相同的。  在白明看来,时、司是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抽象派艺术家。能够历经时间一次次无情否定的不仅仅是震憾心灵的畏惧感,而且还有真理的最纯粹的形式。  ——美国艺评家、教授格伦·布朗  白明是个文化人,其陶艺作品充满浓厚的文人气息。  白明的陶艺由两大部分构成,部分是从传统文化而来的青花瓷及容器性陶瓷,另一部分是颇具前卫观念的抽象造型和抽象肌理语言的陶瓷,这两者不论哪个方面,都由一个共同点将其串合在一起,这就是他特有的文化理念,文化性构成了他作品的内核。制陶对他而言,是个纯文化的叙述过程。他以制陶这一艺术行为、艺术方式来力求打通文化诗学与文化之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艺术形式与社会其他形式之间的界线,以求得一种不着痕迹的文化融合的关系。古典诗意的面纱并没有将其与当代体验隔绝开来,恰恰相反的是,这两种相悖的东西在白明的作品中竟以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联系起来。他以意象的方式重建起了超越现实的抽象表现图式结构,并以此讲述了一个现代人的生存寓言。  白明作品中的时空意识源自他的文化修养,在中国现代陶艺家中,表面上以文制陶的艺人不少,而白明的文化性却是内质的,正是这种内质文化的外化,才构成白明当代陶艺创作的全部。  ——艺评家教授、博士罗一平  白明勤思,读书多,艺术创造的路子宽,他在现代陶艺、绘画中漫游,开过展览,得过大奖。在与上述两种艺术打交道的同时,他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艺术瓷,且成果同样丰硕。  在青花瓷的装饰手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白明谙熟传统技法,但他的审美格局和情趣却具有鲜明的现代感,他远离“国画”的移植,同时远离传统装饰的图案化,这样,他与景瓷现有的创作模式分道扬镳。他在器物上似草、似花似果、似荷塘、似流水的意象描绘,看来随意,却极经心,布局恰到好处,造成明丽、开朗、生机蓬勃的感觉。  白明青花器物的造型,在单纯中不乏精致,且巧且美。他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充分表现形的变化和瓷器质材的品格。即便那些不引起人们注意的细节之处,如沿口、底部、盖钮等等,无一不体现出匠心,显示出讲究精细、含蓄、沉着、稳妥挺拔的美感,蕴含着优雅和柔刚结合的传统文化气质。  ——美术史学家、教授奚静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学院艺术家出现后,中国才有了自己真正自觉意义上的现代陶艺。  白明是这些人中的主要人物,在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白明虽然生于1965年,但算得上是个老资格的艺术家。他习陶出身,但在很长一段时、司里,却以绘画见长。他的抽象油画屡获好评并获得过一些重要展览的奖项,  些并不保守的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十分欣赏白明的油画作品。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白明的陶艺创作,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及21世纪初,白明通过他的作品,鲜明地将久违了的雅致沉静和诗意的中国精神,带到了中国当代的艺坛上。在观念被无休止地追、口]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说,白明的创作,是中国本土化的现代陶艺崛起的种有力的指向。当无数陶艺家在潮流的变化面前惊悚彷徨的时候,白明以他的从容和坚定证明了一个最基本的艺术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艺评家、教授杭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白明陶艺作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