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苦难辉煌

金一南 徐海鹰 海峡书局
出版时间:

2013-4-1  

出版社:

海峡书局  

作者:

金一南 徐海鹰  

Tag标签:

无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发出“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引述历史、分析历史,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历史感深厚、时代感鲜明的重要讲话,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党的历史的高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90多年来,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艰辛无比的探索,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在90多年的奋斗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根本成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此过程中,我们党还形成了包括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优势等多方面优势,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90多年的历史,是无数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用宝贵生命、殷红鲜血、辛勤汗水所写成的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所铸就的一座高耸人云的不朽丰碑。党的历史蕴含着宝贵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我们对党创造的光辉历史充满自信,我们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充满自信! 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就是一部成功再现党的历史的精品力作。这部纪录片根据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原著《苦难辉煌》改编而成。纪录片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长征胜利和全面抗战爆发这一历史阶段,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征程和革命精神,重点刻画了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纪录片在摄制过程中,坚持“尊重原著,但不照搬原著”的原则,力求以“正确的基调、准确的史实、精当的评论、精致的制作”来再现历史。两年多时间里,纪录片主创团队追寻历史当事人的足迹,几次重走红军长征主要路段,专程远赴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寻访重大历史事件的线索踪迹,揣摩重要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地进行撰稿、实拍、考证和制作。纪录片以大量新发现的史料和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再现历史场景,勾画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提炼历史灵魂,是一部有气魄、有激情、有美感、有思想深度,能够吸引人、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的好片子。 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所反映的虽然只是党的历史的一些片段,但它让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党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备尝艰辛而愈加成熟的高贵品格;看到的,是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砥砺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智慧,积聚自己的力量,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坚强意志。观看《苦难辉煌》,品味《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可以增强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增强对党的独特优势的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苦难辉煌》这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我也相信,这部历史纪录片是会受到观众欢迎的。 谨以此为序,作为对《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出版的祝贺!

内容概要

本书改编自中央电视台12集大型纪录片《苦难辉煌》, 在保留原纪录片内容精髓的基础上,收录了37位亲历者、开国元勋后代以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的独家采访资料,通过多次润色加工而成。全书以全视角、新材料、新思辨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创建人民军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十多年间艰苦奋斗的历程。
作者以客观真实的文字和珍贵罕见的图片带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索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阐释了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创立和发展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建设红色政权斗争的正义性,揭示了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从失败走向胜利,党和红军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学术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新闻奖”、《解放军报》“金长城国际观察优秀奖”,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年被评为国防大学首届“杰出教授”。主要作品有:《苦难辉煌》《浴血荣光》《竞争——生存与毁灭的抉择》《狂飙歌——前所未有的较量》等。徐海鹰,中央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高级记者、职业纪录片导演、陆军大校。主要作品有:《让历史告诉未来》《望长城》《邓小平》《背负民族的希望》《新中国》《永远的小平》《小平你好》等作品。作品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奖,一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纪录片奖,多次获得全军优秀作品奖。获国务院特殊奖励津贴,获总政治部“专业英才”奖。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第一章 历史合力 在凄风苦雨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身上没有任何幸运的光环,等在她前面的是不尽的坎坷和苦难。中共一大召开期间,由于被密探发现,会场遭到了包围搜查,代表们被迫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一个50多人的党,一群青年知识分子,能成多大气候? 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人看好。 独家访谈 第二章 魔瓶打开 国民党爱国将领陈铭枢曾说:“国民党为‘救党’而屠杀了中国数百万有志有识的青年,这个损失是中国空前的损失,即秦始皇之焚书坑儒亦必不至于此。” 周恩来万分痛心地说:“敌人可以在几分钟内毁灭我们的领袖,我们却不能在几分钟内锻炼出我们的领袖。” 独家访谈 第三章 信仰若山 1927年,朱德与毛泽东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失败,都在严酷的考验面前,为官兵们树立起了高山一样的信仰。那时候,队伍中不会有人预见到共产党人能在22年后夺取全国政权,但每一个自愿留下来的人,内心都充满了阳光。 独家访谈 第四章 岩浆喷发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会师在井冈山上,心情兴奋的毛泽东特意让人赶做了一身新军装。他身背盒子枪,说:“背着盒子枪,师长见军长。” 这一天是井冈山的节 日,是红军的节 日,红军第四军由此诞生,井冈山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分到土地的农民,实实在在地投身进了红军和根据地建设,敌人的“进剿”“会剿”一次次被军民联手粉碎。 独家访谈 第五章 阴霾东来 板垣征四郎在第二师团干部会上,讲了一段我们中国人今天也应该牢牢记住的话。他说:“中国是一个大不相同的国家,一般民众的国家意识是很淡薄的,无论是谁掌握政权,谁掌握军权,这都无碍大局。” 应该承认,此人对中国研究极深,对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现状了解极深,这就是日本敢于乘虚而入发动“九一八事变”、发动“淞沪战役”侵略中国的资本。 独家访谈 第六章 黑云压城 王明在莫斯科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也做过一篇发言,标题是《中国革命是不可战胜的》,极其荒谬地夸大了红军的战果。他说,在这次反“围剿”中“红军击溃了国民党18个师,缴获步枪2万多支 独家访谈 第七章 突破重围 “星夜兼程过河”“向着火线上去”,叠现着红军千曲百折、苦难辉煌的战史。浴血奋战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融化在了电报的字里行间。 12月1日,就在电报发到前线阵地的时候,红军的阻击线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 生死存亡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口! 独家访谈 第八章 忠勇奸佞 历史犹如洪钟,默默接纳又默默展示着令人惊心动魄的嬗变。 共产党人的队伍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动荡与考验。 一次是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 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组织被打散,党员同党组织失去联系;彷徨动摇者纷纷脱党,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并带人搜捕自己的同志。 另一次,是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苏区的共产党人再次面临这样的局面。 独家访谈 第九章 艰难转折 就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仍然不知道中央红军的下落。在他们得到的零星情报中,只知道那支曾经远程遥控着的军队已消失在莽莽大山里。 恰恰是这种相互的隔绝,使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获得了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 独家访谈 第十章 万水千山 会师带来的兴奋情绪在每个人的心头奔腾起伏。 许多红军战士回忆说,漫长的征战途中,从来没有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睡过觉,却又久久不能入睡。 这一天晚上,毛泽东也久久不能入睡。会师后的红军该向哪里走呢?又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独家访谈 第十一章 浩荡潮向 一路硝烟、一路战火、一路鲜血、一路牺牲的长征,熔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最顽强不息、最光彩夺目的生命力。 纵观长征路,绝非我们今天把蜿蜒逶迤的跋涉路线看成一条红色飘带那样浪漫和诗意。即使我们今天能一步不差地走完全程,除了品尝到跋涉的艰苦外,你能品尝到那种九死一生的危险吗? 独家访谈 第十二章 狂飙歌落 沉心思索,如果没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怎么可能经受住巨大的牺牲考验;如果没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相连,共产党人怎么可能获得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沉心思索,如果没有艰苦卓绝的五次反“围剿”,如果没有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中华民族是否可能探测到这样的时代宽度和历史深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获得今天的世界性号音? 独家访谈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重占遵义,应该讲是长征以后,甚至是第五次反‘围剿’以后,一次重大的胜利。你说毛泽东心情好吗?当然是很好的,因为打胜仗了。但是心情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轻松,并没有摆脱国民党军这40万人的包围啊,还在那个包围之中啊,还是很危险的,千钧一发啊。我觉得有首词能很准确地表达毛泽东在二渡赤水时的那种心情,就是那个《忆秦娥·娄山关》,你仔细一体会就知道了。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何等凝重啊,这前面还是关山万重啊,怎么能出去!” (江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再次回到遵义城的红军兴奋异常,一首新歌《再占遵义城》传唱开来。在一所教堂里,红军召开了一个干部会议。长征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出现在干部会上。 会后聚餐,很多人都喝醉了,很多人为牺牲的战友失声痛哭。 此前,蒋介石已经得到了毛泽东重新上台的情报,但他半信半疑。一直到遵义大败,从红军的用兵风格中,才确定毛泽东的确上台了。 3月2日,他带着陈诚亲往重庆督战,策划新的“围剿”计划。 到重庆后,蒋介石立即给薛岳发去一封信,说:“毛既已当权,今后对共军作战,务加谨慎从事,处处立于不败之地;勤修碉堡,稳扎稳打,以对付飘忽无定的流寇,至为重要。” 他还命令:“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不得擅自进退。” “蒋介石方面,他已经把南昌行营的参谋团搬到重庆。也就是说,把国共两党内战的主战场,转移到长江中游。”(陈伙成,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对红军走向的猜测与判断,成了国民党将领的一道智力题。 陈诚认为,朱毛人川与张国焘、徐向前会合;回湘与贺龙、萧克会合,是战略上必然的两个腹案。 为此,陈诚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川军从桐梓向遵义攻;周浑元部占领仁怀和鲁班场;中央军从南往遵义打;湘桂粤军在东面设置防线。 而此时,刚刚取得遵义大捷的红军,已决心留在贵州,开辟新的根据地。3月4日,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决定与鲁班场的中央军周浑元部决战。但是,命令下达后,红军两次诱敌,周浑元部都没有进入预伏地域。

后记

25号楼前那块小田,花开花谢、蓬勃凋谢两周年,如今又发新绿了。我们将结束在国防大学的生活,已完成改编拍摄《苦难辉煌》。这部12集的片子终于呈现荧屏,所有的澎湃纠结与忐忑起伏似乎都归于平静。其实两年对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而言算不上是一个长的周期,我一直崇拜本片艺术指导刘效礼将军关于“纪录片是影视家族中的贵族”的思想。贵在哪里?贵在好的作品往往要耗去一定的生命周期才能完成。当初我们一起拍《望长城》掐头去尾用了三年,拍《邓小平》从动议到播出用了五年。拿出生命中的一段路程以奔跑的姿态让心脏亢奋地跳跃,并用铁锤不停地锻打,一路上有那么多人为你续薪添柴端茶倒水,能不贵吗? 感谢国防大学刘亚洲政委,他从一开始便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关心并体谅着创作,这栋小楼便是他特批给摄制组专用的。更为钦佩的是,他对创作思想的指引,强调“要体现信仰的力量”,“要有着眼当下的意识”,“要注意跳出原著,看似在写昨天,实际处处是在为当下”,他说“好作品是磨出来的,也是被改坏的”等等,都对我影响极大。记得去年寒冬创作攻坚阶段,他来看望大家,居然只穿一件短袖小褂顶着寒风走来,组里年轻人的火苗一下子升燃起来。岂独刘政委,两年里,国防大学郭俊波、张文忠、吴杰明、任天佑、洪晓东、林培雄、卢周来等将军领导多次到现场慰问大家,关怀团结着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分队。 感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他为本片制定的创作原则——“尊重原著但不照搬原著,正确的基调,准确的事实,精当的评论”,凝结着对历史题材作品深层思考后的科学定位。他本人不仅是一名官员,也是一名学者,还是一位充满情怀的词作家,他亲自执笔创作的主题歌《相望》,至柔至纯的抒情风格,陡增了作品的感染力。在他的努力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资助了这次创作。在史实考证、智力支援方面,他们所做的工作更是不胜枚举。章百家、张树军、高永中等领导的关怀令我难忘,薛庆超局长与我建立了难忘的友谊。 感谢我所在中心李秀宝主任、季桂金政委在领导创作中所投入的大量精力。决定拍这部片子之时,他们都还刚来履新,各方面工作都还在熟悉并一一展开之际,便以高度的政治远见与责任感为始发,组织立项、策划、融资。由于两位将军亲力亲为的作风影响,整个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从党委机关到业务部门都为创作开启了绿灯,形成了合力。记得2011年国庆、中秋佳节,摄制组正疲走在长征路上,两位将军分别去了江西和四川拍摄现场,和大家一块儿摸勺子,给了大家暖心的能量。还有中心的其他领导,王静、石礼文、雷振华、张伟、方勇,他们默默服务于这次超常拍摄的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动。 感谢曾经投身这部作品创作的所有同道,许丁心、付平、林兵、渠陆军、陈红、孟涛、董政、王敬涛、李红斌、吴兵、冯草等等,你们曾经的跋涉不会被忘记。特别要感谢张鹿行、余虹、何选、刘永泽、李湍、余良、黄铮、牟冬、刘广钱、陈文胜,在我以往创作从未遇到的困难中,你们不离不弃、勇猛开掘、携手坚持到最后的精神,是我最值得骄傲的资本。而我想对他们讲的,苦难是人类永恒的宿命,最大的快乐总伴着泪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伊萨基”的真谛。 感谢杨青青老师在音乐音响设计中所做的努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您的作为让我对职业人的操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感谢郝伟亚老师,他的贡献不仅仅在作曲本身,还把我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调性认识往前推了一步。 感谢苏扬老师,作为播音大家,他与我们的磨合诚为可贵。 感谢栾凯老师,虽然我们俩的这次合作没有走到最后,但定下主题歌对唱形式、情歌风的思路来源于他。 感谢沈国垠先生和力量风云动画团队,为此类题材表现手法拓展所做的有价值的探索。 感谢为本片创作提供资金支持的云南投资控股集团、北京泛亚艺美文化有限公司、深圳中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视云投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在娱乐风和引进大片盛行的时代,他们敢于资助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全赖一种社会责任,一股愿意为树立信仰、传播价值观而贡献力量的情怀。其中的栾中杰与沈孚先生,都是70后,愿我们都能从此举中品味出生命意义并肩承更有力的社会担当。 感谢金德龙先生,他对本片审查修改付出了智慧并艰巨劳动。我俩有十三年的交情,作为一个勤奋的领导人,在他主政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创作领导小组的十三年里,我有多部作品从他那筛子般的眼前筛过。这是被他不断捧起又摔下的十三年,特别是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一月这个阶段,我简直要被他给折磨疯了,但实事求是讲,没有他的摔打也就没有今日的《苦难辉煌》。 最后,我要讲一讲金一南将军,感谢他把改编权交给了我,并给我们无私的支持与包容。诚然,我没有把他的原著当作一部严谨的史学专著来看,但他无疑是一位对历史进行当下解读并具有真见灼识的大家。在这个特别容易忘却历史又特别需要历史的时代里,史学者的使命不单是藏在书斋里穷其精确,或仅仅在理论的象牙塔里争强斗勇,更为紧要的是为更多的人去解开历史的包袱,彰显直抵人心的历史精神。屏幕上的《苦难辉煌》如果说比原著有些进步,也主要是在金一南一己之力难企之处,让史实考证加了点儿分,其实在思想的勇气上并没有到达他的高度,这一点我有榜样在前,自知之明。 有关这部作品的所有瑕疵和不周严,责任尽可归我。我深知自己对历史精神认识的浮泛和肤浅;深憾一些不尊重创作规律和技术规律的力量;深晓执拗是我最大的敌人,但我不能或缺这生命的一部分,没有这份内心的力量,就无法度过我自己的黑暗与苦难。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给我无私的支持,我永远爱他们。 感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林彬和海峡书局李勇,没有他们的坚持和辛勤劳作,这部纪录片就不会从屏幕上落到书页中,在纸上留下更多的余味。 2013年3月于国防大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当年我们夺取政权,固然靠枪炮说话,但真正的力量是信仰;今天我们要造就强大的国家,首要条件不在经济规模,而仍然在于执政党和民众的坚定信仰。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经常要面临生死抉择,考验着那代人的信仰;和平时期,如何消除党内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如何提升全社会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追问着当代人的信仰。书中展示的近代以来中国那段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备斗史,恰好可以为我们寻找答案提供宝贵的警醒和借鉴。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上将刘亚洲 观看《苦难辉煌》,品味《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可以增强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增强对党的独特优势的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欧阳淞


编辑推荐

《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编辑推荐:CCTV十二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刘亚洲、欧阳淞作序并合力推荐!金一南与亲历者、开国元勋后代、党史军史三十七位专家学者的精彩互动!以故事讲党史,以思辨反观历史,揭开历史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多重谜底!

名人推荐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当年我们夺取政权,固然靠枪炮说话,但真正的力量是信仰;今天我们要造就强大的国家,首要条件不在经济规模,而仍然在于执政党和民众的坚定信仰。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经常要面临生死抉择,考验着那代人的信仰;和平时期,如何消除党内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如何提升全社会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追问着当代人的信仰。书中展示的近代以来中国那段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奋斗史,恰好可以为我们寻找答案提供宝贵的警醒和借鉴。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上将 刘亚洲 观看《苦难辉煌》,品味《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可以增强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增强对党的独特优势的自信,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欧阳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苦难辉煌 PDF格式下载



书很不错,包装也还行


书的质量还行,就是商品介绍不够详细。


很好的一本书,很有教育性


历史小说记录历史,有文件记录的历史都是真的,人物方面有描写基本上都是有出处的故事。


理由和题目一样,虽然不算正史


这样的价钱买到这样的书,我很满意,纸张神马的都非常好


印刷质量挺好的,好书,值得学习


这是一本很不值得购买的书,书的内容很多都是不真实的,是我们小时候洗脑的那些内容,所有的资料没有来源,也没有参考资料,引用别人的资料也不注明来源,销量大是因为党校及其他相似的党员干部培训班人手一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