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5-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六卷)

常建华 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

常建华 主编  

页数:

409  

字数:

60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六卷·二00五,于 2006 年2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发行,全书60多万字。本卷栏目有 礼仪与历史、地域与社会组织、乡村与城市、社会群体、观念与信仰、思想与社会以及书评, 发表论文24篇、书评5篇,作者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的学者。书后附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前五卷总目录。

书籍目录

礼仪与历史  “谅闇不言”与君权交替——关于“三年之丧”的一个新视角地域与社会组织  明末广州的宗族——从颜俊彦《盟水斋存牍》看实像 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赈灾行动述略 从育婴堂到救济院:民国时期传统慈善事业的危机与转型——以保定育婴堂研究为中心乡村与城市 唐代的村落与村级行政 唐代的村与村正 清代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卢作孚“北碚模式”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城市变迁社会群体  汉唐间侠的个人形象和社会内涵 谄佞之风与盛唐之衰 16 世纪两类士大夫的代表:文人王世贞与相臣张居正 金兰契研究 留日及东游归国群体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观念与信仰  中国“邪教”的由来与转变 瘟疫与民间宗教——以林兆恩与三一教为例 汉代诗歌中所见女性观 明清徽州商业观的兴起及其局限 清末民初江南地方精英的民俗观——以“歌谣”为线索思想与社会  从社会普遍意识角度看民本思想与统治思想的关系 专制王权的催眠术——儒家之“乐”的专制主义实质 乡土社会普世性王权的行政权形态与功能 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黄宗羲“天下之法”的法理分析书评: Margot C. Finn, The Character of Credit: Personal Debt in English Culture, 1740-1914 . Cambridg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ies 1. Cambridge : University Press, 2003. x, 258 P. ( 《信贷的品格:英国文化中的个人债务( 1970 - 1914 )》 )  Schoppa, R.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20 世纪的浙江》 )  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 熊远报著《清代徽州地域社会史研究》 转换视角、发微探幽——刘平著《文化与叛乱》评析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前五卷总目录  本刊稿件书写格式 编后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05-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六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