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功

吉林卫视 采编 哈尔滨出版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  

作者:

吉林卫视 采编  

页数:

292  

字数:

229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成功创业者有影响、有波折的创业故事为主体,锁定那些经历过挫折、失败仍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群体和个人,将他们顽强坚韧的人文精神和高贵动人的文化品格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走向成功的沟沟坎坎以及成功路上的思想波动等等,对于观众来说,都将是极好的人生教材。 本书体现了创业者内心失败与成功的交织,痛苦与欢乐的融合。成功的创业者也曾经历过与普通百姓一样的迷惑与困苦,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对于人生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于事业全身心的付出精神。本书将通过成功创业者的故事来传递一种自我努力、自我实现的精神力量,从而鼓舞他人共同奋斗,由心动变为行动,描绘出完美的成功轨迹。

书籍目录

1 潘石屹——我喜欢盖房子2 刘永好——新希望的领航者3 修涞贵——真我本色4 卢伟光——中国实木地板行业第一人5 马艳丽——绚丽的转变6 宋山木——闯出一片天7 刘琼——生活中的来双扬8 李阳——用行动战胜性格障碍9 刘丽华——选择坚强10 张丽——坚持是一种美丽11 周子琰——创意人生12 胡文俊——我在北 这十年13 孙文瑞——马到成功14 李成日——梦想都是美丽的15 陈丰——平凡梦想非凡成就16 云关秋——书中自有黄金屋17 李安——用双手承载命运18 招秉恒——分享你的梦19 马中骏——文武双全20 周洁——灵魂舞者21 马羚——演绎阳光灿烂22 任泉——飞扬青春23 陈沛——十年磨一剑24 温州创业经

章节摘录

书摘在中国房地产界他不是最有钱的,他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无疑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他就是潘石屹,一个从中国西北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他的成功看起来像一个梦,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勤奋和谋略。这位中国房地产界最有争议的人,总是以不断的创新精神,制造新的轰动和概念,从而在房地产界掀起波澜。 潘石屹是一个不安分的人,这种性格让他总是处于风口浪尖,成为媒体的焦点,而他依然我行我素。从SOHO现代城,到建外SOHO,再到尚都SOHO,每个项目都成为房地产业的重磅炸弹。而在北京的郊外.群山怀抱之中,潘石屹集合了亚洲多名优秀青年建筑师,建造了十几幢风格奇异的别墅,取名为“长城脚下的公社”,从而他们为中国建筑业争得了世界荣誉。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建筑展上,“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是来自中国的建筑首次获得素有建筑业“奧斯卡”之称的威尼斯双年展大奖。 林立:传递一种力量,表达一种精神,《成功》述说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故事。我听人家说,好像经常有人去“长城脚下的公社”参观,都有哪些人? 潘石屹:参观的什么人都有,从建成以后,主要是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过奖之后,我们统计了一下,到4月30号为止,参观人数突破十万。 林立:那你本人呢,你是不是特别喜欢这儿? 潘石屹:对啊,你们一叫我就过来了,这里是一个可以让人很放松的地方,非常自然。这里面所有的建筑都是和自然和山和树木和长城融在一起的。 林立:作为一个建筑商,我想每一个房地产项目,你肯定要考虑赚不赚钱,是吧,那这个项目它让你赚钱了吗? 潘石屹:从目前来看的话还不怎么赚钱。 林立:当初你设计的时候,是不是想到它应该是一个赚钱的项目? 潘石屹:设计时候的初衷跟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时设计的初衷,我们都想好了一句广告词,叫“收藏建筑艺术”,就是别的艺术品都可以收藏的,例如绘画、雕塑,都可以收藏,建筑艺术也可以收藏。只是这个艺术品大一点儿而已。这样实际背后有一个潜台词,它是一个商品,我要卖出去,让收藏家去收藏它。威尼斯双年展获完奖以后,我们就迅速调整了我们的想法,因为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建筑”,获完奖以后肯定会有好多人来参观,所以我们就把房子全都留下来了。留下来,从经营来看的话,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比起房地产开发,建完以后卖出去,赚的钱就要少得多了。我想每一个项目都要突出它的特点,这个项目的特点可能是突出它的艺术性,而把赚钱(商人贪婪的动机)往后退一步。 林立:你刚才说觉得这里特别宁静,跟自然融为一体,但是我想,你请的设计师都是国外的一些比较年轻前卫的设计师。不但长城比较古老,而且是这样一个环境,那你怎么想到把这种自然和古老同现代前卫结合在一起的? 潘石屹:这些比较前卫的建筑师还是有一个想法,例如我们做会所的承孝相(设计师),他的想法与所有的房地产发展商和建筑师总想和大自然去对抗的想法不同。例如像一块铁,人总是想办法保护让铁不生锈,大自然却有一种力量,想让铁去生锈。从一个比较短的时间,10年,20年,100年来看的话,人好像是胜利了。而从长久来看的话,最后胜利的一定是大自然,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他设计的会所的外面都是用熟铁做的,没有做任何保护,也没刷油漆,做成不锈钢的,就让人的思想——建筑师的思想和大自然不是一种对抗的关系,而是一种融合的关系。就是铁不断地在生锈,这个建筑的颜色每年都不断地加深,一开始是黑颜色的,慢慢变成红颜色,红颜色深度越来越深,一看就非常自然。 林立:若干年之后,就能看到时光的痕迹了。 潘石屹:是,每一年都不一样。今年你照张照片,再过两年三年你过来,它这个建筑,好像是有生命力的,它在成长。 潘石屹的老家在甘肃天水,谁也想不到这个在黄土高原的山沟里上生土长的人,和那些焕发着前卫现代人性之美的先锋建筑之间,竟然是开发商和其房地产项目的关系。潘石屹小时候的生活贫困而单调,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就当潘石屹觉得自己或许会这样过一辈子的时候,发生在自己妹妹身上的一件事,触动了他年幼的心灵。 潘石屹:小的时候,财富对我来说就是钱,觉得有了钱,就可以吃饱饭,有了钱以后,就可以穿上衣服,有了钱以后就可以给妈妈治病。有了钱以后,我的两个妹妹就不用送给别人家了。 林立:妹妹送给别人家了吗? 潘石屹:我有两个妹妹,当时是没饭吃。 林立:在你多大的时候? 潘石屹: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西北出现了一次旱灾,大多数西北人都吃不上饭,所以一个妹妹就送给陕西人了。我觉得我其实特别在意财富。 林立:你能体会到母亲那种痛心的感受吗? 潘石屹:能体会到。当然她还是非常坚强的,不愿意在我面前表露出来,可是我记得有一次说话的时候,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住,她跟我说,她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这个妹妹,大概三岁多不到四岁,就给别人家喂猪,一大群的猪都要她来喂,她说完这个以后,送我妹妹走的时候,我们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钱给她做了个花棉袄,所以我妈妈心中所有的印象,都是我妹妹穿着花棉袄。在一件新的花棉袄上面有好多的猪食,特别脏。她就天天给你重复这个故事,你就觉得压力特别大,这也能反映出她的心情吧。 林立:从那以后你有一种愿望,就是长大之后自己要为家里赚钱。 潘石屹:对,不光是给家里赚钱了,就是在你身边的人,因为你的存在,大家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好一点儿,就不要浪费糟蹋时间,无所事事,一天天坐着。 P1-P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辉煌的一瞬间,这个辉煌的一瞬间,你可以归之于“成功”这个词。《成功》的最终目的就是一以我主力,成你之功。——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 陆小华《成功》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化做一种力量来传送,它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有创业激隋的成功故事也会越来越多。——《成功》栏目总监制、吉林电视台台章 冯晨让人成功的因素就是在面临抉择的那一瞬间,有的人能作出常人所作不出的决定,那一瞬间的决定就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成功》的成功就在于——选择不常规的故事,用常规的方法去讲,去击中人们常规的感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成功》也正是以其平民化的力量,于平实中传递着一种力量,于平淡中见证了激昂的创业激情。《成功》明确地告诉你一人人都有机会成功,人人都可能成为成功人士。——《光明日报》首席记者 龙显民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成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