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高级读解
2009-1
李鍌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9-01出版)
李鍌
85
无
任继愈这套“四书”读解,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用书,引进内地出版,我想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对语文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有帮助,二是为成人或学生自学儒家经典提供一个好的参考读本。《论语》《孟子》是先秦的著作,《大学》《中庸》成于汉初,这是学术界的共同看法。这四部书各自独立,不相联属。伊川程颐开创洛学,他经常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材教育门徒。这四部书成为儒家系列丛书,应当说是从程颐开始的。但因为当时有些学派(如司马光)对这四部书不完全赞成,所以“四书”虽在北宋受重视,但未能定型。“四书”与“五经”并列,公开主张“四书”优于“五经”,并得到社会的认可,那是朱熹努力推行的结果。韩愈、李翱对《大学》《中庸》予以阐发,但没有把它们从《礼记》中分离出来。朱熹说:河南程夫子也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朱熹进而说明学习“四书”的顺序,学者应当“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朱熹对“四书”的研究注释,投入了极大的工力。他对大学,加工较多,从中分出“经”及“传”并改变了原来的次序。对《中庸》,大体依照程颐的观点,重新分别章节,称为《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对《论语》《孟子》两书未曾改动,而是博览古今注释,择善而从,称为《集注》。《四书集注》吸收了唐宋以来的文化积累成果,达到了当时可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建立了完整的儒教思想体系。“四书”是一部强化内心修养、涤除心灵杂念的儒教经典,所以也值得在今天的社会中传播。王丽女士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推广,一直非常热心。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和这套“四书”读解也是她让我看的。我看了选材篇目,选看了其中解说注释,认为选材精当,注解简明,新人耳目。按照阅读的理解能力,安排选材先后顺序,符合指导教学和自学的要求。市场上见到_的同类书籍中,这套读解的特色鲜明,优点突出。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人的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育人先要育已,希望这套读解能对老师们教授传统文化有帮助,对年轻人自学儒家经典有参考价值。教育和学习,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四书”读本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2008.11.26北京(任继愈,著名哲学家,1916年4月15日生。1964年,筹建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1987年后,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导师,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著有《中国哲学史论》等多种著作;主编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中国哲学发展史》等。)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很好地继承了七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这一套书中,"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启发读者联系现实,领悟原作精髓。台湾版《论语高级读解》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
任继愈·序学庸概说大学选中庸选附录一 朱熹大学章句全文附录二 朱熹中庸章句全文叶匡政·后记
学庸概说大学一、大学的单行《大学》原是小戴《礼记》(西汉末戴圣所传)中的第四十二篇,自汉到唐,从未单行。北宋仁宗天圣八年,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一轴,自是以后,凡是考试及第的,必定赏赐《儒行》篇,或《中庸》、《大学》,于是《大学》遂有单行本。而为《大学》单行本作注的,有喻樗的《大学解》、司马光的《大学广义》等,可是原书均已不传。到了南宋,为《大学》作注的,日益增多,只是这些书,如今多半都是有目无书。惟有朱熹采辑河南二程(程颢、程颐)夫子之说,附以己意,补其阙略,作《大学章句》,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风行海内,流传于世。元仁宗以后的科举考试,明定采用,于是便成为显学了。二、朱熹的版本朱熹的《大学章句》与《礼记》的本子内容次序不同,是朱熹自己改订的。《礼记》的本子不分“经”和“传”,朱熹则分别为“经”一章,“传”十章,而且次序也有些更动。这种做法,虽然引起后儒的一些非议,然而其书能流传千古,为世人所接受,其价值也是不容抹煞的。王夫之《礼记章句》云:《大学》一书,有郑氏《礼记》传本,其次序倒乱,朱子因程子所定而更为此篇。盖诸经之传,皆有错阙,而《礼记》为尤甚……是篇案圣经之文,以审为学之次第,令学者晓然于穷理尽性、守约施博之道,可谓至矣。愚谓十传之文,鳞次栉比,意得而理顺,即令古之为传者,参差互发,不必皆如此,而其命意,则实有然者。得朱子为之疏通而连贯之,作者之意,实有待以益明,是前此未然而防于朱子,固无不可之有。况《礼记》之流传舛误,郑氏亦屡有厘正而不仅此乎!王夫之的意思是《礼记》传本颇多次序倒乱舛误,郑玄注解时已有改定,郑氏可以做,朱子未尝不可以做。而且朱子改定后,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为全篇的纲领,是主旨所在;“传”是将“经”的主旨,逐条发挥申论。文字鳞次栉比,连系贯通,意得理顺,不仅不违背古人的意旨,反而使意旨更加明白而通晓。这就是何以朱子的《大学章句》一出,世人皆奉以为圭臬的主要原因。三、大学的作者《大学》一篇的作者,说者不一,程子以为是孔子的遗书,朱子则以《大学》的“经”,是孔子说的,曾子记述的;“传”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门人所记的。朱子在《大学或问》中说:正经辞约而礼备,言近而指远,非圣人不能及也。然而他无左验,且意其或出于古者先民之言也,故疑而不敢质。至于传文,或引曾子之言,而又多与《中庸》、《孟子》者合,则知其成于曾子门人之手,而子思以授孟子,无疑也。朱子的说法,也是没有实证,所以引起后人的许多争议。如许谦的《四书丛说》以为是孔子所作,翟灏的《四书考异》以为是曾子之书,郑晓的《大学源流》以为是子思之作,近代学者又以为或出汉儒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人陈槃《大学中庸今释》云:《大学》这篇书,无论是谁做的,就说它是西汉的学者们所编述的也罢,然而它的材料,必然是早年传下来的,而且和孔子一派的儒者,也必然有深切的关系。一则,篇里头一再提到“子日”,这种文例,就是孔子的学生们记述孔子说话最常用的文例(可看《论语》);二则,“传”的六章引述曾子的话;最重要的三则,篇里头的思想,非常醇正,真正可以说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试想想,这种传统的、精深博大的儒家思想、儒家精神,如果不属于孔门,应该谁属?陈氏从《大学》篇中的文例,以及引述曾子的话,再从文中思想考察,认定《大学》是出于孔门之作,此说应该比较中肯。四、大学的要义朱熹《大学章句》云:“《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大学”本是学宫之名,乃天子所设立的最高学府;而《大学》一篇,则是大学里用来教学的课程。《章句?序》又云:“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有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秀俊,皆人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由此可知,“大学”是对“小学”而言。举凡年满十五岁,无论是天子的元子(嫡长子)、众子,或是公卿大夫的嫡子,以及人民秀俊杰出的子弟,都可以入学。所教的课程内容,正是《大学》所说的修己治人的学问。“大学”作学宫名时,“大”字原音tai,但是朱熹《大学章句?序》云:“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将“大学”解作“大人之学”,很显然地,朱熹认为“大学”之“大”,可以照本字读成da。清王夫之特别为之解释说:“大人者,成人也。十五而人大学,乃学为内圣外王之道,如字及音“泰”者,义一而已。以《大学》为学宫名,非论学之道,故取于大人。”(《礼记章句》四二)王夫之认为“大学”作学宫名时,音“泰”,或照本字读,意义上并没有两样,都是指天子所设的最高学府,看不出有“论学之道”的意思。把“大学”解作“大人之学”,其取义与学宫不同;取义不同,音读自然也可以不一样,所以朱熹将“大学”之“大”,照本字来读。《大学》之书,可说是孔子承继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德思想、学术系统而成的政治哲学。其中所述修己治人、明体达用之道,是由修养内在的德智,而至完成外发的事业,有其一贯进取开展的过程。《大学》一文,经朱熹重订,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是全文的总纲,“传”则分条细论,前四章统论纲领的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的工夫。其精要即“经”所云的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要说来,《大学》之书,就是教人达到内圣外王之道。(一)三纲领释义三纲领中的第一纲领是“明明德”。所谓“明明德”,就是明其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朱熹《大学章句》云:“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意思是说,人生下来,天就赋予一种灵明的德性,这种灵明的德性,就是“明德”。“明德”本来是人生所具有的,但是有时难免为气质所拘。人的气质有刚、有柔,有高明、有沉潜,如果任由其偏向发达,不加修省,一定会影响到本体,而为外在一切声色、货利、功名、权位等的物欲所蒙蔽,使之迷途忘返,渐渐失去其灵明的德性,而一切骄奢淫逸、失德败行的行为与恶习,便从之而生。因而大学之道第一纲领就是要修明“明德”,以去人欲而存天理,恢复初始所具有的“明德”。这是修己的工夫,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纲领。三个纲领中的第二纲领是“亲民”。朱熹从程子之说,以为“亲”当作“新”。《大学章句》云:“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程子以为“亲民”当作“新民”是有其根据的,因为“传”第二章所说的,都是着重在“新”字,而且引《尚书?康诰》日:“作新民。”朱熹的解释,“新”就是去除旧的。意思是说不仅自己能昭明其明德,还要能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其旧有的不良习染,都能昭明其明德。康诰说的“作新民”,正是鼓励人民要做新人,日新又新,进步不已。不过,王阳明则依照“亲”字本义,解释“亲(新)民”为亲近民众。王阳明云:“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而后吾之心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为一体矣;实与之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大学问》)王阳明以为“明明德”、“亲民”是一贯的,不可分的;“明明德”是立体,“亲民”是达用;“明明德”的目的在于“亲民”,为了“亲民”所以要明其明德。好比亲爱自己的父、兄,再将这种亲爱的仁心,推及天下人的父、兄,使其成为一体。能够如此,然后孝、悌这种天赋的明德才能昭明。而君臣、夫妇、朋友,以至于万物,也无不切实地有以亲之,以达到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心,而后自己的“明德”才无所不明。其实程子释“亲民”为“新民”,王阳明释“亲民”为亲近民众,二者之间并无矛盾。至于第三纲领“止于至善”,朱熹《大学章句》云:“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朱熹的意思是说“止于至善”是就“明明德”与“新民”而言,二者皆必须达到于理无所不穷,于事无所不尽,毫无一丝私欲的至善至美的境地。这一句话,亦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精益求精,善更求善”的意思;一种是“择其至善,固执牢守”的意思。我们一个人明德、新民,皆应当向理想的至善之境,不断进取,必求达到至善至美之境,于理已无所不穷,于事已无所不尽,万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到这时候方得为止。把握住此至善之一点而固执不变,坚守不移,再不要驰骋妄想,见异思迁……推而至于我们做人也要如此,敦品励行,明德新民,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算心安。尤必择善固守,明决果行,才能立身,才能立功!所以“止于至善”,又是统“明德”、“新民”两大目而言,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项条目的总纲。由上而观,《大学》的三纲领,由“明明德”而“新民”而“止于至善”,乃是体系一贯,不断进取开展的过程,而非并列的三个纲领。其进行程序,本末终始,有条不紊。此三纲领是“体”,发而为“用”,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项条目。格、致、诚、正、修五条目是修己,齐、治、平三条目是治人;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群己内外,大小先后,逐层推展,极有条理,极有系统,是一部科学的儒家政治哲学。
叶匡政《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高级读解”终于出版了。2008年初,内地引进了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在两岸文化界、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这套高级读解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读本,能与读者见面,是我们的一桩心愿。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有巨大的欢乐荣耀,也有至深的哀伤痛楚。这一年人们发现,物质世界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寄托,心灵的安顿和抚慰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尤显重要。二千多年来,传统中国人大多依靠儒家精神来安身立命。儒家虽然不是宗教,却安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也使多灾多难的中国度过了很多危急时刻。经过这一年,我们或许能理解到,儒家文化本身就有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贯穿于传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力量使人们在挫折中,也能体会生的幸福感,可以时时抚慰人的心灵。应当说,这一年,让我们更感到了出版这套书的迫切和价值所在。说起这套读本和《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还有些关联。我30岁后,才开始系统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年的学习,让我越来越认清了自己的血脉。一个人到了我这个年龄,才会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生活在一个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共同体中,我们的记忆才能保持鲜活,我们在现实中才能感到光荣。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感。一个人不仅要有个人记忆,更要有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记忆,才能真实地把握自己行动的意义。这在过去几乎是个常识,但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群文化的孤儿,东讨一口,西乞一勺,吃得再多也没有自己家的饭香。一些人的虚无感、功利主义,细究起来,都与我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失忆有关。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出版,这种思考让我把工作转向了国学和历史领域。由于受学术体制的限制,目前从事传统文化现代阐释的有识之士非常少。学者们做的多是校勘考据、析解名物的工作,这使得传统典籍的微言大义,一直极少进入公共话语平台,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也不大。前些年,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向我介绍过台湾在国学普及方面做得很好。恰巧学者王丽女士为引进这套台湾国学书,找到了我,我们便开始了合作。国学大家任继愈先生,此前也看过这套书,他认为内地十几年都不一定能编出这样高质量的教材和读本。任老先生的意见,让我们对这套书的价值,有了新的认知。这套读本和教材,在台湾经历了40年的实践和检验。40年来,屡经打磨和修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它打破了通常的注释模式,将义理相近的章句重新归类,使之相互贯通,更明晰地阐发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它的注释部分,吸收了历代学者对“四书”释读的精华,择善而从;析论部分,简明通透,令人耳目一新,内容既有经史互鉴,也有直抒胸臆、沟通现代社会经验的论述。在尊重原典的同时,也脱开了古人的束缚。对如何理解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尤其是这种精神的现代价值,作出了可贵的尝试。一代又一代宝岛人都是在这套典籍的浸润下,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时光。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文化虽然永远在变动中,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抛弃它的传统文化而重新开始。在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中,只有它的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四书”中所包含的人伦观、自然观、财富观、生命观等,都是酝酿当下社会价值观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资源。梁启超曾说:“《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此话今日看来,对人仍很有启发。我们期望这套读本的出版,能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悟儒家的精神和价值。因为我们的祖先都是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成长的。多诵读一些经典,你便会对这块土地多一些理解,对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和人民也会多一些理解。多诵读一些经典,不仅能让我们懂得何为中国人,社会也能由此奠定一种文化认同的新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我们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中国人,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中国人。因为在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人,从来都是自信、优雅而幸福的。 2008.11.28北京
这套“四书”读解,是台湾版《国学基本教材》的教师用书,引进内地出版,我想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对老师的传统文化教学有帮助,二是为成人或学生自学儒家经典提供一个好的参考读本。 ——任继愈(哲学家 原国家图书馆馆长) 这套读本,在台湾经历了40年的实践和检验。40年来,屡经打磨和修订,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它打破了通常的注释模式,将义理相近的章句重新归类,使之相互贯通,更明晰地阐发了儒家文化的精髓,一代又一代台湾人都是在这套典籍的浸润下,度过了他们的青春时光。 ——时匡政(学者 文化评论家)
《大学中庸高级读解》是任继愈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台湾沿用40多年国学教师读本,内地唯一引进版。华语世界权威国学读本,台湾国学教师必读手册
无
书内容不错,很值得反复学习和阅读,就是快递发送过来一打开发现破损厉害,封皮撕破了
看了这些,才知道自己应该重回中文系学习
喜欢这个版本的,但是收到货后发现有些脏,还有水渍的痕迹
内容只是节选....少儿科普....
书的包装、印刷很好 应该是正版 内容嘛 喜欢这方面的应该不错吧 就是自个儿现在还没看进去 希望以后能静下心好好读读
书打开以后 看了几眼就觉得好像没有多大意思 想退回去 可是不愿意难为邮递员 就花10块钱吧 还是留下吧 当作一般读物来看吧
讲国学讲得很有格物致知的感觉
主要是留着以后开
书封面送到时,脏兮兮的
书运送的很快,但是翻开里面有破页,还有很多脚印。依照我的习惯,这本书我是不会看了。内容方面,感觉一般吧。,
内容不错。但是封皮太味了!使用的那种纸不好,有怪味,我在阳台上晒了好些天也不行,最后没办法只好把封皮撕掉了。
台湾的传统文化水平保持得比大陆好!
这套数区别与其它同类书的是:既深刻又易懂。网上够买价格便宜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