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703-2003-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

赵玲 辽宁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辽宁民族出版社  

作者:

赵玲  

页数:

578  

内容概要

  《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扩展空间 拓深层次 推进避暑山庄的学术研究(代序)、浓墨重彩绘山庄——浅谈《中国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的展览设计、感慨山庄话修缮——对避暑山庄保护修缮的思考、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避暑山庄研究、浅述避暑山庄的作用与价值、关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等。

书籍目录

扩展空间 拓深层次 推进避暑山庄的学术研究(代序)浓墨重彩绘山庄——浅谈《中国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的展览设计感慨山庄话修缮——对避暑山庄保护修缮的思考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避暑山庄研究浅述避暑山庄的作用与价值关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环境保护的调查与思考锦绣山河之缩影民族团结之象征——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园林建筑美学解析从乾隆皇帝有关“上谕”看其经营承德理念承德古代壁画及其保护也谈热河之名《钦定热河志》校点本《序》与承德研究开发《重刊(热河志)跋》标点商榷“康乾盛世”与康熙、乾隆二帝居安思危思想初探承德庄田的开发与避暑山庄的建立——兼论承德开发对康熙帝治边思想的影响京剧衍变时期的承德避暑山庄戏剧承德御制碑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在皇家园林中的作用清帝在热河的祭祀场所从避暑山庄各殿宇陈设书目看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乾隆时期避暑山庄中秋节令初探从文津阁和文庙的修建谈清帝对承德文化的重视试析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建筑艺术康熙时期避暑山庄山区古建遗址寻踪建筑的乐章——避暑山庄古建筑艺术探微避暑山庄风景亭的观赏价值白鹤苍松永岁年——从避暑山庄两组建筑的修建谈起避暑山庄宫墙的历史沿革避暑山庄肇建之初的生态园林特征及生态园林意识关于避暑山庄道路整修、古建遗址保护利用的几点想法避暑山庄湖区园桥初探避暑山庄山区植被及发展趋势谈避暑山庄园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避暑山庄特色植物的考证与应用关于避暑山庄植物景观的几点思考惟有源头活水来——避暑山庄引水工程关于避暑山庄园林绿地发展节水型灌溉系统的思考关于避暑山庄山区景观保护利用的思考……

章节摘录

  毋庸讳言,清代避暑山庄是承德古代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绝非其全部。承德古代历史文化不是一个或几个朝代的岁月积累,而是自这个地区有人类以来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或作用于同一时代相邻地区的文化及后来的文化。因此,我们研究其中任何一种文化时,都不能忽略对其他文化的历史关照、研究和比较。诸如研究避暑山庄文化,不但要看到这种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将其放在悠长的历史民族文化长河中去思考,去观察,去分析,去研究。从而,全面认识这种文化的形成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承德,历史上是一个少数民族活动区域,先后有商代的土方;春秋时代的东胡、山戎;汉代的乌桓;北魏的鲜卑、库莫奚;辽代的契丹、奚、渤海;金代的女真;元代的蒙古族;以至清代的满族。这些民族都曾不同程度地与汉族杂处,共同开发这片土地,并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在长期的民族共处和互相往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北方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蕴涵着极强的民族包容性和融合力。正是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承德在中华一统的民族团结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地区尽管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多有战争,但最终都化干戈为玉帛,民族团结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如承德境内的辽代驿道就是澶渊之盟后宋、辽两朝通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百年不辍的实物见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承德地区已经成为连接中原与北方草原的一条“丝绸之路”。在中原通往内蒙古草原的军事重镇古北口便有宋朝大将杨业纪念祠,以示宋、辽两朝永世交好。宋臣使辽于此多有诗句,宋朝文学家苏辙使辽在途经占北口时就曾写下《过杨无敌庙》诗。诗云:“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可见,杨令公祠已成为宋、辽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的里程碑。今滦平县境内辽驿道十八盘梁,历经千年风雨,至今尚存宋朝臣子使辽的碑刻和宋辽交往百年留下的车辙痕迹,古道旧貌历史地展现了两朝通使往来的美好情景。  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文化历史积淀,清朝初年,顺治、康熙选定承德开辟木兰围场,肇建避暑山庄,作为其实现“肄武绥藩”巩固北方边陲的战略决策,看中的不仅仅是承德“地近京师”、“道里适中”的地理条件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承德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这里长期多民族聚居,不同民族迁徙往来,相互融合,有较强的民族亲和力。正是这种民族亲和力,使承德得以成为清政府实现“以蒙古备朔方,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战略目标的政治舞台,进而演出一幕幕壮阔的史剧,在联络蒙古,团结各少数民族、巩固北方疆土中起到了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作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1703-2003-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论文集-纪念避暑山庄建园三百周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