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养

黄昆岩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作者:

黄昆岩  

页数:

134  

字数:

1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教育办得好,人们的品格也会提高。但,可惜的是,教育与个人的教养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人以为教育可以多少影响个人教养的程度,但相反的例子却很多。教养可以是天生的,教养也可以是社会的风气。教育在个人方面可以增强个人思维的能力,点出思考的正确方向。20世纪的代表人物爱因斯坦曾经强调联想力的重要性。他说,让理智、道理、联想力能控制行为的人充满社会,这社会就会更合乎人性、和谐、安详又合乎伦理。如果教育只偏重就业,或者走极端的学以致用而讲求生存的竞争力,教育会逐渐成为训练生活技能的工具,这社会就无伦理可言。所谓教养,集中在通识教育之中。柏林大学的创办人洪堡是极其重视教养的人,他和1832年去世的歌德两个人,对德国人的教育与社会之重视教养,起了很深远的影响。依洪堡的看法,教养是值得我们倾全力具备在身的资产。今天的德国社会充满了“白天是清道夫,晚上换上西装去音乐厅去听交响乐”的人。教育能真正发生它的作用,就要能使一个人在做专业人之前,做一个成功的人,是面对一个人生的问题,能有适当的抉择的人。可惜,近代各国与各社会分工越细,专业的种类越多,教育所要求的手艺与脑力也更多。要求于教育越多,教育所牺牲的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教养。依现代的教育家的看法,所谓通识教育就是西方一般所指的Uberalarts,而所谓Uberalarts无外乎是历史、文学及哲学,其中哲学己大不如以前重要。

内容概要

本书繁体版在台湾已重印28次,风靡宝岛。 本书希望激发大家思考“什么是教养”、“如何成为有教养的人”,并进一步探究“很讲究教养的德国为什么会出现希特勒独裁和残杀犹太人的恶行”、“受过教育就一定有教养吗”等敏感问题。

作者简介

黄昆岩,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海军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医科大学荣誉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台南成功大学医学院建院院长及教授、中国台湾医学院评鉴委员会主任委员、Project HOPE(美国霍普基金会)顾问

书籍目录

简体版序言繁体版序言第一章 教养有如一阵风 教养有如一阵风 谁见过风 社会是教养存在的起点 人人都须体会教养的价值 教养要靠自己省思与琢磨 思考是教养的原动力 训练思考与分析能力 思考与语言宛如一对连体婴 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历史观 正视生命的价值 探索历史的演变第二章 教养的含义 语言与教养 教养的德文字义起源  精通语言,刺激思考  说或不说,攸关教养 教育与教养 为教育下定义 教育有别于训练 敬业与教养 立志做好每一件小事 敬业与否攸关性命 自律与教养 纪律之心 长得不好看,不要怪镜子 培养独立与有判断力的学生 德国工人的纪律 美感、艺术与教养 让美渗透到生活里 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实用主义造的孽 阅读与教养 阅读是智慧之源 阅读与教养都从家庭开始 把阅读变成生活的乐趣之一 研读出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阅读国际化,才能深化教养 举止谈吐与教养 举止谈吐是“灵魂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穿着得体,教养不贵 伦理与教养 有所不为的坚持 官大未必有教养 非学校教育与教养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与教育无关的天赋素质 与生俱来的教养素质第三章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日本的教养部 美国的通识教育 中国台湾的学以致用现象 “王子复仇记”与“鸿门宴” 没有有教养的老师,哪有有教养的学生 为谁而读 从个人教养看共同体的教养 外国人对中、日民族的印象 由小见大说真章  细说日本、中国台湾第四章 教养的影响力 教养的影响力  秦赛的传奇故事  教养的受体论 教养的潜在问题 有教养不保证不会产生恶行 我们的恶行 e时代对教养的冲击  e时代的去人性化现象 网络知识无法深化教养第五章 我的努力 心灵改革的切入点 卓越无国界 强调生命观 重视语文 武田书坊的意义 赠书 无欲 对谈或漫谈 拉近距离 开课的原则 做良医之前先学做人 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我的教养观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教养有如一阵风谁见过风因为在中国台湾一次所谓“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上,我提问到“教养”两字的意义,“教养”这个名词突然成为大众、媒体与亲朋的中心话题。不少人一碰面,会急忙地问我“教养”指的是什么?但我才不相信这世上有对教养毫无概念的人。我也不相信每个人的心里没有一把尺来衡量自己或别人的教养。问题在于,当有人问起我们具体地说是在衡量什么东西,我们却讲不出它的轮廓与外貌,遑论用三言两语描述它。但我可断言“教养”这两个字是要不断地省思与探讨的;不作这种省思,就很难提炼出它的真面目,因为它是无形的概念。如果没有经常省思,骤然被问起教养指的是何物,要三言两语下定义,绝非易事。要捉住它只好多做思考,这概念才会有品评的焦点。教养即人的风格与气质,具有不少不同的面具已如上述,它形态不一,值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推敲。我曾经编纂了名叫《SARS的生众教训》一书,在里面我引用了19世纪一位英国著名诗人克利斯蒂纳·罗塞蒂(Christina Georgiana.Rossetti)的一首诗,在此再作引用,对若隐若现、难以捉摸的“教养”二字也可算是一幅生动的影射。这首诗的题目叫“谁见过风?”个人的教养有如一阵风,谁想看它或捕捉它,必须从一个人的言行去察觉、推测与判断。教养的要素极多,但难的是,它平常难以窥见,只在特殊的状况下才会呈现在别人面前,让您辨识。反过来说,缺乏教养也在面对状况时才会露出马脚,让你看到这种人内涵的贫乏。这与谁想见到风,必须从观察被风吹动的树叶去推断,是同一回事。中文里所指的风骨,可能包含在教养的成分里。而一个社会有风骨气节的人一多,一起来呼风唤雨,蔚为风气,社会的品味就自然提升。教养两个字是有威力的,没有人会听别人说自己没教养而觉得心悦。实际上,一群人在一起,听到有人一提到某某人有教养,心里会有一阵汗颜的感受,揣测别人是否在指摘自己缺少教养,这种感觉立即会形成一种压力。可见教养虽然像一阵风似的静静飘动,但它确是生活里被重视的东西,这也是洪堡勉励一般人应努力培育教养,当作私产一样珍惜它的道理。很多人认为教养与受教育程度有关,认定它是蓝白领两级的分际;有人认为教养代表审美的能力,是艺术创作细胞发达的象征;有人更认为它代表自律与自制的功夫,所以安静寡语、守规矩,就是教养的表现。的确,守规矩是常用来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尺度。混血的韩素英说她在四川长大时,在中国的大家庭里以没有教养知名,这恐怕是韩女士被以中国式的一把尺衡量是乖或是不乖而获得的烙印。所以,教养的定义难免还有文化的因素掺杂在内。若没住在四川的大家庭,韩素英小时候可能不会有被视为没教养的孩子的厄运。有人以气质与风貌或者举止来衡量一个人的教养。这些看法都没有大错,气质本身往往也包含所有这些特质。可是这些特质,也只能是个人教养的一部分,因为教养还得要看一个人面对抉择的挑战时,是否作得出富于智慧的判断与抉择。这与哈佛大学的一般教育学院院长所说的——“不是所有的大专毕业生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知识分子也不见得都是大专毕业生”——是一样的道理。换几个字,它会变成“不是所有有上述特质的人都有教养,而所有有教养的人也不见得都有这些特质”。希特勒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这容后再谈。社会是教养存在的起点人类有明显的社会属性,离开社会,人类基本上只能维持畸形的存在,而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成了社会的边缘人,就无教养可谈,这种人的生命只是阳春的生存。所以要知道如何在社会里经营生活,似乎也是教养的起点。达尔文。基于他自己多年的观察,于19世纪得出了生物演化的结论,提出了进化论(或称演化论)。但他同时也强调,只有人类才会有动物没有的特殊社会,并且认为只有人的社会才有真正的伦理。我们的“上一代”祖先猩猩,于数百万年前决定放弃栖身于树梢上的生活,跳到地上经营靠双足顶天立地的独特的新生活方式。他们改变生活形态的动机并不明确,但揣测颇多。不管它的动机如何,不难肯定的是,那时人类已经有了创造文明的基本机能:即思考。因为原始人已能思考,人类开始发展了社会群居的生活,制造工具,演化到现代人发展语言以资沟通。后来更制订了制度,文明逐渐形成,人得以告别蛮荒组成社会,并且为人类的生活添加缤纷的文化,这些都是思考与情操的境界逐渐提升后的产物。

媒体关注与评论

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跋涉和攀援中,虽然伤痕累累,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著名作家 毕淑敏教养是值得我们倾力追逐具备在身的资产,是精神内涵很高的境界。  ——柏林大学创办人 洪堡


编辑推荐

《教养:离我们有多远?》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养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看台湾或日本的作者写的关于修养等方面的书,这本书也没让我失望,作者写出了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和养成的努力,听这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人讲教养修养,对自身和孩子的修养提升都很有好处,不过,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少点,理论的东西多看看,我感觉也很受益。


现代的国人不缺钱,缺德。没钱,被势利眼看不起;没教养,谁看得起?


哲理性强,能增加自身修养~


作者的观点非常有深度。


给姐姐买的这本书,她现在生活状态很不好,平时总是唉声叹气,自己带着孩子确实很不容易。她很喜欢这本书。让她开始思索很多问题。


同样米,养育的是不同品种。天气,土壤,水分,专业优质农民。。。。


有点学术性,因为是以作者在台湾生活为背景的,而台湾又经常多政治活动,所以此书不是太适合普通生活的阅读,另外,书挺薄的……


上周五下的订单,这周三还没送来!真扫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