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读史漫记
2009-11
凤凰
孟宪实
269
280000
无
历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 在历史阳光的照射下,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特权。多少不可一世的帝王,只有回归历史,才会获得与人平等的地位。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人人平等是自由的底色。受尽冤屈的小人物,历史可以为他平反。王侯将相,丧失了平生的权力依仗,与平民同等。即使是帝王,在历史自由的天平上,也不得不接受平等原则的审判。 历史是资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开发,自由索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种职业,绝大多数的人会跟历史研究绝缘。不论历史发生多少变化,不论你能细数多少古今的不同,但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性与人情,人生与社会凡此等等的问题,总会不分昼夜地来纠缠你,考验你的耐心,折磨你的心智。阅历成了制胜法宝,因为阅历积累经验,经验生成智慧,但是人性的底蕴才是人人获得审判权力的根基。不论如何分类,人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由的尺度,人人有权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测量历史。即使技术掌握有所不同,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下,人人得以自由。现实世界的羁绊无所不在,回归历史就是回归自由。
孟究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在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领域学有专长,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史。他强调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以专业史学家的眼光,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历史。不仅着力于讲述的生动有趣、知识的准确翔实,更把传达“历
序言第一章 生猛春秋 生猛春秋 春秋笔法 故国之思 晋国的兄弟之争 亲情与政治 大义灭亲 宋督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吗? 齐襄公私通事件 父亲和丈夫谁亲? 如此父子 为了女人的战争 看谁脾气大 妖由人兴 庆父之乱 可爱又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与《司马法》 人为食亡? 晋灵公该不该死 陈灵公之死 崔杼弑君 父亲抢了儿子的大位 小人挖坑第二章 大唐风采 暴动是怎样开始的? 晋阳:梦开始的地方 文质彬彬说唐代 玄武门之变惊心动魄的一幕 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被掩盖的最重要的情节 玄武门之变1383年纪念 大唐贞观时代小人物的幸运 唐太宗的“别宅妇” 太宗托孤的真相 秀外慧中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不幸童年 长孙皇后:唐太宗的政治顾问 长孙皇后:唐太宗的亲密战友 长孙皇后:一个让唐太宗痛哭的人 长孙皇后的心病 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殿下的早年生活 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太子殿下真的很孝吗? 武则天的危险时刻:皇后武则天与外甥女争风吃醋 “武则天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有无其事? 李义府真的是武则天的人吗? 魏征进谏的制度性缘由 唐太宗平定高昌之战 玄奘和他的恩人麴文泰第三章 鲜活敦煌 与敦煌命运相关的人物们 费心费力的罗振玉 最初敦煌学:中日之比较 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 漫说吐鲁番出土文书 安周兄弟与高昌文化 帝国的节律——从吐鲁番新出历日谈起 龟兹王绛宾 第四章 激扬论史 中国古人是如何重视传统的? 苏格拉底与商鞅的生死异同 李斯:上蔡小吏还是帝国丞相? 科举制是千年痼疾吗? 废除科举的过程 废除科举的思想运动 传统史学、新史学和公共史学的“三国鼎立” ——以武则天研究为例附录 孟宪实:思潮逐次过,思想沉下来 孟宪实:专家不会胡说历史后记网友赞语
第一章 生猛春秋 生猛春秋 “春秋”本来是史书的统称,据说那个时代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书籍,又都叫做《春秋》。后来,因为儒家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孑乙子参与修订的鲁国《春秋》就差不多独占了这个名称。 “春秋”更原始的含义当然是四季的两季了,含有四季变化的意味。可是,为什么不用夏冬来代替一年的四季呢?这可是个难题。古代注释家没少为此吵架,后来就笼统解释说,一年四季中春秋比较受重视,或许更重要,所以就用春秋代替一年四季了。 很多以“春秋”命名的史书后来都遗失了,最后只剩下鲁国的《春秋》。孔子和鲁国的《春秋》的关系是——有人说孔子是这些书的作者。孟子是孔子的力挺派,坚决说孔子著《春秋》,并且很有效果,孔子作《春秋》, “乱臣贼子惧”了。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还为孔子著《春秋》找到理由,说当时的情况很乱啊,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孔子很担心,这样下去还得了吗?于是作《春秋》。孟子还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证明,说孔子说过这样的话: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看着有点晕。孔子会用自己的著作“知我”、“罪我”吗?如果孔子口中的“春秋”是广泛意义的历史,那还好理解一点。有人说孔子是修订者,古代太久远的事情,要找出新的证据太难了,不过现在多数人好像遵从后一种观点。 . 一说到《春秋》,总让人联想起微言大义来,那可是个古奥的学问,难免晕乎其晕。好在有《左传》这样的书在,通常都给了解释。给《春秋》作注的书著名的有三家——《公羊传》、《梁传》和《左传’》,前两者尤其擅长微言大义的解释,后者主要是用历史史实来解释,看着比较清楚一些。 《春秋》记载了242年的历史,以鲁国l2个君主为线索,把当时的天下大事都择要记录了下来。第一年是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最后一年是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公元前479年4月1 1日,孔子去世。孔子逝世是件大事,但是经文如此书写,让人联想很多。这句话,总不该是孔子写上去的吧。 孔子之死,后来有一种说法很神奇。鲁哀公十四年,鲁国国君打猎,获得了一只前所未见的麟。麟是上天派往人间最尊贵的祥瑞,可是大家都不认识,以为是只怪兽很不吉祥。孔子也去观看,一看吓一跳,这不是麟吗?可能孔子见到麟时,麟已经被杀死,所以孔子万分悲哀。他流着眼泪说麟刚一出来就死掉了,我的前途也没了。孔子还特意为麟写了首悼念的歌,歌词是: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兮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子这是悼麟还是自悼呢?我看两者都有。两年以后,孔子也离开了人世。孔子是人间麟凤,可惜生不逢时,他的梦想如同麟一样,刚刚出现就逝去了。 很多年以后(公元725年11月16日),一位意气风发的皇帝来到孔子的旧宅,他就是刚刚封禅泰山的唐玄宗李隆基。想想孔子一生的不幸,看看如今的大唐盛世,唐玄宗挥笔写了《经鲁祭孔子而叹之》的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我理解的玄宗此诗,大意是孔子忙乎了一辈子,到处都能见到他老先生的足迹,可是生不逢时,麟凤误出。好在,夫子的理想今天总算是实现了。应该说玄宗还是挺含蓄的,说自己完成了孔夫子的理想,比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气概还是有点欠缺。 就在唐玄宗得意之后不久,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虽然没有因此颠覆,但走下坡路的趋势是无法挽回了。仅仅是唐朝吗?后来振作的朝代也不多,往往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元朝倒是很彪悍,但是最终还是没戏。 于是后来有人说,都是中国文化闹的,把中国人的阳刚之气搞没了,化来化去,把中国精神化了。有人更直白,说中国文化阉割了中国人的野性,而没有野性就没有了创造性。说皇帝喜欢这样,倒也能够理解,偏偏却与文化算账,有道理吗?要我看,这是一种毛病,不敢碰政治,所以专挑文化这个软柿子。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面倒。任何民族的思维,都应该有相辅相成的部分。任何偏向的看法都能找到证据,任何观点都会有对立方。最近读书,特别是读《左传》,忽然读出了以前未曾着意的味道。春秋时代的中国人,那才叫野性十足呢。战争,很容易发生。政变,平常得令今人不敢想象。政治人物没有操守,但是他们往往又是言必称诗,行必依礼。 如何评价春秋这个时代,用个广告词吧:“生猛春秋”。 春秋笔法 中国历史很悠久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是说四千年不说五千年,就会有人跟你发急,攻击你是追随洋人,有意贬低本国历史。四千年是贬,五千年就是褒,这褒贬之间如何把握,还真是个技术活。 认真追究下去,中国历史,大概是指中国文明的历史,要从文字和国家产生那一刻算起。现在可以确认的最早中国文字要算甲骨文,那也是商朝中后期的。学者从甲骨文的系统性推测,此前一定会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但是应该从什么时刻开始计算,还是一头雾水。 还是从国家产生的那一刻开始计算吧,好像也有麻烦。商朝已经被考古学证明,而夏朝,考古学家还在努力寻找。可以肯定,谁从考古学上找到夏朝,谁就是考古英雄。考古至今不能确定,只好从古文献角度去确定了。现在通常的推测说法是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这样,夏朝至今大约四千一百年,四舍五人,说五千年还是太悬。 如此伟大的国度,却只有四千年的历史,真是惭愧啊。前些年有过一个重大的历史考古项目,叫做夏商周断代工程。据说,某位重要人物参观埃及归来,发现古代埃及的历史记录,远远长过中国,心中不服,于是组织专家认真考证。很遗憾,最后仍然没能把中国的历史记录拉长。 爱国主义激情遭遇事实的铁幕,只能黯然神伤。爱国主义属于立场,在这个纷争不已的世界,爱国主义具有天然合法性。然而,立场遭遇不争气的事实,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先别急,看看圣人如何处置。两千年前的孔子,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春秋时期就是一个不争气的年代,诸侯坐大,天子式微,全是没大没小的事。孔子作《春秋》,用自己的立场记录了那个时代,用鲁国特有的视角,记录了当时的礼崩乐坏。 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晋文公称霸,举办践土会盟,把周天子也召来一同开会。天子式微,被诸侯呼来唤去,实在是没有办法。但是孔子觉得天子丢人,诸侯过分,不好直接如实书写,却写成“天王狩于河阳”(天子到河阳去打猎),如果不是后人作注,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时候,不理周天子的大有人在,吴、楚这样的化外“诸侯”,不求周天子册封,直接自称“王”,跟天子平起平坐。如此这般不在乎此前的政治秩序,孔子当然很生气,在《春秋》中把他们称作“子”(比较低级的爵位),当然不能承认他们是王。这些事,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专门做了说明,所谓春秋笔法,这就是其中重要一条。 据说春秋笔法发挥了很大的政治效用,孟子就说过“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在孔子传中也表达了这层意思。那些政治上有野心,不能好好遵守政治秩序的人,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成为小丑。后来的野心家看到这种记录,害怕自己将来也有如此下场,所以就恐惧起来了。具体都是什么人,因为怕被历史记录搞得难看就放弃野心,真是所知甚少,但是孔子、孟子、司马迁等人的思想还是能够理解的,至少他们的愿景如此。 立场随时而有,随时而变,这不是费解的事。问题是,春秋笔法,有的时候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会让历史事实走样。我们后人只能靠记录了解历史,你的记录左隐讳右隐讳,我们弄不清楚事实,把好人坏人混淆了不是太抱歉了吗?比如,我们不赞成晋文公如此对待周天子,但是你说天子去狩猎,我们也看不出来晋文公有什么毛病啊。 春秋笔法是一种艺术,为了立场会牺牲一点事实,但是出发点蛮“可爱”。后人学习圣人笔法,用历史表达立场,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到后来,可能尊者、亲者太多,为谁都隐讳,导致读者被蒙在美丽的迷雾之中。比如新闻报道,发生火灾时总是重点报道感人的救火英雄,至于火灾原因永远在调查中。新闻也有春秋笔法,证明春秋传统的“伟大”而厚重。 ……
说实在的,当孟君初次在电视上亮相时,我一方面为他高兴,一方面替他着急,因为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几分怯羞,我知道,他还受着双重束缚,一是考据学的束缚,那是良知的束缚;一是内心里诗意的束缚,那是良心的束缚。有了这两重束缚,我反倒放心了,孟君毕竟是孟君,与他们都不一样,书生本色还在啊!那是他的“金不换”。他将一个又一个学术问题放到书里,用纯粹的口语娓娓道来,如盐溶于水,不露专业的痕迹,所以能引人入胜。 ——李冬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孟老师讲述的历史,平易的语气中透着历史的突兀;简易的文字中蕴涵丰富的思考。有深度、不乏味,敬之仰之啊!” ——网友“紫敏” “读(孟老师讲的)历史就好像破案一样,时而山雨欲来,时而扑朔迷离;时而险象环生,时而又山重水复。在每个人心中都渴望有接近真相,守得云开的天。历史真的无用吗?不,它是过去通往现在,甚至是未来的道路。我们始终都在路上……” ——网友“我欲成仙” “想不到孟老师写历史也能写得如此的诗情画意!我都已经觉得你是在用一种诗人的胸怀在研究历史。我甚至都已经感觉到吐鲁番的历史就是你眼中的多情女子,让你对她钟情不已!是吧?” ——“姑苏雨蝶梦飞”
无
品读《孟宪实读史漫记》后感
我最近在读孟宪实先生的新书《孟宪实读史漫记》,觉得很有意思。我历来是喜欢读这种精简的历史文章的,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轻松愉快,又不失营养的滋润,在我看来是一份美味的午餐。
当然,我也读过不少传统的历史专著,里边引经据典,天马行空,虽然不乏珍贵的真知灼见,但读起来累,会死很多脑细胞。历史专著当然还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写的更生动点,岂不是更好?
这真是个矛盾。太生动、活泛了,就可能失去真正的营养。太有营养了,又缺乏可读性。所幸的是,处于这中间力量的通俗读物出现了。它具备生动和营养这两方面的优点,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想,就一般读者而言,通俗读物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孟宪实先生的这本《读史漫记》就属于通俗读物。此书文字流畅,极具可读性。然而,其实书中有些内容是极其专业的,比如书中第三章《鲜活敦煌》就极具学术性。然而在孟先生的文字中并未看到枯涩二字,看到的只有有趣和感愤。对于敦煌,我是一无所知的,读到因为王道士而使中国流失如此多的“文化珍宝”,真的让我痛心疾首!我在书的文字首端批下了如下文字:
国家衰弱,必定导致珍宝流失。敦煌国宝的流失,这个过程让我读的热泪盈眶,含恨不已。
书的第一章《生猛春秋》是孟先生读史后的札记,可惜没将所有的文章写完,如果写完了全部的文章,我觉得单出一本书也是可以的。第二章《大唐风采》是孟宪实先生的囊中之物,自然很好。第四章《激扬论史》是孟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一些看法。
总之,读此书如饮一杯年代久远的红酒。读完之后难免脸颊余温,回味无穷。
还不错,其实就是fan他才买书的,否则不会买。后来拿去上课的时候签名了,他好像有点惊到,哈哈。。。。。
写的不错,特别是评唐朝的历史,有一些新观点。
看着非常容易,因为作者把对历史的认识深入浅出表达的很到位。
唐朝的那一部分很多内容在《唐高宗的真相》里已经有过了,有点重复。其他的部分还不错。
读起来兴趣盎然,不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