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

潘华琴 潘华琴 学林出版社 (2008-08出版)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潘华琴 学林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

潘华琴  

页数:

212  

Tag标签:

无  

前言

文学研究中的“语言热”,似乎已经热潮过去,倒显出几分冷落。但文学领域中的语言之谜却远未得到破解,从某种意义上看,过去多年的“语言热”可能酿下了更多的难解之谜。况且,在我看来,只要人类存在着,人文领域的问题永远不会有个终结。而真正要做出点学问,决不能一味追逐“市场行情”的冷热,那需要的是持久潜心的研究,需要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潘华琴博士的这部探讨文学语言的“私有性”与言语主体“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的专著,就是基于这种学术的预设撰写出来的。如今,这部专著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面世,我似乎比作者本人还要多出几分感慨。事情要从18年前、甚至20年前说起。20年前,我写下《超越语言》一书,其主旨是希望“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框架之外,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发现文学语言在浑沦诗意中的生成”,其中已经关涉到语言的私有性问题。书出版后曾得到诗人、作家们的赏识,同时也受到语言学家们的严厉斥责。1991年的夏天,由我发起在河南省的平顶山市召开了次“文学与语言”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多是朋友圈子里的学者,如年长一些的叶廷芳和张志扬,当时尚且年轻的徐友渔、陈家琪、王鸿生、朱学勤、蔡翔、南帆、耿占春,以及更年轻的北村、王国伟、艾云、曲春景、张三夕。令人想起来就无限感伤的是,与会的鲁萌和余虹竟已经先后离别我们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内容概要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是关于研究“文学语言理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等内容。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强化了人的思维的理性化和逻辑化,人类语言也随之越来越被精简为清晰的、普适的概念符号系统,面对理性层面之下生命“内宇宙”的恢宏而混沌、丰富而模糊的生命之流,这样的语言已经无能为力。这是文学遭遇困厄的底蕴,也是人类精神日渐贫瘠的诱因。鉴于此,《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将其主旨立足于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维度,探寻文学言语背后的心理因素——私人感觉及私人感觉的言语表达,从而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文学式的解答方案,即:文学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是如何使个体生命超越公共语言规则,冲破类的限制,抵达个体生命内核,从而达成言语主体在文学审美王国中创造性的展现的。

作者简介

潘华琴,1972年生,江苏镇江人。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外国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语言学、生态批评等。曾在《人文杂志》、《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引论一、语言的失落:文学语言修辞学建构二、语言的自觉:文学语言学学科建构三、语言的生命回归之旅:文学言语私有性研究宗旨第一章 语言境域中的“文学是人学”第一节 主体的焦虑:文学语言修辞学研究中的“人”第二节 主体的迷惘:文学语言形式主义研究中的“人”第三节 主体的回归:文学语言生命本体论研究中的“人”第二章 私人感觉与私人语言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第三章 私人感觉与个人化表达第一节 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第二节 私人感觉:文学言语活动的渊薮第三节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第四章 私人感觉与文学言语第一节 文学言语与生命的内在同一性第二节 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第三节 “自我”的完善: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审美后效第五章 文学的突围: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话语衍生第一节 “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第二节 “言外之意”——内在情感私密性的保留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语言境域中的“文学是人学”纵观文学理论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把文学语言研究方式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传统的工具论语言观与二元分离的认识论框架内研究文学语言及文学现象,从而形成载体论的文学语言观。另一种是在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下将文学研究限定在对文学语言形式研究的本体论文学语言观。但二者均在内容与形式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下进行的,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重内容,轻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工具论的语言观更多地注重文学语言的修辞学研究。从这条语言途径踏人文学的世界,我们将发现.对“真实性”的追求取代了文学的“主体性”,无论是创作主体、接收主体,还是人物的生命个体都处于一种身心分裂的状态。西方传统文学研究中的工具论语言观可能既不能解决文学所面临的内容与形式的割裂,也不能有效地解除文学创作主体的“语言之痛”,更不能发现文学的本真性存在。二、重形式、轻内容,或内容让位于形式,主要代表为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批评流派。正如罗兰?巴特所说,“语言包容了全部文学创作,就像天、地及天地为人类划定的栖息之所”,语言对文学的重要性迫使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从不敢轻易放弃揭开文学语言之谜的机会。现代语言学代表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语言学研究方法为文学语言研究提供了直接的途径。

后记

在键盘上敲击出最后一个字符的时候,那在心中预演过多遍的如释重负、欣喜若狂都没有出现。相反,心里惴惴不安:对自己已说的总不能确信它已说得清楚;对自己未说的又总怀疑自己能否说得清楚。“文学言语的私有性”就像这个命题本身一样充满不可言说之说的悖论性质。孕育一个观点,就像孕育一个孩子。孩子的诞生只是孩子生命的初始,他一生的欢笑与泪水、成就与挫败、辉煌与灰暗都只能在生命的进程中体会,谁也无法预先设定或在生命结束之后追加弥补。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他在成长、在变化,在动态的生命进程中充满对未知的疑虑与期盼。未确定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行进的方向。一本书的形成就像一个孩子的诞生,它只是一种观点的最初形态,不断地被阐发、被修正,它也将在这种动态的生命进程中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才敢将个自己尚存疑虑的观念形成文字,付梓成书,它只是一种观念的发展起点,也是我个人努力的一个起点。来自任何一位老师和前辈的赞许,都将成为我努力的一个动因;任何一种批评与建议,都会促进本书观点的生命进程。生命的全部承担在于选择。而在我看来,选择其实意味着放弃。当我面对成堆的书籍,或当我为写作时的焦虑所困时,我清楚地知道我放弃了窗外的明媚春光、花香鸟语。但我仍然坦然地在文字的世界中构建我作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可能并不是我形成了书中的观点,而是书中的观点改变了我对生命的态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人类历史古今中外的“古今之争”、“诸神之争”,及其中的诗学与哲学与政治之争。其意义非同小可。  ——张志扬  “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的观点对文学语言研究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对我国同类研究做出了新的推进。  ——徐岱问题意识明确、具体,挑战性强,展开得也比较充分。  ——王鸿生


编辑推荐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