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张贝玉,柳叶,张伟峰 著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张贝玉,柳叶,张伟峰 著  

页数:

155  

前言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会记起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坚守在寂寞的大山,坚持在荒芜的土地,站在简陋的三尺讲台之上,守望着渴望知识的家庭困难学生、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呕心沥血,默默无闻。他们就是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无私奉献的希望小学教师。他们以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天职,不畏艰难,勤奋工作,恪尽职守,教书育人,正是他们的坚守与爱心,才照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未来。  希望小学教师,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光最为执著,他们期待改善办学条件的期望也最为强烈。为此,中国青基会一直以来都把援建希望小学,做好希望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实施希望工程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能力提高了,最终孩子们才会受益,这是1995年9月10日第一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开始至今,我们都一直坚持的信念。  中国青基会至今已经为贫困地区培训了希望小学教师五万二千七百余名。“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是全国公益培训项目的楷模”,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对希望工程教师培训项目做综合评估时给予的高度评价。十余年的殚精竭虑,十余年的上下求索,希望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斐然。

内容概要

  国家的兴盛在教育,教育的兴盛在校长和教师。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是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本套培训教材为了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选择与编写方式上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每《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的理论阐述力求简要通俗,内容尽可能全面完整,表达则尽量通过各种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师个案、典型例子、简要图表等,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每章节后附有“反思与探索”,引导和帮助校长、教师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探索,使培训和工作密切对接,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希望这套教材对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会产生更实际的效果。

书籍目录

一、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背景与基础(一)研究型教师培养的出发点1.科技信息化呼唤人才现代化2.人才现代化需要教育优质化3.教育优质化依靠教师专业化4.教师专业化催生研究型教师5.研究性教师发于内生性诉求反思与探索(二)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立足点1.立足于教育理想的追求——灵魂2.立足于理论素养的提升——核心3.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积累——根本4.立足于教师群体的互助——合力5.立足于教育研究的推动——动力反思与探索二、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内涵与价值(一)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内涵1.强烈的研究意识2.浓厚的研究兴趣3.广泛的研究方向4.科学的研究方法5.正确的研究态度6.多元的知识积累反思与探索(二)研究型教师的价值1.教学质量的核心保障2.学生成长的有效支撑3.课程改革的先头部队4.教育创新的中坚力量5.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反思与探索三、研究型教师的研究内容(一)研究教学1.研究教学目标2.研究教学方法3.研究教学过程4.研究教学评价反思与探索(二)研究课程1.研究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2.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反思与探索(三)研究学生1.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2.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3.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反思与探索(四)研究自我1.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2.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反思与探索四、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一)学会质疑1.从不满足现状中来2.从阅读学习中来3.从辨别“流行”中来4.从完善自我中来反思与探索(二)学会对话1.学会与同伴对话2.学会与专家对话3.学会与学生对话反思与探索(三)学会观察1.观察前的准备2.进行实际观察3.观察后的分析反思与探索(四)学会反思1.启动反思的策略2.反思的基本内容3.反思的具体方法反思与探索(五)学会归纳1.归纳的基本流程2.归纳的策略反思与探索五、学校如何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一)营造研究的氛围1.提倡教师研究的风气2.扶持教师研究的骨干3.辐射教师研究的成果反思与探索(二)铺设研究的阶梯1.分层次设立研究项目2.分层次组织研究队伍3.分层次搭建成长阶梯反思与探索(三)搭建研究的平台1.实施教师工作研究化2.创造教师展示的机会3.提供教师研究的指导反思与探索(四)构建研究的机制1.改革教师评价机制2.丰富教师激励机制3.建立成果分享机制反思与探索(五)完善研究的管理1.坚持教研科研并重2.推进项目运作策略3.鼓励应用性研究优先反思与探索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背景与基础  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我们越发意识到一个社会的繁荣稳定,立足于社会科技的发展、创新,立足于人才的培养、储备。而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或许会追问:究竟是一股怎样的力量促进了科技的高速发展?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了人才的培养?问题答案都在于教育,是它为我们指出了时代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前进方向。  然而仅仅只有徒具其形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时代所赋予的独特内涵。因为教育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教育必然是走在时代的前沿,把握着时代发展的脉搏,指引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推动着社会前进与发展。也就是说教育是推动社会革新与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其前提是教育的发展轨迹能够契合于时代的发展道路。  在新的世纪,处于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社会中涌现出了新的气象。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也已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当前教育必须调整自己的步伐与前进的方向,于是研究型教师这一名词逐步走进了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之列,它为我们指出了教育的发展道路,让我们看到了推动教育发展的根基所在。  (一)研究型教师培养的出发点  研究型教师这一新的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的教师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又为何必须注重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时代的发展特征决定了研究型教师必然走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舞台,成为引领新时期教师发展的核心支柱。  1.科技信息化呼唤人才现代化  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过渡,科学技术成为促进时代变革的最强力量,依赖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进步的最强音。各国都将科技创新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成为兴国之本。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也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风貌。  美国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的报告中指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学校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常规性技能”。这时的教师们的主要职责是依据别人编写的课本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技能,如简单课本的阅读、计算基础等。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的技能并不局限于这些常规技能。“我们的经济越来越依赖那些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方式能够很好地凭直觉掌握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数学头脑并且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困难,他们还必须具有在别人还在迷惑不解之际便已看出问题端倪的能力,必须具有赶在竞争对手前面开发新产品、新服务项目和解决新问题的创造能力。为了能够适应各种新的挑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此,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急剧变化,学校教育需要研究新对策,变革新内容,调整和扩充教师的角色要求,以应对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前进为教育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迎接这种挑战,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发展输送一批批合格的生力军,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追求自我的逐步完善,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承担责任而献身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而研究型教师便是新时期履行这一责任的  核心。  2.人才现代化需要教育优质化  根据系统理论,整个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它由诸多子系统构成。因此,社会母系统的发展自然会导致内部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连锁反应。所以社会的发展会促进并制约人的发展,而社会的前进也立足于人才的支撑。正是这种共生共存,促进了社会系统的和谐稳定与不断前进。社会并不直接干预并施压于人,而是借助教育这一途径将社会的发展要求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从而保障整个社会在其发展的轨道上稳固前行。于是,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沟通社会与广大学子的重要桥梁。  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以优质教育为手段,以现代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便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新的时代要求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人才依托优质化的教育。新时期的优质教育更关注学生自身,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更关注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与利用,更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与研究性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走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学习,真正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开放型教育体系,而中小学教育的革新恰恰是优质教育实现的关键。  唯有教育向着新时期优质化的发展目标而努力,人才的现代化才能翘首以待,社会的繁荣富强才能真正实现。  3.教育优质化依靠教师专业化  随着广大社会成员对教育的日益关注,教育也逐步走进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诚然优质的教育人人期盼,然而优质的教育不司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岁月的考验,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担起这沉甸甸的担子。完善教育,并不是一个机构所能_力承担的,也不可能仅由少部分人付诸实施。如果一线教师仅仅抱着一切跟着上级走,一切依着政策来的想法,而不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火花与一份力量,那么即使再完善的教育政策也不会生根发芽,因为教育政策生根的土壤在于广大一线教师,在于广大一线教师在政策理念指导下的亲身实践。  其实任何教育政策只有当教师在其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思考,以自身的实践解读政策,富有创造性地、探究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带动教育走向成熟。所以说,教师是新时期优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事关新时代优质教育能否最终实现的首要责任人,教师不仅有责任而且也有能力为引领教育向着繁荣稳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教师职业是一个专门职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66年就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而教师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的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并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师职业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则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  为了在新时期能够有效地实现教育的优质化,实现教育在新时期的长效发展,教师如何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如何卓有成效地提升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形成自我的专业技能并巩固自身的专业素养,无疑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渐进的过程,它通常伴随着专业知识的发展、自我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专业素养的树立。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1.专业形成阶段:  ——一开始形成一些简单的教育理念  ——开始初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  阶段2.专业成长阶段:  ——增加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程度和有关知识  阶段3.专业成熟阶段:  ——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  ——重新思考和检讨已有的教育理念  阶段4.充分专业化阶段:  ——努力追求自我实现  ——不断尝试、重建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总之,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他能够坚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事业,并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他注重专业知识的累积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他能够创造性、探究性地开展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他具备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能力。因此,新时期教育优质化的实现,其核心在于一大批教师取得教师专业化的长足发展与提高。  4.教师专业化催生研究型教师  在新时期,教师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来实现教育的优质化,这是一个紧迫而又必然的发展过程。专业化意味着教师必须通过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来全面武装自我,充实自我;意味着教师必须以细致的眼光审视自我,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开展学校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挣脱固有的教育模式的枷锁,在摒弃固执的、经验的、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的阵痛中追求教师职业的自我超越,逐步迈进教师的新的发展阶段——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结晶,是时代前进的呼唤。研究型教师并不是为了校长而研究,而是因为需要而研究;不是为了成果而研究,而是因为困惑而研究;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因为问题而研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让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