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手把手教你学拔罐

赵斌,徐文康,赵飞 编著 中原农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作者:

赵斌,徐文康,赵飞 编著  

页数:

193  

字数:

17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拔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适用、简便直观、便于操作的特点,效果显著,易学易用。《家庭生活保健必备手册:手把手教你学拔罐(2012最新版)》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通过详尽的拔罐方法说明和直观的经络穴位图、拔罐操作图,手把手教您学拔罐,有病可治,无病可防,适用于个人及家庭应用。
  什么是福?健康就是最大的福!为了自己的健康、父母的健康、爱人的健康、孩子的健康,请打开《家庭生活保健必备手册:手把手教你学拔罐(2012最新版)》,从学做每一个拔罐手法开始,每天只要花上几分钟或一二十分钟,健康就会伴随着您,幸福也会环绕着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础识篇
什么是拔罐
拔罐的特点
拔罐治病的原理
理论依据
作用机制
拔罐的作用
拔罐的工具
选穴的方法
揭开经穴的面纱
经络的知识
经络的作用
腧穴的知识
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主治规律
拔罐的基本步骤
起罐及相关处理
拔罐的注意问题
拔罐的禁忌事项
第2章 拔罐方法篇
各种罐的用法
火罐
水罐
抽气罐
挤压罐
单纯罐手法
留罐法
闪罐法
走罐法
结合罐手法
针罐法
药罐法
按摩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
艾灸拔罐法
第三章 常见病治疗篇
内科
感冒
咳嗽
发热
头痛
三叉神经痛
眩晕
失眠
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便秘
胃痛
胃炎
肾炎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乙肝
脂肪肝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科
颈椎病
肩周炎
落枕
疖肿
骨质增生
腰痛
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痔疮
五官科
近视
流泪症
青光眼
耳鸣
鼻窦炎
鼻炎
过敏性鼻炎
牙痛
咽炎
扁桃体炎
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
白癜风
湿疹
荨麻疹
带状疱疹
冻疮
妇科
痛经
月经不调
带下症
盆腔炎
产后缺乳
急性乳腺炎
更年期综合征
男科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遗精
早泄
阳痿
儿科
百日咳
咳嗽
遗尿
厌食
疳积
支气管哮喘
流行性腮腺炎
第四章 日常应用篇
烟瘾
焦虑症
抑郁症
食物中毒
休克
煤气中毒
……
第五章 养颜美容篇
附录

章节摘录

  (2)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3)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4)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一般取穴以背部、腹部和四肢为多。若体位不当、移动,或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拔罐。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救。  (6)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疱、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疱、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症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7)在拔罐时,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患者有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热、思眠欲睡等情况,属于正常得气现象。如出现疼痛较明显,或灼热难受,应立即起罐,变换部位再进行拔罐,或减小吸拔力,或选用口径较小的罐具多拔几次。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手把手教你学拔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