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边境论

(日) 内田树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日) 内田树  

页数:

208  

译者:

郭勇  

Tag标签:

无  

前言

  致中国读者  《日本边境论》的中国读者朋友们,首先,感谢您购买这本书。  拙作《日本边境论》能够被翻译成中文,把我的想法呈现在中国朋友面前,我感到万分荣幸!  日本人非常喜欢“日本人论”,既喜欢读,又喜欢写。可以说,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喜欢论述“自己国家特殊性”的一个群体。  我在法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但记忆中似乎没有听法国人说过“其他国家是那样的,而我们法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法国不行”之类的话(只有一次,我听一位法国男性说过,“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法国女人总会表示讨厌”。除此之外,关于“法国人是……”这样概括性的意见,此前与之后,我都没听到过)。  而与此相比,日本人就特别喜欢讨论“日本人论”(“日本人是……”这种概括性的意见就是典型的例子)。也许,这是因为日本人的国民性格非常均匀和统一,用这种概括的形式表达出来,所有日本人都能理解吧。  这本书主要论述了日本人这种国民性格的来源和形成历程,以及这种国民性格对日本的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我在本书中主张: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的“边境”位置对日本人的特殊性具有深层次的决定作用(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思想,之前已经有很多思想家如此论述过。本书算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一个“文摘”)。  中华皇帝居于世界的中心,文明的精华也汇集在那里。从那里开始,“王化之光”向外界普照,但随着光亮的减弱,处于边缘地带的人就是接近禽兽的“化外之民”……这便是华夷秩序的宇宙观。这种同心圆式的宇宙观,不仅中国人有,长久以来,南亚半岛、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的居民也都有。“边民性格”已经深刻地写入了日本列岛居民的民族同一性中。这种民族同一性的特征就是对“自己不具有从零开始创造制度的能力(制度都是从外部引进的)”这种无能的自觉。  “对自己无能的一种自觉”,表面上看具有否定意味,但反过来说,也意味着“对学习的一种强烈欲望”。“我不懂,请您教我吧!”对于这句话,日本人可以毫无心理抵触地轻易说出口,像这样的国民,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国家有(至少法国人和美国人不会轻易这样说,我想中国人也不会吧)。毫无疑问地,关于“学习”,日本人被赋予了一种民族才能(即使这是作为“不能创造新事物”的代价,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能力)。  虽然日本人不擅长创新,但对于学习、模仿、改良却非常在行。其中最高的杰作就要算日语了。日语既使用了表意的汉字,也使用了表音的“假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混合语言。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从解剖学的角度看,日本人的头脑中同时进行着图像处理和声音处理的活动,在地球上,恐怕只有懂日语的人才会如此。如此独特的用脑方式,会创造出怎样的文化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本书中用了大量篇幅进行论述,您不妨一读。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假想的读者群并不仅限于日本人,还包括亚洲各个邻国的读者(中国人、韩国人、越南人等)。我啰啰嗦嗦地写这么多在日本人看来“不用你说,我也明白”的事情,目的就是想让外国读者理解日本人的一些特殊性格。实际上,以这种姿态写“日本人论”的人还是很少有的。日本人写的“日本人论”都是彻彻底底“面向国内”的,对于“不太了解情况的外国人”,所写的关于日本以及日本人的论述,并不多。他们所写的要么怒骂日本人,要么斥责日本人,要么激励日本人,多是从“该让日本人做些什么”的实践角度出发去论述的,而面向的读者群也只是日本人。  有这种书当然好,但是只有这种书的话,对于邻国的人们所怀有的疑问,比如“日本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令人费解’的行为”,就永远无法做出解答。所以,我就想,应该为外国的朋友写一本“日本人论”。  写到这里,我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二十多年前和朋友一起开翻译公司时的往事。当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面向外国人,编写介绍日本文化的书”。在以ALookIntoJapan为标题的一本英语书里,我们为来日本观光的外国游客介绍了“榻榻米上的礼仪”“如何泡澡”“如何参拜神社”“筷子的使用方法”等。那时,我深切感到,在日本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外国人眼里却是民族性的奇风异俗”。而且,这些“奇风异俗”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的风雨洗礼之后,还能传承下来,一定有它的理由。我真的希望中国的读者朋友能够理解其中的“理由”,体会到“日本人也不容易啊”!  接下来为自己做个广告,我还写过一本《街头的中国论》,那是一本“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论”(现在正在翻译过程中,最后的标题还没有确定)。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也存在普遍的疑问:“中国为什么会做出那么‘令人费解’的举动?”对于日本人的疑问,我尝试着以“中国人的行为也有他们的‘原因’”这样一个相互理解的姿态,来为日本人解答。真心希望中国的朋友能够读一读那本书,因为我希望听到中国朋友的批评和肯定,“这里说得不对”“那里说得很好”……  好了,先写到这里,我们在其他的书里再会吧!  内田树

内容概要

  日本人总是喜欢置身于“边境”,在“外面”的世界里寻找自己不可抗拒的“中心”,这个中心有时是某个强大的国家,有时是某种强势的文化等。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日本论”题材中的“日本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以多个视角进行论述,从日本的历史人物到当代思想家,从影视剧作到知名漫画,从日常生活到武士道,明确给出了“日本人是边境人”这一答案,是近年来日本人做自我剖析的“日本论”的代表作品。

作者简介

  内田树,日本人气最高的学者,评论家,武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后担任神户女子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其作品在日本累计销量达数百万册。代表作《日本边境论》获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累计销量过百万,《街头的媒体论》获2011年新书大奖第三名。

书籍目录

一位拥有外部视野的日本学者的论说
致中国读者
前言
第一章 日本人是边境人
 “宏大叙事”已经消失
 日本人总是东张西望
 为什么日本人做不出奥巴马那样的演说?
 日本人不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就不能认识自己的国家
 “我理解你心情”的氛围
 “边境人”的心理状态
 在明治人眼中,“日本即中华”
 当日本人不再是日本人的时候
 那就边境到底吧
第二章 边境人的“学习”效率很高
 “美国的司马辽太郎”
 《君之代》与“日之丸”的根据
 狐假虎威中狐狸的意见
 从起源就迟了一步
 解读《武士道》
 毫无防备地开放的日本人
 为什么打扫厕所也是一种修行?
 学习的深意
 《水户黄门》的戏剧艺术
第三章 “机”的思想
 存在于远方某处的智慧
 极乐或是地狱,都无所谓
 “机”与“边境人的时间”
 武道中“天下无敌”的含义
 不树敌的“我”
 精细地使用身体
 对“现有之物”要“充分利用”
 “学习动力”的退化
 不该知道的,就是知道
 “不在世界中心”的这个前提
第四章 边境人与日本语共生
 为什么不能以“仆”这个人称代词写这本书
 “喂!喂!”所传达的东西
 脾气大到不自然的人
 日本语的特殊性在哪里?
 日本语培育“漫画脑”
 “真名”与“假名”的使用区分
 日本人的使命
尾声
  

章节摘录

  我们的国家形象并不是以“日本应该是怎样怎样的国家”这样的标准为依据而建立的。是不能还是不做?后面再讨论。总之,日本人一味热衷于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其他国家是那样,而我们国家是这样。所以,我们国家应该以其他国家为标准进行改造”,这似乎成了日本人的“固定句型”。日本人根本说不出真正的“忧国愤世”之言。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之后,有人问日本首相有何感想。结果,日本首相的回答是:“美国需要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的协助。”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日本式的发言。当面对“日本在世界上是怎样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时候,日本首相头脑中首先浮现出的是“世界各国经济实力排行榜”。如果日本军事实力,或者学术实力,再或者ODA(译者注: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的缩写,即官方开发援助。)排名靠前的话,那么日本首相首先会想到那方面的“排行榜”,然后据此说明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肯定还会阐述日本在该方面对美国的有用性。某种固有的、不可替代的存在理由,与GDP、军费预算、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无关的、本然的国家状态,在日本人的头脑中是找不到的。  世界各国经济实力排行榜每年都在变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它不可作为考量国民主体性的标准来使用。如果日本发言说:“我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美国建立关系。”那么这句话还隐含着“如果日本经济变成世界第三位或第五位,那么对美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的意思。对此,竟然也没有人感到“奇怪”。对没人感觉“奇怪”这一现象我倒是感到非常“奇怪”。  假设,有位音乐家听说其他音乐家有和自己合作的意向,便说:“作为‘唱片销售排行榜第二名的音乐家’,我也想和他合作。”听到这样的话,大家肯定会觉得滑稽可笑。排行榜每周都在变化,这和一个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从原理上讲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在音乐创作的合作上,应该问清楚的是“我想创作什么样的音乐,而你又想创作什么样的音乐”,对此,大家都能理解。但为什么放到外交关系上,就不理解这一点了呢?日本的领导者从没问过:“我想创造什么样的国家?而你又想创造什么样的国家?”对此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可以说外交关系是一个视角的问题,在原理上讲和经济实力排名没有关系。本来应该阐述“其他国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我国的属性”的时候,日本首相的头脑中却浮现出“世界各国经济实力排行榜”,也许这是他个人资质不够的问题。但是,日本人中竟然没人指责他“奇怪”,这就是一个国民性的问题了。  只有在和其他国家作比较的过程中,日本人才能阐述自己心中理想的国家形象,才能拟定出自己国家的战略,而当独自想到这个主题的时候,就会自动停止思考。这就是日本人显著的国民性格。  大塚英志先生曾经策划过一个让高中生起草日本宪法的比赛活动。高桥源一郎先生告诉我,有一个高中生这样写道:“我们的理想是成为‘中间国家’。”对此,我和高桥源一郎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赞叹道:“了不起!”因为“中间国家”这样的措辞终于“出来”了。为什么会“出来”?因为能说出这种观点的国民只有日本人。我想,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人对那名高中生的观点点头赞同,甚至还会产生“原来如此”的醒悟。因为这个词巧妙而准确地表达出了日本人对国家形象的理解方式。  述自己心中理想的国家形象,才能拟定出自己国家的战略,而当独自想到这个主题的时候,就会自动停止思考。这就是日本人显著的国民性格。  大塚英志先生曾经策划过一个让高中生起草日本宪法的比赛活动。高桥源一郎先生告诉我,有一个高中生这样写道:“我们的理想是成为‘中间国家’。”对此,我和高桥源一郎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赞叹道:“了不起!”因为“中间国家”这样的措辞终于“出来”了。为什么会“出来”?因为能说出这种观点的国民只有日本人。我想,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日本人对那名高中生的观点点头赞同,甚至还会产生“原来如此”的醒悟。因为这个词巧妙而准确地表达出了日本人对国家形象的理解方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此以后我们探讨日本的国民性,《日本边境论》是绕不开的著作。  ——日本作家养老孟司  ★日本人一直把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当做中心,而从始至终总是退至边境的。日本人能够拼命地适应中心的想法,但从来就创造不了中心,这是一个宿命。  ——作者内田树  ★选择一种简单的比较也许更好,一种建立在自己直接感受之上的、用心体验的“比较”。这其实就是《日本边境论》一书的风格。  ——旅日学者毛丹青  ★《日本边境论》从日本人作为边境之民以世界为中心的视点,多角度地论述了日本的独特文化。  ——《朝日新闻》  ★日本人是“边境人”,他们一直在反复地追问“日本是什么”“日本人是什么”。内田树引用了丸山真男、梅棹忠夫等日本边境论“先人”的论述,并且列举了从武士道到自卫队、漫画等诸多事例,巧妙地刻画出了日本人只知探测与“中心”的距离这一“边境人”的形象。  ——《产经新闻》  ★《日本边境论》作者内田树虽为学府教授,但言论著述颇具体制外的生猛。  ——《东方早报》  ★他不讳言自己拾取了前人牙慧,若干角度来自养老孟司等人的见解。比之立意,内田特有的闲谈风格是此书的亮点。  ——《书城》  ★《日本边境论》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日本的国民性,被评论界誉为“日本论的金字塔”。  ——《广州日报》


编辑推荐

  ★《菊与刀》之后,重新认识日本的第一著作  ★上市20天销量15万,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  ★累计销量达1000000册的年度革新之书  ★入选全日本“读过后最有趣的书”,旅日学者毛丹青作序推荐  ★《日本边境论》为日本知名学者内田树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为止,论述日本人国民性的集大成之作。此书在日本国内被《朝日新闻》《产经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长期跟踪报道。  ★中文版尚未出版,就被《书城》《东方早报》《广州日报》《晶报》《中华读书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引起文化圈的广泛关注及讨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边境论 PDF格式下载



  前面也读过几本有关日本的书,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中国人写的,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待日本文化,分析日本民族性格。而手头这本内田树教授的《日本边境论》,却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写的,从日本人自己的角度论述和剖析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那么日本人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呢?内田树教授认为,在日本民族还处在蒙昧阶段民族内核未有成形之时,便被极为强大的邻居中国拉进了华夷秩序这一同心圆结构的宇宙框架,还被贴上了“化外之邦”的标签,日本人所剩下的就只有学习一途,努力向中心靠拢,赶超中心。然而,殊为不幸的是,当其已经能够和中华帝国这个中心平起平坐的时候,西方崛起了。日本人发现,中华帝国这个中心没落了,世界文明的中心却移向了欧美西方国家,他们仍然是化外之地,又一次被迫进入了新一轮的追赶历程。正是基于这种同心圆的宇宙框架,内田树教授认为,象西西弗斯的巨石一样,这是日本的宿命,可以把日本人称作“边境人”。实际上,虽然在毛丹青教授的序言里,引用教授本人的话对“边境”与“边缘”两词进行了对比,并赋予“边境人”以积极的意义,我仍然觉得“边缘”更为贴切一切。

  那么,这种长期处于边境的现实又是如何塑造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呢?内田树教授的论述非常深奥,特别是第三部分“‘机’的思想”更为难懂。按我的理解,边境人的性格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东张西望”。日本文化在成形之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被打断,没能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它没有原点或者原型,也没有绝对的终点,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参照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必须四处张望寻找目标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不了规则的制定者,一旦自己成为了领头羊就会停止思考,茫然无措。内田树教授认为一战之后日本在东亚的所作所为,军国主义并不是始作俑者,而是日本国民根据一战的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是由“当时的日本人在无意识之中所共同制订的”。二是追赶意识。追赶也就是学习的意思,这是一的必然结果,因为一个处于边境地带的国家,只能不断的向中心学习才能不断完善和壮大自身。日本也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善长学习的民族之一,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演变奏曲,会改良、会吸收、会容纳,发展出比中心更为优秀的东西。所以,日本永远都处在学习中,都在追赶的路上。而这也正是日本人“非驴非马”的原因所在。三是距离决定。日本人没有终极意识,一切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中心的距离来决定的。这与一有些相同,也就是说日本人必须根据自己与中心的远近来判断自己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它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而是要根据距离来确定,是比较的结果——换句话说,因为欧美是中心,所以他们的做法就是对的,与此相反的就是错的。而对内圈者展现出从属的、模仿的“内在自我”,对外圈者则表现出优越的、傲岸的“外在自我”,对两者拿出不同的面孔,采取不同的规则,要求不同的标准,这便是日本的两面性。这一点倒是与费教通先生用来形容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的含义有些相通之处。

  当然,作者如此来解释日本人的国民性格的缘由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必然就对。这本书另外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李兆忠、萨苏作为中国人,所写的有关日本的书,是要拼命的走进日本社会内部,从日本人的一言一行中来探究他们如此行为的缘由。他们用的是归纳法,通过对无数日本人行为进行总结,进而得出结论。而内田树作为一个日本人,本来就可以从内部洞察日本及日本人的一切,却罕有的拥有一种外部视野,能够从世界的高度俯视日本,做到了跳出日本看日本,非常难得。所以我认为他用的是演绎法,从日本所处的地位向内挖掘,从日本社会的外在表现向上追溯,从对日本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国家制度的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推导出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找出他们如此行事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还是要回到我所写下的题目上来,即这本书对我的启示。我所谓追赶者陷阱,就是满足于追赶的状态,而不敢、不会和不能成为领跑的状态。从内田树教授的论述中,我可以感觉到他对日本“边境人”宿命的无奈,以及一种无力领跑世界的隐恨和悲凉,这是他对日本深沉的爱。日本,因为没有自己的原点,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已经把“从起源处就落后于人”当成一种设定的、真实的、自然的状态,活在这种状态的束缚之中,掉进了追赶者的陷阱。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认命了。而现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是规则的制定者,中国也已经沦落到与日本同样的边境地位,都奔跑在向西方学习的路途中。与日本不同的是,我们曾经是中心,曾经辉煌过,是被追赶者,由于我们在中心养尊处优得久了,天天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睁开眼时已经被甩到了世界的边缘,成为了追赶者。而如今,我们已经沉沦了将近二百年,这样的状态持续久了又难免会麻木不仁,妄自菲薄,会丧失自信,丧失勇气,会对自身曾经的光荣与传统产生怀疑,变得否定自己的一切,只是习惯于一味的追赶,满足于追赶本身,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追求与中心的一致而追赶,却忘记了原来追赶的真正目的。比如,我们的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不是为了改革为改革,固然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并不能因为暂时摸不到石头,就要停下来去找石头而不去过河。

  大象拴久了,一根麻绳就能让其乖乖就范,这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我们现在的确仍然在追赶,但我始终相信,我们一定会完成追赶,实现复兴,成为超越者。看了内田树教授的书,让我担忧的是,如果我们也象日本一样把追赶当成自己原本应该的状态,我们将会永远失去作为领头羊的感觉,忘记了如何领跑世界,甚至会象日本人一样对超越产生恐惧,也掉进追赶者的陷阱。当有朝一日我们真的实现了超越,重新成为领跑者,却“提剑四顾心茫然”,找不到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理想,失去了民族独创的能力,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这确实值得我们警惕。也特别期待我国也能有内田树教授这样的人,在掉入这样的陷阱之前,来警醒国人。


日本是一个很喜欢佯装和狡辩的民族。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喜欢东张西望,喜欢装作不了解对方的规则以捞取实惠。这只是一些形式表现,本质上就是“现实主义”。虽然同在儒家文化圈,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儒家思想的仁义廉耻根本不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
  
在这里,先说一下作者提到的劳伦斯.托布和“儒教圈”共同体。对于劳伦斯.托布和他提出的“儒教圈”共同体本人并不了解,但是“儒家文化圈”的说法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儒家文化圈”也就是“汉字文化圈”,简单地说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使用汉字的国家或地区,不外乎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劳伦斯.托布所说的“儒教圈”共同体,个人并不看好,虽然“儒家文化圈”和“儒教圈”共同体所涵盖的国家和地区大致相同,但是就集团本身的紧密程度完全不同,共同体的紧密程度显然大大高于一个文化圈,共同体的形成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强有力的核心主体,而这个主体只能是文化的辐射核心——中国,而中国目前对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凝聚力显然不够强有力,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自身不够强大,二是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言归正传,接着说日本的佯装和狡辩。能够充分体现这一特性的有两个妇孺皆知的事件:捕鲸和参拜靖国神社。捕鲸是对国际社会和国际规则的佯装不知和集体失聪,而参拜靖国神社已经成为了中日外交关系中的一张王牌。如果说捕鲸事件是由漠视到选择性地无视的佯装,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完全无所谓仁义廉耻的“现实主义”。其实,日本人不仅善于欺人,还善于自欺欺人,书中,作者关于日本和日本国民对于自卫队和军事同盟的理解,让人大跌眼镜也大开眼界,一个民族能够不惜颠覆尊严与耻辱来满足自慰式的心理安慰也算是“极品”吧。
  
作者似乎抱着一种“望子成龙”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来论述日本缺乏国际担当,每每遇到要站在国际立场上进行选择的时候,就会顿时陷入思维停顿。其实也没用什么好怨的,当惯了奴才的人总很难成为主子。日本基于自身利益,而不问青红皂白地巴结亲密强者的心性,估计是很多民族都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作者说,这是基于“先生存下去”的现实需要,在我看来也不尽然,如此这般地活下来或许是个理由,如此这般地活著并能自个觉得心安理得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这种心安理得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也无所谓。如果更深入地探讨这一点的话,个人觉得封闭的岛国生存环境是这种心性形成的重要客观原因。长久以来,封闭隔绝的岛国环境不仅要求居住者物质上的自给自足,心理上也机缘巧合地形成了一种心性——自欺欺人式的自我心理安慰与满足。如果这样的日本一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没有什么不妥,不同的是自觉不自觉的日本与世界有了联系,既想坚持自己固有的品格,却又不得不在意世界的看法,于是乎矛盾便产生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对于这种矛盾的解决是一种佯装和狡辩的手段。
  
还有一个例子,在书中作者对于日本国民对于日本战死军人评价各异的态度表示疑虑。其实,尖刻一点说,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有点佯装(毕竟作者自己本身也是日本人,哈哈)。这本不是什么值得思量疑惑的事情,答案很明确。日本人所参与的战争,且不用讨论战争性质的正义与否,只要看看战争结果便可找到答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并没有通过战争实现开疆僻壤的侵略目的,不止如此,还拖垮了日本经济、丢失了北方四岛、沦为了美国的“军事同盟”,这样的战争结果,对于日本军人来说自然没有什么功勋、荣耀、敬仰可言,评价各异更不足为奇了。
  
总之,这是一本很不错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小书,虽然很多观点并不是作者的原创,但是作者用心挖掘联系,并用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给出了通俗的解读,值得一读。


在知日上看到内田树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就决定买他这本边境论。写得真的很不错,把日本人作为边境人的性格特点都描绘出来。赞!!!!!


真的很不错,相对于本尼迪克特的外国人眼光,内田树先生的本国视角让我们这些外国人更好的了解日本这个边境国家。


一直以来,对于日本,总是有一种民族仇恨感在这里面。有时候想不懂,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因为美帝的支持就让他们如此猖狂了吗。看了这本书后,多少有点知道了,这是“边境人”的一种民族特征,他们没有自己的标准,只有“世界标准”所以他们也要这么做,因为别人要这样,所以我们也要这样。。。里面第三章,对于哲学的一个解释和说明,多少有点费解外,其他几个章节,有趣,深刻,是一本不错的书籍。是本值得在看一遍的书。


看了《菊花与刀》后,再看《日本边境论》,你会发现日本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恨,至少它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东西!


近期想去了解日本,为什么这个“边境民族”近代如此优秀?


拿来和菊与刀比 是在是作贱了这本书 菊与刀是个外国人看日本人难免不够透彻还落后于时代 这本书里观点客观 从各个角度看日本人 我觉得算是写的很好的


很好很深刻的一本书。书中从全方面铨释了日本人的内心到至外的“全部”心路,其认识之深刻和独到,令人掩卷沉思,是“赞”还是“贬”,抑或是我们应该怎么怎么样?内心触动非常大,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日本国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写得是非常精彩的。


日本人呢文化的比看书


对日本有了些许了解 武士道精神 漫画脑都很有意思


认识日本人,了解这个民族,为了永远能打败鬼子


不像菊与刀那样理论,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日本的内部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件事一种人都不是真正的了解。看了之后,觉得有点知道日本人了


很喜欢日本的文化,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日本。铁葫芦的书没的说~


虽是敌对民族,但是日本人身上有我们不得不赞叹的优点


重新认识日本。


新观念比较多,不错,对华夷世界的分析到位,后半部分讲日本的道和机,不完全认同


内容虽无较大创新,但比较全面的剖析了日本的国民习性。是一本了解日本的好书


这本书,正如副标题那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也反思我们自己,该如何认识?


认识日本


作为认识日本的一本书,不带色彩分析,整体上还是相当不错的,适合那些不偏激的国人认识日本的一本书,还是不错的。


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认识日本的好书,唯一的看着心烦的是太多的标点符号,太多的双引号及备注。


想了解我们邻国——日本的国民,一定要阅读这本书。作者写的非常深刻。


阐述日本的民族性很是深刻


观察角度和我们不同,但也是了解日本的一个途径


了解日本的不二选择


了解日本的重要参考书


很好,必须要了解小日本,然后灭掉它!


值得一看,可以对日本有一些了解


对于了解小日本非常有帮助


了解日本,正确对待


刚买回来随便翻了几页,翻译得很自然,有些见解也是未曾见过的。期望能从这本书上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


是经人推荐而买的.一翻,很喜欢.经典


在微博上看到毛丹青老师推荐,所以买了这本书。但是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作者很多观点不是其自身想出的,而很多是摘录前人观点。


书的内容写的很好,让人看了很感动,也很真实


很不错的书,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推荐看看


好书值得推荐,不过收到书的当天就大幅减价。


读起很有的一本书 但是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完 推荐


铁葫芦的书,肯定好。


书果真不错。值得一看


书也在我这现在。。没时间看呢。。当床头书看看是不可以哈


出差了书还没看到,应该还不错


看老公孜孜不倦地阅读,应该是本不错的书。


包装很好,书也不错,很满意


刚拿到书,还没来得及看,但是感觉都还不错,


真心喜欢,快递给力


喜欢咯,质量也很好,而且快递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


叙述严谨,内容翔实,观点鲜明,值得一读。


还没有读 很期待


这本是写得不错,就是读起来挺拗口的,用日语的思维去阅读会容易理解点。。。


还未读,期待……


今生做了炎黄子孙,幸甚!
阿弥陀佛!


老公老早就让我买了,可以一直没有出版,现在终于出来了,非常期待


内容一般,没有自己新的理解,这是作者自己说的原话


比我想得要薄了一些,还没看完,作者还是很客观的。


还行吧,支持当当了。


铁葫芦图书出品,都是精品。


还没看,比较期待内容


比较新的观察,可以一看!


看了一半,还行,比较忙,后面的以后再看


铁葫芦出品,值得信赖。


看了三分之一,还好。


排版有点松


都还没看,听说不错,先买来


应该蛮好看


满意赛


看了豆瓣买的,自己感觉,偏随笔,有一定文艺性


还是比较可以的一本书 有点偏颇了


初略看了一部分,很不错


帮老公买的,质量很好。


准备细读,买到很高兴


买给老公看的,已经看了二三十页了,应该还可以的


還沒開始讀。應該不錯。。


还不错,内容比较少,权当多增加点打发时间的材料了


写的很诚恳


不算厚的一本书,感觉定价是贵的...期待内容吧···


很不错的书,设计也很不错


塑封都还没开呢~没时间看


什么书都买,准备在办公室开个图书馆


看看日本鬼子想干嘛呢


没有想象好


   我没什么深刻的思想,自然也不便对这本书做过多的评论。要说有什么想法的话,这本书确实是研究“日本人论”不可多得的佳作。篇幅不长,言语幽默轻快不晦涩,要不是有“旅欧”背景的日本作家,或许还真写不出这样“平易近人”的文章。
  
   由于没看过原文,也不好评论译者翻译的如何。但是,有一个词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译文中反复出现的“东北”一次。日文原版中真的写的是“東北”么?亦或是“満州”一词,译者不愿意原文翻译?
  
   第一:除了在中国大陆,美国、日本、欧洲的学术文献上,凡是谈及中国的东北地区,都是用“满洲”一词。说远一点,我党在解放之前也常是用“满洲”一词,很多机构冠以“北满某某机构”“东满某某机构”等等的字眼。
  
   第二:“满洲”一词用法已久。“满洲”一词原本不是地名,是部落名,更确切的说是“建州女真”的部落名。清朝建立之后,慢慢演化为地名,“黑龙江”、“盛京”、“吉林乌拉”三个地方被统称“满洲”。如果加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区域的话,被称为“满洲利亚”。
  
   那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说细一点,汉族人,不愿意讲中国的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呢?
  
   无非以下几点原因:
  
   1:曾经存在满洲国。满洲国里到底有多少满洲族人参与了,高官里除了溥仪和少数宗室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汉族人。日本人借用了“满洲”一词的地理含义而非“族群”含义,这一点,汉族人很容易搞混,汉族人也不愿意深究,姑且将错就错。
  
   2:满人曾经统治中国。汉族人的悲哀就是经历过两次“亡国”,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但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硬说是“中国的王朝”。
   而教科书教导我们,“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满洲人对汉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是,他们不愿意去探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案,是谁领导了这个惨案。同样也不知道谁是“剃发易服”的始作俑者。恰恰都是汉人。
  
   3:清末明初,山东、河北的汉族难民大量涌入满洲,使得满洲莫名其妙的成了汉人的“故乡”,自然也就不能称作“满洲”。
  
   不能再扯远了,在扯远了又会被一群汉族人攻击,不愿意跟他们扯淡。
  
   只能说,将满洲翻译成“东北”,是不严谨的,虽说是习惯,但是这个习惯是强制性的(关于怎样强制,这里就不写了,反正写了也被删),甚至是带有“遮羞”性质的。
  
   收起大家可怜的自尊心吧,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
  
   人家日本人都比我们勇于承担,中国人就不要舔着脸说人家忘记历史,不敢承担责任。
  
   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余的国家和民族比中国更会隐藏历史真相,给子孙洗脑的么?
  
   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余的国家和民族像中国一样犯了错误不敢承担的么?
  
   我想,提出一点儿反对性意见,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难的吧?


  书小,对我来说并不易读。
  年前就拿到手读了,大约前两章读起来还是比较愉快的,作者提出的观点也很有趣。虽然这种观点原来在心里就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被这么详细且反复论述出来的情况还是头一次遇到。
  到第二张后半段渐渐就读不下去了,然后一放就放到第二年(今年)。
  不知道是因为作者想要描述的观点越来越“日式”难以理解,还是翻译出了岔子。读到第三章时已经是囫囵吞枣的状态了。我自觉不是个心细的读者,可也能很轻易地挑出好几个没法理解的词语了。
  然后今天想着这么薄的一本书也不好一直放着不读呢,然后硬着头皮读完了第三章。
  第四章关于日本语和日本漫画的内容很有趣,也是早已了解的知识,但是作者给出了更有意思的解读。这里就不剧透,也是因为我一两句话不好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妙处。读到第四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了解日本人以及日本人的心境有着画龙点睛的好处(前提是你先画好龙,我最多也就是画出龙头的感觉吧)。如果放下“民族中心主义”的身段,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无论怎样读关于日本人的书,看日本的动漫,日本人写的小说,还是觉得很肤浅地认识日本的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认识还是需要行动的,不过也没很大欲望吧,所以看完这本就不看介绍日本的书了。
  不过还是推荐一下吧,跟菊与刀比还是有进步的。


  这本书是一个好友推荐,也是今年深圳读书月的推荐书目之一。这是一本关于日本国民性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书,但归根结底,我觉得它其实是一本有关哲学讨论的书。
  边境,其实是“边缘”的意思,既是地理上的边缘,也是文化上的边缘,既是中华的边缘,也是西方的边缘,但显然,这里主要说日本是中国文化的边缘。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占了全书1/3的篇幅,是对日本作为边境人的现象描述,我理解就是一句话,“不敢为天下先”。第二章是第一章的延续,从对日本国旗国歌、狐假虎威的寓言、“武士道”、戏剧《水户黄门》等的分析,实际上是说日本在权威(这里主要指相对于边缘的“中心”文化)面前匍匐在地、不假思索。
  前两章是铺垫,是“破”,“破”什么?西方有先哲,中国有圣人,而日本只能亦步亦趋,这是作者不服气的。第三章是全书的本意,是“立”,“立”什么?作者认为,“先知先觉”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日本人其实也能行,而日本“边缘”背景,本来就善于“学习”,应该更行。——一个十分勉强的逻辑。
  之前看《菊与刀》,在分析日本文化的“自我修炼”一章中提到,“在‘圆通’的境界中,在人和他的行为之间,连一根头发那样的空隙都不会有”,本书中把这种境界叫作“间不容发”,这是作者从日本禅宗中借来的一个概念,原本是用于“武士道”的。第三章的分析就是从“间不容发”这一概念开始出发的。在本章,作者对“学习”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学习是“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是一种不带“预期目的”的本能行为(而不是《水户黄门》中那样唯师傅是瞻),就像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一书中的“野生之人”,并不是预先制定某种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收集必要的工具、材料(作者在前面《水户黄门》中对徒弟“无力选择”师傅的分析正是此意),而是“充分利用现有之物”或者“这个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当初捡它真是捡对了”(作者在前面对“间不容发”的分析正是此意)。书中提到,对这种“先知先觉”,在西欧的哲学中叫作“先验”(康德叫“物自身”),按黑格尔的说法,所谓“学习”,本质上就是自我发现,即后来发现自己体内已经存在的东西(即“有图纸”),海德格尔把“学习”定义为获取“自己从根本上已经到手的东西”(是黑格尔观点的另外一种说法,其实中国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印度的哲学“行动但不期望结果”也都揭示了类似的哲理,只是作者没有提到)。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本书中特别强调自己与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不同,他认为人的“先知先觉”是“没有图纸”的。不清楚作者为何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感觉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因为从全书看,这个不同并不影响他所要表达的观点。


  怎么说呢,看了之后对日本人的印象只能贴上几个标签:会学习但不够上进,语言造就文化,不怎么会外语等等。
  相比菊与刀没那么主观和偏见,但是我希望看到描述日本人日常生活细节的书,希望有这类书的诞生。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也许在这之前,你从不曾意识到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力量。但是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惊叹这是怎样一个优秀而严谨的民族。惊叹,进而惊惧! 这里并没有妄自菲薄之意。相反,作者通篇都是在分析在自己看来,自己民族所不可逆变的劣根性。但越发如此,越发是让人感觉到害怕。这是怎样的一个懂得自省的伟大民族! 读透此书,自然而然会解决诸如一个历史远不如我中华民族的国家,是如何会有如此惊人崛起的速度的问题。 在这里不知道要刺痛多少“爱国主义青年”骄傲的廉耻心。你们当然可以来将我讨伐,如果我是日本车你们甚至可以来将我焚烧。但是别操蛋了,你们都不知道你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你们连知己知彼都无法做到。
  


    《日本边境论》陆续看了一个月,终于看完了。看完全文,我以为我记住了些什么东西,可惜我什么也没能记住。
  
    记得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整本书,没有故事,但全部都是人影,群居的日本人,有自己民族特性的人,聚在这里,让这整本书生生地活跃起来。
  
   他们是典型的边境人,他们不擅长创新,但对于学习,模仿,改良却非常在行。他们处在边境的位置,能够拼命适应中心的想法,但却创造不了中心,他们遵照世界标准为自己画了一个框框,谁也没想到过要跳出框框。这个框框的形状就是他们展现给其他人的自身形象,他们不懂得,其实自己站在那里的轮廓,活在那里的姿态就足以构成其他人对日本人的认知。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让自己本身去定格成别人心中的印象。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感悟日本的文化,确实发现了日本人的名族特性。就语言文字来说,他们借用但不引用,他们不会凭空捏造事物的原型,他们需要参照物,变同化为异化,改良出能贴上自己标签的东西。
  
   九山真男先生把日本人对“外来意识形态”作出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国民性态度比喻为一个音乐术语“固定低音”。外来的主旋律在日本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奏响,而是在低音部出现一个音型,对主旋律加以修正,与主旋律一同奏响,而且那个低音音型以固定音型的形式执拗地反复出现。于是这首曲子扬名于世了,谁会真的去在乎这个创作的过程呢,于是日本跟外来国家一起登台谢幕,接受了听众的礼赞,事实上,即使将整个曲子创作的过程公诸于众,日本人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谁能说加工的过程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呢?
  
   边境人最不缺的一种本事就是“何患无辞”,这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本能,宿命不可更改,但上帝是公平的,自会给他们一种保护色,参与到这个世界的角逐中,这个偌大的竞技场,永远不会少了看客。
  
   日本人在变化,但是,变化的方式不变,他们被这种固定模式所诅咒一味接受外来思想,方法影响的集团,想保持这个集团的同一性,只有不断地重复这一自我主体性。
  
   就像顾城的诗里说道的,为了避免结束,他拒绝了开始。
  
   日本人也是这样,他们不敢妄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他们的民族患有一种强迫症一样,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仰,他们要保持同一性和有序性,一旦有人走出了那个预设的圈子,整个民族便方寸大乱,处于一种水深火热的混乱中。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边境位置息息相关,他们不像在中心地带的民族,可以推陈出新,他们只能在那个边缘,进退维谷,之能采取最保守的方式谋生,无法前进,拒绝后退,那么便只能在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向上发展,刚好“举目皆是光”满足了他们所有的想象。
  
   自然,因果循环,因利势导,因为他们身处边境,所以只能局限发展,但是也因为他们习惯了局限发展,因而无论在哪个空间都愈发边境了。
  
   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幸运,自然因人而异了。
  
   我唯一确定的幸运是,我读过这部作品,见过日本人的魂。
  
   总觉得译者毕竟是从自己的民族出发去解读内田树先生的这部作品,自有他的局限性和偏见性,引用作者的的观点来说,这也是一种边境性,译者处在以作者为中心的边境位置,呈现的并不完全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本色。当然,我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自然窥见的更少,无论之于译者还是作者。
  
   最后,处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想说:
  
   如果说任何一个国家,国民都以自己固有的形式患着疾病。那么日本的疾病在于游移不定,东张西望;中国的疾病在于坚定不移,顾全大局;美国的疾病在于隔岸观火,利益最大化。
  
   谨以此只言片语,感谢内田树先生的原作,郭勇先生的译作,以及好友提供的读本。
  
  
  


  最近在读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日本人很喜欢写这种民族反思的书。(还是因为我关注日本比较多?)
  
  内田树一直是我喜欢的博客作者。大学里,日本教授常拿他的文章来作我们的教材,和我们讨论他的观点,顺带讲点日语文法。他本身是学法语的,所以行文总会带点让人觉得不洋不土的小幽默。他的博客倒不是说有趣,但常可以引起读者的脑力激荡。
  
  说起这本书,刚出日文版的时候就一直想读来着。只是当时的日文水平还没到那么自如的程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观点。比如他对日本国民性的看法。通常人们谈到国民性,或者说民族的特点,通常都会认为是普遍的,至少在我的看法中,是比较固定的一种东西。而他认为日本的国民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此同时,却有一个统一的变化规律。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国民性”如何“变化”,变化套路都是一样的。
  
  中华民族何尝不是一样?
  
  日本人总爱“东张西望”,也很喜欢新的东西。所谓的东张西望,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日本人古时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崇拜,到了民治维新对欧美思想文化的吸收,再到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跟随;二是说日本人喜欢拿自己与他国的对比。
  
  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的吧?劳民伤财举国之力兴办各种华而不实的盛事,却赢不了名声。成天拿GDP和虚伪的幸福指数挂在嘴边,和发达国家攀比。仿佛像一个阳痿的猥琐中年男子,只有通过“露阴”才能达到勃起。
  
  他谈到为什么日本人为何做不出像奥巴马那样的就职演讲。问题在于日本人总是对新的东西更感兴趣,而不对祖辈留下的文化和历史留下来的精髓进行思考。奥巴马的演讲中会谈到先烈们是为了某个理想而建立这个国家的,而日本人却从来不会在诉说古时武士与高丽国战斗时,联想到他们的这些作为是为了建立一个更美好的国家。
  
  这不是我朝的毛病吗?
  
  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日本军人,到底是“救国英灵”还是残害人类的恶魔,在日本社会没有统一的说法。这就造成了价值观的断层。
  
  反观中国不也是这样的吗。历史教材中所讲到的,就是真相吗?刻意的淡化、甚至掩盖某些历史事实,使得下一代对这些历史的解读和认识不够,谈何反思和改进。别说让下一代对于这些问题一探究竟,就是公众在国内讨论这些东西也是不被允许的。久而久之,这个社会多少会变了味道。
  
  日本的确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十分相同的地方,被所谓的“中华文化”深受影响。我们姑且把这“中华文化”笼统地归结为儒家文化吧。《日本边境论》中引用川岛武宜的论点:日本社会的基本精神,不是从“以个人的平等、互相独立”的立场为基础,而是“在整体中谋求和”、“追求大和”。所谓的大和就是不惜牺牲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以谋求整体的和谐。这不就是中国常说的以和为贵吗。唔,或许应该称之为和谐社会理论?这种表面上的和谐往往会掩盖了许多应该被注意到的事实。
  
  
  
  
   转载自:http://www.productdictator.com/2012/09/%E4%B8%AD%E5%9B%BD%E8%BE%B9%E5%A2%83%E8%AE%BA/


  读完了菊与刀立马就接着读了这本,说实话更喜欢菊与刀,醍醐灌顶。虽然书作已有几十年,但更加透彻一针见血,方方面面。我从小就看日本动漫,有些情绪理念不是很能理解,以为只是动画人物的个人特点罢了,后来才知道那是日本人的国民特性。
  就翻译来讲,日本边境论里有些句子确实看着纠结。不过我自己浅薄的阅读经历应该是主要原因吧。不过讲的东西到是挺好懂的。之前读菊与刀,颇费了一番脑筋。这本相较而言就読みやすい。值得一读。


  努力克制着自己想看完这本书再做评价,可以是看到3分之2处还是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像像作者开始说的一样,毫无系统可言,没有什么自己独到的观点,都是借用前人的结论。因此此书显得空洞,读了以后我也不知道我学到什么,有了什么感受,唯一感觉到的,就是作者的这个标题日本是处在边境上的民族。
   可是我就不明白,日本满足于一个外界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日本人就会踏踏实实实践这一标准。可是书里又说,日本处于“华夷秩序”的夷,中华皇帝的王化之光到了夷这个地方已经是微弱的了。所以日本人索性就把自己当夷,而可以独特发展,日本人往往会装作不了解规则。试问从边境性的同一源头推论出的两个结论不是自相矛盾吗?书中还有很多至于此类的自相矛盾的地方。
   通读此书,概念上多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为了证明作者的正确,作者不惜绕来绕去,把原本简单问题不惜弄得极其复杂。好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反驳者才会无的放失。所以觉得作者好辩犹如发表在报纸期刊上的社论、笔战。而近似诡辩!


  《日本边境论》这本书拿在手里已经很久了。铁葫芦邀请毛丹青教授等人推介此书,有幸参与了那次活动,并获赠此书。读完之后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该如何下笔,此后接连读了司马辽太郎的《丰臣家族》、《近世日本的正常生活》等书,感慨便愈发多了起来。
  
  不论是日本人自己的反思与总结,还是国外对日本的研究与探索,他们都走着同样的理性之路,既不歇斯底里也不慷慨陈词,有些机械化的研究与总结有时让人感觉似是电影里的旁白。恰恰是这样的反思才不至走偏不至被感情左右而有所偏颇,才会被广泛传播,也才会引发其他人的思考并促进进步。
  
  看邻居家的故事,读邻居的总结,难免会想到自己,想用它来照照自己。这样的想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摆脱不了,擦都擦不掉。
  
  内田树教授在书里谈到日本总结自己的历史及国民性的书籍多如牛毛,他写这本书也没有多少自己的创见,不过是对前人们的总结与归纳。中国也有这样的书籍,像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等,只是有的褒义过于明显,有些在愤激的道路上走得太远,真正客观的反思倒不怎么见到。能够既看出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不足,又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火把的反思,更是少之又少了。
  
  关于宏大叙事,内田树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少了,他愿意做一次。其实在中国宏大叙事一直是主流,不过是假大空的代名词,研究上的宏大叙事也并不见少,鲜有出成果或者让人待见的成果的。真正让人能够起些兴趣的多为微观上的研究,细碎得多,能凑成整数的少。曾经有学者感叹自钱穆、陈寅恪等人相继去世后,中国真正的宏大叙事便消失了。现在的学者拘泥于一瓦一片,只低头栽树,不抬头看森林。
  
  如今,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社会浮躁之心日盛,学者们要不依附于政府,尽挑不负责的言论为其背书,要不靠近民粹,选激进的言论以动民间。中正平和的言论少之又少,能够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更是凤毛麟角。像内田树《日本边境论》能够在日本大卖的博客体的书,在国内则几乎见不到。近些年来,火的倒是那本《中国人可以说不》,令人跌破眼镜。对于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或者中国现象之反思,理性的声音仍旧显少,要么归于传统,要么归于官僚的破坏,要么归于奴性,要么归于劣根性,笼统而言以偏概全,既不能指明以方向,又不能深入人心。
  
  中国社会学等学者不太关心中国人是什么,中国人该往哪里走,中国人缺什么,中国人有什么优点,中国人左中国人右等问题,倒是韩国人金宰贤写了本《中国,我可以对你说不吗》来看中国,日本人加藤嘉一也在不断地写中国,前段时间大火的彼得·海斯勒《行路中国》和《江城》都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中国。我们自己的作家及学者叙述自不能避开中国,只是总难听到理性的声音,这点极为可惜。
  
  由于普通人难以从宏观上来思考国民本身,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概括,学者的研究与观察就显得极为重要。这种研究不能充满感情叙述,需尽量的在数据及现实本身上做客观陈述与理性分析,能够身在此山中而观在此山外,有当局者清的自觉。显然,这样的要求在当前还有些强人所难。
  
  内田树先生的论述是没有太多感情波动的,他的陈述有时竟会显得枯燥,皆因祛除感性形容之后的理性文字并不能够很是打动读者,有时候会让读者阅读起来感到有些障碍。只是这样的陈述才会使持有各种观点的读者真得从其干巴巴的文字中思考:我真的是这样么?我们真的是这样么?
  
  在讲到日本人的边境心态时,内田树并没有感到自卑,他觉得日本人先师中国再师欧美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倒对日本人善于学习的本领感到自豪。在他的眼里,大多数日本人也是如此。他期望他的书能够被翻译成英语。译者在书里曾说可能是作者笔误,其实不然,内田树确实是希望他的书能够被欧美等国的人看到,因为在他的眼里,现在的中国倒处在了文化的“边境”地带,在日本人眼中,欧美才是真的世界中心。如果很久的过去,日本以中国边境自居,那么,现在他们以欧美边境自居,至于中国则成为文化的荒漠。
  
  其实,这样的心态并不只是日本所有,中国也是如此。在中国的教科书中,谈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时候,很自然的便将日本划归了其中,显然觉得日本与第三世界的中国并不处于一个文化的范畴之中,并不能相提并论。以第三世界老大哥的心态自居,不知是自甘堕落,还是骄傲有加。
  
  在内田树先生眼里,日本恰恰是因为它的独有心态,恰恰是因为它从没把自己当作过世界中心,日本人才能够对学习持之以恒,能够放下身段,对那些优秀的文化予以吸收,成就了现在独特的日本。他说日本人总是对比他们强大的国家不设防,这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人对强大表现出来的接纳令人动容。
  
  相较而言,中国则复杂的多。由于从贵族没落成乞丐,从中心没落成荒原,改不掉骨子里的优越感,难以心平气和地学习他国吸收他国的文化。以高人一等的心态去吸引他国文化中的优秀分子与以低人一筹的心态去吸收他国的优秀文化是两码事,中国习惯了前者而对后者仍旧感到不适应。
  
  这在摇摆的中国政策、学者心态、国人言论上都有体现,既觉得传统还是可以继承的,又觉得西方文明不可不学,既想靠近,又想远离,不断地摇摆,继而开始心浮气躁。与日本不同,中国仍旧没有找到一条文化前进之路,而日本则已经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学习传统。
  
  内田树先生的日本边境论与其他解读日本的书籍一样,都是对日本独有文化的解读,这是在他们的文化已经被自己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使有些地方不被看好,也是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中国则不然,有人全盘否定历史,有人全盘否定中国人,没有谁能够说明白到底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中国人学习的态度。中国人的劣根性被多次提及,这显然既不能促进中国人向前走,又有些堕落的自暴自弃之感。
  
  内田树写日本人如何如何,日本人大概会笑着认同,说,啊啊,我们原来如此。如果写中国人如何如何,中国人估计会痛苦地喊,啊啊,我们就是这样令人失望啊。这是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的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一种是让人感到绝望的。
  
  在日本人面前,我们失去了方向,混沌一片。
  


  广州淘宝商城,全部宝贝五折优惠:
  http://448961631.qqku.com/ 期待大家的光临
  淘宝商城软件代理:
  http://shop70913199.taobao.com/
  


  文/郭玥 历史上,日本人始终处在时代的光照边缘,神不守舍、东张西望。对流行的世界标准总是一拥而上,对传统的古人智慧则弃若敝履。国人和世界合唱,作者内田树和自己独吟。《日本边境论》便是这样一部具有外部视野的日本本土学者的论述,一部建立在直观感受上的、运用简单比较法的著作。全书引用了丸山真男、梅棹忠夫等“先人”的论述,并且列举了从《武士道》到自卫队、漫画到戏剧等诸多日本特有元素,巧妙地刻画出了日本人只知探测与“中心”的距离这一“边境人”的形象。
  
  内田树在日本出版界被称为最擅长于将生硬晦涩的思想嚼碎后再传达给读者的“日本大叔”。他在《日本边境论》中也延续了特立独行而又不失搞怪的风格,一直在反复地追问“日本是什么”、“日本人是什么”。他时而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时而又强调感性捕捉,甚至还带着点无厘头的意味,很有种评论界“潮人”的感觉。特别是其独特的重复性叙述也受到日本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整体而言,日本的智慧道德比西方先进国家低落,但国民性中最致命的问题不在于知识水准,而是人民对封建社会人际关系中权利的服从态度。”这种权力支配及服从所衍生出的人际关系是日本人面对西方人时自卑的根源。而在日本,除了地缘上的物产贫瘠外,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以及台风时常袭扰,日本人对自然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从而也形成了日本民族中的“因时而动,知难而进”的民族性格。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位置的周边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边缘化也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前些年,悲观情绪向日本政坛及精英层中蔓延,日本被排挤,将沦为二流社会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些日本学者认为,悲观情绪源于从中心到边缘位置转换所造成的心理落差,而随后日本外交遭到美国种种冷遇,则是引发其心理落差感的导火索,日本在追求实为美国化的“国际化”时,丧失了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国民性格和国家精神。而内田树的观点则不同,他认为日本人一直把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当做中心,而从始至终总是退至边境的。日本人能够拼命地适应中心的想法,但从来就创造不了中心,这是一个宿命。
  
  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担忧日本边缘性的国民性格?这也离不开日本自二战后在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依附美国的背景。如今俨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打过的日本,其表现确实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一边倒的政治,以及“只要不违反法律就什么都能做”的侥幸心态。在政治上,日本在世界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举足轻重,反而因为二战遗留原因而处处受限制:受所谓和平宪法的约束,不得行使“集团自卫权”,不得派兵至海外作战龙虽然投入巨款从事海外援助,却只换来中韩及东南亚各国的反日浪潮。在经济上,日本社会愈发弥漫的金钱至上主义也让人深思。
  
  以“物寂”为精神底蕴的日本是个忧患意识极强的民族。“被边缘化”从客观上讲还是其忧患意识的一种写照。日美同盟关系的基础依然很稳固、日本仍然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综合国力与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可以认为,内田树的思想,来自于一种对过去繁盛时光的缅怀。日本在江户时期长达200多年稳定统治,以及由此所生发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确实让当时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作者的这种“被边缘化”的担心,以及该书在日本的畅销都折射出日本民众的渴望和政府目前面临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外交的未来走向。
  
  作者将日本最大的国力概括为学习。但究竟该如何“学习”?作者引入了海德格尔关于学习的定义——“学习”是获取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并认为这才是成为世界中心的根本。面对日本人该如何学习上,作者也提出了几点要求:如独立不羁、先知先觉、时间意识和“不树敌”等等,这对现今中国在崛起道路中所碰到的难题仍有诸多可供借鉴之处。比较而言,中国受美国影响的层面也不比日本少。内田树书中所提到的现实问题,中国大部分也有。比如:要培养具有国际观与国际视野的国际人,教育应该如何改革?民族主义与爱国心,以及本土化该如何把握?全盘西化还是尊重传统?等等。
  
  内田树以局外人的姿态俯瞰和纠正,企图为日本一直以来的边缘化国格整容。自认《日本边境论》只是前辈诸多经典著作的摘编——该想法也是日本人作为“边境国民”的无力感的体现——同时欢迎更多不同意见的提出和反驳,认为这样才是真正自强自立、自省自悟的国格。也许对于“坐立难安”、“东张西望”的日本人来说,这本书让他们再次暂时找到了整容参照的“标准形象”。但依作者来看,这是否能上升为日本的国民意见,尚需时间来检验。
  
  内田树自认操五成胜算。如若“梦想成真”,恐怕那时人们除了《当心村上春树》(内田树作品)外,更要当心内田树了。
  
  


  关于日本的论著,着实看过不少:美国人写的、中国人写的、日本人自己写的;专业的、随性的、老的、少的,等等等等。其论调不一,但对日本人性格共性的概括还是比较一致的。因此看到这本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书能有什么新意呢?
  
  事实是本书其实没什么新意,连作者自己都在一开始承认自己这本书是翻旧账而已。在书里,他也是动辄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还颇有解释:正因为日本人总是把前人的观点忘记,所以我需要再次提起!炒冷饭也能炒得这么义正言辞,内田教授大大地厉害啊……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传承性的体现吧。
  
  书名“日本边境论”,其实已经点明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边境人。何为边境呢?就是从地理位置乃至文化版图上来看,日本始终是处于中心之外的“边境”。其实这和我们常说的“边缘”没什么区别,虽然内田教授还将这两个词的意思对比一番,但在我看来只是使用习惯上的不同而已。身处边境,对日本人的性格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呢?本书主要阐述了缺乏自我主见的跟从意识,不顾一切学习新知识的追赶意识。这也实在称不上有新意。关于日本人的无主见,集体主义,所有评论者几乎都能达成一致。边境特质方面,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中也以“世界的孤儿”形容日本,李兆忠则称其“岛国根性”,并推论日本人的价值观缺乏“超越性的存在”,这和内田所说“距离决定”基本是一码事了。
  
  不过,本书虽然在观点上没什么新意,从态度方面倒是有点意思。以往的论述,虽然也是站在客观立场上,但多少会由于作者自身所处位置而有所感情偏颇。非日本人的,往往趋向于放大其缺点来证明其不足,而日本人自己,不是说好话以自我正当化,就是痛批一通作为自我激励。而本书作者却说自己立论根本不为让日本人有所改变,只是阐述事实。这点能做到吗?从他对“边境人”导致的性格特色的剖析来看,的确是有褒有贬。他似乎觉得日本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变成“中心”,与其这样,还不如就保持边境特色吧,这样也挺好。为此,他还就日本人为何善于学习的问题大发了一通深奥的高见,把武道中“机”的概念和黑格尔乃至海德格尔哲学联系起来,也算令人叹为观止了。不过这个论述怎么看都有离题的嫌疑……
  
  当然,这一点作者也是预先说明的,本书不是理论明确思路清晰的学术著作,而是采取“打扫房间”的方式,有什么问题讲什么问题,西瓜皮踩着滑到哪里是哪里。说实话这点让人不太适应,往往读了一大通“玄奥”论述,却忘了这到底是要论证什么问题呢……边境性格和“机”到底有啥关系呢?漫画脑和等级社会,和论述时的对人不对事风格,又到底有啥联系呢?最后,整本书就在作者“一样一样捡起**”的过程中结束了,至于**有没有捡完,房间是否干净了,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也没资格对他的方式指手画脚,正如他一开始所说(又是一开始……):在清理下水道的时候,可不想听到旁边闲着的人指导什么“这样如何做才对”之类的。
  
  倒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缺乏主见,认为地位越高的人说的越对,所以辩论成了比较地位高低;比如老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并极其热衷于比较等。这些性格,现在的中国人不也有吗?想想我们对诺奖和奥斯卡的无比渴求,想想我们比起话语的内容,更关心话语是出自谁口,我不得不说中国人如今也有“边境心态”。而且和日本人不同的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边境人,早就习惯了。而中国直到近代还以“中央帝国”自居,鸦片战争以来一下子被世界边缘化,期间的焦虑可能比日本人大得多,也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学日本一样安之如怡,还是努力回到“中心”?这是中国发展之中会碰到的一个问题,虽然是个“形而上”的问题,但未必不会对现实产生影响。
  


  说实在的,一直讨厌那些“国民性格论”之类的著作,自以为是的推理过程和既媚外又媚俗的结论让人不能不油然生出一种对借助自曝沽名钓誉者的恶心。不过这本《日本边境论》倒是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的看法——怪不得作者内田树“不太爱看电视”,原来从这种不卑不亢并且绝不暗藏机锋的闲聊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乐趣和认可。
  内田树在书中探讨的虽然是“最日本”的东西,但却不止一次提及他写作此书时将读者群假想至全亚洲。这固然包藏了为外部的“窥日者”们提供“知日”管道的良苦用心,不过大胆地推测一下,他所谓的“边境化”特征或者处境已经不仅涉及日本和日本国民,实在也是吾辈亚洲同袍个体性格或境遇之体现。
  对于每个亚洲人来说,生来就是在悬崖边跳舞。很多让人不知所措的诱惑,还有欧美帝国主义那边更蓝的天,让人生来就带着窥淫癖般的神经质。这种边境化的生存际遇无法选择,但凭着能忍耐、能自我欺瞒、永不做主导者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则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若你能摆正摆稳自己的位置(即使仅仅在表面上),就能如日本一样,在忍耐和混沌中成长,并且学会在粉饰缺陷中获得永恒强大的奇妙心理状态。
  若你想隐匿,则很有可能变成Loser,看不到远处的风景,找不到基本生存之外的刺激之物,最终归于尘土。
  若你想主导,则时时面临着坠崖的危险,你向左倾,就直接面对着万丈深渊,你向右倾,“他们”就把你推向万丈深渊,你可能一直在攀岩,直接在疲累中死去。
  若你拒绝选择,其实仍是选择了留在悬崖边缘,风化后就成了垫脚石。
  这就是“边境人”比整个拥有“边民性格”的民族更尴尬的处境。
  
  “边民性格”是内田树给日本国民那种自卑根性和装疯卖傻对外策略来源的总结。这种性格其实完整地移植到了我天朝大国国民之身上。
  旧日我们忙于固守边境,做一些小修小补工作,维护着内部的阋墙秩序,直到炮火连天才想到“师夷强技”,虽然内田树认为此种行动终究是“中体西用”的自我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一点都不边境化,但结果却是险些连“抢妓事夷”的机会也失去。
  新时代天朝边境虽然时紧时松,但随着政策松动和比特海潮涨,事实上已经洞开交流之门,不过——反正我们是中原正统,并且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明,美化或者侵蚀只是鳞片层面的事情,巨龙之心是无法撼动的。内田树也举了要在侵占中原后将皇后接至中原居住的看似愚蠢的例子证明中心文化的地位足以同化蛮夷,他们不得不在学习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争取正统的身份,这种试验经常是失败的,少数成功者事实上也自承边境身份。
  然而现实是,日本人的确面临着内田树所说丧失学习能力进而丧失边境传统的危机,然而天朝子民却早已迷失在盲目学习的恶性循环当中:学习——本土化改造——扭曲——批判——再学习——再扭曲——再批判,并且他们经常用“水土不服”来矫饰贪婪和无知的事实,这比书中日本人以别国为标准改造自身的意识和为捞实惠佯装不知规则的做法更加可叹。
  另一个关键的事实是,“边境”之国、“化外之民”对自己的处境和不得不屈膝求学的传统有着相对清醒的认识,这本书就是明证,而作为中华正统,在无法抑制个体边民化趋势的同时回看自身,惊奇地发现那些赖以自大的传统已经无处可寻,并且似乎从来就未存在过。
  却原来全亚洲都身处一条楚河汉界之侧,同为供人驱策的炮灰兵卒,所区别之处只是一个过河挺进得太远几乎要在迷失中被吞噬,而另一个仅仅跨前几步便生回头之念,然而规则却不允许。
  
  此书在形式上极尽明了之能事,尽管所涉理念事例颇多,但绝不超出酒桌杂谈所能理解之范畴,并且作者态度中正,毫无自居师长之态,亦不盲目自贬,读者尽可简单驳斥其观点,却不能不承认获得了一次愉快的阅读经历(当然要排除某些过分敏感的“边民”)。
  它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读者对自身的“再认识”:她的标准很妙我要采纳,他的气场好强我要亲近,他们很厉害但是都忽略了我这块金子,这节课不是我听不懂而是空气太混浊影响思维,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多分给我两勺子就好,不抄袭吾宁死……这些都是我们的真实想法,也正是“边境人”的典型心理状态。
  当然这种分析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会遭受怀疑,比如神学家和科学家可以认为有神之手或自然规律把持着命运前进的方向,与国家或个人的性格无涉——这本身就是人类作为缩居宇宙一角之生灵的边境化意识的体现。
  


  什么是边境论,在未读内容之前很是让人困惑的概念。作者的定义是,这是一个与“中华”相对的概念,也就是相对于“华夷秩序”的边缘。华夷秩序的价值观,按这位日本作者的说法,是以中华皇帝为中心,一字命名的王土,二个字命名的藩国(匈奴、鲜卑、东胡、契丹、突厥、吐蕃等),以渤海、百济、新罗、日本等代表的“夷”的辐射圈。我觉得作者的思绪有点混乱,所谓边境,原本不过是地域政治学说法,但是神唠的作者绕来绕去引经据典,把问题讲得非常复杂,也让阅读过程有点费劲。
  
  作者借“边境论”这个貌似蛮特别的论点反复论证的还是日本人的性格问题。比如因为相信“高级文化存在于外部”,于是这成为日本人拼命学习的动机;比如日本人喜欢用“道”是因为灵魂的不成熟,觉得“没有达到目的地也没有关系”等。这些说辞与以住阅读图书以及所有的影视印象之中的日本人性格大有出入。作者的种种说辞似乎是期待通过这种边境人的论证,扭正许多日本人负面的性格,比如武道的本义原来是不竖敌,比如日本人的性格其实是开放等等。这种亦正亦反的论调书中分小节的片断叙述里真是太多了---或者正是这种一会儿说得对,一会儿说得不太对,更能迷惑读者。
  
  书中有太多让人讶异和误导人的地方了,前后颠倒,甚至让人怀疑这本书其实就是出于企图改变日本人乃至世界对日本人看法而作的宣传性质的“伪作”。虽然身为日本人,似乎刻而板正地述及日本人性格非常客观,但是因为日本人性格中的防备与保守,我不认为作者能够公正客观地评判真正的日本人性格。否则《丑陋的日本人》这本揭短的书为什么自动被日本人遗忘和排斥?日本人不能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历史,这也是公认,如此这般刻意地作出“边境”之说,也不过是抵消“日本威胁论”以及为历史过错的一种变相脱罪之说辞罢了。甚至大言不惭地将日本经济的未来放在中国80后的身上,真让人寒心。日本借这本书不过是急切地想修复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罢了,特别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日本印象。偶尔作谦卑小心状,以求大利。
  
  为了这样的目的,要找出文化历史各方面的论据实在太容易了,老调重弹,再变变奏,于是所有的证据说辞,不过是政经用意上狡猾的手段和伪饰。


  当我们站在某一立场去评价某一个或某一种人时,得出的结论必然带有很强的自我价值观念,好与坏都与所处立场相关。长久以来,中国人看日本,也一直以蕞尔小国视之,认为其不过一属国而已。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战败的惨痛让中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日本。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它何以变得如此强大,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一战击败我堂堂的天朝上国?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开始了与日本的广泛接触,在学习先进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日本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日两国经历了无数的纠葛争斗,这个邻居已经成为中国人眼中揉不掉的沙子,忽略不了,却也看不太清。许多学者试图通过自己的眼观察出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日本,却往往被日本人奇怪的性格特点弄得不知所措。在读过的一些关于日本人的著作中,李兆忠先生的《暧昧的日本人》是我看过的对日本人描述较为形象,相对全面的一本。在这部书中,李兆忠先生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归结为“暧昧”,这个词比较形象的说明了日本人尚武又爱美,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又有创造的“双重性格”。那么,李兆忠先生的判断是否准确的反映了真实的日本呢?一时我们还难以断定,毕竟他也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察看日本和日本人,而只有听听日本人自己怎么说,我们才好最终下结论。
  
  内田树先生这本《日本边境论》正是一个日本学者以高远的外部视野全面审视日本的著作,也是一个日本人对自己国家“国民性格”的深刻反思。内田树先生称自己这本书“没什么新意”,不过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学现卖”,但是,通读之后可以发现,这看似没什么新意的命题在他反复探讨和分析过后,已经形成一个有理有据,令人难以辩驳的系统论断。
  
  第一,日本人是边境人。从历史和地缘上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大中华的附属。当强大的中华文明以同心圆的形态向外辐射时,日本正处于同心圆的最外层,因此可以说,日本文化生来就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但由于距离核心较远,它又具有强烈的岛国个性。这便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始终仰望核心的“边境文化”,既怕跟不上掉了队,又怕失去自己独有的优势。当中华文明逐渐走向没落,西方文明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发现,他们又身处在另一个强大文明辐射的边境线上,经过利益的考量,他们决定挣开没落的中华文明,投向西方文明的怀抱。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日本,既打着中华文明的底子,又穿着西方文明的外衣,同时骨子里又透着延绵已久的岛国味道。正是这种“边境文化”造就了日本人浓重的“边境人”心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比较中生存,如果没有与核心文明的比较,他们仿佛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所以,他们让自己始终处在追赶的状态,以前追中国,现在追美国,他们总是不停的“东张西望”,紧跟着最先进的文明向前跑,生怕一疏忽就被甩出同心圆外。而一旦领先了,他们反而会茫然而不知所措。
  
  第二,边境人的“学习”效率很高。正是由于边境人的角色和生存于岛国的客观环境,日本人不断向先进文明学习,并且保持了极高的学习效率,甚至进化成为日本人民族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如果不具备这种效率极高的学习能力,日本人就无法在世界文明发展中走在前列,一旦丧失了这种能力,日本人也就没有了未来。所以,我们看到现实中的日本,虽然往往不是新事物的开创者,却是优秀的模仿者和改良者。比如汽车制造,日本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学习美国先进汽车制造技术后,他们研究改进,标准化生产,结果造出了质量更好,更节油,价格更便宜的汽车,打得美国汽车业落花流水,几无还手之力。所以,在本书中,作者虽然看到边境人存在着各种劣势,虽然看到日本这种时刻以他人为标杆的思维方式存在缺陷,但并没有提出“日本应该按照其它国家的标准加以改善”的想法,而是坚持“既然这样了,那不如边境到底吧!”在内田树先生看来,与其让日本成为“普通的国家”而白白浪费精力,倒不如去思考一下只有如此奇怪的国家的国民才能做成的事情是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或许才是对日本、对世界都更有意义的事情。
  
  除此之外,作者在书中后两部分还阐述了“机”的思想以及日本语的特殊性,这几部分内容一起让我们对“日本边境论”的观点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整体来说,这本小书思路清晰,目的明确,除了“机”的思想那一部分存在一些理解的难度外,本书不失为一本通俗易懂的深入了解日本的上佳之作。如果将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本书结合来读的话,我想,我们能够获得对日本和日本人更全面更客观更充分的观感和认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