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维梅尔的帽子

[加] 卜正民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加] 卜正民  

页数:

219  

字数:

150000  

译者:

刘彬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一幅绘画中,一名荷兰军官倾身向前,正对着一名面带笑容的女子。在另一幅画中,一名女子站在窗口,掂量着几枚银币。在第三幅画中,水果从瓷碗中滚出,滑落在一条土耳其地毯上。维梅尔的绘画作品向来以美丽与神秘征服世人:这些描绘精巧的动人时刻背后隐藏着何等奇妙的故事?正如卜正民在《维梅尔的帽子》中向我们展示的那样,尽管这些图画的含义似乎十分私密,但它们实际上为世人打开了通往一个迅速扩张的世界的大门。  军官戴的时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制成的,当时的欧洲探险家从土著美洲人那里用武器换取海狸毛皮。贩卖海狸毛皮的收益则为水手寻找前往中国的新航线之旅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中国,欧洲人用秘鲁银矿出产的银子,购买了数以千计的瓷器,瓷器成了这段时期荷兰画作中最亲切的常客。  卜正民追溯了迅速成长的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让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国瓷碗同时出现在台夫特(Delft)的客厅里。一位法国客人曾写道,荷兰码头“货品的丰富程度令人难以想象”。《维梅尔的帽子》恰恰展示了荷兰码头的库存何等丰富,以及人们攫取全球财富的迫切贪念如何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改造世界的彻底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本书提供的丰富内容,让我们对维梅尔的绘画作品及其所描绘的年代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英国牛津大学邵逸夫汉学讲座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圣约翰学院院长。著述丰赡,包括已翻译成数种语言的得奖作品《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2005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予该会每五年评选一次的最高历史学奖项Francois-Xavier GarIleml Medal,2006年获颁古根汉学术奖(Guggenheim Fellowship)。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台夫特一景第二章 维梅尔的帽子第三章 一盘水果第四章 地理课第五章 吸烟学校第六章 秤量白银第七章 旅程第八章 结语:人非孤岛

章节摘录

  我们在本书中将重点品读5幅维梅尔的画作,还有另外两幅作者分别为台夫特画家亨德里克·范德·伯奇(Hendrik van der Burch)和莱昂纳特·布拉默(Leonaert Bramer)的画,以及一幅画在台夫特瓷盘上的画,寻找台夫特生活的蛛丝马迹。我选择这八幅作品,不仅是因为其展示的内容,还有隐藏在画作细节背后的更为广阔的历史力量的暗示。当我们搜寻这些细节时,会发现隐藏的联系,链接到画作并未明确表现的主题和地点。这些细节所显示的联系只是暗示,但它们确实是存在的。  如果说这些暗示很难分辨,那是因为联系都是新的。与其说17世纪是第一次接触的时代,不如说它是第二次接触的世纪,因为初次邂逅的场所往往变成多次相遇的地方。现在的人们经常从异地出发,向异地进发,当他们来到一地时,会带来一些东西——这意味着物品最终会留在与原产地不同的地方,而且是首次出现在这些新的地点。不过很快,商业接管了这一切。移动物品的不再是旅客的随机举动,而是专门制作用于销售流通的商品,荷兰就是这样一个新兴商品汇集的地方。在阿姆斯特丹——商品汇集的焦点,这种现象引起了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的注意。1631年,笛卡尔正在荷兰经历一场长期流亡,他的思想引发争议,法国天主教将他驱逐出国。他将当年的阿姆斯特丹描述为“储藏无比丰富的仓库”。“地球还有什么地方,”他问道,“可以像这座城市一样,可以轻松找到任何商品,满足任何好奇心?”阿姆斯特丹是实现“找到任何商品,满足任何好奇心的一个最佳地点,至于个中原因,我们将行文过程中逐步阐明。这些稀罕物送到台夫特的数目不多,但它们毕竟来了。还有不少甚至来到了维梅尔和他的继母玛丽亚·辛斯同住的家庭里,这一点可以通过他的妻子卡塔莉娜·博尔内斯在他去世后为申请破产提交的财产清单推断出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维梅尔的帽子 PDF格式下载



卜正民追溯了迅速成长的全球贸易网络,正是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让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国瓷碗同时出现在台夫特(Delft)的客厅里。一位法国客人曾写道,荷兰码头“货品的丰富程度令人难以想象”。《维梅尔的帽子》恰恰展示了荷兰码头的库存何等丰富,以及人们攫取全球财富的迫切贪念如何完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改造,改造世界的彻底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象。本书提供的丰富内容,让我们对维梅尔的绘画作品及其所描绘的年代有了全新的理解。


作者借助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维梅尔的作品中出现的皮帽、地图、果盘和银币等细节,卜正民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尤其是中国和荷兰之间的经济往来。
这本书有两个惊奇:一是从一幅画中可以看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弹出整个十七世纪的历史,以小观大,在狭窄的事物中发现历史的细枝末节,在历史的细枝末节中条分缕析脉络变化;二是从一个明史研究者笔下,能够找到世界彼此的牵连,历史彼此的影响和牵绊,由经济的交流形成世界的圈子。
这本书有两个不足:一是译者的能力差,不少常识错误被翻译得一团糟,而且前后文的翻译居然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译者对中国历史和输入法的了解实在是太差劲;二是对文中提到的七幅油画和一件印于馆藏中国瓷盘上的图案,最好能在画上配以标注,那样更为线索明晰。
惊奇带来的感觉还是超过了那蹩脚的翻译,光看那些赏心悦目的画,就足以令我们心情愉悦。但在这些杰出不朽的画作后面,我们不看文字,能发现什么不同吗?《军官和带笑女子》中军官头戴的帽子,《地理学家》中地理学家面前的地图和背后的地球仪,《持秤女子》称量的银币,《站在一扇打开的窗前看信的女子》中的土耳其地毯和中国瓷器,《玩牌的人》画面中的黑人小男孩……单只看这些画作,不可能像卜正民一样发现那么多有趣的事物和历史的轨迹。
好吧,让我以我有限的知识谈谈维梅尔吧。其实在书中我们已经知道,维梅尔是荷兰城市台夫特的画家,他生前并不是很有名的画家,台夫特这座城里,有的是对新经济和全球扩张的渴望,维梅尔那种暧昧的光线、幽暗的画面显然不符合先人们的梦想与现实。台夫特的风景太小,风俗太多,那些入画的平头老百姓或许还有些不情愿。就是这样一个平生不怎么得志、死后连块碑都没有的画家,在书中却成为了十七世纪整个的画卷。
卜正民在维梅尔画中找到了历史之门,从这些门里面钻进去,我们看到北美冒险家萨缪埃尔•德•尚普兰、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巴斯蒂安•科尔库耶拉……,也看到了中国的徐光启、陆若汉…… 我们看到了欧洲商人在贪欲的驱动下,开始对地球的冒险,而中国的商人们却“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
十七世纪的迷人之处,在于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世界规则尚未形成的时代。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通行全球,财富骤然叠加,黄金和白银不断被掠夺,而生命也迅速消失。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和老牌的明朝,自然有了一番不同际遇。从维梅尔的画开始,我们跟随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来到了当时的世界,那个初有繁华的各个港口,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
不可否认,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和政治在作为主推动力推动着社会的前行,中世纪的价值体系、决定个人进阶的制度在让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后,秩序开始打破。而随着世界一点点地被发现,秩序开始被彻底推翻。由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最早的殖民帝国牵头,欧洲人展开了陆海两方面的战争,对殖民地原住民的剿抚威压,商场上的角逐,宗教信仰的分裂与对立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争霸。这种争霸让世界的秩序开始重建,经济和政治在经过动荡之后,回归到稳定和崭新的形式与状态。
同样身处其中的明朝,深忧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她拥有如此巨大的财富和能力,拥有着当时看来都依然先进的各种发明,但她无法抵挡住外来者叩开大门。明朝的傲慢和保守,将自己仍然视为世界的中心的心理,让自己无法与外面变迁的世界发生交流。仿佛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仍然保持着自己士大夫的状态,清流的形象出来了,落后的未来慢慢显现。我们常常提到的“与时俱进”,在明朝的统治中,还看不到一丝端倪。
一个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带来的是自我满足。一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带来的是世界不再平衡。在那个时代,贪欲促成了贸易、资本、文化转移、人力流动、商品流通,我们也不能忽略贪欲促成了屠杀和毁灭。那不在这本书里。
文|黑子


画家维梅尔喜欢将曲面入画,并用它们映照出周围的环境,行家指出,他有可能在作画过程中使用了凹凸透镜。现存的35幅作品中,至少有8幅作品描绘了戴珍珠耳环的女性,画家在这些珍珠上画上了淡淡的形状和轮廓,暗示着所在房间里的场景。比如那幅最为著名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硕大的珍珠映出了她的衣领,也映射出画室左侧窗户的光线。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细看维梅尔的一颗珍珠,他朦胧的画室就会浮在观众眼前。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关于17世纪历史的细节。作者独特的视角,从维梅尔遗留下来的画作着手,通过那一个个17世纪有代表性的物品和人,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 《台夫特一景》中的东印度公司正是17世纪最具标志性的事物之一,它代表着荷兰,来往于世界各地,无数的荷兰人为了财富与荣誉,开始踏向未知的征途,整个世界开始慢慢融合.


很特别的角度,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挺吸引人的。值得一看。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历史书,通过一幅绘画中的人物衣着来研究历史,国家贸易,值得推荐和研究。


通过一幅油画来讲述全球化贸易的发展历史,这种研究视角很独特,值得学习啊。


书是好书,当当坑爹,绝对不是运送途中损坏,书本身破损


看上去很旧啊。不过是同学推荐的,希望内容还行吧


以小见大,非常不错


这个值得推荐


本书作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也是一个会阅读绘画作品的人。第一章“台夫特一景”由作者青年时代骑车旅行的经历说起,全书的叙事方式和风格也由此奠定基调。随着作者在台夫特的游历,生年并无社会地位的艺匠维梅尔之墓碑(墓碑于20世纪方始因维梅尔声誉日隆而设置)便自然而然地因作者的偶然发现而被带至读者眼前,进而,他的画作以及画中的物品亦变得富有绘画之外的深远意义。在本书中,作者选择了五幅维梅尔的作品以及与维梅尔活动时间相距不太远的三幅作品(其中一件是台夫特瓷盘),以八章的篇幅,分头讨论由这些画作所引起的相关话题:荷兰东印度公司、白银、中国瓷器、烟草、基督教东传等全球贸易、文化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轻松愉悦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论述方式,对画作所反映的时代、涉及的地域和事件等钩沉稽往。每章的开头基本都是从画作入手谈起,但又不是流于表面的观看,而是探寻“隐藏在画作细节背后的更为广阔的历史力量的暗示”,各种纷繁的事件,借由作者的细细爬梳,赫赫然条理分明,头绪井然起来,许多似乎不相干的人、事、物,通过作者跳跃式的讲述,也因此而显露出相互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虽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完全可以当成小说阅读,因为它完全不是一般学术著作那种严肃的行文方式和语言风格,而且,开篇的“骑行冒险记”也很容易让读者放下心防,与作者一起开始探索之旅。最后,请允许我小小地吐槽一下,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英文版原著附录于书后的大量参考文献、章节注释等在本中文版中不知为何竟被全数删去,让我等考据癖情何以堪?另外,本书的校对敢再差一些吗?


书很不错,作者写得引人入胜,把17世纪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状况描写得惟妙惟肖,通过瓷器、烟草、白银和旅程这些要点,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世界历史,而且告诉人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早在四五百年前就开始形成了。看看几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商人与强盗之间的关系,再看看现在,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感触。
美中不足的是书中有若干错字。


首先
我感觉上这本书是历史课外读物(学生角度上说)
这本书应该是这类读物吧
其次
我觉的作者的切入点很好
从一个具有反映大航海时代功能的地方台夫特的画家的画来寻找“门”
从而再现自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开始联系在一起
开始广泛贸易从而加速人类文明的进程
促使新世界开始出现的过程
从书中可以看出
其实中国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影响深远
但是
从中也隐约浮现中国由盛转衰的端倪
这是一本对学生来说很有补充作用的书
同时
他又是一本对多数人来说很有益的书
增进自己的知识面
拓宽视野


世界的万物都有联系。


早就知道这本书,一直没办法看到,因为先有的是台版,终于等来了。


书皮都磨破了,有点二手的感觉。。


外面很破。无语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关于17世纪历史的细节。作者独特的视角,从维梅尔遗留下来的画作着手,通过那一个个17世纪有代表性的物品和人,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
   《台夫特一景》中的东印度公司正是17世纪最具标志性的事物之一,它代表着荷兰,来往于世界各地,无数的荷兰人为了财富与荣誉,开始踏向未知的征途,整个世界开始慢慢融合。《维梅尔的帽子》中的那顶帽子将我们带到17世纪的北美洲,在这里,两种文化既冲突着又互相磨合:带给欧洲人财富,带给土著人先进的文明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灾难。这是个矛盾的世纪,却也是一个冒险与刺激的世纪。《一盘水果》中的那个盘子正是中国的象征,是17世纪欧洲对中国奢侈品的渴望的象征。通过这个瓷盘,我们回溯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贸易。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荷兰人对东方奢侈品的欲望得到满足,中国人在这个渐渐开放的世纪里也开始对瓷器的生产进行调整以适应外国人的习惯,由此可见,贸易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中国人还是缺乏面对的世界的勇气,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外来的人,对新生的事物充满着惶恐与惧怕,尽管有一少部分人开始了解世界,可终究改变不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地理课》中的人物再现了17世纪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他们,将那些冒险家或者商人带回来的信息转化为地图或转化为知识留存下来,为更多出去的人服务,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因此也才会有更多中国的物品,譬如瓷器、丝绸之类的被运往欧洲。而对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外在的始终是外在的,即使看到,除了表示或惊恐或好奇以外,中国人始终没有产生去探索世界的欲望。海洋文化对农耕文化的胜利可见一斑。曾经如此崇拜中国文化、争相学习东方品位的西方人,若干年后用大炮和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将中国强行拉近世界贸易的网络。《吸烟学校》中那个吸烟的老头让我们看到了17世纪全球化的产物—烟草。烟草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的全世界。文化在转眼间就盖头换面,人们也变很快忘了转换前一刻文化的本来面貌。不得不说,除了烟草,人们很难再找到第二种物品这样大范围的改造了各种文化。作者还带我们回顾了烟草传入中国的三条路线,并谈到了烟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烟草发展到19世纪,与鸦片的结合,甚至一度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沉沦。直到今天,烟草在各个国家仍是大宗消费物品。我想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自己民族不吸烟的那些过往面貌。《称量白银》带我们认识到17世纪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一环—白银。作者介绍了整个世界是如何通过白银联系在一起,正如瓷器是西方渴望的东西一样,白银市当时的中国唯一渴望的商品。因而17世纪很大一部分白银都流向所谓白银之坟墓—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相互交换、交往的过程中,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便渐渐有了雏形。《旅程》这一章为我们介绍了来往于世界各地的人,特别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遗留在当地的外国人,于是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便渐渐融合在一起。正如作者所说,“不同文化出身的人结伴同行,走在阴暗的大地上,迈向不可知的未来。”这是对17世纪的人再贴切不过的描述。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看到了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更看到了当地人被征服的无奈与痛苦,但是世界开始渐渐成为一个主体,人们的交往渐渐扩大,各地的物品互相流动。毋庸置疑,欧洲人是17世纪最大的赢家,就整个世界而言,也不见得是个坏事。但是,高峰低谷,都在所难免,所以总有人为之牺牲。北美的土著人是这样,发展到后来的中华民族还是这样。
   个人觉得本书的一些缺陷在于对史料、引用文献的来源交代得不甚清楚,如果想进行深一步的阅读很难。当然老师所指出的那些翻译的错误充分说明的译者历史常识的缺乏,但因我不是历史专业,对这些倒是不是很清楚。
  


  Vermeer的帽子只是一个幌子,但是其中谈了很多贸易的东西!特别是对晚明的文化状态的描述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还有中国人收购白银,欧洲人从南美取得白银到中国买瓷器的白银交易很明了。
  
  另外一个对于香烟从北美到欧洲这条线路,以及香烟从欧洲到印尼到福建,或者香烟从印尼到日本到河北,这三条线的描述。也是非常精彩的。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是以画中的东西为一个引子,然后开始用作者的博大知识库构建一条线索,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关于烟草、白银的问题谈的很有趣,值得一看。
  
  世界贸易,本身乃是一种交换。白银作为一种商品和资本,其流动乃是因为套利的国际可能性——中国的东西比欧洲的便宜,可以倒卖。于是,白银就从美洲,辗转来到中国。而白银作为财富,有着刺激经济的作用。所以,当白银来到中国后,虽然有些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但却也同时刺激了中国的经济,甚至在奢侈品方面可能会造成泡沫也说不定。同时,欧洲的白银外流,这也让他们的经济显得不那么好过——市场萎靡了。于是,让白银回流就是一大问题。怎么办?根据贸易的相对生产力的规律,只有让别的商品打入中国,才能扭转这种以白银作为优势商品的局面——换言之,当时的情况是,国外盛产白银,而中国生产其他,于是国外的相对优势成为了白银,而且这种优势产品也的确很容易地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只不过,这种产品有着一般等价物的特征,而这种一般等价物作为相对优势商品进入别国的市场则是任何出口国都不愿意看到的蹩脚情况——除非带来的是利润,而不是简单的商品(这是不会增值的,除非再次倒卖)。于是英国要进行鸦片贸易。如果不这样,钱就被吸光了,在中国促进了经济,却丢给英国一个没钱的烂摊子,随着那些茶叶被喝光了以后,英国只有穷滚到生产银子和生产茶叶一样困难的地步,才可能扭转其局势,而那个时候的优势产业,在绝对值上讲,也差的不值一提了。


   之前看过卜正民的《纵乐的困惑》,和那本明代市井生活画卷历史不同,这本书从一个很奇特的视角,透过荷兰小镇画家笔下的几幅画,做为窗口,延伸出17世纪荷兰、中国贸易历史的一角。
   如果中国历史学家学习这个方法的话就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画不重视写生,不会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画在文人画里(当然清代有些宫廷画还是有些社会生活的)
   1、董其昌是第一代看到欧洲版画的中国人,在董的绘画风格上,欧洲版画影响改变了其画风,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而维美尔尔是看到中国绘画(通常是在瓷器画上)的第一代荷兰人,有人说他使用的“台夫特蓝” 和大量背景留白,体现了中国画的影响。
   2、画中军官所带的海狸帽子,背后是荷兰火枪手使得法国人深入五大湖区,为欧洲提供新的海狸毛皮来源,产生了这种海狸帽的流行风格;
   3、画中水果盘是中国瓷器,中国盘子在荷兰不断普及至随处可见,成为新兴绘画流派的一部分。
   1)中国制陶商数百年来一直根据外国口外,专门制作外销陶瓷(例如压扁豁口的花瓶适合土耳其风,盘子中做出分隔适合日本饮食习惯,较为扁平的汤盘适合欧洲,因为欧洲人不允许举起汤碗,而要专门的大汤匙)
   2)对于中国人来说,古董的含义是与古代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承载着古典意味,所以海外物品很难成为古董,它只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但欧洲人对于中国古董的看法,是因为它们是美丽的。
  
  4、《地理课》画中所透露出来的,是耶稣会和远航商船不断送来新的地理知识,让荷兰人能不断勾画更加完整的世界地图。


  画家维梅尔喜欢将曲面入画,并用它们映照出周围的环境,行家指出,他有可能在作画过程中使用了凹凸透镜。现存的35幅作品中,至少有8幅作品描绘了戴珍珠耳环的女性,画家在这些珍珠上画上了淡淡的形状和轮廓,暗示着所在房间里的场景。比如那幅最为著名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硕大的珍珠映出了她的衣领,也映射出画室左侧窗户的光线。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细看维梅尔的一颗珍珠,他朦胧的画室就会浮在观众眼前。
  
  汉学家卜正民将自己有关17世纪的全球贸易的著作命名为《维梅尔的帽子》,我心痒痒手痒痒地想替他改成“维梅尔的珍珠”。一则珍珠本身,与海狸皮、中国瓷器、白银、烟草和黑人奴隶一样,端赖全球贸易所赐,从稀缺走向普及,由炫耀性消费步入市民家庭。二则此书的核心隐喻,乃是“因陀罗之网”,华严经中提到,因陀罗将世界做成了一张网,网上的每一个绳结处都绑着一颗珍珠。每颗珍珠不仅通过因陀罗网与其他珍珠相联系,而且,每颗珍珠表面还能映射出网中的所有其他珍珠。卜正民再三援引这个譬喻,指出自己著作的“以小见大”之特点,以及迅速成长的全球贸易网络如何像因陀罗网一样往复织缠、交相辉映:
  
  “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
  
  本书一开始回溯“著作缘起”,作者自陈是因为20岁时骑车漫游,在维梅尔的故乡荷兰台夫特摔了一跤,因此摔出无尽灵感。不过在我看来,这不过卜正民狡黠的托词,他刻意选取了8幅出自视觉文本的图像,将画中物——东印度公司的仓库、军官的海狸皮帽子、读信妇女身边的青花瓷器、列文虎克手旁的世界地图、以及烟斗、银币、小黑奴和“东方三博士”——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布局之用心、构思之巧妙,令人叫绝。本书封底,另一名史学家汤姆•斯坦迪吉惊叹:“我自己怎么没早想到这点子”!我亦有同叹。
  
  在卜正民的因陀罗网中,台夫特是网络中心最大的珍珠,它时时映照着美洲、亚洲、欧洲、特别是远方的另一颗大珍珠:中国。台夫特不仅有维梅尔,更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台夫特商会,在1595年至1795年之间,近一百万人依附于东印度公司,怀揣着“中国梦”,踏上了从荷兰到亚洲的海上之旅。作为汉学家的卜正民,质疑一向流行的欧洲中心论,肯定了中国是16-17世纪海洋贸易的终点。
  
  冒险家尚普兰终生致力于“无论从北方还是南方出发,最终到达中国”,他用火器从美洲土著那里换取毛皮,贩卖海狸皮的收入则为水手寻找通往中国的道路提供资本。他的“林地探子”让•尼克莱特,在参加土著人的宴会时,穿上了自己行李里最好的衣服:一件绣有花鸟的中国传统长袍。
  
  17世纪上半叶,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总计超过300万件。欧洲人对明代文震亨为代表的格调游戏一无所知,在文震亨看来,外销的“武装帆船瓷器”太厚、太粗、太像垃圾,可是欧洲人对此趋之若鹜,他们将青花瓷装饰在一切地方,甚至“远距离剽窃”,台夫特工匠发明了荷兰的青花瓷,售卖给无力负担中国瓷器的普通人,在英国,瓷器被称作“China”,可是在爱尔兰,它们被称为“delph”,台夫特因此成为欧洲瓷都。
  
  在荷兰陶工造的赝品中国瓷上,有一个猛吸烟管的仙人,对于中国人而言,烟草本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北美烟草种植业催生了罪恶的奴隶制度,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兵士吸烟,官吏吸烟,文人吸烟,甚至18世纪的苏州仕女得先抽几管烟才能起床,烟草为19世纪的鸦片铺垫了道路。
  
  比烟草更通行的商品是白银,从1610年到1660年的五十年间,东印度公司将500吨白银运往亚洲,大部分进入“欧洲钱的坟墓”——中国。从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用来购买在亚洲制造的商品,这些商品再被运到欧洲消费。大量的白银助长了明末奢靡的社会风气,而对马尼拉白银的依赖,使得一次短期紧缩造成贸易停摆,加上气候与瘟疫雪上加霜,明朝就此覆亡……
  
  贪欲、贸易、资本、文化转移、人力流动、商品流通,这全球资本主义的雏形已经编织出一张因陀罗网,将世界一网打尽。同样,用这些隐形的线索串联起史料的珍珠璎珞,珠玑琳琅,耀人眼目,显然,卜正民的叙事功夫是好的,此书的可读性没的说。可恼的是,这个中译本翻译和校对不够精细,尤其是删去了索引和文献,硬生生将一部过硬的史学著作,变成了让读者将信将疑的通俗演义,罪不可赦。
  
  就我个人来说,读此书的初衷的确在维梅尔的画作上,卜正民用了5幅维梅尔的画,分别是《台夫特一景》、《军官与面带笑容的女子》、《窗前读信的女子》、《地理学家》和《持秤的女人》,他对画作的分析非常专业。依我个人浅见,既然用了,索性多用几幅,除了前文提到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于珍珠,还有《倒牛奶的女人》之于荷兰乳制品,《织花边的女工》之于荷兰蕾丝加工业。即便写不成三章,也可化为因陀罗网上的三颗珍珠。可能,是我太贪心了吧。
  
  
  
  


  有一天,我记不得是哪一天了,卜正民骑车在荷兰旅行,在一处荒郊野外,一条泥泞的路上,一辆汽车把他掀翻。路边有一户人家,一个中年美妇隔窗看到这一切,然后把卜正民让到屋里,让他洗澡,让他住宿,还给他换上一套新衣服,临别时,美妇说,你快点走吧,如果我儿子知道我收留过一个男人,会不高兴的。卜正民在美妇人的屋子里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情,他记住美妇人窗子正对着的这个城镇——“最赏心悦目的城镇”台夫特。
  台夫特有一座博物馆,规模不大,里面有几幅画,其中有维梅尔的作品。但是卜正民的话题从台夫特城外的运河说起,因为他找到一个观察旧城的角度,恰恰和维梅尔的油画《台夫特一景》惊人的相似,两座教堂,两个城门,河里的船以及等待上船的人,他提醒读者以及所有喜欢“阅读”油画而不是“看”油画的人,注意这些人头上的帽子,在维梅尔的时代,这样的宽檐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Klapmuts。于是,一场关于中国与荷兰、与欧洲的贸易交往开始了......


“如果中国历史学家学习这个方法的话就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画不重视写生,不会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画在文人画里(当然清代有些宫廷画还是有些社会生活的)” 这话说的太外行,本来文人画就不是中国绘画的全部,而是宋元后成为画坛的主流。之前的壁画、画像砖等大量材料怎么就被忽略了呢?再者,文人画的创作也分为写生和临摹古人两个学习来源,怎么说就不重视写生?以图证史是完全可能的。
“董其昌是第一代看到欧洲版画的中国人,在董的绘画风格上,欧洲版画影响改变了其画风,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典型的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且缺乏实证,怎么证明?董其昌绘画风格的演变正相反,并非受到西方影像,而是在整理前代文人画风格演变基础上成行的。


比如那幅最为著名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硕大的珍珠映出了她的衣领,也映射出画室左侧窗户的光线。在某种程度上,只要细看维梅尔的一颗珍珠,他朦胧的画室就会浮在观众眼前。
------------------------------------------
还有这么一出呀,都没那么仔细看过。罪过罪过


荷兰乳制品~~~


《倒牛奶的女人》,每当看到那幅画心中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有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