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文论集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  

页数:

473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迄今整整五十年。在半个世纪不寻常的岁月中,我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建院到1968年建制撤销,是草创和早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68年建制撤销到1978年恢复建院,我院科研和建设被迫停滞和中断;第三阶段,从1978年恢复建院至今,是我院持续发展、昌盛繁荣阶段。我院创设之初,原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的机构,设有政治法律系、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财政信贷系、会计系、统计系、业余大学和经济研究所,隶属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领导。1959年起改为比较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再招收本科生。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并入,并相继设立哲学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及学术情报研究室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院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许多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作人员遭到残酷打击和迫害,科研和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至1968年底,全院除部分工作人员调市有关部门工作外,其余人员均到奉贤县“市直五七干校”参加学习、劳动,被编人“市直五七干校六兵团”,我院建制被撤销。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部分科研人员割舍不下对学术研究的独钟情愫,冒着被批判的风险,白天参加运动、劳作,晚上阅读、思索,以萤火爝光探照民族苦难的由来和前去的道路。1978年,我院恢复建制,和共和国一道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我院因时、因地制宜,广纳贤才,复所建所,一方面完成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部门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情报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信息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东欧中西亚研究所,简称欧亚所)、青少年研究所、新闻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所。

内容概要

本论文集主要包括基本经济理论的阐释、过去史料的翔实分析和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按照领域划分,论文集包括经济史、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社会保障学等多方面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研究所各个研究室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实力。这些研究凸显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即使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符合社会科学院智库的基本定位。

书籍目录

序言左学金经济理论研究 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劳动关系:理论与不同模式的比较 我国改革的主题是建设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 价值观体系与制度创新 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安全性、综合发展与再规模化: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 序列相关的微观结构噪声估计中外经济实证研究 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化城市空间极化——以上海市为例 强化职工权利与作用:企业完善治理与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 服务业的内涵及其经济学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 FDI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转型经济中的可信承诺问题研究 上海“十一五”时期促进消费增长问题探讨 印度“双核心”自主创新模式及其政策研究 印度式经济增长:基于“印度式民主”视角的分析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卫生筹资目标的可行性与筹资能力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的理论分析 论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和谐发展的制度创新 安全性第一与M-V资产组合最优化模型的比较:SFMM模型的提出 上海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状况研究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分类与“夹生化”后果 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浅析上海外国商会的治理过程 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 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县域保险功能发挥及再认识——以闵行、义乌和普洱三地的县域保险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 近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近代上海丝织企业的盛与衰——以物华丝织厂、美亚织绸厂为中心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的经营预算制度 中国古代收入分配的制度分析 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与民初关税会议 清末新政对民生问题的恶性操作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论近代中国银本位制下的汇率变动 制度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考察——以近代上海为例 论国共领导人对商民在国民革命进程中地位的认识 近代中国邮政金融:发展阶段及演变特征(1919-1949)后记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章节摘录

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袁恩桢清除经济与社会中的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近几年,党与政府所采取的反腐措施不断加强,可是,腐败现象却是有增无减。这一反腐力度与腐败现象成正比增长的反常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劳动的异化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史观。20年之后,当德国的学术界把黑格尔哲学当作“死狗”来打时,马克思则公开站出来宣称,他是黑格尔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尽管“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伟大贡献,在于揭开了黑格尔辩证法神秘化的外衣,把其唯心主义的内核转化为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是第一个运用辩证法分析现实的市民社会或者说经济社会问题,并由此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异化作为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绝对观念自我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即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界和社会而取得客观的异己的形式。

后记

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50周年出版的论文集,由全所每位科研人员提交一篇近两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根据统一格式编撰而成。长期以来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和上海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值此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与院庆50周年之际,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成为近年来经济研究所科研成果的检阅,为鼓励大家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和上海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建设而作出新的贡献。本书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研究员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研究员的主持下完成的,乔兆红博士、刘社建博士和徐美芳博士承担了具体的编辑、编务等工作,沈桂龙博士和黄凤莲同志承担了本书的联络、协调等相关工作。在此我们对他们、也对提供论文的经济研究所科研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致以真挚的感谢!


编辑推荐

《经济文论集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论文精选》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文论集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