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选择性适用的假设与中国的法制实践

彭德,顾肖荣 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彭德,顾肖荣 主编  

页数:

2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与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合作的亚太争端解决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本书所汇集的一系列文章探究了与贸易和社会福祉有关的国际法标准在中国的适用。本书的编辑反映出了我们对于全球性的规制标准与当地情况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的视角。我们先从彭德(Pitman Potter)对于选择性适用和制度能力的介绍开始,而这为界定基于本项目所作的研究的规则性和组织性分析确立了参考标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论框架,接下去的章节对于理解中国逐渐演变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的广泛范围的问题予以应对。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了国际的和中国的学者,他们的参与展现了国际学术合作的价值。 对于广泛范围内的政府治理规则的问题,约克大学的莱斯利·雅各布(Lesley Jacobs)教授检视了由非典所引发的全球健康危机以及在香港、上海、多伦多三地法律意识与制度回应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彭德的关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政府治理的文章则提出了在当地背景下自治方面的透明度问题。韩国延世大学的全加勇(Jaeyoun Won)教授提供了一篇关于在中国的韩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从概念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不断演变的政治与法律文化以及政治经济中的具体问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夏腊(Sarah Biddulph)教授与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杨鹏飞合著了一篇关于集体合同的有效性的深度文章。夏腊教授还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学者何卫东合作,探讨了关于土地使用和征用的问题。好几位作者都研究分析了争端解决的问题。日本兵库大学的岩滕·真央美(1wase Maomi)教授分析了与日本、中国、中国香港有关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的问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兼职讲师,博士候选人汪超评价了中国政府采购中的争端解决程序,把中国政府采购立法及其与WT0政府采购协定有关的国际规则的应对等方面的学术与政策论述相结合。

书籍目录

前言选择性适用与制度能力:全球化条件下适用国际法的理解方法Selective Adaptation of Economic Governance Norms in China:Transparency and Autonomy in Local Context中外仲裁事务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争端解决的“选择性适用假设”初探Effectiveness of Collective Contracts:Can They Ever Be a Tool for Collective Negotiations?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的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Post-Socialist China:Labour Relations in Korean-Managed Factories构筑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选择性适用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应用从选择性适用理论看中国对核心劳工公约的批准城市发展中被动拆迁居民的住房权保障——以上海城市动拆迁发展为例Rights and Quarantine During the SARS Global Health Crisis:Differentiate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ong Kong,Shanghai and Toronto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政府责任Local Subsidiary Treatment under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Japan,China and Hong Kong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S Government Procurement:Administrative Review or Judicial Review?略论中国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对TRIPs协议的选择性适用

章节摘录

  选择性适用与制度能力:全球化条件下适用国际法的理解方法  [加拿大]彭德(Pitman B.Potter)  法律行为受法律与政治文化的传统规范(Etzioni 2000,Kelsen l991)以及这些规范所运行的制度环境的影响(North l990)。文化传统规范体现在规则之中,其中包含了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的程序与实践。对于规则与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规范的区分在某一个文化群体的特定规则被用于另一个文化群体而其根本性的文化规范没有被相应地效仿时显得尤为重要。非本地的规则在本地的实施同样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在现今全球化的条件下当总体上与欧洲和北美相联系的自由主义的管制规则向其他与自由主义规范相冲突的本地规则所在的地区扩散的时候,规范之间的冲突就显现了。全球化同时也带来了对于制度表现的挑战,因为组织和行政结构是通过植根于本地的实践和条件的方式来运作的。国际贸易与人权是特别重要的事项,因为对遵从国际标准的关切经常反映着由于根本性规范以及制度环境的差异所产生的对于规则的可实施性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与政治权力使与自由和民主的资本主义相关联的贸易与人权标准被强加于欧洲传统以外的社会,但是它们对于取代本地文化规则和制度安排的效力则较小。通过鉴别决定法律表现的规范性的和制度性的背景,对于公约履行(Treaty Compliance)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得到深化。本文将参考选择性适用的规范性因素和制度能力的组织背景来介绍一种对于公约履行的理解方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选择性适用的假设与中国的法制实践 PDF格式下载



让中国的法制建设更全面。


里面还有英文的文章。


对于最近学习法律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参考


比想象中薄了点,内容不清楚,还没看


太生涩了,里面还有英文的内容,读起来很难,应该是我自己的阅历太浅,等自己年长些在读吧


本书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与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合作的亚太争端解决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本书所汇集的一系列文章探究了与贸易和社会福祉有关的国际法标准在中国的适用。本书的编辑反映出了我们对于全球性的规制标准与当地情况之间关系的概念性的视角。我们先从彭德(Pitman Potter)对于选择性适用和制度能力的介绍开始,而这为界定基于本项目所作的研究的规则性和组织性分析确立了参考标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论框架,接下去的章节对于理解中国逐渐演变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的广泛范围的问题予以应对。这些文章的作者包括了国际的和中国的学者,他们的参与展现了国际学术合作的价值。对于广泛范围内的政府治理规则的问题,约克大学的莱斯利·雅各布(Lesley Jacobs)教授检视了由非典所引发的全球健康危机以及在香港、上海、多伦多三地法律意识与制度回应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彭德的关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政府治理的文章则提出了在当地背景下自治方面的透明度问题。韩国延世大学的全加勇(Jaeyoun Won)教授提供了一篇关于在中国的韩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从概念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不断演变的政治与法律文化以及政治经济中的具体问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夏腊(Sarah Biddulph)教授与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杨鹏飞合著了一篇关于集体合同的有效性的深度文章。夏腊教授还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学者何卫东合作,探讨了关于土地使用和征用的问题。好几位作者都研究分析了争端解决的问题。日本兵库大学的岩滕·真央美(1wase Maomi)教授分析了与日本、中国、中国香港有关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的问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兼职讲师,博士候选人汪超评价了中国政府采购中的争端解决程序,把中国政府采购立法及其与WT0政府采购协定有关的国际规则的应对等方面的学术与政策论述相结合。


中英文的,很好


可以有时间看看,多点见识没啥不好。


虽为凑单而买,也很是喜欢。


正在读,读完汇报


在特价时候买的,发现不怎好看


里面有好多英文~~~


好书,未看。


虽然书皮有点被挤压了,但是里边内容还是挺好的,很新


还没看,再说吧!


促销买的 一本杂志钱 闲的时候看看


封面有明显污迹及压痕。。想想价格就算了。。


是一些这个领域的人写的论文集吧,外国人写的都是英文,边看还要边查英语字典……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