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这些中世纪的人

罗贝尔·福西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罗贝尔·福西耶  

页数:

293  

译者:

周嫄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高深博学的著作,不是任何其他主题的延续,不是中世纪历史的鸟瞰,不研究它的经济,不畅述它几百年的艺术文化史,它仅仅为我们讲述中世纪老百姓的故事,这些靠天吃饭的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的盘中餐,他们女邻居的家常话题,他们那双被劣质的鞋所磨损的双脚,还有他们心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刀光剑影,听不到修士们的祷告,没有国王的心腹,没有腰缠万贯的大亨,甚至没有学校的教师,那些都是中世纪的泡沫。我们将看到的是其他的人,我们很少谈论到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词藻。可是,他们的忧愁和快乐与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两样?
  本书利用多学科边缘,扫涤所有成见,清除强加给“中世纪”一词的错误的含义。它谈及通常被权威界贬为耻辱、暴力、混乱和愚昧无知的题材。《这些中世纪的人》是有史以来最无视权威、最富有挑战性的著作。它没有无休无止的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为读者提供一部多学科专著,继承最纯正的最伟大的法国历史学家的传统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以历史学家特有的视角透视中世纪的日常生活、中世纪的平常人生老病死的故事。这是作者六十年献身七百年中世纪研究的最成熟的成果。

作者简介

  罗贝尔·福西耶,文献学家、古文字学家、索邦大学(巴黎第一大学)退休教授,是西方中世纪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著有十五部关于西方中世纪社会的作品。主持编辑了一部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三卷本作品——《中世纪》(巴黎阿尔芒?科兰出版社)。
  周嫄,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硕士。现正攻读索邦大学文学博士,主攻12、13世纪法国文学。近年在中世纪领域的译作有雅克?勒高夫的《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乔治?杜比的《骑士、妇女与教士》。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和世界
 裸体的人
 脆弱的造物
 失宠的生物
 相当满意于自己
 然而
 他能看到细微差别吗?
 受到威胁的造物
 他真的认识自己吗?
 对抗人类
 “异常”的反击
 窥伺一旁的疾病
 黑死病
 我们能数清这些人吗?
 生命的各个阶段
 从孩童到成人
 等待孩子
 孩子来了
 《童年》
 在家人中间的孩子
 私生活中的人
 流逝的时间
 得喂饱的身体
 需要形成的口味
  -需要装饰的身体
 男人、女人还有其他人
 面对面的两性
 性事
 火和锅的生活
 婚姻链
 枷锁
 家人
 还有“亲戚”
 努力的范围
 家
 以及人们在里面找到的
 人是被造来工作的
 可是
 什么工作呢?
 工具呢?
 生命的终点
 老年
 “通道”
 死后
 自然
 天气
 古环境学知识
 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火与水
 火
 生与死的象征
 拯救的、有益的水
 大海:恐怖与诱惑
 土地的产物
 掌握土地
 让土地生产
  草和葡萄园
 树木和森林
 森林
 令人束手无策又神圣无比
 森林:必要的
 滋养的
 那些森林中的人们呢?
 动物呢?
 人类面对兽类
 恐惧和厌恶
 尊敬和喜爱
 认识和理解
 兽类是什么?
 深入这个世界
 使用和毁坏
 动物的用处
 杀戮是人类的特性
 一个对比鲜明的总结
第二部分 人类自身
 人和他人
 群居生活
 为什么聚集在一起
 如何聚集起来?
 在哪里聚集?
 笑与玩
 预防与偏差
 秩序与诸“等级”
 和平与荣耀
 法律与权力
  瑕疵
 别处的人们
 认知
 先天
 记忆
 集体想象
 度量衡
 习得
 动作、形象、语言
 书写
 学什么?
 在哪里学呢?
 表达
 谁写?写什么?为谁、为何写作?艺术家的那一部分
 灵魂
 善与恶
 二元论的终结
 美德与诱惑
 罪与原宥
 信仰与永福
 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和仪式
  教会
 彼世
结论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支付蒸气浴室的钱,而且,乡下也没有这样的浴室。尽管如此,相关文字和图像对我们来说却并不缺乏:年轻的圣杯寻求者在一群姑娘的服侍下入浴;贵妇正在叱责一个在桶中的女仆;一个平民正在泉水中抖动身体。在家中,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沐浴设施:在城堡中会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有产者家中会有厨房的一角;而在茅屋中,会有一个简单的木桶,甚至就是一个小桶。到了14世纪,人们甚至提到了一种盥洗盆,它的供水依靠一个带塞子的水罐。水通常是从外面的井里或是泉水处打来的,除非像意大利一样,得到街上去打水。习俗是在睡觉前洗脚,起来以后洗脸,饭前洗手。至于牙齿,有机会的时候,就用墨鱼粉进行清洁。然而,在乡间,对全身的清洗,只可能是家庭节日的一个组成要素。 当涉及人类的粪便和尿液排泄时,我们的资料却全都保持沉默,即便是在最放荡的韵文故事中。这些行为,显然是生死攸关且司空见惯的,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壳:羞耻?蔑视?在这种急切的需要面前感到羞辱?编年史沉默不语:这些国王、这些领主、这些大主教、这些骑士们,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讲道中,难道就从来没有过本能的需要?然而,据说,面对叛乱的贵族,逃跑的私生子纪尧姆(i)(Guillaume le Batard)差一点就被抓住了。因为,他不得不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内,把脚放到地面上。很多年后,如果亨利三世(HenriⅢ)没有在马桶上被暗杀者突然袭击,或是拿破仑没有在滑铁卢(Waterloo)饱受腹痛的折磨的话,历史又会怎样?我们对于用牲畜棚中被弄脏了的垫草来施肥的劳动,知道得比人类排泄物的遭遇清楚得多,尽管后者是用来给附近花园施肥的主要来源。然而,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在乡间,大自然大概提供着它的空间、它的小树林、它的小溪。而且木桶就可以给人提供便利。在城市中,为我们提供信息的是图像或是考古学。人们在城市中找到一些公共厕所,它其实就是在原木上铺一块凿了洞的木板,下面则是河流或大坑。在那些私人住宅中,有时则是在院子中的小建筑。我们甚至有表现此类物品的图像——便壶。厕所,也可能或者就是一个突出在外面的槽:刚好路过的人们就倒霉了!最完善的情况(不过已经到了15世纪了)就是chambre de retrait——里面有一个坐椅,通过用陶土做成的管道流向一个大坑或是下水道中;还有一把“扇子”可以在这样的“方便”以后换换气。方便之后又如何呢?15世纪之前都是没有纸的。棉花太贵了;布不适合。那怎么办呢?树叶?或者,应该是,什么都不用。 剩下的就是衣服的问题了。“剩下”这个词不好,因为,就像在今天一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衣是紧跟在食之后的。自然,它的“社会标记”角色在城市或是城堡中,要比在乡间来得明显。可是,即使这样,那些刺绣品,那些充满装饰的腰带和珍贵的围巾,收藏在箱子里,在节日的时候才会被骄傲地展示出来。在所有人那里,都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不是与之相反的情况。就像在小说中那样,人们常常将白色和裸体的古代与披着皮和铁的中世纪对立起来。可是在这两个时代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充其量只是气候的问题。可是在着装的观念上,确实发生了一些明显,甚至是彻底的改变。像往常一样,我又与成见冲突起来:不!古罗马人并不是披着洁白的托加①、穿着漂亮的露趾凉鞋的大法官,而是穿着短裙和外套的农民,就像乡间镶嵌画所展示的那样。之后传人了(可是,是什么时候呢?又是怎样传人的呢?)一些不为古代(古代地中海地区,因为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更靠北的源头,凯尔特的,日耳曼的,有时甚至是亚洲的)所知的着装方法和服装配件:扣眼一点点地替代了带扣或是搭扣;细鞋带取代了皮带子;帽子逐渐在男人们中变得普遍。更别说来自寒冷地区的手套或是手帕。人们最熟悉的,是男士服装,因为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也正是它提供了最为显著的创新:穿裤子而不是小裙子,或是东方武士那种灯笼短裤。这在田问劳动者、手工艺人或是,自然地,武士那里,都成为了标准。只有教士和权贵们继续穿裙子。


编辑推荐

《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利用多学科边缘,扫涤所有成见,清除强加给“中世纪”一词的错误的含义。它谈及通常被权威界贬为耻辱、暴力、混乱和愚昧无知的题材。《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适合作为相关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视角新颖,吸引人,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阅读。名家著作,代表学术前沿水平,会被专业人员关注、引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这些中世纪的人 PDF格式下载



知道罗贝尔·福西耶,就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其主编的洋洋三大卷的《剑桥插图中世纪史》。这本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角度讲中世纪方方方面的书,比厚厚的三本有趣的多了。


翻译略拗口,读习惯之后可以无视,内容极其精彩有趣。阅读时大家可以跳过第一章,直接阅读第二章,其中讲述了我们狠关心的吃什么的问题:)原来中世纪的餐桌和我们相差甚远。首先西方常被提起的番茄和土豆,中世纪时还未进口普及,那时他们的主要蔬菜只有三大类:卷心菜、胡萝卜、牛蒡(经常玩电脑游戏的朋友应该有所体会)。然而会使国人更加惊讶的是,中世纪人民的饮食结构中,80%都是面包为主的谷类,好吧,80%都是面包。且食量惊人,连农民的食量都在每天6000卡,现代人每天是2500~4000卡。而每天每人近2升的饮酒量(白葡萄酒)则是不分贫富和阶级,人人共享。好吧,真是一个饮酒作乐,大口吃面包的时代呀。与之相对的餐桌礼仪——中世纪前期,普通家庭中并没有专用的餐桌,他们只是找个椅子、长凳(抑或门槛,这已无法考证)能坐下的地方,一只手端着盘子,一只手使用工具:手、或面包来吃饭,喝汤的时候才用汤匙。(和《上古卷轴:天际》里描写的完全一样,虽然卷轴是架空世界)直到中世纪后期普通家庭的人们才有固定的餐桌餐椅。这本内容丰富的书里,还描写到方方面面:人们谈论的话题,人们想什么,道德准则,婚姻习俗人们的穿着、洗浴、医疗森林的作用、城市的特点总之,读得非常起劲的好书。


我本以为是讲中世纪老百姓怎么吃饭,怎么过日子等等,但好像不是,不过知识量很大,对拓宽知识面很有帮助哟~


有点读不懂,适合感兴趣的人。
原以为是非常轻松的小故事,但都是十分晦涩的文字...
宗教啊什么的,难以理解


经济社会史的典型研究方法,值得一看


书还没有看,但是翻了一下,觉得内容很丰富,适合写小说查阅资料使用。


适合静下心来看,没点毅力是不行的


了解千年前的欧洲人的生活模式


很少见这方面的专著,还算不错!就是翻译比较一般


这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个时期·


不错\(^o^)/~


比较详尽,想写奇幻小说的童鞋必备


有点薄啊 不是很过瘾


gut!!


很详细的例举


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给点积分吧


了解欧洲中世纪最普通人的生活,很有趣。


视角独到,从中世纪普通人的生活入手尽量还原历史细节。但遗憾的是,一张图片都没有。


儿子很喜欢,了解一下中世纪。


比较日常化的视角


翻译不怎么漂亮,太拗口了


社科类的图书,要有点兴趣才能读下去。


蛮有意思的一本书,很长见识。


好像书的封面稍微有点点翘起来,里面的内容还没看,不过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拿来做小说素材的~


喜欢中世纪,书还是不错的~!


第一次在当当上买书,非常不愉快的一次购物经历!1、物流非常不专业,楚天快递,没听说过我不怪你,但是请不要如此降低自己的专业水准!很多我没听过的物流,也不会像楚天物流这样不到位,慢,信息更新有问题,22号出库的,24号上午打电话说还在配送!动车30分钟,火车一个半小时就到的路程,配送用了2天!2、包装存在严重问题!收到包裹非常震惊当当的包装方式!!!! 我买的2本书,寄过来的时候,就是书外面包了一层塑料袋,一层!!!!连透明胶都没舍得缠完整的一圈!!!有一边已经全部破了,书都可以直接拿出来!!!多年的网购经历,我是第一次收到包装这样不负责任的包裹!!请问,如果是下雨天怎么办!!!那书是不是要全部湿!!!!而且书的角折坏一沓就算了,书的侧边全是泥!!!!!3、两本书,有一本是较为完好的,另一本的侧边全都是褶皱,是不是正版无从考证,虽然内页纸张看起来像正版,但是这种封面印刷质量连盗版都不如!!4、最后客观评价书的内容,我没看,是人推荐的,也是比较过很多类似的书籍,然后挑出这两本,内容应该很好!以后再也不在当当买书了,物流和包装太寒心了!在现在物流发展这样快的环境下,竟然还能有这样的物流存在!!!


个人之间太多太明显。


翻譯造成了很大閱讀障礙


忘记是不是评论过了,书也许是好书,但是翻译得实在狗屁不通。看了1/4,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真心看不懂中文!身为翻译,请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干不了的活儿,就别接了。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都治学不严谨,译本总体质量非常差,译者平均水平都比较低,已经买过很多本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很多低质量的外国文化文学译本了。其中又以这本最为糟糕!!!完全糟蹋了好好的一部经典历史学术文本!!第一次看到这么差的翻译,完全不懂欧洲中世纪历史,貌似周嫄是个学习法国文学的硕士,但是法语与中文造诣明显不高,对欧洲历史文化基本没有什么研究,甚至连基础的历史知识都没有,翻译起来文笔不通,并且由于严重缺乏历史知识,译者自己就不太明白这本书中所讲到的欧洲历史文化知识,社会学史学研究理论和角度,逻辑混乱,不知所云,非常糟糕。最近发觉很多这样的译者,尤其这样的译者以为自己翻译了1-2本书便觉得自己了解了欧洲艺术文化,还自己写书开始介绍欧洲文化,实在不负责任,完全没有作为历史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感与道德。


翻译的跟屎一样,作者到底要表达神马啊!完全被译者给混淆了!


有点图就好了 全是字 不太适合休闲


尤其前言很惊艳. 但纵观全书的话对普通读者比较生涩难懂. 涉及过多, 就有点散. 说深不深说浅不浅, 不是太好读. 但知识点都还是有用的.


没事想增长知识的人士不要买这本书,翻译的太次,可联想谷歌翻译,很是“欧范”


这本书出乎意料的好,原本以为会很枯燥,实际上作者语言幽默,通俗易懂。是由法译汉的,人名都有原法文拼法,注释也很不错。


中世纪八卦必读


额,没有想象的好


了解那些普通的中世纪人


让过去的一个时代近在眼前


这本书是用翻译软件翻译的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