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的荒原

黄奇逸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黄奇逸  

页数:

986  

Tag标签:

无  

前言

1995年8月,我《历史的荒原》一书,艰辛三叠中,得正式出版。此书现加以修改补充,分量比第一版时大大增加了,作为上卷;我未曾发表的《商周研究之批判》一书,作为下卷。上下两卷的全书总名为《鸿荒孤棹:作为世界古文明研究的范例——重释中国古文化的主体精神》。这两部让人力孱心馁的著作中,《商周研究之批判》于1986年5月16日先完成,不图却反而缄秘不出,直到衰色已上须鬓的此时,方能面世。这二者相较,《商周研究之批判》的研究所及,相对狭义,而《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的文化视野相对广义。虽然二者同一认识体系,互有补足融摄,但二者又各自有原有委,自是独立的,故二者各有各的前言与序。《历史的荒原》初版时,曾得到原成都侨联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及其总经理罗玉文先生的鼎力相助。上卷出版过程中,书稿曾得到邓代昆、符建周等先生的校订。尤其是素友邓先生,能拨万冗抽出许多时间看稿,致令月淡烟深之夜,仍篝灯勉作。本书上卷英文内容提要,林必果与张箭先生曾热心为之。以上诸位先生,奇逸并感欷谢忱。

内容概要

以前,学术界认识中国上古文化,主要从物质的角度着眼,本书却换成了宗教与文化精神的眼光,并调整了研究者观察古人类的时空距离。这样,本书以全新的眼光讨论了中外古文字的源流、先秦诸子、十三经、上古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流变,并对儒、道的实质,中国与古印度、巴比伦在语言文字、文化、宗教上的关系作了重新认识,对胡适、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包括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否定中华民族炎炎赫赫上古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性的批判。更重要的是本书在研究的方法上有新的建立,使本书更逼向对事物深一个层次的认识,这样,以前上古文化研究中许多无法索解的大问题,本书中都得到了较圆满的回答。本书对炎黄文化是一种新的认识体系。

作者简介

黄奇逸,1950年7月生子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黄某质简寒,奸清谈,枯肠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毕露着锋颖,兴味浓快地侃到月半三更天。黄某发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论文多篇:《古国族名前“有”字新解》、《甲金

书籍目录

上下两卷总前言前言前论第一章 中国古代多种并存的文字范式第二章 仓颉文字第三章 甲文是形声字吗——兼论“六书” 第一节 象形字 第二节 假借字 第三节 形声字第四章 商周的文化第五章 中国历史的黑洞与文化的繁荣第六章 《春秋经》、《三传》、《国语》的成书 第一节 《春秋经》的成书 第二节 《左传》的成书经过 第三节 《公羊传》的成书经过 第四节 《毂梁传》与《国语》的成书经过第七章 从黑洞里走出来的《诗经》——附论《楚辞》与“乐” 第一节 《诗》的祭歌挽歌性质总说 第二节 《诗》的祭歌挽歌性质百例 ……第八章 《易经》的成书经过及庖牺文字第九章 从黑洞里走出来的《尚书》第十章 先秦诸子的渊源第十一章 清代及古史辨派学者的历史过失第十二章 中国上古社会及君臣们第十三章 上古传说的宗教结构—兼论中国上古无图腾制第十四章 上古王号上所涵容的宗教精神第十五章 上古社会的变迁与宗教的关系第十六章 上古书难读的原因第十七章 宗教、祭祀与古文化的关系第十八章 余论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历史学,描述古人深邃的神秘精神,比描述古代社会的各种虚浮现象重要得多。克罗齐(B. Croce)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说:“精神本身就是历史。”法国布罗代尔1958年在《社会经济年鉴》上发表的《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间段》中认为:“政治、军事、外交事件犹如天上的雷电,一闪而逝,只是一种喧嚣一时的新闻。”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中说:“作者(指伏尔泰自己)企图进行尝试,不为后代叙述某个个人的行动、功业,而向他们描绘有史以来最开明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到现在为止,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以事件为核心的研究范围,而我们真正应该认识的却应是这些事件背后的支配精神。是中国上古特有的宗教精神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结构。任何个人与某种单一的思潮都不能宰治中国的远古社会。这样,必然导致本书把历史学、社会学、语言文字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现象学、神话学等多学科综合起来通盘考察。我并不认为本书已完成了书名《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大而无当的论题的全部内容——我并不引为憾事。谈何容易!人类古今的文化行为那么复杂,精神世界那么博大、广阔。并且,我也从没认为此书所阐释的自视高明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形式。那么,此书之所以还有一点价值,是因为笔者想在似乎无序可寻的万缕千丝中,寻绎出历史变化的时空里起主导作用的经络;笔者极意躲开现代高度发展了的文化观,尽可能真实地进入原始文化的原野,与读者一道观察与思考:我们真的就已认识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先祖及其历史吗?


编辑推荐

《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增订本)》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的荒原 PDF格式下载



本书以全新的眼光讨论了中外古文字的源流、先秦诸子、十三经、上古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流变,并对儒、道的实质,中国与古印度、巴比伦在语言文字、文化、宗教上的关系作了重新认识,对胡适、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包括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否定中华民族炎炎赫赫上古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性的批判。
更重要的是本书在研究的方法上有新的建立,使本书更逼向对事物深一个层次的认识,这样,以前上古文化研究中许多无法索解的大问题,本书中都得到了较圆满的回答。本书对炎黄文化是一种新的认识体系。


看作者简历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奇书”。“黄奇逸,1950年7月生于四川省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黄某质简寒,好清谈,枯肠荒肚也能敬陪大羹玄酒早下肚皮的朋友,毕露着锋颖,兴味浓快的侃到月半三更天。黄某发有一定学术影响的论文多篇:《古国族名前“有”字新解》,《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诗南风、二南地望辨》,《释沃丁》,《商周研究之批判提要》,《商周研究之批判辨疑》,《甲骨卜字解》等。后三篇,作者意在建立一个全新的甲金文认识体系,海内外学者已动关注。除本书上下卷外,黄某还自悲自喜地撰有专著《艺术的平衡》。据说,他还有一部上百万字的社会伦理学著作,但他还不愿意露书名与内容,怕在专专剪浊除晦的人际关系、社会舆论中又被说成一场是非,故黄某常常稚头拙脑地提醒朋友的一句话是:“我讲的这件事,千万不要给外人说”。虽如此,黄某落入褒贬的闲是闲非偏生最多。”


读完黄奇逸先生《历史的荒原》,正在读《商周研究之批判》。黄先生大作,开我新视听。此作超棒!黄先生大作对泥古僵化自以为是的所谓大师们的东西可谓颠覆性的!这世间最牛的质疑就是从你的基础、根性建筑上质疑,这绝对是对谬误的颠覆毁灭性的打击。盛赞黄先生的力作和勇气。黄先生本亦特立独行求真之奇人也!此书,无论从古文字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还是宗教精神研究,都是一部开启吾辈新视野、活跃新思维的好书!或许黄先生的研究中的一些论断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研究总是在不断的靠近客观、真实,并且打翻了那些所谓“大师”们的太多主观附会乡愿的旧体系。黄先生在试图建立一个宏大的新体系——也是不断趋近真实的研究体系,可惜一人之力难免有限,好多精彩的话题难以痛快淋漓的尽数展开,阅读黄先生大作痛快之余又贪婪的心总不满足希望能更过瘾一些。黄先生其人,求真者也!堪称学人师表!读黄先生著作,不光是学习了知识,亦学习了其虽千万人吾往矣、卓然独立向真向道之精神,亦可学习其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之思维和方法!


本书是《商周研究之批判》的姊妹篇,四川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黄老先生研究甲骨文和上古历史一生的心血之作!!


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增订本),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很好的选题,很吸引人,还没有细细阅读,不过应该是有新意的吧~


集大成之作,对于了解先秦文化有启迪作用


令人安心的文化精神。拜读中。。。


这还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的导师是徐中舒先生


非常厚重而明达的一本阐释古文化哲学结构的书。


黄奇逸是名家,书自然不错


每个周于我都会仔细阅读,每次阅读都有更新的收获和更深刻的认识


我总想探索一下中国思想或者哲学的起源,看到这本书也许我找到了知音,作者也许是一个“怪才”。


好书,内容丰厚。
这种破斥历史虚无主义的书籍多点,就好了。
但是本书对于细致的内容,例如诗经全部是祭歌的观点有待商榷。因为诗之所以为诗,乃是为活人的。不是为死人而歌。也许起源跟祭祀有关,但是诗的升华、诗的精神却和祭祀的表面无关的。
总之是好书吧。


提供文史研究的新角度 讀的不能自拔


学术性的外部下,包含着对古文化的深度理解。。。


鸿荒孤棹 的上卷 相见恨晚的好书


一直都在想如何才能更沉静地去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这本书给了很多启发。


批判如醍醐灌顶


巴蜀书社的,应该不错。再者,这样的内容也是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背景阅读才是好的。但是好像只有“上册”,不知“下册”何时能出来?


这套书颠覆了传统对甲骨学的研究。值得一看


这本书包装很好


当今的学术退化了,有这样的学术书,很不错,虽然读起来很吃力,但是感觉很好


书很旧了,是一套书的上卷,但是内容独立。封面有污损,应该是放在仓库太久了。但是内容很正,读完作者的说明,我感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再看内容,以这种风格写学术书籍的,从未见过。巴蜀书社,好样的。


内容比预期的要丰富许多,值了


一看就知道是苦心而作


治学重要的就是凡事能有自己的观点


学习中,价格很惊喜


大致翻了一下,很值


一拿过来,嚯这么大部头~到现在也没有下定决心看~真是需要勇气才行



书还是很厚的,观点论据都不错,活动时入手的,好!


非常好,正版。很有用,值得一看。


作者的工作量非常大。对国学有启发。


从内容来看作者的确很有功力,表述得也很清晰,巨著啊


书比较旧了,都发黄了,内容很专业,看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一般人读了也能有收获,值得购买。


厚厚的一本,很划算。只是纸质有点差,其他的还可以


这书很是厚重,估计很难读下去,偶尔翻一番不错,太专业了。


不管站在何种立场,要立论必先驳论,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者当从之。


不错啊,作者的自述就感觉很有味儿,支持呢,以为下卷对应有个上卷不知啥东西,一看,矮油,就是这卷啊!亏了,下卷没有一起买呢。嘿嘿,马上就要购入。。


作者是个做学问的学者,不是所有学者都做学问,作者是甘于寂寞的学者,甘于寂寞的人学问做得必定扎实,因此俺毫不犹豫买下此书,买回一看果然如此。


增长见闻,可以一看


现在看不了,留着


回去慢慢看


大概看了一下,比较不错,推荐阅读。


不一样的思路,有启发意义。


经典,是俺想要看的书。


送货及时,包装好,满意!


有思想,有内容,是我喜欢的那类


书的名字很吸引我,当时买的时候是想对中国的上古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想找到源头的东西,刚好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是从这个角度进行阐述的,所以就买来了,还没读完,等读完了再进行细致的分享!


有个性。用古文字探讨古文化哲学结构的书。


这本是上卷。是针对古文学等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很有见地,长知识,长见识。不管是作为专业研究还是业余阅读,都是不错的。学术态度很好


黄奇逸的书


学问挺深,读懂不易。初稿成于20多年前,钦佩。可以给5分的,少1分也有开本的因素。


是一部难得的有原创性的学术大作。


作者好像不能平心静气的论述,虽然他满腹经纶,大可不必用这样的文字来表示。


博古通今,通过历史让我们更好的活在现在


只是书的封皮太脏了,也对得起这个价格了,内容没的说,赞


书是很厚的一本,纸质一般,大部头还没读


不错书的质量好


题目就不大明白,看了再说吧


在当当买了很多书了 第一次收到发黄的书。。。估计放了很久的了


慎得慌!


精装本,很厚,所以开本显得有点小,要是大点就好了。


非常好,是个有学问的人,值得研读!


专家的枕边书,我拿它当枕头了.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读的完!


很不错,物美价廉,只是封面有点脏


还不错,挺耐读!


送货快,但包装没打塑封,书皮有点脏,总体还不错。作者的思路有些与众不同,拓展了思维的方式。


暂时消化不了,搁着先


不是这个价格不敢买,跟词典似的,不知尘封了多少年


还不错 但是品相好像有点旧了 好厚的一本


相当厚,感觉这辈子也看不完了。


刚开始看 觉得观点确实与众不同


很大一本书,作者试图对中国文化作出另类解读,要构建自己的学说体系。


这本书很不错,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肯定有帮助。受益匪浅,高兴。


看来这书的作者是很自信的在叙述古文化的哲学结构,但如何讲好古文化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课题,况且再加上古文化的哲学结构就更是不易了,所以读这书是提高辨别力的极佳时机。


本书是套书中的上册,购买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内容比较枯燥,不是专业人士,建议别买。


不喜欢,太专业,不易读


此大作,在当代史学、文字学的研究中实属罕见。板凳坐得十年冷,黄老师这种治学精神就已经难能可贵。就作品而言考据详实、内容深刻、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具有文献价值,对文字学、古文化感兴趣的值得深入研究。


黄老的两本书,才看了几章,就让我把手边的十多辑《古文字研究》全放到一边去了,短短几章,就解了我之前的不少惑啊,这套书值得向每一个中国人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