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湖州岁时节令习俗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杭州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杭州  

作者: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页数:

137  

Tag标签:

无  

前言

  岁时节令,按中国农历,分为十二个月、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古代“农桑为本”,非常注重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季节交替期间举行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并注入了文化、政治、经济的内涵,千年相传,从而逐渐演变成民俗节日。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令,具有农耕文化的特点。  中国最早有八个节令,演变成重要的节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些标志着农耕四时的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候完美和谐的特征。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华传统节日的形成与普及,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节日的确定,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湖州地区的传统节日,同样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融合,遂深深融入到百姓生活和习俗中去。这些节日,在一年的周期中循环往复,成为错落有致的体系,组成了湖州地区的节令文化。尽管各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和庆祝形式有不同之处,但这些节日里涌动着的情感和期盼大多是相同的。  一个区域的岁时节令习俗,作为一种经久传承的民俗文化,其形成、发展是与该地区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农事生产、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对节令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节日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外在风貌。作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湖州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为湖州岁时节令习俗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基础。湖州岁时节令习俗所具有的独特地方文化风格,在当今湖州人民生活中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尽管湖州的民间习俗在不断变化,但节日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的追求,将成为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和企盼。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湖州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是湖州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十分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湖州人,我们应该追本溯源,深入了解和传承这笔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概要

  历经碰撞和蜕化之后仍具有鲜明色彩的湖州岁时节令民俗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内涵。《湖州岁时节令习俗》所讲述的湖州岁时节令民俗以明清时期的民俗状态为基础。我们所搜集的传统节俗中,有的已经废弃,但从中可以体味到古人的用心;有的至今还在沿用,使我们更加明了它的意蕴和初衷。作为具有文化普及意义的读物,《湖州岁时节令习俗》力求以文化的视野,解读湖州岁时节令风俗事象以及相关的民俗内容,梳理出湖州岁时节令民俗文化的主要形态,透过地域文化的视角,探求其深厚的美学意蕴,挖掘其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从而在更加开阔的审美视野中品味其独特的风采;同时努力将科学性、知识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尽可能做到雅俗共赏,使更多的读者饱享湖州岁时节令文化的盛宴。

书籍目录

前言春天篇桃花流水鳜鱼肥——春之韵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迎新谁肯如翁闭户眠——元宵狂欢风雨梨花寒食过——清明祭祖夏天篇绿树阴浓夏日长——夏令拾趣布谷声中夏令新——立夏习俗闲庭散书六月六——天贶节俗千里湖山秋色净——秋日情怀秋天篇七夕相沿乞巧风——七夕乞巧道场普度妥幽魂——中元普度合家团圆中秋夜——中秋节俗登高采菊又重阳——九九重阳冬天篇云寒水清荻花发——冬时风习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节俗过了腊八便是年——腊八施粥蔬食果糖送灶君——祭灶节俗欢乐祥和迎新春——年节风情迎送两岁除夕夜——除夕节俗附录一 二十四节气附录二 湖州岁时节令歌谣附录三 中国主要政治.社会性节日及纪念日后记

章节摘录

  合家欢聚年夜饭祭祖之后合家团聚,欢饮一餐,俗称“吃年夜饭”。湖谚云:“一年三东家,年夜饭吃自家。”即使是外出务工或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同吃年夜饭。年夜饭菜肴丰盛,不得少于十碗,且务必成双,取“十全福寿”之意。菜肴都寓意吉利:酱煨蛋称“元宝蛋”,寓意“招财进宝”,笋干意谓“节节高”,鱼圆、肉圆寓意“团团圆圆”,全鱼意为“年年有余(鱼)”,发芽豆、黄豆芽称“如意菜”,蹄膀含有“提升”寓意,鸡表示“吉利”之意,等等。吃年夜饭,其他菜肴尽可享用,只有全鱼,寓意“年年有余”,不得动筷。不过菜吃得再多,也得吃一些饭,吃饭时还得夹上几筷青菜,意谓“长羹菜饭吃勿厌”。年夜饭要盛两次,取成双吉利,不吃粥,不喝汤,不剩“饭碗头”。吃年夜饭的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尽享天伦之乐的一餐饭。人们既是享用这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这合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年夜饭后要放爆竹。  除夕夜,湖州水乡农家还有“淘隔年米,煮隔年饭”的习俗。饭要多烧一点,煮好后,盛在新箩中,上插葱、秤杆,饭上放着富有吉祥寓意的茨菇、橘子等,蕴涵着长青吉利、称心如意、年年有余、节节高之意。旧时,湖州近郊农家在每间房间的桌子上都要供一碗年夜饭,饭上覆盖红色吉祥寓意的剪纸,上插一朵千年红花,一直放到元宵节。  除夕深夜,即与正月初一交更时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接灶神”。接灶神的仪式相对要简单得多,换上灶神神像,用年糕或小圆子(俗称“接灶圆子”)、果品等上供,在灶龛前燃香、叩头,同时嘴里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表示欢迎灶神回来,俗称“接灶”。接灶时要放爆竹。  从腊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开始,岳父母、过房亲的亲爸亲妈也要邀小辈吃年夜饭。为避免日期有冲突,吃年夜饭往往参差安排。吃年夜饭,小辈要给长辈送礼物;长辈要给小辈回赠衣服、鞋袜等礼物,还要给“压岁钿(即压岁钱)”。  守岁围炉竟废眠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旧时除夕之夜,吃好年夜饭,全家团聚在一起,点起大红蜡烛或油灯,烛不吹熄,任其燃尽。大家围坐闲聊叙情,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湖州西部山区人家,往往用较大的柴箭头放在火盆里慢慢地烧,家人围盆守岁,俗称“煨年猪”。除夕守岁,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岁月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期待。  除夕当晚的“压岁”也是湖州过年风俗中极富特色的祈福形式,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压岁钱须用红纸包裹(现在流行用信封大小的红纸袋),由长辈当面给;也有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悄悄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此时,长辈还须将新衣帽放置孩童床前,枕边放有“开口果子”。如橘子,意为“开口吉利”、“开口吉祥”;又如寸心糖(一寸长的芝麻糖,也称“寸金糖”),寓含“称心如意”之意。  提灯燃炬呼蚕花旧时除夕黄昏,湖州蚕家儿童总要兴高采烈,提着马头灯、元宝灯、鳌鱼灯、兔子灯等各式灯笼,走出家门,去玩蚕花灯的游戏。他们点燃灯里红烛,在村前屋后、田头地角来回奔逐嬉戏,嘴里唱着童谣:“猫也来,狗也来,蚕花落伢(我)屋里来,白米落伢(我)田里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俗称“呼蚕花”。  除夕夜,蚕农家还要点一盏油灯放在神龛前,一直要点到年初一的早晨,叫“点蚕花火”,象征着把蚕花的祥瑞接到了新的一年。农家妇女平日都早起,但年初一早上起床特别迟,都要困晏觉,不下厨,意为“焐发蚕花,越焐越发”。旧时,养蚕的蚕种要放在蚕娘怀里靠体温孵化,人们把这种“催生”行为移植到新年习俗中,也包含着一种象征意义。  如今,湖州农家仍沿袭着除夕祭祖的习俗,但不少城镇人家也不兴祭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湖州城镇开始流行到饭店吃年夜饭的习俗。饭后,人们按各自兴致,或围坐电视机前,欣赏春节联欢晚会;或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到来。随着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一时爆竹震天,彩焰蔽空,蔚为壮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湖州岁时节令习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