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

蒋长栋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蒋长栋  

页数:

424  

内容概要

  《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分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概说、民间韵文启动因素对韵文文体演变研究的意义、诸因素制约下的韵文文体演变轨迹、《诗经》体及其对写实文体的奠基意义等内容。

作者简介

  蒋长栋,湖南洪江市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韵文学会秘书长,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湘潭白石诗社副社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杜科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独著《王昌龄评传》、《唐宋定学览胜》、《唐诗新论》、《中国韵文学概论》、《汉语言文学课能力培养教学论》、《唐诗考释的理论与实践》、《蒋长栋诗词选》等,主编《贬谪文学论集》、《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吏研究),合著《增订注释全唐诗》、《大学语文》、《中国韵文艺术体系研究》等,在国内外众表论文80余篇,诗词数十首。获全国奄文大赛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各种学术奖、教学,奖多项、是国內外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与诗人。

书籍目录

绪论一、关于本课题研究对象“韵文”概念之界定二、关于本课题亘古及今研究状况的概说三、关于本课题所采用的质素系统研究法第一章 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概说第一节 影响韵文文体演变的诸多重要因素一、韵文文体演变中的民间韵文启动因素二、韵文文体演变中的文乐雅俗离合因素三、韵文文体演变中的新旧质素更替因素四、韵文文体演变中的诸体相济共存因素第二节 诸因素对韵文文体演变研究的意义一、民间韵文启动因素对韵文文体演变研究的意义二、文乐雅俗离合因素对韵文文体演变研究的意义三、新旧质素更替因素对韵文文体演变研究的意义的意义第三节 诸因素制约下的韵文文体演变轨迹一、先秦以草创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奠基期二、汉魏六朝以唯美为主要特征的文体自觉期三、唐宋以重情为主要特征的文体成熟期四、元明清以叙事为主要特征的文体鼎盛期第二章 中国韵文文体奠基期研究第一节 韵之诞生及二言诗形成的开创意义第二节 《诗经》体及其对写实文体的奠基意义一、《诗经》的写实性质及其文体构成二、《诗经》对写实韵文体貌的奠基意义第三节 楚辞体及其对浪漫文体的奠基意义一、楚辞的体式特点及其产生渊源二、屈骚对浪漫韵文体貌的奠基意义三、宋玉赋的体貌特征及其奠基意义第三章 中国韵文文体唯美期研究第一节 由散行渐趋骈俪的赋体演变一、追求宏伟富丽之美的大赋体式与体貌二、追求灵动整饬之美的小赋体式与体貌三、追求浏亮骈俪之美的俳赋体式与体貌第二节 南质朴渐趋典丽的诗体演变一、追求情真辞质的《占诗十九首》之体式体貌二、追求气盛辞丽的建安诗之体式体貌三、追求绮靡典丽的六朝诗之体式体貌第三节 由古雅而至华美的其他韵文之演变第四章 中国韵文文体重情期研究第一节 以写庄重之情为主的诗体演变一、由六朝诗渐臻完备的唐宋诗体式演变二、以重情为主要特色的唐宋诗体貌演变三、唐宋诗体貌演变的主要原因及意义第二节 以写细腻之情为主的词体演变一、在抒细腻之情中促成的词的体式演变二、在言细腻之情中促成的词的体貌演变第三节 在重情中趋质朴散行的赋体演变一、在科举考试中走向整肃典丽的律赋演变二、在古文运动中重归质朴散行的文赋演变三、重情在唐宋赋体貌演变中的作用与意义第四节 在重情中演变的变文等韵文文体演变一、变文产生的渊源二、变文的演变过程三、变文体式的构成四、变文的地位影响第五章 中国韵文文体叙事期研究第一节 在故事表演中形成的戏曲文学之体式体貌一、元杂剧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二、明清传奇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第二节 在故事演绎中形成的讲唱文学之体式体貌一、宝卷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二、弹词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三、鼓词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四、子弟书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五、讲唱文学体式兴起的文学史意义第三节 在新的抒情氛围中形成的散曲与民歌之体式体貌一、元代散曲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二、明清民歌的体式形成与体貌特点余论一、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历程呈现出一种不断进步益趋兴盛的渐进式演变规律二、中国韵文文体演变的复杂过程造就了中国韵文丰富而又多样的体式体貌三、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历程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又追求进步的民族个性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