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六卷)

爱德华·吉本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爱德华·吉本  

页数:

487  

译者:

席代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罗马帝国衰亡史6》中不仅记述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灭亡的经过,而且还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把这样一部持续年代久远、涉及国家众多、空间范围广阔、而且史事纷繁复杂的通史之作写得如此提要钩玄、井然有序,如果没有善于掌握全局和驾驭史事的高超才能,那是绝对不可想像的。

作者简介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5月8日-1794年1月16日)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1772年,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第一卷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受欢迎程度用洛阳纸贵形容不为过,他的书出现每张桌子上,乃至于上流社会仕女的妆台。吉本也一夜成名,受到英国艺文界的追捧。1788年,他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全部书稿,盛誉满天下。1794年,他在伦敦去世。

书籍目录

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 进军君士坦丁堡 希腊皇帝亚历克修斯的政策 法兰克人夺取尼斯、安条克和耶路撒冷 解救圣地 布永公爵戈弗雷在耶路撒冷即位为王建立拉丁王国(1095 A.D.-1369 A.D.)一、十字军的起源与教皇乌尔班的宗教会议(1095 A.D.)二、十字军东征的正义原则、主要动机和后续影响三、十字军的先期行动及所遭遇的苦难(1096 A.D.)四、主要领袖人物的出身、背景、性格和作为五、中世纪欧洲骑士制度的滥觞和主要的内涵六、第一次十字军向君士坦丁堡的进军(1096 A D.-1097 A D.)七、亚历克修斯对十字军的策略和处理方式(1097 A.D.)八、十字军的兵力数量和对尼斯的围攻(1097 A.D.)九、多里利乌姆会战及鲍德温建立埃德萨公园(1097 A.D.-1151 A D.)十、安条克的攻防及十字军所遭遇的艰困和灾难(1097 A.D.-1098 A.D.)十一、圣矛的传奇事件以及对作战激起旺盛的士气(1098 A.D.)十二、法兰克人进军以及对耶路撒冷的围攻与征服(1098 A.D.-1099 A.D.)十三、推选戈弗雷为耶路撒冷国王及统治的状况(1099 A.D.-1187 A.D.)十四、《耶路撒冷条例》的颁布和法律体制的创立(1099 A.D.-1369 A.D.)第五十九章 希腊帝国保存实力 第二次及第三次十字军的兵员数量、经过路线与进展情形圣伯纳德萨拉丁在埃及和叙利亚的统治夺回耶路撒冷海上十字军英格兰的理查德一世教皇英诺森三世以及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军皇帝腓特烈二世 法兰西路易九世以及最后两次十字军 拉丁王国的法兰克人被马木路克驱离(1091 A.D.-1517 A.D.)一、希腊皇帝亚历克修斯的策略运用与影响(1097A.D-1118A.D)二、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的陆上行动和兵力状况(1147 A.D.-1189 A.D.)三、希腊帝国的暗中掣肘以及与土耳其人的战事(1147 A.D.-1189 A.D.)四、十字军的宗教狂热和圣伯纳德的宣导作为(1091 A.D.-1153 A.D.)五、伊斯兰的反击与土耳其人征服埃及的行动(1127 A.D.-1169 A.D.)六、萨拉丁的人品德行、统治风格和建立帝国(1171 A.D.-1193 A.D.)七、第三次十字军的海上增援和对亚克的围攻(1188 A.D.-1191A.D)八、英格兰的“狮心王”理查德在巴勒斯坦的作战(1191 A.D.-1193 A.D.)九、英诺森三世发起第四和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198 A.D.-1216 A.D.)十、日耳曼皇帝腓特烈二世实践誓言获致的成就(1228 A.D.-1243 A.D.)十一、法兰西国王圣路易的第六和第七次十字军(1248 A.D.-1270A D.)8十二、马木路克的掌权及驱逐拉丁王国的法兰克人(1250 A.D.-l517 A.D.)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君士坦丁堡的情况 保加利亚人作乱艾萨克·安吉卢斯被弟弟亚历克修斯推翻第四次十字军的起源 艾萨克之子与法兰西和威尼斯联盟 两国的海军远征君士坦丁堡 两次围攻最后被拉丁人夺取城市(697 A.D.-1204 A.D.)一、希腊人和拉丁人的民族仇恨和宗教分裂(857A.D.-1200 A.D.)二、艾萨克统治的恶行和被其弟篡夺的本末(1185A.D.-1203A.D.)三、发起第四次十字军获得法兰西贵族的支持(1198A.D.)四、威尼斯的政治制度和对外贸易的状况(697A.D.-1200 A.D.)五、法兰西和威尼斯为十字军东征而结盟(1201A.D.-1202A.D.)六、十字军帮助希腊皇子亚历克修斯复位的协议(1202 An-1203 A.D.)七、君士坦丁堡第一次被拉丁人围攻和占领(1203 A D.)八、艾萨克皇帝复位后无法履约所引起的纷争(1203 A.D.)九、穆尔佐菲乌斯的篡位及第二次的围攻作战(1204 A.D.)十、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及希腊人的悲惨命运(1204 A.D.)十一、拜占廷的青铜雕像和书籍文物遭到毁弃(1204 A.D.)第六十一章 帝国为法兰西和威尼斯瓜分 佛兰德人和教廷派出五位拉丁皇帝 拉丁帝国的贫困和衰弱 希腊人光复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的后续状况(1020 A.D.-1261 A.D.)一、鲍德温一世的推选和登基以及帝国之瓜分(1204 A.D.)二、尼斯、特拉布宗和伊庇鲁斯建立希腊政权(1204 A.D.-1222 A.D.)三、保加利亚的战事及鲍德温的败北和死亡(1205 A.D.)四、亨利的临危用事与改变统治作风的始末(1206 A.D.-1216A D.)五、科特尼的彼得与其子罗伯特的不聿下场(1217 A D.-1228A·D.)六、约翰极其光荣的战绩及鲍德温二世的称帝(1228 A.D.-1261 A.D.)七、希腊人大举进击驱逐拉丁人光复君士坦丁堡(1237 A.D.-1261 A.D.)八、七次十字军东征产生的结果和对后世的影响九、埃德萨、法兰西和英格兰的科特尼家族史(1020 A.D.-1152 A.D.)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皇帝 帕拉罗古斯继位为帝与教皇和拉丁教会的结盟以失败收场 设计反叛行动对付安茹的查理西西里的叛变 加泰兰人在亚细亚和希腊的战事雅典的革命及当前的情况(1204 A.D.-1456 A.D.)一、希腊帝国在尼斯流亡政权的积极作(1204A.D-1259A.D.)二、帕拉罗古斯的称帝与君士坦丁堡的光复(1260A.D.-1261 A.D.)三、约翰·拉斯卡里斯的被害和凶手的惩处(1261 A.D.-1314A.D.)四、米凯尔七世的统治和东西两个教会的联合(1259 A.D.1332 A.D.)五、安茹家族的查理据有那不勒斯和西西里(1266A.D.-1270A.D.)六、希腊皇帝煽动西西里的叛变和查理的败北(1280 A.D.-1282 A.D.)七、加泰兰人在希腊帝国的服务和从事的战争(1303 A.D.-1307 A.D.)八、雅典的堕落和革命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状况(1204 A.D.-1456 A D.)第六十三章 内战使得希腊帝国残破不堪 安德洛尼库斯二世、安德洛尼库斯三世及约翰·帕拉罗古斯的当政 坎塔库泽努斯的摄政、反叛、即位及废立在佩拉建立热那亚殖民区与帝国和君士坦丁堡市府之间的战事(1261 A.D.-1391 A.D.)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中国到波兰的征战 君士坦丁堡和希腊人的避战 奥斯曼土耳其人源于比提尼亚 奥斯曼、乌尔汗、穆拉德一世及巴耶塞特一世的统治和胜利土耳其君主政体在亚洲和欧洲的奠基和发展 君士坦丁堡和希腊帝国的大祸临头(1206 A.D.-1523 A.D.)第六十五章 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称帝 征服波斯、格鲁吉亚、鞑靼、俄罗斯、印度、叙利亚和安纳托第六十六章 东方诸帝求助于教皇约翰一世、曼纽尔、约翰二世访问西欧在巴西尔会议的鼓舞下,经过费拉拉和佛罗伦萨两次会议获得结论,希腊和拉丁教会要合并 君士坦丁堡的文学和艺术希腊流亡人士有助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拉丁人的求知欲和竞争心(1339 A.D.-1500 A.D.)第六十七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穆拉德二世的治术和风格匈牙利国王拉底斯劳斯的十字军运动 战败被杀 斯坎德贝格 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君士坦丁·帕拉罗古斯(1421 A.D.-1467 A.D.)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风格 君士坦丁堡在围城和攻击之后为土耳其人所夺取 君士坦丁·帕拉罗古斯战死 东罗马帝国灭亡 全欧震惊 穆罕默德二世的征战和崩殂(1451 A.D.-1481 A.D.)第六十九章 12世纪以后罗马的状况 教皇对俗世的统治权 城市的暴动产生政治异端思想 恢复共和国的行动 元老院议员 自傲的罗马人 与附近城市之间的战事 剥夺教会选举教皇和出任的权利,迫使教皇到阿维尼翁避难 大赦年 罗马的贵族世系(1086 A.D.-1500 A.D.)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护民官里恩齐要恢复罗马的自主权和治理权 他的德行和缺失,被驱逐出境以及后来的死亡 教皇从阿维尼翁返回罗马 西欧的教会发生重大的分裂 拉丁教会的统一 罗马人为争自由做最后的奋斗 罗马法 终于成为教会国家(1304 A.D.-1590 A.D.)第七十一章 罗马的废墟在15世纪时的景观 衰败和残破的四点理由以圆形竞技场为例 城市的重建 本书的结论(1332 A.D.-1430 A.D.)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罗马帝国行政区图(314 A.D.)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罗马帝国行政区图(314 A.D)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 进军君士坦丁堡 希腊皇帝亚历克修斯的政策 法兰克人夺取尼斯、安条克和耶路撒冷 解救圣地 布永公爵戈弗雷在耶路撒冷即位为王建立拉丁王国(1095 A.D.-1369 A.D.)一、十字军的起源与教皇乌尔班的宗教会议(1095 A.D.)土耳其人据有耶路撒冷以后过了二十年,有位名叫彼得的隐士前来参拜圣墓。他是法国人,出生在皮卡第(Picardy)行省的亚眠(Amiens),看到基督徒在朝圣期间受到欺侮和压迫,使他极为气恼,顿生同情之感,提到耶路撒冷教长的处境使他热泪盈眶。他在热诚探问之下,得知东部的希腊皇帝根本没有将耶路撒冷放在心上,要他们如何能有获得拯救的希望。教长对君士坦丁的继承人极为不满,将他那败德的恶行和虚弱的国势全部揭露出来,隐士听了以后高声叫道:“我要唤醒欧洲的强国对你伸出援手。”果真如此,欧洲听从隐士的呼吁。甚为惊异的教长在他辞行之时,交给他表示信任和申诉的书函,于是彼得在巴里(Bari)上岸以后,马上赶去参见罗马教皇。他的身材矮小而且容貌猥琐,但是两眼炯炯不可迫视,谈吐有力,坦诚直爽,能打动对方的内心,乐意听从他的教诲。他出生于上流社会的家庭(我们采用现代常见的用语),过去在邻近的布涅格(Boulogne)伯爵麾下服行兵役,后来伯爵成为第一次十字军的英雄人物。彼得很快抛弃军旅生涯和红尘世界,如果这个传闻没有错,原因在于出身贵族家世的妻子既老又丑,使他毫无缅恋之情,离开家庭进入修道院,最后自己找一个隐居之地。苦修和孤独的环境使他的身体憔悴,内心出现各种幻想,凡是所愿都令他信以为真,凡是所信都会在梦中见到,甚至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朝圣客从耶路撒冷返乡,都会成为宗教狂热的信徒,只是他已经超过那个时代常见的疯狂状况。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 II)把他当成先知,极力赞誉他的构想带来光荣,答应召开大公会议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励他到各处去宣扬“拯救圣地”的理想。获得教皇的批准激起他百折不回的勇气,负起传教士虔诚的使命,很快穿越法兰西和意大利的行省。他的饮食简单又有节制,冗长的祈祷充满热烈的情绪,接受赠送的布施,转手分配给需要的人。他光着头赤着脚,赢弱的躯体裹着一件粗布衣服,背负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展现耶稣受到磔刑的模样。他骑着驴子的模样在众人看来,圣洁的地位可以服侍至高无上的神人。他在教堂、街巷和大道对无数的群众宣讲福音的道理。这位隐士无论进入皇宫还是木屋,都抱着泰然自若的神情,召唤大家忏悔和从军,所有的人民全都热烈响应。他描述巴勒斯坦的土著和香客遭受的痛苦,每个人都感染到恻隐之心。他请求英勇的武士前去保护他们的教友和救世主,每个人的心胸燃起气愤的怒火。他用姿态、眼泪和失声的叫喊来弥补语言的沟通。他自认可以向基督和圣母诉求,能与天国的圣徒和天使谈话,即使他欠缺理性又有什么关系。就是雅典口若悬河的演说家,对他的成功也只有甘拜下风。粗鲁不堪的宗教狂热分子已经如愿煽起高涨的情绪,基督教世界对教皇的会议和敕令失去等待的耐性。个性豪迈的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VII)赞成欧洲用武装来对付亚洲的权谋,他的信仰和抱负散发出炽热的情感,这些仍旧在他的书信中表露无遗。从阿尔卑斯山两侧,五万名正统教徒自愿投效到圣彼得的旗帜之下,身为使徒的继承人宣示自己的意图,要亲自率军出阵攻打那群邪恶的穆罕默德信徒。执行这次神圣任务的荣誉或是羞辱,虽然不应归于个人,已经保留给乌尔班二世来承担,他是格列高利七世最受信任的门人。乌尔班二世着手进行东方的征战,这时他的对手是拉文纳(Ravenna)的吉伯特(Guibert),还据有罗马大部分地区,正在加强各种守备工作,要与乌尔班争夺教皇的头衔和地位。乌尔班期望将西方的强权团结起来,在一个帝王与教会分道扬镳、人民与国君离心离德的时代,他和前任教皇都用破门罪来威胁皇帝和法兰西国王。法兰西的腓力一世过着淫乱的生活和通奸的婚姻,带来各方的责难使他极为愤怒,为了获得支持只有尽量容忍。日耳曼皇帝亨利四世维护叙任式的权利,那就是主教的任职要经过他的核定,用赠送指环和牧杖当成信物。皇帝在意大利的党派被诺曼人和玛蒂尔达(Mathilda)伯爵夫人的部队所粉碎,他的儿子康拉德(Conrad)的叛变和妻子的丑闻,使得长期的争执更为恶化。在君士坦斯和普拉森提亚(Placentia)的宗教会议,他的妻子承认有多次卖淫的行为,因为他不尊重她的荣誉也不在乎自己的颜面,她被迫从事这一切无耻的勾当。乌尔班的壮举如此深得民心,产生的影响如此关系重大,他在普拉森提亚召开大公会议(1095年3月),主要成员是来自意大利、法兰西、勃艮第、士瓦本和巴伐利亚的两百位主教,还有四千名教士和三万名世俗人物参加这次会议,最大的主座教堂都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七天的会期就在城市邻近的平原上举行。希腊皇帝亚历克修斯•科穆尼努斯(Alexius Comnenus)的使臣,受到介绍特别在大会陈述统治者面临的困境,以及君士坦丁堡迫在眉睫的危险。胜利的土耳其人是基督徒的共同敌人,只隔着狭窄的海峡在虎视眈眈。使臣用恳求的言词针对拉丁君王的自负极力奉承,同时诉诸策略和宗教的需要,提出劝告要在亚洲的边界将蛮族击退,否则就会与他们在欧洲的腹地遭遇。听到东部教友这些悲惨和危险的情况,与会人员都禁不住流下泪来,满腔热血的战士大声宣布他们已经完成出发的准备。希腊使臣在离开之时,获得保证要尽快派遣实力强大的援军。解放耶路撒冷的计划不仅庞大,而且路途遥远,现在又将援救君士坦丁堡包括进去。审慎的乌尔班要留到下次宗教会议作出最后的决定,他提议同年秋天在法国某个城市举行。短暂的延期可以扩散宗教狂热的火焰,在一个由士兵组成的国家可以保持最大的成功希望,他们不仅以家族的名声而自傲,而且激起更大的抱负要与英雄人物查理大帝一比高下。在众所周知的特平(Turpin)传奇故事中,查理大帝完成占领圣地的伟大任务。乌尔班基于亲情或虚荣的不为人知动机,影响到他做出这种选择。他是法国人也是出身克吕尼(Clugny)的僧侣,在他的同胞之中第一个登上圣彼得的宝座。教皇已炫耀过他的家庭和行省,现在处于这种显赫的地位,还有什么比起重访年轻时代谦卑和劳累的场所,能使他感到更大的喜悦和满足。罗马教皇在法兰西的腹地搭建法庭,要当众对他们的国王判处破门罪,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只要对11世纪的法兰西国王获得更为正确的评 估,我们的惊讶就会很快消失无踪。腓力一世是休·卡佩(Hugh Capet)的曾孙,休·卡佩是目前这个家族的创始者,正当查理大帝的子孙处于衰亡的时期,他在巴黎和奥尔良(Orleans)的世袭产业再加上王室的头衔,也只能从这个狭窄的范围获得财富和主权。是对法兰西的其余地区而言,休和他的第一代后裔是封建领主,大约有六十个公爵和伯爵,都具备独立和世袭的权利,藐视法律和合法议会的控制。他们不尊重统治者就会获得报应,领地的下属和家臣也拒不听命。克莱蒙(Clermont)位于奥弗涅(Auvergne)伯爵的采邑之内,教皇在这里成功召开会议(1095年11月),主要是腓力已 经消除怨恨之心,而且就参加的人数和与会人员的地位而言,并不逊于普拉森提亚的宗教会议。除了教廷和罗马红衣主教会议成员以外,有十三个总主教和两百二十五个主教大力支持,戴着法冠的高阶圣职人员总计有四百位之多。教堂的神父不仅得到那个时代的圣徒赐予的祝福,同时也获得神学家的启蒙和教化。成群结队的领主和武士都是权势显赫的知名人物,全副武装从邻近的王国前来参加会议,对大会的决定怀抱着很高的期望。所有的状况都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好奇,整个城市在11月份到处是拥塞的人群,开阔的原野搭起千千万万的帐篷和木屋。八天的会期创制一些实用的教会法条,对于陋规成习可以产生教化和革新的作用,宣布一项严厉的谴责,反对私斗的浮滥,落实奉神之名的休战协定,每周有四天的时间要停止敌对行为。教会保障妇女和教土的安全,为期三年的保护延伸到农夫和商人,这些人原来是军事掠夺下毫无自卫能力的受害者。法律即使获得尊敬、能够产生制裁的作用,还是无法在雷厉风行之下忽然改变时代的习性。乌尔班之所以花费很大力气调解内部的争端,是要把战争的火焰从大西洋岸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仁慈的成效很难让我们感到钦佩。自从普拉森提亚宗教会议之后,他那伟大的构想像谣言一样传遍各国,返乡的教士在每个教区宣讲拯救圣地的功德和荣誉。教皇登上克莱蒙市集所搭建的高台,用雄辩的语气对着完成准备和毫无耐心的听众发表讲话。他的主题立场鲜明,他的布道言辞激烈,他的成功已经是沛然莫之能御。演说家被数千人的欢呼声打断,群众异口同声用乡土的方言大声喊叫:“这是神意!这是神意!”教皇回答道:实实在在这是上帝的旨意,让我们把这句值得纪念的话,圣灵所启示的言辞,带到战场上去呐喊,鼓励基督的武士发挥献身的精神和奋斗的勇气。他的十字架是你们获得救赎的象征,戴着这个像血一样鲜红的十字架,在你们的胸膛或肩膀当做永恒的标志,当做无法撤回的承诺和最神圣的誓言。大家兴高采烈接受他的建议,人数众多的教士和信徒都在衣服上缝着十字架的记号,恳求教皇率领他们进军。格列高利更为谨慎的继承人婉拒这种危险的荣誉,他的借口是教会处于分裂的状况,无法丢下圣职所带来的责任。他建议信仰虔诚的人,要是在性别、职业、年龄和体能方面,不具备这方面的资格,要用祈祷和施舍,来为他们之中的强壮弟兄提供个人的服务。他指派普伊(Puy)主教阿德玛(Adhemar)为他的代表,授与称号和权力,第一位从他的手里接受十字架。位于最前列的俗家首长是图卢兹(Toulouse)伯爵雷蒙(Raymond),他未能亲自参加会议,就派遣使臣代表他立誓接受赋予的荣誉。高举着十字架的武士在祈祷忏悔和赦免罪孽以后,受到不断的开导,要他们返乡邀请亲戚和朋友共襄盛举,出发前往圣地的时间订为翌年8月15日的圣母升天节。二、十字军东征的正义原则、主要动机和后续影响人类对暴力的运用是如此熟悉甚而视为自然之事,在我们的纵容之下,微不足道的怒意或引起争议的权利,必然成为充分的理由,可以在国家之间产生敌对的行为。但是就圣战的名义和性质而论,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的查证。我们不能贸然相信,耶稣基督的仆人可以拔出毁灭的宝剑,除非出于动机相当纯洁、争执完全合法、需求无法避免。作战行动的策略要求取决于经验获得的教训,然而这种教训得来何其缓慢。在采取行动之先,宗教事业的公正与合理要能满足我们的良心。十字军东征的时代,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基督徒,全都受到说服,认为是顺应天理人情的事。他们的论点不断滥用《圣经》和修辞的文句来掩饰,看起来像是坚持信仰的理念,要有自然防卫的权利,然而却有“圣地”特定的称呼,以及异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都是邪恶敌人的说法。其一,正当防卫的权利可以将民事和宗教的盟友全部包括在内,这是很合理的事。权利的获得基于危险的存在,敌人的恶意和实力所形成的双重考量是评估的重点,归咎穆斯林信奉有害人类的教条,他们认为有责任要用刀剑绝灭所有其他的宗教。这种无知和偏见的指控受到《古兰经》的驳斥,从伊斯兰征服者的历史,以及他们对基督教信仰公开与合法的宽容,也知道这是不符事实的说法。但是不可否认,东方的教堂受到严苛的束缚和高压的迫害。即使处于这种环境,他们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对于统治世界的绝对权力,坚持己见维护神意的权利要求。在正统教会的信条之中,不信上帝的民族始终形成威胁,会让我们丧失现在的宗教或未来的自由。到了11世纪,土耳其战无不胜的军队的确令人感到忧虑,这种后果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已经迫在眼前,不到三十年的工夫征服亚洲所有的王国,最远到达耶路撒冷和赫勒斯滂海峡,希腊帝国在毁灭的边缘摇摇欲坠。除了对基督教弟兄表示诚挚的同情,拉丁人基于公理正义和利害关系要支持君士坦丁堡,这是西方世界最关紧要的天堑,为了有利于守势战略的要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击退立即的强袭,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为了达成企望的目标,必须提供适度的援助。我们同意非常现实的道理,那就是不能派遣数量庞大的兵力到距离遥远的东方去作战,否则亚洲无力供应强大的援军就会遭到覆灭的命运,欧洲会因人口降低而减少应有的实力。其二,夺取巴勒斯坦对拉丁人的战力或安全毫无助益,征服这个距离远面积小的行省,唯一合理的借口是宗教狂热的信念。基督徒肯定“应许之地”是不可剥夺的名称,神圣的救世主流出宝血是最大的保证,他们有权利和责任从不义的据有者手里光复继承的产业,这些邪恶的异教徒亵渎基督的墓地,在朝圣的路途上欺压他的信徒。崇高的耶路撒冷和神圣的巴勒斯坦,类似的宣称根本无济于事,这些地方早已废止摩西的律法。基督徒的上帝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神明,伯利恒和髑髅地分别是他的出生和埋葬之处,就是光复也无法补偿对福音书有关道德训诫的侵犯。这些论点在沉重的迷信盾牌前面一闪而过,只要抓住奥秘和奇迹的神圣理由,宗教的心灵就委不容易将它抛弃。其三,宗教战争已经在地球各个区域开打,从埃及到利沃尼亚,从秘鲁到印度斯坦,获得传播更为广泛和适应性更强的教义大力支持。


编辑推荐

《罗马帝国衰亡史6》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六卷) PDF格式下载



纸质一般但也还不错,发货速度一般


买之前在书店已经翻看过,知道这个版本比商务老版改进不少。一是全译本,二是文字更加清通、典雅。遗憾的是商务的“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并不是本本完美,同时也庆幸现在出版事业的繁荣,出版好书不独是商务、三联的事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