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殷海光,林毓生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1-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

殷海光,林毓生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殷海光书信集》出版以后,我就辗转接到殷师母夏君璐女士在先师海光先生逝世后不久,托人带至香港友人处存放的,历年来我写给殷先生的书信。当时看到了这些信,真是百感交集。最初一封是二十多年前,在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我在狮头山上海会禅寺中读书时写给他的。竟然经殷先生生前妥为保存,又经殷师母费心与殷先生的其他来往函件一起送到香港。我对此信早已忘却,现在原件居然又寄回我这里。二十多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了,殷先生逝世已经十年有余,世事与国事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而我自己也早已进入中年;但,在大学时代跟随殷先生那几年的读书生活,现在回忆起来,却仍历历如在目前。当时虽然对于身边所见之种种,深致愤慨;然而,精神却是无比昂扬与奋发的。主要是因为:在思想上,受到了殷先生的启蒙,看到如何进展的远景。

内容概要

本书最初是由台北狮谷出版公司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后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于一九八四年曾发行再版。这本小书今天得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笔者内心甚觉快慰。书中主要收集了作者于一九六○年负笈来美以后与先师殷海光先生之间的通信。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殷海光,台湾大学哲学教授,20世纪50、60年代,自由主义在台湾的领军人物,其反抗专制、坚持个人尊严的言行,深刻影响了台湾知识界一代人。1969年9月16日因胃癌不治,逝世于台北,享年仅有50岁。著作:《殷海光全集》18卷(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贺照田编《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4)等,译作:海耶克著《到奴役之路》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翰墨因缘念殷师(1980)代序 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1994)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1957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附录 殷海光先生的志业9台湾的民主发展(2003) 林毓生:自由主义、知识贵族、公民德行(2004)

章节摘录

  海光我师:  谢谢您3月26日的信、贺卡和照片。这张照片的确最能代表您的精神和心灵,祖锦已把它妥放在我们的像簿里,和海耶克先生送我的那一张在一起。  您一月份给我的长信在我接到后的当天就reproduce一份寄给了张灏,并立即以长途电话告知了另一位友人您易地谋生的愿望。本来想立刻写信给您的,后来知道那位带书的友人不久即将赴台,所以就没写,可是他因论文没有写完,旅程一再延期,致使您悬念,我内心觉得很不安,请您原谅。至于我们对您的那一点经济支援,实在是我们份内的事,务请坦然使用,这只能算是救急,不过我们一定会继续不断支援,直至您有了您所愿意接受的工作为止。美国的学术界虽然颇为重视那张union card[工会证],但没有union card而执教或作研究的也大有人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平静地想想过去,不能不感激您给我的许多启发与指导,如果没有您思想上的启蒙以及从您那里得到的许多方法上的概念与沈[刚伯]先生那里关于英国史的概念,我绝不可能一来这里就接上了头,也绝不会很自然地适应这里tutoria1s和seminars的要求——全仗着“发问”与“辩难”。请您接受我最崇敬的敬礼。  ——1961.4.3 林毓生致殷海光  在两个多星期以前接到你的来信时,正好在午前,读了以后,兴奋得睡不着午觉。为什么呢?因为,从你的信中,我简直看见了自己的灵魂在芝加哥大学搏动;你所走的路子,正是我所要走的路子。怎么竟是这样“不谋而合”呢?如果我迟生二十年,我简直要长一双翅膀来芝大求学啊!……能得像Hayek这样的教授赏识,真是三生有幸。又有那么多第一流的角色挤在一个系里施教,该多么富于启导力。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果再不能有所成就,我看只有一棒子打下地狱去!  ——1961.5.1 殷海光致林毓生  人类文明发展到美国中产阶级的境界也真堪称一“绝”了。俗得令人窒息,而他们却还都自鸣得意。最使人困惑的是,胡适如何能终生崇拜这样的美国文明?  ——1967.12.23林毓生致殷海光  从表面上看来,胡博士的学问很博;可是,稍一究诘,真是浅得很。像这样的人,如何不像你所说的“终生崇拜这样的美国文明”。令人遗憾的是,这类人物居然成了学术重镇和新时代的领导者。你曾经告诉过我:“中国近几十年来,凡是发生大影响的人,无一不是糊涂虫。”这话常常在我心里荡漾。  ——1968.5.9殷海光致林毓生  我的内心所追求的,是宇宙的秩序,人间的正义,以及相忘于无形的友爱。  ——殷海光  殷海光先生对于台湾民主发展的重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上一世纪威权统治的年代,民主宪政的理想之所以能够维持于不坠,实与海光先生——以他那震撼人心的道德热情为原动力——发表的言论具有密切的关系。而海光先生为自由、民主所做的启蒙工作,并不止于知性的说理;他在面临政治迫害时所展现的“威武不能屈”的嶙峋风骨,更赋予了他所坚持的工作,道德的力量。  ——林毓生


编辑推荐

  平静地想想过去,不能不感激您给我的许多启发与指导,如果没有您思想上的启蒙以及从您那里得到的许多方法上的概念与沈[刚伯]先生那里关于英国史的概念,我绝不可能一来这里就接上了头,也绝不会很自然地适应这里tutoria1s和seminars的要求——全仗着“发问”与“辩难”。请您接受我最崇敬的敬礼。  ——1961.4.3林毓生致殷海光  在两个多星期以前接到你的来信时,正好在午前,读了以后,兴奋得睡不着午觉。为什么呢?因为,从你的信中,我简直看见了自己的灵魂在芝加哥大学搏动;你所走的路子,正是我所要走的路子。怎么竟是这样“不谋而合”呢?如果我迟生二十年,我简直要长一双翅膀来芝大求学啊!……能得像Hayek这样的教授赏识,真是三生有幸。又有那么多第一流的角色挤在一个系里施教,该多么富于启导力。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如果再不能有所成就,我看只有一棒子打下地狱去!  ——1961.5.1殷海光致林毓生  人类文明发展到美国中产阶级的境界也真堪称一“绝”了。俗得令人窒息,而他们却还都自鸣得意。最使人困惑的是,胡适如何能终生崇拜这样的美国文明?  ——1967.12.23林毓生致殷海光  从表面上看来,胡博士的学问很博;可是,稍一究诘,真是浅得很。像这样的人,如何不像你所说的“终生崇拜这样的美国文明”。令人遗憾的是,这类人物居然成了学术重镇和新时代的领导者。你曾经告诉过我:“中国近几十年来,凡是发生大影响的人,无一不是糊涂虫。”这话常常在我心里荡漾。  ——1968.5.9殷海光致林毓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PDF格式下载



穿越重洋的师友情——读《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徐强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处在威权政治的统治之下,四处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气氛。殷海光、林毓生师生二人,一个在台湾大学传道授业,振聩发蒙,一个远赴美国求学,希望可以找到医治威权暴政和社会弊端的良方。他们虽然远隔重洋,却雁信频传,鱼书不断,举凡政治文化、修身治学、恋爱婚姻,乃至家长里短、世态炎凉,无所不谈,一吐为快,共同演绎了一段令人感佩的学林佳话。《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主要收集了他们在1960年至1969年这十年间的往返信件,是这段佳话的历史记录和真实重现。殷、林既是师生,也是挚友。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是建立在追求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的,正如林毓生所说:“殷先生是属于五四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国的思想革命贡献了一生,与师友学生交往也是站在这一个‘公’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当他发现某人言行并不是根据他的了解所想像的那样,他便不能不视情况之严重性而与之疏远或断绝往来了。”(《翰墨因缘念恩师》)殷海光对自己的定位是“五四的儿子”,这有两层含义:第一,他出生于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第二,他要秉承和发扬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启蒙精神,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跟着五四的脚步前进”。而林毓生在求学之始,就是一个胸怀大志、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他不愿意像别的同学那样,“以上课抄抄笔记,课余看看武侠小说来打发时间”,决心通过学习和研究,“彻底找出中国的病根所在”,为改变恶劣的现实环境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正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志趣,基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思,使他们在校园里的相遇,碰撞出思想共鸣的耀眼火花,这些耀眼的火花,又化作一个个悦耳的音符,汇成一支高山流水的乐曲,荡气回肠,悠扬绵远。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志向非凡、境界高远的人,多半会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他们很难找到知音,却又非常渴望知音,所以一旦相遇,不禁欣喜万分,互相赞赏,而一旦相别,则又不禁怅然若失,互相挂念。殷、林之间,正是这种情形。林毓生到美国后,多次在信中倾吐孤独的苦闷,并以收到老师的来信为乐事,即使结了婚,找到了人生伴侣之后,也是如此。比如他说:“海外读书,毫无慰藉,快乐时无人与你分享,苦恼时无人与你分担,凄清孤独的感觉自然是难免的。我在这里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也没有……”(1962年4月25日)“真高兴接到您的来信,在紧张而寂寞的羁旅生活中,什么事还能比读自己的老师的来信更使人兴奋的呢?”(1961年7月15日)在由他的妻子代笔的一封信中,则有这样的话:“每次接到您的信,毓生和我都要看上好几遍;您的信毓生一向视为珍宝,从他来美国以后接到您的第一封信起,一直到现在,都先后排好,妥为保存的。”(1967年7月4日)殷海光在台湾所感到的孤独,以及他在通信中所获得的快乐,和林毓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他说:“地球虽广,人口虽众,读书的人虽然也不少,可是茫茫人海,尤其在这个岛上,我的知己竟是这样的少。”(1965年11月10日)“同你写信是我最高的享受;读你的信尤其是像在这沙漠中孤独的旅人看到绿洲般的欢愉。”(1962年6月4日)“毓生真是我的一面镜子。这段对我的了解,实在比我自己深透而且清楚。……知我者,其毓生乎?我这一辈子,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人这样了解我啊!”(1968年9月24日)师生之间的谈学论道,朋友之间的惺惺相惜,两者合而为一,形成一股暖流,穿越重洋,抚慰着两颗孤独的心灵。对林毓生来说,即使遭受再多的人生挫折,对殷海光来说,即使遭受再多的政治压迫,只要这股暖流还在流淌,他们就不会感到寒冷,他们的理想和信念之火,就不会熄灭。殷、林在书信中谈到的学者,几乎都是思想的夜空中光芒璀璨的巨星,比如冯•哈耶克、卡尔•波普尔、迈克尔•博兰尼、汉娜•阿伦特、卡尔•亨普尔、罗伯特•默顿、塔尔科特•帕森斯、本杰明•史华慈……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即使在西方,起初也并没有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以哈耶克为例,林毓生指出,20世纪60年代,哈耶克“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顽固的保守派。一直到1974年他荣获诺贝尔奖以后,他的深具远见与洞见的系统性思想,才渐被重新发现”(《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注释6),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如此,同学们对哈耶克的理论大多数持“不加深思的反对的态度,少数赞成的同学,似乎也因觉得不‘合’时代潮流,感到很不安”(1961年7月15日)。这种情形,恰好彰显了殷海光的先见之明。殷海光读了哈耶克的著作,马上就意识到那是不可多得的经典,终生服膺,感念不已。在1962年6月4日的信中,他写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保卫自由的伟大著作,就我迄今所知,只有两本。”一本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另一本就是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又说:“在港台一带,我即令不是惟一能了解他(哈耶克)在politicaltheory(政治学理论)方面的人,也是极少数的人之一。”正是在殷海光的影响下,林毓生远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成为哈耶克的学生;又正是在林毓生的引荐下,殷海光得以在台湾与哈耶克会面,成就了一段世人津津乐道的美谈。殷海光时常对学生说:“我没有学问,但能使你们有学问。”(《殷海光书信集•致伍民雄》)这句话里有自谦,有自负,更有自信。他的确是一位使人有学问的罕见的好老师,林毓生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海子的诗句,永远充满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在这个日益庸俗的尘世,在这个电子工具代替了笔墨纸砚的时代,可以倾诉的“亲人”在哪里?谁还有闲情在信封上贴一枚邮票?值得“告诉每一个人”的“幸福”,又有多少?每念及此,我不禁茫然失措,并且愈加感到《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的珍贵。我想,那一股暖流,那一段殷殷的师友之情,不仅穿越了重洋,大概也是会穿越时空的吧……


我个人很喜欢胡适,买了他的《四十自述》、《读书与做人》、《容忍与自由》,这三本书我都很喜欢。但我曾看过一些学者文章:说胡适好名,胡适的《四十自述》里他的儿时经历很多被他修饰过,如《舍我其谁:胡适》,但《舍我其谁:胡适》太贵,我对殷海光也想了解,《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满足了这两个要素。故买来看看。翻看了其中一篇,很喜欢。


师生情谊真诚感人,让我体悟到真正使人感到温暖的是真情。其中的内容充满道德热情和自由理想,使人慨然向往之至。其中讨论为学亦使人向往。在人生的重要时期,遇见一个真正好的指路人是多么重要啊!林毓生有幸!


信中展示的思想之光和师生之谊令我感叹,平实的语言、朴素而深刻的情感令我不由落泪,并因此而能够深刻领悟林先生悲恸其师英年早逝的心情,用一不恰当的比喻,仿佛孔子当年恸失颜回-----虽然一个恸失老师,一个恸失弟子,但悲恸之情是一样的,他们互为师生,互为知己,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让中国人生活得自由而有尊严等等。我记住了殷先生所云:我内心所追求的,是宇宙的秩序,人间的正义,和相忘于无形的友爱(大意)。


已经是第二次购买这本书了,好书与最懂自己的人分享。在现今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世界,已经再难寻觅那样的师生情谊,读来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


不能总在胡适那里停留,这才是真正的古典自由主义


很快就看完了这本书,质量好,书的内容也很棒,对于如何学习,如何做学问很有启迪


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就是一场弥足珍贵的文化盛宴!


自由主义了解


非常喜欢,值得拥有。
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思想上的历程。


排版相当的苗条,十分的耐看


朴素的语言


非常喜欢,值得拥有。
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思想上的历程。


有水平,理想主义者的经典对话


殷海光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书也零星看过一些。到这本书信集的时候,觉着林毓生先生的某些言论和观点,更胜其师。


对于了解几十年前台湾的情况,以及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是如何做学问的,有些帮助。提到了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书目。对于了解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略有用。


还没有看,是看董桥的书上面有提,就买了.


断断续续是难免的有时候跳来跳去的..大概是我自己的阅读思维也没跟上吧 总之不是很能连贯看完..才看一点就被我放在一边了但是殷海光的事业那是肯定的..林毓生也是被评为《南方周报》的公共知识分子有时候翻到会有比较新的观点就是了建议比较了解这两位人物的读者买啦=w=


要理解台湾,必须要了解雷震。而雷受殷的影响很大


想买李永平的《海东青》,没找到!


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还行吧,没事看看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