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拨动了你的心弦
2010-8
宁夏人民教育
王锦秀//马丽
187
本书讲了: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我们若能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谁拨动了你的心弦》这本书,能明显感觉到银川市实验中学针对高中生心理困惑所做的答疑非常有价值,值得中小学生阅读参考,值得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研读借鉴。
王锦秀,中共党员。香港公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银川市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化学骨干教师。自治区“313”人才。曾被广东汕头市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拔尖人才”:被银川市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拨尖人才”“银川市十大模范教师”:被宁夏回族自
萌动的青春学并快乐着悠悠师生情共建一个家将友谊进行到底让情绪HIGH起来重塑快乐自我心有千千结后记
2.对老师的要求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位老师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和体谅老师。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找一找老师的优点,并接纳老师的不完美之处,对老师多一分理解,你就多了一份成熟。无论如何,老师在他所教的那门课程上肯定比你强。俗话说,老师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想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主要还得靠自己。如果埋怨老师不好,影响了自己的斗志,为自己不努力学习寻找借口,那是自欺欺人3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思考一下,你每天预习了吗?对不懂的问题质疑了吗?当出现了似懂非懂的问题时,你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去积极扭转这种局面?4.主动与老师沟通。据我了解,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提问,怕同学看不起;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不敢给老师提出来,害怕老师生气对自己产生偏见。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甚至存在误区。在师生的交往中,学生应处于主动地位。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学生沟通是有难度的。学生如果能敞开自己的心扉,以尊重为基础,真诚地与老师沟通,找适当的机会与老师单独面对面地交流,把你对老师教学方法的看法、你原有的知识基础、你希望老师怎样教更能适合你谈出来,老师肯定会尝试改进教学方法,相信他不但不会生气,而且还会对你心存感激,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希望教学能给自己带来愉快,自己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更希望学生学好。这样做,既解决了你的困难,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岂不妙哉!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在交流中不断加深的,误会是在沟通过程中消除的,信任也是在心与心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希望你用青春的活力、鲜活的思想、真诚的微笑与老师一道在学海中乘风破浪,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生命的成长
这本沉甸甸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后,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或许是几年来的一个心愿终于完成了,是轻松、惬意还是欣慰,我无法说清。从教二十五年来,学生的求助、咨询,让我全方位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为;学生目光中的无助、迷茫、渴望,让我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业重负下的中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生理发育、自我认识等方面都存在困惑和烦恼,渴望有人为他们排忧解难。但由于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很少,学生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到咨询室咨询,况且学生的问题大多是成长中的问题,并非都属于心理疾病。因此,在这时候,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就是学生最直接的心理辅导者,学生的种种心理困惑,理应得到全体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化解。鉴于此,我吸收了二十位从事过班主任工作或者热情关心学生的老师,参与此项课题的研究。当老师们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思考、分析后,他们的心弦被拨动了: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竟这么不开心?有的老师奋笔疾书、情真意切,有的老师斟字酌句,却不知如何使学生心悦诚服。初稿交来后,更多的答疑不是寥寥几句,就是长篇大论,没有针对性,我感受到的是指责、训导,理论的说教多于心与心的交流。我想到了放弃,几位老师的鼓励、信任让我坚持了下来:“我们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非常渴望有人能给予专业的帮助,您对我们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吧!带着我们完成这次心灵困惑的答疑工作,也解决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中的困扰。”带着这份感动和力量,我对老师们再次进行心理咨询知识培训,把交来的稿件进行交叉修改。有的老师把学生的困惑在教研组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完成心灵解惑,有的老师再次走近学生,换位思考,真切体会学生的烦恼。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有许多实例,不错
给同事家小孩买的。没有评论权。但书应该可读性很大。
感觉没有多少实质可操作性的东西,粗粗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