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动植物检疫概论

李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志红  

页数:

420  

字数:

494000  

前言

  加入WTO为我国农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为宗旨的动植物检疫工作受到政府以及相关组织的高度重视。为了迎接人世的挑战,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部门等对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动植物检疫基础知识的各相关专业人才提出了特别的需求。  为了普及动植物检疫的基础知识,优化高等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各相关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中国农业大学于2001年开设了面向各个专业本科生的“动植物检疫概论”课程。该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动植物检疫基本概念和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程序和措施、认识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危害,并进一步了解现代技术、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的密切关系。  《动植物检疫概论》教材的编写得到了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重点项目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的支持。与国内外同类教材比较,该教材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综合论述动植物检疫的基本理论、法规和技术,内容丰富、素材新颖且适用范围较为广泛;②随教材附赠动植物检疫多媒体教学光盘《动植物检疫图像信息系统》,为读者提供了拍摄于主要贸易国以及我国部分口岸的珍贵图像资料。本教材包括8章33节,由来自全国部分高校从事动植物检疫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有关专家共同编写完成。由于学识和经验所限,定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指正!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前辈、师长、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点,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IPMIST实验室和植物检疫实验室师生的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内容概要

与国内外同类教材比较,本教材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综合论述动植物检疫的基本理论、法规和技术,内容丰富、素材新颖且适用范围较为广泛;②随教材附赠动植物检疫多媒体教学光盘《动植物检疫图像信息系统》,为读者提供了拍摄于主要贸易国以及我国部分口岸的珍贵图像资料。本教材包括8章33节,由来自全国部分高校从事动植物检疫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有关专家共同编写完成。

书籍目录

第1章 动植物检疫起源与发展 1.1 动植物检疫的起源 1.2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概念 1.3 国际动植物检疫的现状 1.4 中国动植物检疫的发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动植物检疫法规 2.1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2.2 WTO与SPS协定 2.3 OIE与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2.4 FAO与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2.5 中国及有关国家动植物检疫法规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动植物检疫程序 3.1 检疫许可 3.2 检疫申报 3.3 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 3.4 检疫处理 3.5 出证放行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动植物检疫措施 4.1 风险分析 4.2 产地检疫与预检 4.3 隔离检疫 4.4 检疫监管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检疫性动物疫病 5.1 检疫性动物疫病概述 5.2 动物一类疫病 5.3 动物二类疫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6.1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概述 6.2 检疫性植物病原物 6.3 检疫性害虫 6.4 检疫性杂草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现代技术与动植物检疫 7.1 现代生物技术概述 7.2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7.3 现代信息技术概述 7.4 现代信息技术在动植物检疫中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 8.1 国际贸易概述 8.2 有关动物检疫的国际贸易争端 8.3 有关植物检疫的国际贸易争端 8.4 加入WTO对中国动植物检疫的影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四、植物检疫条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 六、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名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 十一、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十二、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 十四、“动植物检疫图像信息系统”用户手册

章节摘录

  1.3.1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类型  人为传带造成了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远距离传播,特别是进人20世纪以来,随着对外贸易、旅游、科研合作等的飞速发展更使一些疫病和有害生物跨越了高山、大海等自然障碍的阻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定殖和危害。动植物检疫是以疫病和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采用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预防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传人国境以及在本国内传播。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例如自然条件等)形成了带有一定特色的动植物检疫,从而构成了当前国际动植物检疫的5种基本类型,即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大陆型、经济共同体型、发展中国家大陆型以及工商业城市型。  1)环境优越型  动植物检疫类型属于环境优越型的国家主要指岛国和半岛国,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凭借这一水域屏障,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自然传播很难对其农业生产、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而如何严格地控制疫病与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和入侵在这种动植物检疫类型的国家中变得更为重要。在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特别是进境动植物检疫受到高度重视,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检疫措施和技术严格地控制疫病和有害生物的侵入(图1—4)。在环境优越型的国家中,一般对进境动植物检疫要求极为严格,出境检疫相对较宽松且根据进口国要求出证。但由于各国农业生产又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各国的进境检疫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新西兰除引进少数优良品种外基本上不进口农产品,如果进口则制定特别严格的检疫要求;日本进口农产品较多,但一般从没有相关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发生的国家或地区进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动植物检疫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