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保安族

杜鲜,彭清深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杜鲜,彭清深  

页数:

294  

前言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无论是进行决策的党政部门,还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界,要深入进行民族调查的愿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系统地了解少数民族发展变化的现状,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地把握少数民族发展的趋势,以制定出适合于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民族政策和发展规划。  如何在新的时期开展民族调查,以获得开拓性的成果,这就不能囿于传统的民族调查方式,而必须有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说,分化与整合,是当代学术研究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各个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日益分化的趋势,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学科之间的整合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其界限越来越模糊,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不断增多。

内容概要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第一节 积石山县和大墩村概况 第二节 大墩村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保安族的族称与族源 第四节 1949年以来大墩的行政建制第二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大墩村人口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计划生育状况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情况 第四节 人口的迁移流动情况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基本经济情况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畜牧业 第四节 手工业 第五节 商业贸易 第六节 收支第五章 社会政治 第一节 政治结构与村务管理 第二节 政治关系 第三节 政治参与 第四节 政治沟通第六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制度 第二节 家庭制度第七章 风俗习惯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 第二节 人生礼仪习俗第八章 生活方式 第一节 劳动生活方式 第二节 消费生活方式 第三节 闲暇生活方式 第四节 交往生活方式第九章 语言文学艺术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第十章 教育 第一节 保安族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教育的类型及其内容 第三节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十一章 科技卫生 第一节 传统科技 第二节 农业科技 第三节 现代医疗卫生第十二章 宗教 第一节 大墩保安族信教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大墩村穆斯林归属的门宦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附录: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节 1949年以来大墩的行政建制  1956年冬,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五工作队保安语调查组,选点大墩村进行保安语调查,当时大墩村共有保安族118户,602人。  大墩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4年,大河家区增设了六个乡,其中就有大墩乡。大墩村所属基层政权前后变更频繁。新中国成立以后,今县境内也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人民政权。其基本政权形式由民国时期区、乡、村的三级结构逐步演变为人民公社、生产合作社、生产队的三级结构,并最终过渡到乡、村、组的政权新结构,受辖于中共临夏县(州),并在各级党委组织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1949年8月至年底,大墩村属临夏县积石乡。1952年大河家成立保安族自治乡,后改保安族民族乡,下辖大墩。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以后,大墩作为大河家人民公社属下的一个生产合作社,受大河家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撤市划县,重归临夏县。1980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次年9月30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正式成立。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直属的民族自治地区。由甘肃三个特有民族(保安、东乡、撒拉)共同治理,大墩大队乃属大河家公社。1983年全县完成农村体制改革,公社改乡,保安三庄——大墩、梅坡、甘河滩均改为行政村。2000年11月25日,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大河家正式撤乡建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保安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