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湖南方言的代词

伍云姬 编 湖南师大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湖南师大  

作者:

伍云姬 编  

页数:

377  

字数:

358000  

前言

  伍云姬主编的《湖南方言语法系列》是一套丛书,内容包括五集:《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方言的介词》《湖南方言的代词》《湖南方言的语气词》《湖南方言的副词》。从第一集于1996年出版到整套丛书出齐,历时整整十年。撰写论文的作者总共约五十人,许多长期从事湖南方言研究的学者参与了这项研究,队伍中有老中青三代人。更为特别的是,主编伍云姬远在澳大利亚,作者群却多半在湖南,人员相当分散,这其间的联系靠的是湖南师范大学(伍的母校)这个“中转站”,伍云姬本人不知来回在太平洋上飞过多少次。像这样远隔重洋组织众多作者精心策划编纂出一个省的方言语法系列,在学术界实属罕见,值得向学术界和其他想了解湖南方言的读者推荐。  《湖南方言语法系列》每一集都是在各个单点方言就同一命题的专门论述之外,由主编本人发表一篇综论,书末还附有各方言例句对照或比较。  第一集《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收有19篇单点方言论述,主编本人的综论是《论汉语动态助词之统系》。该文在大致分析了国内外“态”的研究状况之后,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1.如何研究汉语动态助词的系统;2.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系统的特点。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线性描写、网状分析、综合讨论这个三部曲。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提出从线性描写、网状分析以及综合的角度来看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的特点。  第二集《湖南方言的介词》收有23篇单点方言论述,主编本人的综论是《湖南方言中表被动之介词所引起的思索》。该文对108个方言点中36个表被动的介词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用法、义类、虚化过程、地理分布等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收有23篇单点方言论述,主编本人的综论是《湖南方言中代词与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该文利用湖南86个方言点的共时资料,讨论代词与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并构拟湖南方言代词的底层系统,讨论其历史的演变。作者认为湖南方言人称代词之问、指示代词之间、人称与指示代词之间,都有着音韵上的联系。在对湖南方言代词底层系统的考察中,作者指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以及近、远两个指示代词均为舌根音。

书籍目录

湖南方言中代词与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浏阳焦溪方言的代词常宁方言的代词攸县方言的代词绥宁方言的代词岳阳方言的代词湘阴方言的代词邵阳方言的代词邵东(火厂坪)方言的代词娄底方言的代词韶山方言的代词湘潭方言的代词涟源桥头河方言的代词隆回方言的代词系统衡山方言的代词新化方言的代词系统衡阳方言的代词辰溪方言的代词桂阳方言的代词零陵(永州)方言的代词新田方言的代词怀化方言的代词常德方言的人称代词附录例句比较原版后记改版后记

章节摘录

  已有学者注意到汉语中代词与代词之间音韵的关系。例如,周法高指出,第一、二、三身指示、询问、复指、否定等代词往往彼此有音义上的关联,即声母或韵母方面往往接近而形成若干小组(1959:3)。王力曾指出古汉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我、吾、厥、其、渠均来自喉音(王力:1980)。吕叔湘指出,第三身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关系异常密切,汉语中只有第一身代词跟指示代词没有关系(吕叔湘,1985:1-5)。  这些学者多以古汉语的材料为依据。那么,现代方言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本文将利用湖南方言中86个方言点的共时资料,讨论代词与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构拟湖南方言代词的底层系统,讨论其历史的演变。从湖南方言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称代词之间,指示代词之间,人称与指示代词之间,都有着音韵上的联系。在湖南方言的底层系统中,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以及近、远两个指示代词均为舌根音。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湖南方言人称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二、湖南方言指示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三、湖南方言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之间的音韵关系;四、湖南方言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发展。1湖南方言人称代词之间的音义关系每个方言的人称代词系统不一定是一致的,而代词与代词之间的音义关系也未必相同。请看普通话和湖南隆回罗白方言人称代词的比较。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湖南方言的代词 PDF格式下载



汉语方言语法专题研究的典范,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