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炜光说财税

李炜光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炜光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前言

李炜光教授即将出版他的著作,从天津发来短信,盛情邀我为之作序,虽有些惶怵,还是欣然从命。在财政学、税学,尤其是在财政史,税法学方面,李炜光教授均是国内著名的学者;在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李炜光教授也是真正的专家里手。近些年来,我搜读了李炜光教授的许多文章,在一些学术观点以及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我们几乎完全一致。但是。自己毕竟在财政学、税法学方面是外行。要一个外行给财政学、税法学的真正专家里手的巨制作序,焉能不打怵?尽管如此,考虑到这部专著所讨论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事关我们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未来走向,因而为这部重要的“税理学”(炜光兄在本书中曾这样说)的扛鼎之作作序,呐喊几句,当是应尽之责。基于这些考虑,下面谨借此机会谈一些浅见,狗尾续貂。与炜光兄和读者共同思考。时下已是2009年岁末。李炜光教授新书的出版,适逢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一两个月前,我们的共和国刚好庆祝过了自己的60华诞;1978年启动的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也大致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不管如何评价前30年中国计划经济的试验以及后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但站在2009年的岁末,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未来30年中国将如何走?30年后的中国将是个什么样子?

内容概要

李炜光教授是中国最具有思想力的财政学者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敏锐地意识到,财政税收对一国的兴衰、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一点,至今仍有待人们的发现和重视。 他的这本著作给我们展示,宪政问题在抽象层面主要表现在政府权力与民间权利的平衡上,但在具体层面则表现在私人产权保护和财政税收上。中国知识界以前对宪政的关注,以抽象政治权力为主,以为只要有权力制衡架构,即成。李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不然,到最后,一国的具体财政才是决定宪政是常态还是昙花一现的基础。学习李教授的著作,是掌握宪政的具体基础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李炜光,男,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財政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财税法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天津市财政学会理事等职。
曾获得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天津市“十五时期立功奖”,被授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主编称号。

书籍目录

税理学:未来中国法治国建设的理论准备 韦森(序) 自序第一部分 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历史 第一章 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历史  一、政府力量对商业发展是双刃剑  二、古代中国,商业被扼杀在政府的黑暗力量中  三、国王们穷得成了臣民嘴上的笑柄:公共财政怎样在西欧“黑暗年代”诞生  四、“经过同意才征税”  五、中世纪国家财政怎样支持商业活动  六、不能不提的重商主义  七、鲜为人知的工业革命的幕后推手:公共财政  八、美国怎样产生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九、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都管  十、公共财政要义 第二章 为什么富裕的中国没有产生现代财税  一、纳税人至上、王在法下的宪政精神  二、缺钱的英国国王与征税权  三、抗税的法国人  四、美国独立起因于纳税的痛苦  五、中国皇权专制长期延续的秘密在于无限制的征税权  六、税收的宪政精神  七、中国宪法对税收缺个说法  八、私人财产权优先于国家征税权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  九、有效率的税制未必是好的税制  十、反思中国的税收基本问题第二部分 惊心动魄财政史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的财政原因  一、“14日,星期二,无事”  二、纳税人成为立法者  三、点燃“干柴堆”的改革之火  四、惊心动魄财政史 第四章 改朝换代与赋税之弊  一、皇权专制使得中国古代社会走上了毫无生机的绝路  二、“扁平化”的赋税体制  三、“农民反抗地主”不过是以讹传讹  四、无限政府  五、无限赋税  六、中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与财政危机相关  七、怎样走出治乱循环的怪圈 第五章 中国近代预算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一、敢抢皇上的“钱袋子”的资政院  二、起步于民国初期的中国近代预算制度  三、以“共和”的眼光看政府预算  四、具有共和精神的预算体制改革 第六章 看不见的左手:财政视角下的权力游戏规则  一、奥尔森和他的“共容利益”  二、为什么黑手党控制的社区犯罪活动少  三、从流寇到坐寇再到国王的“进化史”  四、看不见的左手  五、政府怎样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  六、国家应当怎样征税 第七章 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运动与战时财政动员  一、土改的突发性——战时财政动员的关键性举措  二、掌控乡村财政经济资源  三、战争奇观:“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第三部分 权力与权利的博弈 第八章 写给中国的纳税人  一、应该给“税”一个什么称呼  二、什么是“税”  三、税收的“三性”成立吗  四、是“纳税人”还是“纳税义务人”  五、纳税人交的税是国家的,还是纳税人的  六、是“交税”还是“缴税”  七、税收反映的是“权力关系”,还是“债务关系”  八、我国宪法在税收问题上有什么明显的欠缺  九、纳税人应当拥有哪些基本权利  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税收文化 第九章 还利于民,还税权于民  一、税制的公平正义比税负轻重更重要  二、“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逆向调节  三、不能只是国家一头捞足“好处”  四、还税权于民 第十章 大财政必导致大政府  一、政府大小看财政  二、过大的财政养出可怕的官僚主导体制  三、亡羊补牢犹可期 第十一章 你可以从财政支出看政府的公共服务  一、财政支出更能说明问题  二、财政“不差钱”,政府责任在身  三、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别忘了自身职能 第十二章 预算民主: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一、什么是预算民主  二、对预算的外部控制不可缺失 第十三章 预算民主精神的缺失是大问题 第十四章 人人都关心的政府“钱袋子”问题第四部分 中国历次盛世均与减税有关 第十五章 减税是转型社会正在进步的标志  一、究竟有多少人在支持减税  二、为什么一定要减税  三、减税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效果吗  四、减税需要秉持什么原则  五、减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吗  六、应当减主题税种,还是减一般税种  七、减税的同时可以增税吗  八、减税是构造中国新型税收组合的第一步 第十六章 税收超增长谁人受益 第十七章 对“从严征税”的思考 第十八章 积极的财政计划:增支不如减税第五部分 税收怎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第十九章 环境税 第二十章 不动产税 第二十一章 利息税 第二十二章 土地增值税 第二十三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四章 政府收费第六部分 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中的财税密码 第二十五章 中国从社区自治到皇权专制的演变史  一、早期的社区自治传统  二、社区自治传统为何发生异变  三、军事革命时代的税制变革  四、秦以后社区自治传统的彻底消失  五、孔子们维护的是什么

章节摘录

插图:你在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之前就必须取得公民的理解和同意。如果一个税种在征收时未经或者无需经过财产主体的同意,等于政府对私有财产的处分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意味着,政府想征多少税就可以征收多少,只要它愿意。承认国家征税的“纳税人事先同意”原则,才有可能建立一种能够制约政府征税这个权力之手的制度,宪政民主对政府的限制首先就体现在对政府征税和用税的限制上。所谓宪法上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首先就是私有财产不受来自于政府的非法税、非法费的侵犯。因为只有政府的征收才可能对私人财产权构成不可抵御的威胁。这个问题不讲清楚,就变成了政府是在给自己收税,财政支出是政府用自己的钱,跟纳税人没什么关系,甚至无权说三道四,就会在理论上出现极大的误区,就像我们现在一样,把税收看做是国家单方面为了自身需要而对纳税人的无偿征收,就会强化人们对税收的厌恶心理,于是逃避交税就很容易成为这样的社会里难以抑制甚至不可抑制的现象。现在可以回答了:纳税人交的税是“谁的钱”?它本来就是纳税人的。征税之后,它的所有权也并没有发生转移,因为拥有对税收的处置权的从根本上说还是纳税人,纳税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最终决定着这笔钱的去向,监控着它的使用效果,它的用处归根到底是为纳税人服务。所以,如果一定要问“那是谁的钱”,我说是纳税人的。六、是“交税”还是“缴税”一般的回答是:“缴”在法律条文中用得多。依法必须“缴纳”的,就用“缴”,“缴税”比“交税”更规范。我感觉这个回答还不能令人满意。

后记

记得前几年曾发表过几篇探讨宪政民主与税收关系的长篇大论。除了学界内部,社会上没几个人关心的。现在全然不同了,税收已经成了人人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甚至是“敏感”问题。我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感到欣慰——中国的确是在进步。对于税收,我们既很熟悉(因为大家都是纳税人),又感到陌生(因为太过专业)。求教于教科书,上面写着,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征取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形式——老师这么教.学生这么学,我们很少想过,税收的定义原不应该这样简单。在现代社会,公民与政府在法律和道义上是平等的关系,这与传统社会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纳税实际上是公民在与政府交换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公民个人凭自己的力量很难生产出来的,所以要把自己创造出的财富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从国家的手中交换过来。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需要一个政府,之所以大家要向它交税,是因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是公民个人生产得出来的,市场在这个方面是“失灵”的,比如,失业救济、义务教育、养老、公共医疗等等,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公共服务”的范畴,这些事关系到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福祉,而有力量做这些事的,只有政府,或者说,主要是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人人都离不开税收,人人都需要交纳税收。所以,为社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让国民福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养活”政府和官员们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理由。其他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李炜光提出应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列为财政立法的宗旨和重要的法律原则,重点设置纳税人的立法权和监督权两项基本权力。他还对财政史、公共财政的起源、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及减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浅出的探讨,读来令人获益良多。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夏业良李炜光教授是我最尊敬的财政学者之一。他的这本著作给我们展示,宪政问题在抽象层面主要表现在政府权力与民间权利的平衡上,但在具体层面则表现在私人产权保护和财政税收上。中国知识界以前对宪政的关注,以抽象政治权力为主,以为只要有权力制衡架构,即成。,李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不然,到最后,一国的具体财政才是决定宪政是常态还是昙花一现的基础。学习李教授的著作,是掌握宪政的具体基础的第一步。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 陈志武本书讨论税收和政治的关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经济学家 茅于轼我作为一个宪法学者,一直想好好研究宪政制度的源头——财政税收与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界限问题。我认为最好限制政府权力的办法是税收和预算支出。由于知识结构的限制,我对税收和财政问题的了解有限,炜光教授这本书将有助于弥补我的这一缺陷,也将给公众提供这方面的重要理论和知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 蔡定剑


编辑推荐

《李炜光说财税》:财政一国最大的秘密,懂财政才能懂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希望在哪里?对“国家大事”稍微留心的读者,不会不注意到中国财政收入的连年巨幅增长。这两年闹金融危机,税收收入照样高速增长;4万亿投资加上各地方政府投资号称18万亿遍地开花,人们感叹,中国政府太有钱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炜光说财税 PDF格式下载



前段时间网络、媒体上对纳税对人们的影响及人们生活中的纳税感觉议论纷纷,媒体更是频繁提到“税觉时代”,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工资收入甚至吃喝拉撒每件事实际都与税有关,都自觉或不自觉的缴纳的税,但我们纳税人的权利在哪?国家收税的权力基础从何而来?税是现代宪政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构架,不同于封建王朝的“皇粮”,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权利,希望李教授的这本书能唤醒我们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税觉意识”,理解并关注我们的纳税义务责任与纳税权利权益是否匹配,财富并不完全等同于你口袋中的钱财,还包括你纳税给国家并由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惠及每个人的福祉。


普及财税知识的论著。从多个视角分析财政、税收与公民的关系。适合作为公务员必读书籍,推荐给政府机关。让他们知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保护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不仅仅是狭义的权利,还有更广义的权利。


这是一本财税读本,是一本宪政读本,是一本公民读本。
我一直学习金融和财税的知识,但一直有很多的疑问,今读李老师的书,如清夜闻钟,如梦初醒,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太值得看了。


我是先在手机网上听书时接触到的,李教授的税收知识讲解让人耳目一新,确实以前没有看到过把税收与宪政、民主之类联系在一起,他揭示了税收的本质,也唤起了民众的纳税人权利的觉醒,值得一看!


李炜光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学者,很喜欢他的文字,理性,给人以启迪。


这是一部和一般教科书不一样的著作,它对当前财税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将会对中国的财税法制化改革起到一定的理论准备作用。


1、本书值得一读。
2、作者从多视角对财政税收进行了的解读。
3、可以配合一般的财政学的教材看看,了解会更多。


这本书让我这个法学生受益匪浅!中国人都应该懂点财税知识!


此书与大学课堂上的书迥然不同,更益智,更深刻,是真正的财税专家写的书,不是狗屁“砖家”的胡扯。好书,值得一读。


书中的文章虽然比较零散,但总的来说是围绕财政民主这个话题展开的,让财政这一敏感的话题,真正联系中外历史,说得比较清楚


作者对财税的历史和介绍很全面,值得一读、


教了三年财政学,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浪费了三届孩子们的时间!感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的致命问题!


先生的这本书立意深入浅出,文笔洒脱飘逸,文字间流露出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热情而深邃,是学术作品中难得的佳作。


敢于说出实话,让大家不再糊涂账。


说得极端点,兲潮TX们得人手一本!


作者有些问题的观点并不新颖,还有很多道理讲得有些啰嗦不简洁,但总的来说还是受益匪浅


同事介绍,拿来读读,提高一下


很不凑


值得一读呦!


朋友推荐看的,里面的内容很翔实很易懂


好书,收获挺大


很好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地阐明一些理论。


作者有水平、有胆识、有担当,强烈推荐。


内容很好,但是封面设计难看。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看得进出,如果需要深造而又兴趣不大的人,可以先从这本书开始……


一、从财政税收的角度讨论国家的兴衰,并认为财税制度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政府经济人的假设。财税对社会确实起很大作用,但要得出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显然论证不足。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历史不能证明历史,因为历史现象都是独特的复杂现象,里面作用关系复杂,我们不可能用物理实验的方法来分离各种因素,书中用了很多英国、法国的财税例子来说明财税制度的重要性,但这只是说明,不是论证。是在说,我们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而已。

政府不是经济人,在战争时期、在重大项目面前,政府会把税收看的很重,但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更多的时候,政府的着眼点是排除对自身权力的威胁,所谓长治久安,而不是尽可能多的敛财。因为政权不等于税收权。政府经济人假设把问题过度简化了,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

二、预算民主是不是宪政的第一步,还是宪政最可能的一步,或者是宪政不可少的一步?

我认为应该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但未必是宪政的第一步,或者是最可能的一步。预算民主,简单的说,就是纳税人纳税,是为了政府提供服务和秩序,是纳税人养活了政府,而不是政府养活了纳税人。但是,这个道理,你对老百姓说,老百姓会认为这不可能,您是在做白日梦;官员听了,官员会说,您这是自不量力,痴人说梦。

从康梁开始到新文化运动,再到八十年代的所谓思想运动,可以这么说,喊了几百年的民主,屡战屡败!挣了几百年的自由,收效甚微!中国的知识分子早该反思。

我们总是在反复启蒙之中,这属于学术领域的重复建设。在中国,想简单复制西方近代化过程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肯定要失败。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同,处境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需要总结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失败的必要。老百姓其实不需要启蒙!

你把地分给农民,这叫“民主”;他爱种什么种什么,这叫“自由”;分地的时候,不管你爹是村长还是省长,你老子是有钱还是没钱,地都是按人头按肥瘦程度来均分的,这叫“平等”。老百姓未必懂什么宪政、什么现代制度,但这些东西是老百姓认可的,需要我们启什么蒙?老百姓根本不关心!

你在城里搞承包,有关系的才能承包,能搞到银行贷款的才能经营,这叫不平等;承包以后,你没有完整的经营权、人事权、财务权,这叫不自由;承包以后承包人吃香喝辣,穷庙富方丈,跟广大员工没关系,这叫不民主。所以,城市里的经济改革失败,那是很自然的。你要搞现代经济,缺了民主、自由、平等,是不行的。这是常识。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的起码要求。

你不这么搞,改革一定会失败,早晚的事。没有例外。西方这套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齐整整他是一套的,单独强调哪一方面都是错误的。你单独强调现代财税制度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有问题。

三、只有孔子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只有新儒教才能救中国?

说孔子是提倡自治的,不错,但那是血缘宗法小团体的自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契约自治团体。我想说的是,不要一提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先秦诸子的那些旧本本,四书五经不过是旧时的官方意识形态罢了,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家、法家那些东西,说穿了,不过是一种官场文化罢了,现在都出来冒充传统文化了。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薛涌教授的观点,传统文化在民间,草根才是文化的主流!

而不是在先秦诸子的旧本本里,不在学者的新本本里,中国所有的读书人加起来也不足以创造出一种文化,这是天方夜谭!中国文化是孔子创造的吗?我只见民间拜观音、拜关公、拜财神,没见民间拜孔子、拜老子庄子的。

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从城市搞起。农村的选举,难以避免宗族主义,难以避免地方黑恶势力的崛起,这是前几年的经验已经昭示了的。在经济特区之后,我们应该可以尝试政治特区。本来近现代制度,就是一种市民文化,我们怎么跑到农村去搞现代政治?这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事。

现在的城市市民,连小区物管公司都治不了,治地方政府不是个永远的传说吗?


中国近现代史上,现代化屡受重大挫折、屡遭重大失败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令人扼腕,可以对这个问题做出无数的解释,但有一点,知识分子学艺不精、技不如人,对西方社会、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存在重大失误,应是题中之义。


在学财税刚好看到这个,买下来,应该有帮助


思路正确,内容还行,法律方面有些错误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虽然有些章节的内容和语言有重复之嫌(估计是因为作者是把若干次的学术作品结集出版的结果吧)。对于了解西方现代财税观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从新闻周刊上看到李炜光的研究介绍,有兴趣就买了,刚开始看,目前来看还是值得一看的


只作为平时消遣之用,图书的字有点小,纸张质量不佳。


书不错,不是教科书那样的,还没看完


内容写得通俗易懂纸张印刷等也比较有质感价格是最便宜滴~虽然等了一点点时间,但是是值得滴~


还没看呢,天。我是听了他的讲座,觉得很实在才想买书来看的。


该书的质量不错,对财税的研究见解,推荐对财税关注的法律人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