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应用写作学

丁晓昌 等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晓昌 等 著  

页数:

302  

前言

  序言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的精神劳动。作为写作学的分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是应用写作的特点、规律和技法。在当今知识密集、人们交际的手段不断变化的社会里,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密,人们交往的频繁,交际工具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电子化,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应用写作的技能。  “应用文”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北宋欧阳修在他的《免进五代史状》中说:“自忝窃于科名,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他在《辞副枢密与两府书》中也说:“早迫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文。”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在《与陈员外书》中,还对应用文作了分类。他说:“惟官府吏曹,凡公之事,上而下者则日符日檄;问讯列对,下而上者则日状;位等相以往来,日移日牒。非公之事,长吏或自以意晓其下以戒以饬者,则日教;下吏以私自达于其长而有所候问请谢者,则日笺记、书、启。”在这段文字中,欧阳修把应用文分为公、私文书,并把公文分为上行、下行、平行。后来,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也提到了“应用文”的概念。两人对应用文的看法和分类,是非常有眼光的,也是符合当时的文风革新的。因为宋代公文的革新,是以应用文的文体呈现出来的,宋人对文章的理解,已经完全突破了“文”“笔”区分的传统狭隘文章观,这对我们今天也颇有启发。  尽管“应用文”概念的提出比较晚,但是应用文的存在却历史悠久。事实上,应用文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从现存的甲骨文、钟鼎铭文、《尚书》,到列朝列代的事略、会要、文选、个人集、汇编等,莫不保留有大量应用性文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念,官员和文人合一的历史史实,还充分证明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应用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上辑《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中指出:“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语文”,“其实国文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1981年8月,叶圣陶先生同《写作》杂志编辑人员谈话时更明确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要通顺又扎实不可。”现代文章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的曾祥芹先生也说过:“我们把文字作品一分为二成‘文章’和‘文学’,‘文章’是除文学作品之外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可以不会写小说、诗歌,但绝不可能不会写书信、公函等应用文体。”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和实施,学会写作应用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化、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应用写作学必将成为写作学科的“热点”和“增长点”,也一定会成为社会关注的“显学”。

内容概要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的精神劳动。作为写作学的分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是应用写作的特点、规律和技法。在当今知识密集、人们交际的手段不断变化的社会里,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密,人们交往的频繁,交际工具的多样化、现代化和电子化,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应用写作的技能。

书籍目录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 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第一节 应用写作的性质第二节 应用写作的特点第三节 应用文的功能第二章 应用写作的要素——责任者第一节 应用写作的作者第二节 应用写作的读者第三章 应用写作的要素——内容、文本第一节 应用文文本的分类第二节 应用文的内容第三节 应用文的文本形式第四章 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第一节 “知”——应用写作的起因第二节 “思”——应用写作的孕成第三节 “织”——应用写作的物化第四节 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公文写作篇第一章 公文概述第一节 公文文种概述第二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第三节 公文的批转、转发与印发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第二章 指挥性公文和公文的指挥功能第一节 指挥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指示第三节 命令第四节 决议第五节 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第三章 部署性公文和公文的部署功能第一节 部署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决定第三节 通知第四节 意见第四章 知照性公文及公文的知照功能第一节 知照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公告第三节 通告第四节 公报第五节 会议纪要第六节 具有知照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第五章 报请性公文及公文的报请功能第一节 报请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请示第三节 报告第四节 议案第五节 报请功能的函与意见第六章 批答性公文及公文的批答功能第一节 批答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批复第三节 具有批答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第七章 奖惩性公文和公文的奖惩功能第一节 奖惩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通报第三节 具有奖惩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第八章 法规性公文和公文的规范功能第一节 法规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条例第三节 规定第九章 商洽性公文和公文的商洽功能第一节 商洽性公文概述第二节 函事务文书写作篇第一章 事务文书概述第一节 事务文书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 事务文书的种类与写作要领第二章 规约类文书及文书的约束功能第一节 规约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办法第三节 章程第四节 细则第五节 其他规约类文书写作要点第三章 计划类文书及文书的筹划功能第一节 计划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计划第三节 实施方案第四章 总结类文书及文书的评价功能第一节 总结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总结的写法第三节 述职报告第五章 信息类文书及文书的交流功能第一节 信息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调查报告第三节 简报第四节 汇报材料第六章 讲话类文书及文书的宣讲功能第一节 讲话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讲话稿第三节 开幕词、闭幕词第四节 演讲词第七章 记录类文书及文书的载记功能第一节 记录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会议记录第三节 电话记录私务文书写作篇第一章 私务文书概述第二章 合伺类文书及文书的商约功能第一节 合同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经济合同第三章 法律类文书及文书的诉求功能第一节 法律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起诉状第三节 答辩状第四章 信电类文书及文书的交际功能第一节 信电类文书概述第二节 贺信第三节 申请书第四节 自荐信(求职信)第五节 倡议书第六节 电子邮件后记

章节摘录

  作为交际工具,应用文体与其他类别的文体一样,都是对客观事物及主观认识的反映,因此,应用文体具备一般文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轻重分明等,但其“个性”也是异常明显的。只有很好地了解应用文体的“个性”,才能增强应用写作的自觉性。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主题、传达感情,其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作家个体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应用文对社会生活乃至人们交际的作用是直接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直观的。概括地说,应用文有微观的特点和宏观的特点。一、应用文的微观特点1.价值的直接实用性应用文的主要工具是文字。只有文字的成熟或成熟的文字,才使应用文的产生有了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从历史上看,应用文的载体是竹简、缣帛、钟鼎和纸张。欧阳修《与陈员外书》云:“古之书具,惟有铅刀、竹木。而削札为刺,止于达名姓;寓书于简,止于舒心意,为问好。”我们的先辈无论大事小事,必先“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而形成了以神、鬼、上天、祖先为精神依托的神权政治统治模式,而掌握刀笔并把神事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也便成了最早的应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应用文,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其异乎寻常的实用性。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文章……要靠有用。”“直接实用性”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根本属性。与应用文相比,理论文章重在析理,为的是提高人们的认识;文学作品重在给人以审美愉悦,以陶冶读者性情为主。而应用文不同,它重在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服务,作为临民治事的工具,它的功能是通过直接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的。  应用文直接实用性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在内容上,应用文应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能反映社会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公私事务。在形式上,应用文的结构、格式、语言等要为直接实用性服务,语言要浅切、易懂、规范,讲求准确无误、直观明了。在效能上,应用文要讲求内容的单一性和强烈的时效性,一切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要迅速及时,以免延误时机,影响工作,造成损失。  2.材料的完全真实性  应用写作以“应”付生活,“用”于事务为目的,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允许虚构、虚拟、合理想像、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这一点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也讲求真实,但文学作品的真实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允许艺术的虚构,其“真实”是文学的真实,是相对的,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应用文的材料的真实,是一种完全的真实。要做到完全的真实,至少要做到“三真”:一是选用的材料本身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二是写作时运用材料的方式是得当的,反映给阅读者即受众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有的材料是真实的,是生活中发生的,但使用是不得当的,如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三是材料的选用与事实核心或实质是一致的,即材料的取舍与应用文主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材料必须充分地支撑观点。材料与观点之间,不能互相脱节,更不能生拉硬扯,如一份表扬某村是“计划生育模范村”的文稿,使用的材料是:该村十五年只生育了一个人口。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应用写作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