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技与社会

陈凡,秦书生,王健 主编 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

陈凡,秦书生,王健 主编  

页数:

525  

字数:

88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STS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英文缩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种交叉学科研究,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已经开始研究一些STS性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ST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引进我国,并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背景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已经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STS学术会议。目前,STS研究正在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跨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的STS研究领域已经深入拓展,丰富了STS的建构性、多样性和实用性。STS这个学术界的一颗新星,是夏季午后沁人心脾的一杯绿茶,更是涟漪湖边的一只彩色舞蝶,散发出清爽淡雅的特质,吸引了更多学者的目光,得到了相关学术领域的认同。STS研究在国内虽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但是它就像含苞待放的娇艳花朵,散发出了脱俗的芳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惹眼的光芒,无法遮挡;它像人类在21世纪的一束火把,引导人们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有助于人类树立新的科技观。 为了促进我国的STS学科发展,加强STS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会,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科技与社会研究》杂志(每年一卷),并在东北大学召开了主题为“全球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的2007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主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按照如下五方面议题加以编辑整理:①科技与社会(STS)基本理论问题;②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③科技进步与政府的公共政策;④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⑤STS教育及其国际比较。并将该学术论文集作为(科技与社会研究)杂志的2007年第一卷正式出版。该论文集中收录的学术论文,展现了国内ST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STS学科的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书籍目录

科技与社会(STS)基本理论问题 论STS的两种研究传统 日本的STS概述——以“科学技术社会论学会”为例 STS的理论进路——从技术决定论到社会建构论  STS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论科技政治空间张力的互动 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 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 马克思《资本论》的生态哲学思想解读 “装置范式论”研究纲领的内在逻辑演进 工程活动中的伦理责任划分 工程技术的伦理控制 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卢德意象”正名的社会意蕴阐释 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 论发达国家社科类社团功能的发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3”视阈下的自然辩证法研究 技术发明的需求动力和一般机制 技术民主化:费恩伯格的民主政治理想 “使用”问题研究——技术史的一种文化转向 文化理论对技术史若干问题的重构 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 托马斯•休斯的技术系统方法探微 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 公众参与规约技术价值观解析 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  中国古代官方科技档案之研究 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之自然观 “科技奥运”内涵解析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效果研究——以福建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学技术和人文诉求 自主创新与科技评估制度、监督机制的构建 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 品牌经济的“青岛现象”与创新战略 对企业创新的思考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基本内涵及行为表现 军事技术创新效果评判的不确定性 技术标准对企业新产品研发的影响分析 国内技术机会研究综述 企业-大学研究中心的价值协同分析 战争史上最大的合作研究开发机构——美国MIT辐射实验室案例研究 论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政府的公共政策 科技进步与公共政策制定:关系、重点与前景 世界首个晶体管是偶然性发明吗?  STS视阈中的区域发展观解读——东北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信息化发展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美国政府资助产业研发相关管理经验与启示 创意产业兴起的条件及其思考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 全球科技治理的权力结构、困境及政策含义 论科学与技术之公共政策的异同 关于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路径变迁的思考——从技术的社会形成(SST)视角看 技术创新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化及其公共政策 “基莱问题”与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理性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 科学、技术、人工物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化科学与科学化技术看 建立和谐社会 开发社会技术——日本社会技术研究述评 后现代技术观与和谐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 科学发展观的技术生态化导向 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创新 技术生态化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支撑 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STS教育及其国际比较论点摘编

章节摘录

论STS的两种研究传统李晓峰 吴永忠(哈尔滨师范大学远东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美国的STS和英国的SSK是STS的两种研究传统。美国的STS突破了过去研究科学技术较少联系社会的状况,从关注现实问题出发而展开探索活动。英国的STS(主要是SSK)发展出了一种把科学技术置于社会情景中的生动分析,形成了研究科学技术的新的理论视野一一建构主义视野。本文从不同的社会背景、学术条件、理论内容和价值与趋势四方面对两种研究传统进行了比较和论述,以对这两种研究传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关键词: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论,科学知识社会学,比较研究自20世纪中叶以来,STS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重点课题,成为一种复杂多元的探索活动。STS这个国际学术界通行的英文缩写词有两个不同的全名表示,一个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中文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另一个是“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中文意思是“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论或科学技术学)”。与国内流行的看法不同,在国外的STS中,前者被看做广义的解释,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在新认识基础上的社会实践(运动);后者被看做狭义的解释,是对作为认知活动与社会事业相统一的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多元化理论研究。它们是一种包含关系或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后者被包含在前者的理解范围中。美国的STS偏向于“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个方向的探索活动,英国的SSK(SociologyofScienceKnowledge,科学知识社会学)可以看做倾向于“科学技术研究”含义的理论研究。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发展中,出现了美国的STS和英国的SSK这两种STS的研究传统。一、两种研究传统的社会背景STS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共同的全球化背景。在经受了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核军备竞赛,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后,人们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合理性信念的怀疑和批判。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技术应用含义的怀疑开始增长,科学技术逐渐褪去令人目眩的光环,并被视为不幸的渊薮,形成了西方学者所称的“一种激进而出于理性的当代反科学现象”或“反科学的文化运动”,引发了与科学共同体的普遍主义立场相对立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编辑推荐

《科技与社会(STS)研究(2007年第1卷)》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技与社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