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词比较研究

房日晰 安徽大学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安徽大学  

作者:

房日晰  

页数:

390  

前言

  房日晰教授的这本新书即将付梓,宋词研究园地里又添一株新枝。  房君祖籍古豳,出身农家,禀性纯正,心地善良,在血统论到处弥漫的“文革”中虽属根红苗正一族,却无张扬叫嚣痕迹,更无造反夺权举动,纯粹是一个书生模样,深得同辈们赞许。他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中国文学史”第二段,即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科研的重点是唐代诗歌,尤其在李白,且有专著问世。后来居然“破门”而出,由唐入宋,研究起了宋词,多年辛劳,终于有了这本近三十万字的《宋词比较研究》。他的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令人感佩。  前人尝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代文学可为代表者,以词为著。词人不少,词作亦多,作为中国文学上词之重镇,宋词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房君之于宋词,在把握宋词整体风貌的大前提下,以对比的视角,重点作比较研究。他把两两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词作家放在一起,鉴别、比较,作细详的分析论述,指出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和相互间的异同。这不仅使读者更深入理解相关词作与词人,而且对宋词的发展变化脉络也有所体认。

内容概要

  前人尝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代文学可为代表者,以词为著。词人不少,词作亦多,作为中国文学上词之重镇,宋词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房君之于宋词,在把握宋词整体风貌的大前提下,以对比的视角,重点作比较研究。他把两两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词作家放在一起,鉴别、比较,作细详的分析论述,指出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和相互间的异同。

作者简介

  房日晰,陕西旬邑县人,生于1940年1月。196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被分配到西北大学中文系工作。1979年被派往武汉大学中文系进修古典文学,并在高教部委托该系主办的唐诗班学习。1994年晋升为教授。主要著作有《李白诗歌艺术论》、《唐诗比较研究》,整理与校点的古籍有《绝妙好词笺》、《品花宝鉴》等十多种,并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北京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书籍目录

序(赵俊玠)叙论上编宋词比较论张先与晏殊词之比较二晏词论略欧阳修柳永之艳词比较秦观黄庭坚词的异同与历史地位李清照朱淑真词之比较张元斡张孝祥词之比较陈亮刘过词之比较史达祖高观国词之比较论南宋婉约派词人的豪放词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苏轼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周邦彦与姜夔词之比较姜夔与张炎词之比较中编词人作品论东坡词的“悬崖撒手处”试释浅谈晏几道词对梦的描写黄庭坚词为“着腔子唱好诗”说略谈李之仪的词陈师道词简说周邦彦词校议二则毛滂在词史上的贡献朱敦儒三论程垓词论略陆游“以诗为词”说辛弃疾的白话词辛弃疾何以崇赏杜斿史达祖的悼亡词史达祖与高观国的酬唱词吴文英与尹焕蒋捷词论略读《花外集》札记下编综合鉴赏论读《全宋词》札记(六则)关于词的借境问题的检讨宋词中的市民形象宋词三首漫赏姜夔《满江红》解读刘过《沁园春》解读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这是一首意境朦胧的词。词题是“中秋不见月”,抒写了游子在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游子看到水中的棹影、云影,表现将要远离时的徘徊与忧伤。最后推出特写镜头,带有当时粉黛痕的衣巾,将他情思的底蕴透露出来,同时也揭示出虽见月而不想见月的矛盾心理,因为月虽圆而人未团圆,徒增其感念忧伤之情。下阕写古城、寒沙、雁队、闺中掩门而不欲见月,写想象中妻子独掩闺门的清冷寂寞,反衬自己的心情。词境轻倩而跳脱,感情执著而深厚。在对氛围浓墨重彩的渲染中,来突现主人公的心绪。  从以上两首词不难看出,张先是很善于描写词境的。在《安陆词》中,善于描写词境的词是很多的,譬如“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数声韪鸠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千秋岁》“数声韪央鸠”)。其对于词境的描写,是相当典型的。意蕴的含蓄丰厚,诗意的浓郁,都是值得称道的。  晏殊《珠玉词》被词论家推为北宋之正宗,其词“妙处俱在神韵,不在字句”①。所谓神韵,是说他的词神情淡远,韵味醇厚,词境高妙,有悠然不尽之致。他尤其善于抒情,写词时往往经过层层铺垫,将感情意绪推到极致,然后再直接倾泻,故其词中的感情深厚淋漓而又别有情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宋词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