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崔圭顺 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崔圭顺  

页数:

37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历代皇帝最为重要的服饰冕服,两千年来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本书以中国历代帝王冕服为研究对象,从服装构成要件、形制、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简介

崔丰顺,1971年出生于韩国。1993.03—1998.02问在国民大学校(首尔)国史学科[韩国历史系]学习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0.08—2003.02间在檀国大学校(首尔)大学院传统衣裳学科学习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03.08—2007.02间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学习并将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作者研究韩国与中国传统服饰史及东亚宫廷服饰交流史,并在《服饰》、《服饰文化研究》(以上韩国)、《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等杂志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工作单位:韩国檀国大学校、建国大学校、仁川大学校大学院讲师;檀国大学校传统服饰研究所责任研究员;釜山大学校中国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服饰文化学会平理事;韩国服饰学会、中国史学会、文献与解释会员。

书籍目录

序引言上编 冕服的起源、形成与演变第一章 冕服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冕服的起源   一、原始时期服装之起源   二、冕服起源的相关资料  第二节 冕服的形成   一、冕服种类及其穿着者之身份   二、天子吉、凶衣服   三、天子大裘冕   四、《周礼》中的冕服  第三节 冕服形成之文化意蕴 第二章 历代帝王冕服制度及演变  第一节 冕服之发展前期:秦汉至唐代的冕服   一、永平二年之前的秦汉时期   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第二节 冕服之定着化及简化时期:五代至明   一、五代十国(902~979)至宋(960~1279)   二、辽(907~1125)   三、金(1115~1234)   四、元(1279~1368)   五、明(1368~1644)  第三节 冕服之废止及换身复活时期:清至民国三年   一、清(1644~1911):冕服制度之废止   二、中华民国(1912~)  第四节 冕服演变表   一、历代帝王服装种类及穿用场合演变表   二、历代帝王冕服种类及构成演变表   三、各朝代皇帝冕服制度上的特点表下编 冕服的构成要件和文章 第一章 冕服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要件之构成  第二节 冕冠  第三节 服装类   一、衣裳   二、中衣   三、祷   四、袜   五、舄  第四节 饰品类   一、腰带   二、蔽膝   三、佩玉   四、绶   五、圭   六、剑 第二章 十二文章  第一节 有关十二文章的概念、定义及其意蕴   一、有关概念的定义   二、意蕴  第二节 有关章目、章次之诸说   一、章目、章次之诸说   二、历代演变  第三节 文章在服装上的排列   一、明之前的演变概述   二、明代文章排列   三、清与民国三年制度中的文章排列  第四节 表现形式之意蕴及历代演变   一、表现形式之意蕴   二、历代演变  第五节 关于十二文章的构成   一、自然临摹类   二、主观创造类讨论与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校勘表附录二:关于织金工艺早期记载的研究附录三:韩文摘要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一、研究意义及目标(一)选题的意义中国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早在约公元前21世纪的时候,居住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族部落就建立了夏王朝,此后,诸多王朝,累代相沿,与之并立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些王朝或争雄角立,或兴灭相寻,构成中国古代历史的长幅画卷。正如生活在宋元之际的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序言中所说,纷繁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成两条线索来加以考察,即人物活动的事迹和制度的沿革。人物活动的事迹主要表现为王朝的兴替,即各个王朝的先后更迭,其治乱兴衰的发展过程并不呈现为明显的前后因果联系,看起来似乎更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缀合。但如果对典章制度的沿革过程进行历史考察的话,就会发现制度虽代有变化,却又有继承。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同时,在它的流变过程中,能够发现源自上游的基本形态,也不难区分来自各不同时代的影响。本书即试图通过冕服制度发展的研究,对冕服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全面的清理,并藉以对冕服制度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作一个基本的评价。按韩国朝鲜时代的史籍《国朝五礼仪》卷一《吉礼•祭服图说》“殿下冕服”条云:绘,阳事也,故在衣;绣,阴功也,故在裳。”我决定研究冕服制度,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这句话的启发和推动。当时,笔者还在攻读硕士学位,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对《周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古代思想文化中关于阴阳范畴的理解,所以,读到上述内容后,立刻被冕服制度里画绘象征阳、刺绣象征阴的说法吸引住了。在传统文化中,阴、阳不仅意味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变化的解释,人世间的种种作为,同样也被认为对阴阳之序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阴阳之说,对于古代制度设立而言,是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我最终确定帝王冕服研究时,便将研究的目标聚焦在对绵延数千年的冕服制度的演变过程,并透过演变过程的表象,探究内在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随着资料收集工作的进展,我逐渐发现,对中国的冕服制度研究,目前虽然在某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尚未有全面的和系统的研究,多数研究心得,只是表现为服饰史专著中的简单概述,或散见在一些论文中的个别论点而已。学术史考察的工作,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不过,在确定此课题后,也听到了一些并不完全赞同的看法,其中,比较多的一种观点认为,冕服不是一种大众的服饰,只是为极少数人存在的衣服,言下之意冕服的研究并无普遍性;况且还不知这些人数极少的人群实际穿用冕服的场合到底有多少,意思是说冕服在生活中并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将冕服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历史价值和实际意义。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以中国历代帝王冕服为研究对象,从服装构成要件、形制、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PDF格式下载



韩国人能有如此心性编成此书,我们要汗颜了,做的很有心,值得一看


很好很详尽!


只可惜博大的传统文化需要由一个韩国人来传承``书是好书,研究方法得当


很不错的书,这是中国服装史中第一次有人以如此之手笔分析历代帝王之冕服,又由于作者是外国人,也运用到韩国现存资料,视角更广阔,引用资料丰富,是值得阅读的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