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聪甫论金匮

朱世增 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世增 编  

页数:

361  

内容概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为发扬中医学,纂集、出版《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丛书,集50位全国已故名中医之临床经验,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诸科。诸家论述,见解异同不一,可供医界同仁治学之借鉴和临床参考。 本书是名老中医李聪甫先生六十余年治学、行医、科研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荟萃。 临床医生,本书教你治病救人;莘莘学子,本书助你步入歧黄殿堂;科研教学工作者,本书是你走向成功的阶梯。

作者简介

  朱世增,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吉林省吉林市中医学会会长、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社长、吉林市华侨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性医学大辞典》,著《奇方医话》、《中药茶谱》、《山野遗方》等书,于《上海中医药杂志》等重点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业精于勤荒于嬉——医林跬步之回顾临证经验慢性泄泻论治肾病专论“肿”与“胀”的辨证论治论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治则治疗麻疹气喘的点滴经验试论胸痹与脾胃辨证的关系中风卒中期的治疗管见辨证一得推广石家庄中医治疗乙型脑炎经验的几个问题的商讨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湿温病的证治辨析论治湿温病“青龙”“白虎”辨论补中益气汤的化裁运用中医学习防治血吸虫病和使用中药研究有关月经不调及痛经之答疑小儿泄泻论治疳疾的临证经验医理阐释金匮明理论(一)金匮明理论(二)金匮明理论(三)金匮明理论(四)金匮明理论(五)金匮明理论(六)金匮明理论(七)金匮明理论(八)金匮明理论(九)金匮明理论(十)金匮明理论(十一)脾胃病病机之略论谈《脾胃论》中火与元气的问题中医诊断与脾胃二十八脉提要论濒湖《奇经八脉考》《伤寒论》三阳三阴实质之我见略谈“内外伤辨””论中医理论“形神合一”学说关于“中医方剂学”的体会学习中医学探讨衰老原因摄生延年与老年学对于“中医研究工作”之我见薪火相传李聪甫老中医理血五法——读《李聪甫医案》李聪甫外感病退热十法——读《李聪甫医案》李聪甫临床经验举隅

章节摘录

  临证经验  慢性泄泻论治  一、李聪甫论  泄泻,是一个症。它可见于多种病证中,亦可单独构成一种病,故医籍中每以“泄泻”名篇。泄泻,有飧泄,洞泄,濡泄等之别。泻下清谷者谓之“飧泄”;泻下清水者谓之“洞泄”;泻下稀薄者谓之“濡泻”。湿为泄泻的主因。盖其湿伤脾胃,清气下陷,水谷混杂随大肠“传导”而下注,然亦不可一概而论。如“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湿为病本,风为病标;“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湿为病本,热为病标;“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则湿为病本,寒为病标。因而,临证诊察之际,当究标本,分主次,明缓急。湿既为泄泻的主要成因,当以治湿为主,但应视因风、因热、因寒等诱发因素之异而立足于治本,人手于治标。  若风甚,肠鸣矢气,当用风药以胜湿,如以葛根、升麻、防风、柴胡之类于运脾利湿之中;热甚,暴注下泄,肛门灼热,当用清药以泄热,如以黄芩、黄连、芍药、滑石之类于清胃利湿之中;寒湿,腹痛水泻,完谷不化,当用温药以止泻,如以木香、砂仁、干姜、草豆蔻之类于暖胃利湿之中。而“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可以五苓散为治泄泻的基本方剂。老年及脾气虚弱之患者,每因久泻不止脾阳亏乏,湿困中焦而多泄如“鹜溏”。大便溏薄,一日数次,甚至大便失禁而污衣。其治则有睥虚泄泻与肾虚泄泻之分。脾虚泄泻者,腹胀肠鸣,身倦少气,脉缓舌淡,手足不温。治当温运脾阳,用理中汤加煨木香、砂仁。肾虚泄泻者,泻在五更,腰膝酸冷,腹满溲频,身寒肢冷。治当温补肾阳,用四神丸加附子、肉桂;或用自订“温肾扶脾汤”(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砂仁、炮干姜、煨肉蔻、肉桂、五味子、炙甘草)。尚有痰湿泄泻,体肥气弱,则以二陈汤加枳、术,导化痰饮,继用桂附理中丸脾肾双治。至于老年“洞泄”,长期失禁,食人即下,此则不仅脾败,而肾气亦败,可用石榴皮、罂粟壳、赤石脂、诃子肉、牡蛎、龙骨以固涩,但亦难以奏效。  ……


编辑推荐

  临床医生,《李聪甫论金匮》教你治病救人;莘莘学子,《李聪甫论金匮》助你步入歧黄殿堂;科研教学工作者,《李聪甫论金匮》是你走向成功的阶梯。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李聪甫论金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