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任月君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任月君  

页数:

291  

前言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总体反映,是连接企业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桥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财务报告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途径,成为企业各利益相关集团关注的焦点,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传统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收入的确认以实现原则为基础,按配比原则确定利润,并且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很少涉及非财务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历史成本已不再是会计的唯一计量模式,实现原则、配比原则也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曰益增加,并且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界纷纷对财务报告模式进行改进研究,对财务报表内项目的确认、计量和表外项目的披露进行研究。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英、美等国都已经着手研究改进财务报告:2002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对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改进》征求意见稿,计划对IAS1、IAS2等12项准则进行改进,2007年以来,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一一财务报表的列报》、《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

内容概要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总体反映,是连接企业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桥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财务报告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途径,成为企业各利益相关集团关注的焦点,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

任月君,女,1962年生,辽宁省大连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主要研究领域是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先后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多篇论文分别获得中国会计学会、辽宁省和大连市科协优秀论文奖。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工具书等近30部。近期主要研究重点是企业财务报告相关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准则专题。

书籍目录

1 研究背景与内容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 财务报告文献综述 2.1 财务报告理论的文献综述 2.2 财务报告改进的文献综述3 财务报告相关理论 3.1 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 3.2 财务报告的目标 3.3 财务报告的范围 3.4 财务报告环境4 财务报告改进动因 4.1 财务报告环境变化影响财务报告改进 4.2 财务报告的特点 4.3 财务报告所面临的困境 4.4 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评价 4.5 我国财务报告改进动因分析5 财务报告改进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5.1 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比较 5.2 美国财务报告改进的经验启示 5.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报告改进的经验借鉴 5.4 各国有关财务报告改进的比较研究6 我国财务报告改进的现实选择7 财务报告改进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联系企业和有关外部使用者的纽带。随着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由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对财务报告目标的不同理解,导致各自对财务报告所要求提供的信息侧重点不同:决策有用观认为,相关的财务信息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金额、时间分布及不确定性,而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侧重于反映历史信息,将重心放在利润表上,不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有用性的决策需求,因而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强烈批评。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企业自身业务活动的复杂性,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确认与计量原则将许多重要的、有用的会计信息排除在了报表之外.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实现原则以及配比原则阻碍了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将一些收益排除在利润表以外,因此,遭到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严厉批评。进入21世纪,迎接我们的是全球化、信息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报告受到整个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复杂经济业务的影响,也必然需要不断地改进,比如公允价值的引入、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与计量。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准则的制定机构纷纷对财务报告的改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