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房屋建筑学

郝峻弘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郝峻弘 主编  

页数:

39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依据我国现行国家规范、标准,为适应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编写而成。  本书重点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工业建筑仅作一般介绍。内容上精心组合,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论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习和理解。全文注重理论内容的精练,以“实用”为主要宗旨,突出实践内容的重要性。  本教材由北京城市学院郝峻弘任主编,北京城市学院李文利、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董慧娟、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周凡、北京城建集团李楠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张凤红任副主编。编写成员及编写的具体分工为:第1、3、6章由北京城市学院郝峻弘编写;第2、4、12章由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董慧娟编写;第5、8、9章由北京城市学院李文利编写;第7、10、11章由北京城建集团李楠华和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张凤红编写;第13、14章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王蕾编写;第15章、附录A、附录B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周凡编写。本书由郝峻弘、周凡最后统稿、定稿。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院校领导和许多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同类教材和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房屋建筑学》系统介绍了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的相关内容。全书共分15章,包括概论、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常用建筑结构概述、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地层及阳台、雨篷、屋顶、楼梯等垂直交通设施、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设计概论,附录配有建筑设计施工常用的一些图纸的名称。  为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房屋建筑学》每章后附有思考题,部分章节后附有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并在书的附录中配有商业和住宅建筑设计常用图纸的名称。  《房屋建筑学》主要作为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或土木类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郝峻弘,1975年1月,女,硕士,郑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教育背景: 1993年9月—1997年7月,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1997年9月—1998年7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城市规划/园林,进修 2002年9月—2004年7月,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工学硕士工作经历:自1998年 7月开始在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建筑系从事教学工作,工作和读研期间均在建筑设计院兼职,从事建筑创作,2005年9月至今北京城市学院理工学部从事教学工作,曾在《新建筑》发表《“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2005全国建筑学年会论文集》发表《建筑表皮自由化视觉特征研究》以及其它中国核心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共6篇;完成河北工程大学校级科研1项,参编书籍2项;完成邯郸市军分区规划扩建工程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成)、郑州新郑市轩辕皇帝纪念馆室内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设计约20项;参加北京万通龙山新新家园住宅方案全国设计等竞赛,均取得良好名次,指导学生完成全国大学生规划设计作业竞赛佳作奖、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第五届理正杯北京市建筑结构设计联赛,获得优秀奖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论1.1 建筑及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1.1.1 建筑1.1.2 建筑的基本要素1.2 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划分1.2.1 建筑的分类1.2.2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1.3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4 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程序及要求1.4.1 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1.4.2 建筑设计的程序1.4.3 建筑设计的要求1.4.4 建筑设计的依据◇思考题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2.1 概述2.1.1 平面设计的内容2.1.2 平面设计解决的问题2.2 建筑物平面功能划分2.2.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2.2.2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2.3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2.3.1 建筑平面功能分析2.3.2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2.3.3 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思考题第3章 建筑剖面设计3.1 建筑剖面形状及各部分高度确定3.1.1 建筑高度及剖面形状的确定3.1.2 各部分高度的确定3.2 建筑物层数的确定3.2.1 城市规划的要求3.2.2 建筑使用性质的要求3.2.3 建筑结构类型、材料和施工的要求3.2.4 建筑防火及城市消防能力的要求3.2.5 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3.3 剖面组合及空间的利用3.3.1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3.3.2 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思考题第4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4.1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4.2 建筑体型的组合4.3 建筑立面设计◇思考题第5章 常用建筑结构概述5.1 概述5.1.1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5.1.2 建筑结构的分类5.2 墙体承重结构5.2.1 砌体墙承重结构5.2.2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5.3 骨架结构体系5.3.1 框架结构体系5.3.2 框-剪结构体系与框-筒结构体系5.3.3 板柱结构体系5.3.4 单层刚架、拱及排架结构体系5.4 空间结构体系5.4.1 薄壳结构5.4.2 折板结构5.4.3 空间网格结构5.4.4 悬索结构5.4.5 膜结构5.5 筒体结构5.5.1 框筒结构5.5.2 筒中筒结构5.5.3 筒束结构5.6 巨型结构体系5.7 世界著名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用举例◇思考题第6章 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6.1 建筑火灾概述6.1.1 建筑火灾知识6.1.2 建筑防火基本概念6.2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6.2.1 建筑分类及危险等级6.2.2 防火间距及消防车道6.2.3 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实例6.3 建筑平面防火设计6.3.1 防火分区设计标准6.3.2 建筑平面防火设计6.3.3 水平防火分区及其分隔设施6.3.4 竖向防火分区及其分隔设施6.4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6.4.1 地下建筑火灾特点6.4.2 地下建筑防火设计6.5 安全疏散设计6.5.1 安全分区与疏散路线6.5.2 安全疏散时间与距离6.5.3 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6.5.4 其他安全疏散设施6.5.5 安全疏散设计实例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设备6.6.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6.2 建筑消防设备◇思考题第7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7.1 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7.2 建筑构件的组成及作用7.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7.3.1 荷载因素的影响7.3.2 环境因素的影响7.3.3 技术因素的影响7.3.4 建筑标准影响7.4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7.4.1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7.4.2 有利于结构安全7.4.3 技术先进7.4.4 合理降低造价7.4.5 美观大方7.5 建筑构造图的表达7.5.1 详图的索引方法7.5.2 剖视详图7.5.3 详图符号表示◇思考题第8章 基础与地下室8.1 地基与基础8.1.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8.1.2 基础应满足的要求8.1.3 地基应满足的要求8.1.4 地基的类型8.1.5 案例8.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8.2.1 基础埋置深度概念8.2.2 基础埋深影响因素8.3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8.3.1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8.3.2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类及特征8.4 基础构造中特殊问题的处理8.4.1 不同埋深的基础8.4.2 基础管沟8.5 地下室构造8.5.1 地下室的分类8.5.2 地下室的构造组成8.5.3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思考题第9章 墙体9.1 墙体的设计要求及类型9.1.1 墙体的作用9.1.2 墙体的设计要求9.1.3 墙体的类型9.2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9.2.1 砌体墙材料9.2.2 砌体墙组砌方式9.2.3 砌体墙的尺度9.2.4 砌体墙的细部构造9.3 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9.3.1 隔墙9.3.2 隔断9.4 非承重外墙板与幕墙的基本构造……第10章 楼地层及阳台、雨蓬第11章 屋顶第12章 楼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第13章 门窗第14章 变形缝第15章 工业建筑设计概论附录A 常用商业建筑施工图纸目录附录B 常用住宅施工图纸目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的条件和手段,是指房屋用什么建造和怎样建造的问题,如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建筑设备等。结构和材料构成建筑的骨架,设备是保证建筑物达到某种要求的技术条件,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实施的重要手段。  建筑技术具体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生产、建筑设备、施工机具,也包括了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施工方法与管理理论等等。新的建筑技术出现,又为新型的、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构思创造的营养和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  1)建筑结构  结构为建筑提供合乎实用的空间,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是建筑物中不可变动的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  2)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对于结构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砖的出现,使古典建筑中拱券结构得以发展;钢和水泥的出现又促进了高层框架结构和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而塑胶材料则使得充气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出现。  建筑材料同样对建筑装修和构造也十分重要。如玻璃的出现给建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光明,油毡的使用解决了平屋顶的防水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复合材料出现了,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大大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弯能力;在铝材、混凝土材料等内设置泡沫塑料、矿棉等夹心层可以提高其隔声和隔热效果等。  3)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前者主要指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施工工具和机械、施工方法等;后者则指材料的运输、进度的安排和人力的调配等。  20世纪初,建筑施工开始了机械化、工厂化和装配化的进程,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速度。机械化是指建筑材料的运输、搅拌、吊装等均采用机械操作,门窗等配件采用机械加工;工厂化则强调各种构配件都在工厂预制,简化施工现场作业量;装配化是用吊车等设备吊装预制好的主体结构,例如某住宅楼用塔式起重机吊装主体结构,每天就可以完成一个单元三户的工作量。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的民用建筑,以设计定型化为前提,正逐步形成了设计与施工配套的全装配大板式、框架挂板、现浇大模板等工业化体系。  3.建筑形象  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有其艺术形象。建筑形象不仅包括建筑外部的形体和内部空间的组合,还包括表面的色彩和质感,以及建筑各部分的装修处理等艺术效果,是建筑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形象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涉及文化传统、民族风格、社会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并不单纯是美观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审美标准和对美的价值取向也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房屋建筑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