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编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10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 编  

页数:

351  

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市,整条文庙街贯穿校园西东,俗称“哈军工”。“哈军工”于1953年创建时,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颁训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组织,中央军委任命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哈军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最高学府,在20世纪60年代是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院校。哈军工时期的教师、学子们在“哈军工”任教与学习时打下了坚实基础,造就了后来的成果,佼佼者步入两院院士行列。本书将他们的经历与业绩汇集成册,不只是为了表彰其在各个领域中作为学术界带头人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旨意在于,通过这个群体来宣扬“哈军工”的教学严谨、学习刻苦、授业求新的治学之道。要全面揭示“哈军工”彪炳史册的卓然功绩,时隔半个世纪于今难为所能,本书只从一个视角探寻“哈军工”,以对后人办教育能有所启迪,是以为鉴。“哈军工”虽历史短暂,仅立世一十三载,但却为如今的时代孕育了40位两院院士。本书编辑中分教员篇和学员篇,教员篇依当选院士的年代为序,而学员篇则依“哈军工”1~13期入学先后为序。每位院士汇集材料分三个部分:简介、传记(自传或代转)、照片。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领导的热心关怀和出版社领导的鼎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将他们的经历与业绩汇集成册,不只是为了表彰其在各个领域中作为学术界带头人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旨意在于,通过这个群体来宣扬“哈军工”的教学严谨、学习刻苦、授业求新的治学之道。要全面揭示“哈军工”彪炳史册的卓然功绩,时隔半个世纪于今难为所能,《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只从一个视角探寻“哈军工”,以对后人办教育能有所启迪,是以为鉴。“哈军工”虽历史短暂,仅立世一十三载,但却为如今的时代孕育了40位两院院士。《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编辑中分教员篇和学员篇,教员篇依当选院士的年代为序,而学员篇则依“哈军工”1~13期入学先后为序。每位院士汇集材料分三个部分:简介、传记(自传或代转)、照片。

书籍目录

训词题词教员篇任新民梁守謦庄逢甘慈云桂文圣常朱起鹤顾懋祥杨士莪徐滨士高伯龙赵伊君郑颖人陆琰臧克茂高玉臣庄逢辰学员篇钟山邢球痕郭桂蓉宋文骢王泽山钱七虎李鸿志马远良王景全周兴铭宫先仪王哲荣王兴治黄瑞松李明杨凤田刘怡昕彭先觉李钊顾金才徐玉如丁伯南潘德炉卢锡城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任新民曾担任弹道导弹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领导和参加了引进的近程液体弹道导弹的仿制与发射。以及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导弹的研制与发射。作为技术负责人,他领导并参加了中程、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的研制与发射,尤其是亲自主持并参加了这些液体弹道导弹发动机的研制,同有关的科技人员一起解决了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高速高性能涡轮泵设计、四机并联技术、推力室的真空钎焊、波纹板成型、等离子喷涂、材料的相容性以及发动机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的高空点火及性能测定等关键技术,适时地为这些液体弹道导弹提供了动力装置。在远程液体弹道导弹的研制过程中,任新民主持并参加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这一型号被确定为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战略导弹与航天技术三项重点任务后,他当时作为分管技术工作的七机部副部长,领导和参加了这一型号的研制工作;1980年5月,他担任发射区的副总指挥,领导和具体组织了我国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在研制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的同时,任新民还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参加指挥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在197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晚上,他作为发射卫星的代表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称为“中国放卫星的人”。

后记

哈军工是怎样一所院校,又为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于哈军工创建50周年之际,以军委主席为首的党、政、军和教育界的最高层领导分别莅临“哈军工”后继者诸校,参加十分隆重的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即可想而知。本书在后记中略表“哈军工”之一斑以为后人知之。在中国的建军史上乃至全国教育领域中曾有一所熠熠生辉的一代名校,虽名噪一时却又昙花一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鉴于当时的国际紧张形势,在国内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为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而决策创建的一所中国最高军事工程技术学府。出于当年的战略考虑,几经选址定位在我国东北地区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市。这也就是军事工程学院现如今俗称为“哈军工”的由来。“哈军工”自1953年在紧迫的国际局势里诞生至1966年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消失,她从创建、兴盛、成名到解体,仅存世短暂的13个春秋,但在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建军史上却铭刻下垂青之丰碑。据说,中国两弹元老钱学森,当年几经艰难周折从异国他乡奔回祖国之伊始,就应院长陈赓大将之邀赴初建的“哈军工”。在参观各军兵种工程系时,见到了后来成为航天领域中哈军工三老的任新民、梁守粲、庄逢甘,在巡视校园时,眺望独具中国建筑风格的雄伟壮观的教学大楼时不禁赞叹,真太气派了。


编辑推荐

《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从哈军工校园走出的院士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