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什么是国际商务

巴克利 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巴克利 编  

页数:

220  

前言

什么是国际商务?自从1960年海默开创性的工作之后,历经40多年的发展而由国际商务学界严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Peter J.Buckley教授受国际商务学会(AIB)委托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从多个角度厘清并阐述了这个问题,于2004年编辑出版了本书。正如Casson教授所言,国际商务学科经历过蓬勃兴起和迷失自我,甚至未老先衰。本书的出版起到了正本清源、矫正方向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学术界来讲,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本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还关乎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使命。在过去的30年,国际商务在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以至于什么是国际商务这个问题都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想清楚,“走出去战略”就成为社会流行语了,而每每出现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受阻,则平添了几分悲情和民族主义的愤然。邓宁给出了国际商务的广义定义,他接受了牛津英语词典关于商务的活动定义,即商务是商业、买卖、采购及销售、交易及交换活动,国际商务是跨国的商务活动,它涉及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这一经济主体,还包括行业、区域、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国际商务涉及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包括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国际生产制造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涉及的层面包括全球性、区域、国家、地区以及产业和企业。国际商务既不能在主体上简单界定为企业层面的活动,它与流行的工商管理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主体性差异,也不能在外延上简单地贴“国际”标签,而是有着特定内涵和外延的经济活动。

内容概要

什么是国际商务?自从1960年海默开创性的工作之后,历经40多年的发展而由国际商务学界严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Peter J.Buckley教授受国际商务学会(AIB)委托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从多个角度厘清并阐述了这个问题,且编辑出版了本书。正如Casson教授所言,国际商务学科经历过蓬勃兴起和迷失自我,甚至未老先衰。本书的出版起到了正本清源、矫正方向的作用。

作者简介

译者:赵忠秀 王炜瀚 编者:(英国)巴克利(Peter J Buckley)

书籍目录

第1章 本书介绍第2章 国际商务愿景第3章 技术决定论、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第4章 美女寻找她的野兽:国际商务领域事实与理论的对话第5章 依据研究内容定义国际商务第6章 国际商务的制度环境第7章 区域性的多国企业:新的研究议程第8章 什么是国际商务?一个经济历史学家的观点第9章 什么是国际商务?一个社会学家的观点第10章 结语:国际商务是不断演变的知识体

章节摘录

一般均衡模型的静态特征,源于在模型中只存在惟一的均衡价格集合,而且无论初始状态如何,价格都会向均衡水平趋近,即无论价格的初始水平是什么,最后的均衡价格都是一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模型完全不能解释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因为一旦消费者偏好、技术或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均衡价格和数量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利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反映了消费者偏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贸易及投资模式的影响。除了要素禀赋的自然分布以外,它们的所有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资本的外国所有性质,使得投资利得属于外国的消费者,而他们的偏好会在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均衡是以所有权的分配方式为先决条件的。只有在所有权归属是外生给定时,一般均衡才实现了社会最优。既然存在多种不同的所有权模式,就会有多种社会最优状态。但模型并没有进一步阐述所有权的再分配是否会增进全球福利水平这一重要的政策性问题。科斯的愿景也常常被批评为静态的。然而,这种批评观点忽视了一个事实,即科斯理论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强调专有知识的内部化问题。一个公司应用自身的研发成果,就会把生产的增长与该公司的研发水平相联系,也就成了企业成长的内因。然而,这一方式只能解释静态增长,因此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静态性质。国际商务中空间网络愿景通过分析空间网络中的当前需求来解释其空间网络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静态的。但从世界人口、收入水平增长以及新的交通技术进步(尤其是蒸汽机、内燃机及喷气式发动机的发明)等方面来看,该愿景仍然有助于解释国际商务空间结构长期的历史变化问题。


编辑推荐

《什么是国际商务》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什么是国际商务 PDF格式下载



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好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了解国际商务到底是什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