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

王卫平,赵媛,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卫平,赵媛,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编  

页数:

198  

Tag标签:

无  

前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精神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  要成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老一辈著名科学家非常注重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贯通,非常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文理分科太早,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知识贫乏,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缺失。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人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各高等学校要把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规定学生修学一定的学分,要开设公共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使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同时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

内容概要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历史·地理(2013)》强调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力求深入浅出并注意增强趣味性,使阅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历史·地理(2013)》也作为今后举办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活动的辅助读物,希望通过知识竞赛和阅读活动,使高等学校课外阅读的氛围更加浓郁,使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水平步上一个新台阶。

书籍目录

历史中国历史一、中国文明的起源二、奴隶制王朝的兴衰三、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四、朝代更替与大唐盛世的出现五、宋、辽、西夏、金、元的争战六、明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七、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八、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九、洋务运动的推行与失败十、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十一、维新运动的开展十二、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十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十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十五、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北洋军阀统治的覆没十六、国共合作的破灭与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十七、土地革命的兴起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十八、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十九、解放战争的胜利二十、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二十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世界历史一、两河流域的文明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三、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四、古代的希腊文明五、古代的罗马文明六、亚洲的封建时代七、欧洲的封建时代八、资本主义的开端九、欧美的政治革命十、工业革命及其后果十一、近代民族运动的兴起十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十五、两极世界与冷战十六、科技革命与全球化地理中国地理一、国土辽阔 山河壮丽二、人口大国 民族团结三、梯级过渡 统筹发展四、多彩景观 人文山水五、发展热点 开拓创新世界地理一、神秘星球 生命家园二、全球经济 休戚与共三、发展差异 合作共赢人与环境一、环境问题 触目惊心二、自然灾害 损失惨重三、人地和谐 持续发展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积极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阐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阐述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在正确革命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广泛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发展武装力量,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到1930年,全国已有工农红军近10万人,建立了赣南闽西根据地、湘鄂赣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琼崖根据地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至此,赣南、闽西及其周围的根据地建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使国民党政府十分恐慌。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重点是进攻赣南、闽西根据地,都被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所粉碎。1932年5月,蒋介石调集60余万兵力,重点对鄂豫皖、洪湖以及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在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红军再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秋,蒋介石调兵百万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此时的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采用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读本 PDF格式下载



我认为这一读本给大学生们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是一很好的自学书本,我购一套四本,很好!


本书为《知识读本》丛书中的一本,是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活动的指定辅导用书。本书重点为历史、地理两门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可读性强。也可作为其他人文社科知识爱好者提升自身辅助读物。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看过才想买回来的。书是正品啊,就是觉得有点旧旧的,买了好几本书呢,这本也不是最大的,可是书的角角都不平整了,书还有点灰灰的,可能是这本书买的人不多,压着给落脏了吧。书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理科生想要了解一些历史地理知识的,推荐大家去读这本书。。


相关图书